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中国网络政治学

2016-09-09 11: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尽管中国网络社会的崛起是在1994年,但网络社会在中国被重视起来的导火索却源于“新城市社会学”的创始人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文版)(2000)一书。网络政治学作为当代政治学研究的新宠,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及研究意义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那么,它到底关心的是什么问题?研究方法是什么?前景如何?这即是该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一、网络政治学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布至世界各个角落。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7.9%①.全国各地区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明显增大。(见图1)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信息的提供与传播也更加方便,互联网的空前发展不仅影响着公民的日常生活,也极大的该变量政治生活,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网络政治成为了新时代的新趋向。

 

  图1 2010—2014年全国各地区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那么,何谓网络政治学呢?国内学者认为,网络政治学是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网络成为政治活动的主线,政治活动的输入、转换、输出都凭借网络进行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和特征与传统的政治学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之处。[1]国外学者Nazai Choucri认为,网络是何种意义是理解网络政治学的关键②。在西方的很多著作里我们都可以看到“网络”和“政治学”结合在一起的字眼,如:Cyberpolitics,Politics on the Net等。近年来,仅“中国知网”上发表记录来看,我国网络政治学方面的文献数量得到快速的增长(见图2)。其急速增长的文献将议题分为两大观点:一是网络乐观主义,认为网络政治的利大于弊;一种是网络现实主义,如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图2 中国知网关于网络政治学文献发表检索结果

 

  (注:以“网络政治学”为检索词,设定规则如下:标题=互联网(或/网络+政治模糊词在整个知网系统里检索)

 

中国网络政治学


  二、网络政治学研究的问题

 

  网络在信息传递与交流中显示了其重要的是作用,高层政治家回应网民提出的问题、解决网民面临的难题等等,这都可以表明网络政治的雏形在中国的形成。

 

  相对于国外学者来说,中国学者对网络政治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二者都主要从信息主权、网络政策、网络民主、网络权力、世界网络等方面来分析网络政治学的。国内学者对网络政治学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如:吴海晶认为,网络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国际关系、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府体制与公共管理等。[2]李翔等认为,中国网络政治学主要研究的是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政治权力以及政治发展等问题。[3]笔者认为,中国的网络政治中,通常包含以下几个研究问题:

 

  (一)网络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由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于1956年提出,该概念一经提出就瞬间取代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这些词的使用量,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或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感和价值的总体倾向。它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随着新科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打破了政府或公共部门对信息所占的垄断地位,加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网民可自由地在网上传播之间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正是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方便、快捷,使得一些不法分子人更加猖獗,在从国内一些来讲,比如2001年震惊世界的“法轮功”事件,再如2016年5月的魏则西事件,正是这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才对我国网民造成如此严重伤害的后果;而在国际方面,网络也为西方文化入侵,洗脑中国网民提供了便利。因此,如何正确转换政治文化,是检验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

 

  (二)网络政治权力。世界上第一本关于网络政治权力的系统的著作是由英国政治学家Tim Jordan所写的《网络权力——网络空间与因特网上的文化与政治》(《Cyberpower: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他认为“网络权力是组织网络空间与因特网上的文化与政治的权力行使,网络空间的权力之争主要表现在技术精英与个人之间”③。显然,这种观点比较适用于西方国家,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在网络政治权上占主动权,利用网络信息对别国进行干涉或压制的国家。对于中国而言,国内更多的是政府与民间的博弈,我们只有尽最大可能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网络技术差距,才有可能呢摆脱“电子殖民主义”的压迫。

 

  (三)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是政治参与的一种途径,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常见的网络政治参与手段有:网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网民的参与与监督可以很好地约束政府,体现民意,降低政府官员的腐败率,减少官员选举的暗箱操作。由于公民的参与,政府给出的结果可能更能体现民意,更得人心,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四)网络政治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组织”随处可见,而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这种集团组织也是存在的,这一“虚拟共同体”是由一群志趣相投的个体在网络上组成的。[4]该类组织成员范围不受限制,组织起来也方便快捷,只需创建一个贴吧或QQ群或微信群或公众号即可,虽说其组成过程简易,但其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现实世界中的政治组织。

 

  三、网络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所谓的网络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网络政治现象的过程中采用的原则、程序和技术手段。网络政治现象复杂多样,不同的研究者因其研究角度的不同、哲学思想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5]但无论运用何种研究方法,其目的皆是规律,进而进行有效地判断,国内学者常用的网络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或者二者的结合。

 

  中国网络政治学的研究方法[6]

 

  序号方法备注

 

  1定性研究结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利用话语分析、访谈法等

 

  2定量分析利用大量数据作支撑,进行回归分析或多元回归分析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集合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理论与实际资料的集合研究

 

  5其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网络政治学的研究中,常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定性研究法(结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利用话语分析、访谈法等);定量分析法(利用大量数据作支撑,进行回归分析或者多元回归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理论与实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其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网络政治学的发展前景

 

  网络政治学作为政治学发展的新领域,网络政治学其发展的快慢直接代表了一个国家政治学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我们应加快网络与政治学的融合的脚步,加大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引导网民走向积极的方向,从而能提高政府对公民的管理效率,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网络研究的课题逐年增加,但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研究缺乏一个指导性的纲领,特别是缺乏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判断,总的来说,我国对于网络政治学的研究依然不够全面,也没有取得傲人的成果。从魏则西事件可以看出:在网络监督方面政府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我国仍处于网络政治学研究的起步阶段,我们应该在放宽网络参与的同时注重网络的监督,不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缩短与网络发达国家的差距,才有可能摆脱“信息霸权”。

 

  作者:郭秋霞 来源:商 2016年22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