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学习和思维都是基于情境的,他们不能孤立地镶嵌在个体的大脑之中,而是通过情境中的文化活动或工具发生在人类的大脑中。那些与活动、工具和文化相互割裂的学习和知识是“惰性”的。知识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在包含知识的真实场景和问题解决中呈现,才能激发学习者真正的认知需要。
这是因为认知存在于具体的活动、情境和文化之中,人们只有进入其中才能学到所谓的知识。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因此,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为了在教学中切实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尝试运用了“情景化”课堂教学模式,效果非常显著。本文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情景化”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情景化”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地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入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这种“情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1)教学要与情景相联系;(2)教学要与真实活动结合起来;(3)教学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根据笔者的体会,运用“情景化”课堂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课程标准指出:“人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保加利亚暗示学家洛扎诺夫也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体现现实生活的情趣,引发学生的共鸣。
而且,情景化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可以创造条件走入真实的生活。笔者在跟学生一起学习《中华民族精神》时就这样做了。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剪辑的视频《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展现我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体育竞技、经济发展、世界维和等发面的成就,让学生直观真实的感受到我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样的情景让学生热血沸腾,在欢呼雀跃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笔者趁热打铁提议让同学们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来培养和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们提出很多具体的细微的活动,比如在班里要互爱互助、打扫教室和学校卫生要任劳任怨等等。
第二,情境要生动形象,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高中的学生刚好处在思维从具体运算形式向形式运算形式过渡的关键阶段。强调情景的生动形象,实质上是要解决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情景构建的越生动形象,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发展。
新课改后,政治教材焕然一新,不管是内容编排还是呈现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课堂。教材中各式各样的,或活灵活新、或寓意深远、或形神兼备、或美轮美奂的插图给我们思想品德课增色不少,更是我们构建情景、锻炼学生想象力的好帮手。
第三,情景设计要凸显问题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
古人也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政治生活》的教学具有强烈的时政性,教材中的很多的观点内容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看、所想甚至出现冲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当下的社会现象、时政信息,构建情景,巧妙设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指向性,从而出现“话”学生自己说、“情”学生自己抒、“理”学生自己明、“德”学生自己立的效果。
第四,情境设计要突出情感、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华民族精深》时,为了调动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与自豪,特意买了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资料。
剪辑后在课堂上播放,效果特别好,学生们都慷慨激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这种情景下,笔者带头唱起了国歌,全班同学一起情绪高昂的跟唱,嘹亮的歌声更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情景化”课堂教学注重因“生”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此外,构建“情景化”课堂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图画照片、小品游戏、视频资料、歌谣、案例故事等等,还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入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只要我们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就一定能够建起好的“情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更快乐。
作者:安连新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