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政治视角下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应对策略

2016-06-22 17: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千年后,世界每个国家、每个地区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在不断的强化。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日益凸显,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而且不断的升级、突出,甚至矛盾尖锐化。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且因为环境问题激发的各类矛盾也不断增多甚至升级,这就需要包括政府,市场主体,公民团体和个人要共同协作。

 

  一、明确界定部门权限,合理分配权力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统一管理部门与其下属部门在法律地位、权力和职责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明晰环境管理部门的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权力界限,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提高环境管理和保护部门工作效率,让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处在统一管理和监督下。

 

  1、明确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间的职能,合理调整各部门权力结构

 

  必须要明确规定部门职能,不仅包括环境主导管理部门还包括辅助性的环境管理部门,并合理调整部门权力结构,做到权力结构优化、配置合理,实施有力。从组织理论角度来看,每个组织或是组织内部各个构成部门,充分利用组织的整体统一的决策能力,尽量弱化各个组织或各组织内部组成各要素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权力分配方面,环境管理职能机构之间或其内部各组成部门要正确、清晰地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在实际中,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统一的环境权力,并对其他环境管理及相关机构部门进行监督,政府的环境行政主管机关对其他咨询、辅助、协调部门采取的是一种统一监督的作用,保障咨询、辅助部门为上级主管单位提供专业咨询、决策支持,并经过授权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命令。给予政府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权利,还要规定其应该承担的相应义务。

 

  2、统一行使环境管理和治理权力,建立部门之间联合协商制度

 

  环境主管部门要将环境治理事件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对重大决定决策要进行同各部门进行交流、协商,协调解决环境保护与治理同该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之间的冲突或是矛盾问题,确保相关的重要环境决策有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相应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同时,要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责任有清晰明确的定位与划分,合理分配各部门权力内容和权力行使范围,保证联合协商制度在制定重大环境治理政策与决定时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环境治理的合理、有效解决。

 

  二、建立环境合作政府,减少市场失灵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在工业化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和公民个人合作的模式,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各成员按照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共同遵守的约定,在环境治理方面开展一致行动,最终实现合作政府或合作型政府的目标。构建合作政府包括以下内容:

 

  1、树立政府环境合作理念

 

  树立政府环境合作理念,关键要在公共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之间树立环境合作理念,激发并正确培养政府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环境保护理念和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环境合作理念。

 

  2、改革环境合作制度

 

  环境合作制度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使人们对生态与环境形成一致的认知。环境合作制度以环境合作作为因变量,由此看来它是附属于环境合作的而非决定因素。它创设的道德根基能够增添人们之间的信赖,增加环境互助的有机性,以便提高环境治理行为的能效,确保环境责任确切地推行。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环境发生变化甚至环境危机发生条件下,全球环境治理需要能够高效解决环境问题,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合作制度。这种环境合作制度是在政府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对环境治理的合作理念影响下产生的,从具体内容来看,就是体现在政府工作人员在环境领域的合作态度与行为。

 

政治视角下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应对策略


  三、制定并完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减少环境法律失灵

 

  授以地方人大和有立法权限的政府机关立法权,加大行政管理辖区环境立法强度,加大地方相关环境治理立法信息的沟通与调和。强化地区间有关环境治理法规立法经验的交流,对地方涉及重大环境事项统一规范立法,建立共同遵守并采取一致行动的地方环境法律法规体系,防止涉及区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对相关的毁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非法行为给以相应处罚。发布城市雾霾指数及污染物主要颗粒,饮用水水质状况和城市生态发展情况等环境信息,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要及时发布污染事故最新信息,保证事故的细枝末节向公众开放,使其得到最及时的进展状况。

 

  四、激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以政治角度来看待生态环境治理和出现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来引导,还需要全体民众共同参与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开展一场公众生态环境保卫和生态建设文明活动,促进生态环境均衡、社会平等正义的向前成长。这也是我国绿色生态政治、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强有力的实现手段。

 

  1、政府应鼓励并支持民间环保组织发展

 

  有共同目的组织起来的代表不同阶层呼声的民间环保组织是一种活跃的环保力量,也推动着环保事业有效的开展。从欧美发达国家环境保护发展历史来看,公众或者是民间环保组织通常影响重大的环保事件的主角。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民间环保团

 

  体和组织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运作起来并不成熟,有待完善。连年来,各种情形的民间环境组织渐渐发展起来。在当代环境问题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后,发达国家的公益性环保组织来到中国支持当地的环保组织,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能尽善尽美,需要加大对环保组织的资金投入,支持鼓励他们发展壮大,实现更广泛的政治参与,促进现代民主化进程。

 

  2、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应支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

 

  由于社会大众纷繁各异,如何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将他们的不同意见总结起来,并在决策中发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可以将新媒体或是社会民意调查的影响力,作为人们表达环境意见的通道。通过集中投票等参与方式,使公众表决环境决策并认可。成立环境决策专家评审委员会、环境纠纷调解办公室,聘请法律专家、环境专家、管理专家、环保团体负责人、民众代表等。PX事件的发生,使得政府在审批项目前,要对关系民众环境权益和国家安全生活的重大敏感项目,召开听证会、新闻发布会,充分广泛地吸取采纳群众的建议,制定并完善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机制。

 

  结语

 

  环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并不仅仅只是自然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遇到瓶颈的问题。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然而在这看似歌舞升平的背后还隐藏着危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速度超越了人类的文明进步速度,因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很多的社会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此种情况,在我国社会制度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轨期尤为突出、明显。

 

  故此,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成长进步,就必须解决人与大自然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执政党要有良好的并符合广大民众需要生态治国理念,政府合理适度地使用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社会环境保护组织也要理性的看待当今的环境治理问题,普通大众既要提高环境意识、也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中。只有如此,我们人类、人类与自然的良好关系才能持续的发展下去。

 

  作者:李维维 来源:山东青年 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