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民众有序政治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增强基层政府官员的服务意识;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决策机制的民主化;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决策利益取向民主化;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民众有序政治参与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民众通过有序政治参,参与或影响基层政府决策过程,是民众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进步的标志。
在我国当前推进“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研究民众有序政治参与对基层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作用,对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增强基层政府官员的服务意识
政者,天下之事,民生无小事。利益是民心之所向,只有心系民众,为民谋利,才能凝聚民心,赢得广大民众的信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政府官员,尤其是基层政府官员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施政过程中甘当人民公仆,为民谋好利,服好务,切实形成服务民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但基层政府官员服务意识的形成与强化离不开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过程中,民众与基层政府官员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民众通过有序政治参与监督基层政府官员的行为,促进基层政府官员的清正廉洁,从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同时,这也是基层政府官员与民众相互了解、沟通、建立互信的过程。
民众有序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性参与。在这过程中,基层政府官员把对民众所了解的情况向政府如实反映,作为政府决策的依据,使政府决策反映民众的利益,这有利于从源头上和根本上保证民众利益,促进基层政府官员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秉持权为民所赋、坚持利为民所谋、时时处处为民众谋利益。
民众有序政治参会是增强基层政府官员服务意识的外驱力。在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影响下,促进基层政府官员在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的施政过程中坚持民众利益导向,增进民众福祉,让民众满意,做民众公仆,就能不断强化其为民服务意识。
二、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决策机制的民主化
基层政府决策民主化,是指基层政府在决策过程充分发挥民主作用,让民众参与政府决策,使政府决策在民主化程序中运行,确保政府决策能很好地反映民众的合理诉求。基层政府决策民主化,是“理性决策模式”的体现,[1]它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基层政府决策的失误,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引发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民众有序参与基层政府决策过程,是民众影响政府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基层政府不能以某种较好的方式和途径把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纳入自己的决策过程中来,会造成政府决策与民众利益关系的错位,同时更有可能“蕴藏”着民众从有序变成无序参与的潜在风险。为此,为了克服因民众参与机制的问题而影响基层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基层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民众政治参与机制,以促进基层政府决策民主化。
民众参与机制的完善和创新能够促进基层政府决策机制的民主化。一个较为完善的民众参与机制,应充分发挥民众政治参与在基层政府做出决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即民众政治参与在基层政府决策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信息供给、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方面的作用。
由于民众广泛政治参与,基层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势必会重视这三个重要的环节:决策前广征民意、充分论证,决策过程中严格程序,执行政策后严格审查和评估,这就体现为基层政府决策机制的民主化,是基层政府决策民主化的保证。因此,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政府决策机制民主化,从而实现基层政府决策民主化。
三、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决策利益取向民主化
基层政府决策利益取向的民主化,是指基层政府决策时不应只反映少数人的利益,而应充分反映最广大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广大民众的利益是基层政府决策利益取向民主化的目标,也是最终衡量和判定基层政府决策是否民主化的依据。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决策利益取向民主化。为了论证这一点,可以用政治系统理论来加以说明。
“政治系统理论把政治过程理解为政治体系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2]由此得出,基层政府决策的政治过程在政治系统中就表现为,民众通过政治参与提出利益要求,输入政治系统,政府根据各种信息进行决策,然后输出政策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政府的输出与民众的利益诉求不符,或者相差太大,这不但不会实现政治系统的良性循环,反而会导致政治系统循环受到破坏。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基层政府中的权威性政策的制定者必须进行“利益综合”,[3]在决策时会充分考虑决策前民众通过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向政治系统输入的各种愿望和利益诉求,然后进行民主化决策,使基层政府的政策输出体现利益取向民主化。只有基层政府坚持做到决策利益取向的民主化,才能真正表明基层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只有决策利益取向民主化,才能更好地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通过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有效预防政府及行政官员的腐败,基层政府树立了良好形象。这只能说明基层政府像人一样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不坏的政府,但这并不能足以证明这是一个真正能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要想取信于民,不断提高公信力,基层政府还必须要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秩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4]因此,服务型政府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政治文化方面。我国长期以来,甚至在今天,政府本位、官本位思想仍然很严重,这是束缚基层政府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想障碍。思想观念冲不破,服务型政府难以建成。
民众广泛政治参与能唤醒或警示基层政府及行政官员对民众权益的重视,促进基层政府及行政官员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到社会本位、民本位的转变,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其次,在政府权力与责任平衡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基层政府及行政官员享有决策的“神圣”权力,并想方设法逃离审查程序及责任追究;当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时,又没有人来承担责任,这种基层政府及行政官员权责的失衡,容易造成基层政府及行政官员自主决策、暗箱操作、甚至乱决策,从而抛弃了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原则。
民众有序参与基层政府决策,可以弥补政府信息不对称性的缺陷,并监督政府的决策过程,这有利于促进基层政府决策的审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使基层政府决策在民主化决策程序和机制中运行,实现基层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切实体现和保障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
最后,在政府职能转型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最大特征就是发展型政府,但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膨胀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有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
因此,当前政府主要的任务不是单纯把蛋糕继续做大的问题,而是在继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怎样分蛋糕的问题。所以,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是民心使然。
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与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双向治理,这有利于基层政府向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总之,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基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使基层政府变成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正的服务型政府,为广大民众不断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产品。
作者:安正乾?任梓铭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