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企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的发展与分析

2016-01-06 17: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的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不过也受到市场新的变化,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对企业政工人员素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和谐统一的工作氛围,也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保持思想坚定,克难攻坚,化压力为动力,促进企业安全、健康、稳步发展。

 

  一、企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新时期下政工队伍的基本现状

 

  思政工作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石,政工队伍是思政工作开展的核心组成。一支政工队伍完备与否,全然取决于领导干部对思想工作认知广度与深度。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企事业单位领导层对政工制度建设缺乏深刻认识,任用人员略显随意,尚未建立系统、全面的政工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政工队伍从业人员多由资历深厚、年龄偏大的员工组成,鲜有配备高素质年轻人才。一方面是受认知偏见,另一方面则是因政工工作执行力度缺失,从而导致目前人才断档现象蔓延。另,由于主观意识的消极影响,部分政工从业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安于现状,江湖风气严重,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政工队伍的公义形象,也有碍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影响政工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首当其冲的便是政工队伍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分布不均。据相关人事统计数据显示,基层事业单位政工从业者平均年龄为 48岁,直属机关部门政工从业者平均年龄为 42 岁,30 岁以下政工干事占比率极低。由此可见,政工队伍成员年龄普遍偏大,后备干部资源不足。

 

  其次即是对政工从业者的选拔难度较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并非如一般认知中的仅懂得如何宣传党政精神、宣扬企业文化即可,还需要兼备业务知识能力、出色的理解与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是一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适用岗。但实际工作中多数人仍停留在重业绩、轻政工的过时理念中,少有愿意投身政工事业的年轻人才。

 

  再者就是在思想上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据多份调研报告显示,部分基层单位受制于日常工作项目繁杂、上级传达的指示压力过大等,全然忽略对思想政治工作及其队伍的建设,忽视思政工作的社会效用及政工人员的劳动价值,导致政工队伍热情尽失。

 

  另外还存在政工从业者发展前景黯淡的现象。因政工工作的开展与其他业务岗位的交流局限在思想道德建设之上,鲜有涉及业务及其他方面,造成思政人员与其他岗位职能脱节,不利于日后职业生涯的有序发展。

 企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的发展与分析

  二、强化企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策略分析

 

  要想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可行,不仅需要依靠完善的工作制度,更需要借助综合能力强、思想觉悟性高的政工队伍来践行思政理念,使之在企业中充分发挥思想正能量的积极作用,影响每一位员工,用和谐的理念感染员工,用和谐的标准考核工作,用和谐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服务企业的同时也服务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归纳与提炼每一经验的收获,营造良好的企事业文化与氛围。

 

  ()指引政工从业者正确认识政工价值

 

  笔者认为,强化政工队伍的建设,先要强化政工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中的所处地位,只有地位的擢升,才能让企事业全体人员深刻认识到政工人才是人才,从而摒弃旧有过时的观念。所以,要为政工人才制定相匹配且合理的价值定位,并在薪酬待遇、职业规划方面予以实践体现。改善内部体制来提升吸引力,招用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队伍建设,为日后思政工作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员与组织保障,形成良性的循环。

 

  ()拓展政工从业者职业发展通道

 

  简单地说就是为政工从业者提供多元化的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或运营的工作机会,赋予其市场竞争力,让他们一面感受职业发展前景光明,一面督促自身不断加强学习,充分提升积极性,从而使得政工队伍愈见壮大。

 

  ()提升政工人才整合的开发力度

 

  政工队伍的组成除专职人员外,余下部分多由兼职人员填充,由此,强化队伍建设时应选用科学、合理的配置方案,比如,筛选作风正派、思想素质优秀的员工纳为兼职人员,利用其双重身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充分渗入员工之中。

 

  ()全面培养复合型政工人才

 

  笔者认为,复合型的政工人才培养有两个侧重点,一是在业务能力与理论基础方面的培养,比如采用安排政工干部在基层单位挂职的方式,一方面能够锻炼政工干部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基层思政工作得到有效指导,实现组织能力与管控能力的提升。二是拓展专业学习范畴,定期进行轮岗学习,实现双向交流与锻炼。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为企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所以不论是企事业的发展前景,还是企事业的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对其影响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实现双赢的首要工作重点就是强化政工队伍建设,提升干部个人素质与业务能力,结合时事来设定工作的开展重心。从以往思政工作及政工队伍的发展与成长历史证明了其存在的重要性与强大的指挥力,不仅能够将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妥善解决,也能在抵御外部危机时起到有效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田红梅.浅谈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2(12).

 

  [2]邹莉.对企业政工人员素质认识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

 

  [3]辛娜.浅谈对我国企业政工队伍的现状.科技创新导报,2012(3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