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学自产生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理论也不断的扩展和完善,从单一的海权论到陆权论和空权论,从一维空间发展到多维空间,从单纯的军事角度扩展到民族和文化、经济的角度。
地缘政治理论的不断发展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不断提供新理论,促进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的深入,为正确分析世界局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地缘政治的概念
地缘政治(Geopolitics)的内涵具体指什么,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出的解释是根据地理位置及其附属于地理位置上的各种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在考察国家行为时以这样一些特性为背景材料如疆域、气候、有机和无机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特性。
地缘政治采用整体论的研究思路,其目的是把不同种属的现象综合起来并将它们当做一个整体而加以描述和阐释[1]。在地缘政治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其内涵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从军事上单纯的指地理位置到与地理位置有关的附属物如文化、民族等,从单纯的军事战略到国家发展的指导战略,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地缘政治理论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二、地缘政治理论思想的发展演变
地缘政治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在古代就有关于地缘政治思想的运用,只是当时没有地缘政治这个专业术语。在中国历史上、军事上、政治上就有地缘政治思想的运用,如战国时期著名的“合纵”“连横”的外交思想和三国时期的均势等就是对地缘政治的典型运用。在西方柏拉图最早提出地理环境对国家有重要的影响,康德最早提出地缘政治学的思想[2]。
但现代地缘政治思想最早由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于1897年提出,他在其著作《政治地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缘政治思想,这部书被称为地缘政治的奠基之作,拉采尔因此被称为“地缘政治学之父”。德国地理学家、政治家鲁登道夫·契伦(Rudolf Kjellen)在历史上首次提出“地缘政治”一词,1916年他在其著作《生存形态的国家》一书中第一次提出。
(一)国家有机体理论
拉采尔是首位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的学者并首创“生存空间”一词,是国家有机体理论的奠基者。拉采尔把他的体系建立在进化和科学原理上,把国家看作是置于土壤中的有机体,其生命来自人与土地的关系,他的地理法则以“空间”和“位置”为重点,前者取决于同时也增进着居住在空间中的群体的政治性格,后者赋予空间以独特性,边疆是国家的“皮肤”或边缘器官,反映着国家的增长与衰落[3]。契伦发展了拉采尔的思想,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体,能生长、发育和消亡,并提出“生存空间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地缘政治学者豪斯霍弗(Karl Haushofer)为纳粹德国的扩展提供理论支持,提出了“生存空间论”,认可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国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它的生长,必要时可以向外扩张。“国家有机体理论”对德国的影响比较大,德国就是利用这一理论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生存空间论”是一种侵略性的地缘政治理论,为德国的对外扩张提出了理论支持。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有机体理论”已经失去了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空间理论逐渐成为地缘政治理论的主流思想。
(二)空间理论
空间地缘理论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的,由最初的海权论、陆权论,发展到空权论、深层空间论,由一维空间理论发展到多维空间理论。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掠夺和西方国家间的争夺,海洋和海路成为国家称霸的重要因素,技术和蒸汽动力的发展使大吨位的更为机动的舰船成为现实,西方国家都开始加强了海军建设。
美国实行门罗主义,不干预欧陆事务的同时加强了对亚非拉的掠夺,企图与欧洲国家共同主宰世界,海军的发展就迫在眉睫了。美国地理学家、海军军官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提出了“海洋中心”说。马汉认为,海上力量对国家力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效控制海洋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关键;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是控制海洋的基础;要想有效的控制海洋,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主张大力发展海上力量,用海军力量保卫国家的利益。
海权论是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第一次重大发展。马汉的理论为美国的海军和海权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西奥多·罗斯福于1890年读到《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时,立即给马汉写信说:“该书是我所知道的这类著作中讲的最透彻、最有教益的大作,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如果我不把它当作一部经典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4]西奥多·罗斯福一上台就开始修筑巴拿马运河,加强了海军建设。美国人将马汉的海权理论奉为圣经,因为它支撑起一个建国仅仅百余年就跃居世界任何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上的大国[5]。德皇威廉二世的床头就放着《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经常阅读,促进了德国加强海军的建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大国就进行过海军军备竞赛,以取得对其他国家的优势,由此可见海权理论的影响,至今海权论仍然是西方大国称霸海洋的指导思想,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并控制着世界海洋的重要交通要道,同时也就控制了其他国家的命脉。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尤其是铁路的快速性和机动性使陆路交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陆路运输的快捷便利使陆地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海洋,这一时期陆地尤其是战略要地成为了西方国家争夺的重点。牛津大学地理学教授和皇家地理学会会员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于1904年的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中首次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战略概念,成为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点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
