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和谐视野下幸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016-06-17 1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自身的幸福就是国家、社会进步的有力证明,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幸福的解读,如何践行幸福进行了相关阐述。

 

  幸福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最爱谈论的一个话题。幸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教育者,其自身的幸福就是国家、社会进步的有力证明。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幸福解读

 

正如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一样,每一个行业对幸福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就是最大的职业幸福。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幸福也离不开自身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党的政策好,社会发展的好,自己生活的好,其幸福指数就高,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就高,向学生传播的正能量就多,一个缺乏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很难情绪饱满地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递建设美丽中国的热情,更难以履行实事求是的教学精神,所以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生活幸福,工作幸福就是国家美好的最好代言,这样让肩负着国家和社会使命的大学生,更加信服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行,更加坚定对国家和社会的信心。

 

  二、党的十八大精神感召鼓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十八大报告中,确定的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也是工作中强而有力的声音,以往学生半信半疑的照本宣科正在由梦想变为现实。

 和谐视野下幸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作为九零后的当代大学生,恰逢中国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和社会,都提供了以往无法比拟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的环境,但是由于就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以及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诱惑和挑战,有的大学生对自己,对社会产生了困惑和迷茫,如何培养他们的信心,建立对国家对社会的信任,增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给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给每个大学生的庄严承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公平二字意味着,在发展面前,没有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塑造未来,所以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教师更有信心,更加理直气壮地向学生描绘美丽中国

 

  三、贯彻推进十八大精神传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幸福

 

  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当今国内国际严峻的环境下,犹如一支强心剂,振奋国民,那么作为高校思想政理论课教师如何贯彻十八大精神,以德树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大学生,让他们努力学习,也在报效国家中体味幸福呢?

 

  首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北师大教授于丹认为: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富贵无关,与内心相连。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能抛开金钱观,物欲观,利益观,能够坚持真理,不受歪门邪道之风影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自己的兴趣,一生的使命,愿意将国家荣誉作为自己的一种幸福,愿意为了自己的幸福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了这种觉悟,必将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景仰,学生也将受到熏陶,身体力行,发扬这种精神,步入社会后,也会以身作则,将自己的幸福融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其次,将幸福目标与教书育人紧密相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这既是工作职责,又是自己的幸福目标,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高度的觉悟,很难肩负起历史重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通俗易懂地将国家的大政方针传达给学生,当前阶段的十八大精神,就是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悟,让学生心有所系,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目标,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幸福目标。

 

再次,将幸福观和道德观紧密相连。康德说过: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他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所以任何人的幸福都离不开道德的评判。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接受道德的监督,对于一些教师为了升迁,评职等个人目的,拉选票,搞学术造假,收取学生财物,人为制造学生成绩等等,这些手段是有失教师风范,是不足以为人师表的,给学生也会带来极坏的影响,所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以德树人的工作作风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充满幸福。

 

最后,净化校园风气,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杨振宁教授谈起对大学的感受,说:大学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大学的不一样,不是气派的大学校门,不是诗情画意的校园风景,而是严谨治学的大师,心系天下的同窗,还有深奥的大学之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敢于同有损学校形象的现象和行为做斗争,勇于向学校献言献策,以学校主人翁的态度教师育人,那么学生也会跟着热爱学校,珍惜在校的时光,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幸福就是为国家培养出怀揣中国梦的大学生,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美丽中国

 

  作者:于美玲 来源:商情 20161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