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及其当代价值

2016-06-22 17: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系统论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集中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变革理论、社会发展趋势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859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版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这篇序言里,马克思回顾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经历和过程,全面阐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形成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理论贡献。这篇《序言》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当今时代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总结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得出结论,即社会革命在新旧社会制度更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历史必然。

 

  ()关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理论

 

  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自有人类历史以来,贯穿任何社会中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含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生产关系,包含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生产力状况及其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状况决定相应的生产关系。如生产力的水平和层次决定生产社会化程度和所有制的结构。经济基础是由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政治、法律、文化、艺术等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的物质生活与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过程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从而得出了人类意识产生的根源。他认为物质现象决定精神现象,物质现象是人们精神现象产生的基础,也是精神现象发展、变化的根源;相反精神现象又是物质现象的反映和表现,由于客观物质世界发生变化,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也就是社会意识才会变革和变迁。以上的分析就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核心观点。即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才会有什么样的意识或思想。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有反作用。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是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指出,决定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在于生产力。因为随着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生产工具逐渐的机械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促使人们认识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大,必然使现存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促使生产关系的调整, 从而引起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调整或变革,最后导致社会革命。因此,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变化。

 

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及其当代价值


  ()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强调两个方面的作用: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随着客观物质生产条件的变化,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技能的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时空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衡量;另一种变革是人们通过意识到的法律、政治、宗教、艺术或哲学等手段,推动的社会变革。 第二个方面发生的变革是复杂的、未必符合客观实际的反映,甚至是虚幻的反映。因为法律、政治、宗教、艺术或哲学等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具有一定阶级性,是人们在克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冲突过程中,或者是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变革是有条件的,不能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而出现。总之,必须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下所形成的各种意识形态来考察社会变革的根据。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发展历史表明,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是历史的必然。同样,各个社会形态的更叠和替换也是历史的必然。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都是通过社会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他认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当今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全面深入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论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又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总体上来看社会基本矛盾是在调整和完善过程中。通过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地认清中国的国情,通过改革这一社会变革的形式全面推行改革。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和部分、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如从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都体现了适应我国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和结构,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又如立足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初级阶段国情,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再如通过提升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等。都是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社会变革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原理,坚持推行四个全面的整体发展布局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使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建立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基本结构应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理论。既重视经济建设、又重视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既充实经济基础,又提升上层建筑,使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

 

  3. 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使我们找到了自信的理论、自信的道路、自信的制度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三十多年的改革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同时我们要深知,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在今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坚定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郑欣桐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20161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