麦金德于1919年和1943年发表了《民主的理想和现实》《全世界赢得和平》两篇论文,对他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论证。麦金德认为,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是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尽管海权强国占过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于陆权国家有丰富人力和物力资源,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进步和交通的改善,陆权强国最终将战胜海上强国。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大陆由于陆上交通发达,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心脏地带,具体指大致西起东欧,东至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南起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中国的西藏,北至北冰洋这一封闭地区。
除东欧这个门户外,其余方向海权国家均不易进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垒,而占据心脏地带的国家却可以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扩张。麦金德认为,铁路的出现和进步已经大大降低了单一强权主宰中心地带的难度,当欧亚大陆被密集的铁路网覆盖时,一个强大的大陆国家将主宰这片自东欧门户开始的广袤土地。据此,麦金德认为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归纳成著名的3句话: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6]。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行东扩,企图控制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区以达到控制亚欧大陆进而称霸世界的目的和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以欧亚大陆为棋盘的思想就是陆权理论的反映。可以说陆权论对今天的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有重大的影响。
随着苏联在欧亚大陆占据绝对优势后,美国地缘政治家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对此提出了另外一种理论,以遏制大陆的理论即“边缘地带理论”。边缘地带指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中东等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认为占领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就可以遏制大陆强国,提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7]。对于斯皮克曼来说“边缘地带”是控制欧亚大陆和争夺世界的关键。
冷战期间和冷战后美国在东亚地区构筑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来遏制苏联和中国,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一理论对美国的亚太战略影响极大,美国在韩国、日本驻军,在关岛建立军事基地,就是美国加强边缘地带的控制来遏制中国。
随着飞行技术的发展,地缘政治的争夺由地面扩大到了空中,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空中领域,结果空间也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争夺的战场,在空中争夺的主要是制空权,利用制空权来赢得战争的胜利。1921年,意大利将军朱里奥·杜黑(Giulio Douhet)提出“空权论”,认为空中作战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空中战场对战争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空中战场只是起着辅助作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中战场已经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科索沃战争期间,空战成为了主角。随着科技的发展,空中武器和信息的结合,空中战场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杜黑首次将地缘政治理论扩展到空中,扩大了地缘政治的范围空间,使地缘政治从平面空间走向立体空间。
1957年10月4日苏联向太空发射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掀开了人类进军太空的序幕,人类把目光投向了外层空间,由此太空也就成为争夺的空间,以争夺轨道和频段的太空地缘政治开始了。在空间时代,谁能够占领太空,拥有太空优势,谁就能够掌握未来国家权力的源泉,太空的领导权就意味着地球上的领导权[8]。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进行太空竞赛争相向太空发射卫星以夺得优势。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拥有丰富资源的海底也成为21世纪国家争夺的空间。由于北极冰层下蕴含丰富的资源加之北极战略地位重要,全球变暖加速了北极航道的开通,俄罗斯、美国等环北极国家加速了对北极的争夺[9]。太空和深海的争夺使地缘政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是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延伸。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缘政治的范围空间会不断地扩大。
(三)人文地缘
地缘政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扩展,由自然地理向人文方面扩展。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是地缘政治由自然地理方面向人文地理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地缘政治的范围。他认为冷战后,人们由对国家的忠诚转移到对文明的忠诚,他把世界划分为六大文明,冲突将在这六大文明之间展开,尤其是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联合对抗西方文明。而文明是按照地缘划分的,文明断层线的战争也可以认为是地缘政治。
人文地缘政治将是未来研究地缘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人文地缘方面的发展只是融于政治理论层面,很少有专门关于人文地缘方面的著述。
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有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边缘地带论和文明冲突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根源和学者对前一阶段的反思,从自然地理到空中领域和人文地缘,地缘政治理论的空间和范围是不断拓展的。地缘政治理论的不断发展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不断提供新理论,促进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的深入,为正确分析世界局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柯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