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体的思考

2015-09-28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党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这体现了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主体即广大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自觉坚持、深入研究、广泛宣传、科学运用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主体的重大职责,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科学态度。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主体;思考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这体现了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前的高度重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主体的广大理论工作者肩负着怎样的重大职责,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这是必须进一步深刻反思的问题。
  一、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工作者的天职,也是首要的职责。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的理论工作的根本问题。理论工作者只有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来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才能在自身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以自己的理论成果服务于人民和社会,从而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理论建设推动整个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否则,理论工作者导向发生偏差,其理论观点就可能出现问题,其理论成果就会产生消极的社会后果。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解决一个“真信”的问题。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不信、半信或者假信,都不可能做到自觉地坚持。如果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对马克思主义半信半疑,那么学习、研究和宣传起来就不执着,就不那么理直气壮,‘就会大大影响理论工作的效果;如果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假信的态度,讲起话来言不由衷,那么,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战斗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首要的问题是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解和认识。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它是理性的、现实的、’科学的信仰。我们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但是其革命性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二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学说而不是建设的学说,这种观点的偏颇之处就在于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就决定了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它不仅能够指导我们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能够指导我们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今天,尤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就要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应当承认,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性是社会经济生活多样性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经济关系的多样化不能作为否定指导思想一元化的根据。第一,任何社会的经济关系都不是纯而又纯的,但这并不妨碍其价值导向都是一元的,即占主导地位的只能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第二,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我国经济制度中,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这就决定了在思想上层建筑中,其指导思想必然是一元的,即必须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第三,在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复杂形势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尤为重要。在良莠互见、先进和落后并存的精神生活领域,在马克思主义正确价值导向的指引下,分清理论是非,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思想战线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系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我们所要坚持的内容,从而才能做到更好地坚持。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区分开来。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结论可能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得不合时宜,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具有普遍意义,永远不会过时。
  第二,把以往被忽略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发掘出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理论工作者要在深入研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十分重要、但以往被我们忽略了的基本观点。比如,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点。这一重要观点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着作中都有过阐述,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相通的,但我们过去为了划清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界限,对这一观点就避而不谈了。现在需要深入研究此类问题,不断开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藏。在这方面,理论工作具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第三,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向全党提出了“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这“三个解放出来”中,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更为关键,因为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往往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也是没有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还马克思主义以完整的、科学的、本来的面目。
  三、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
  党中央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内容的说明中,也包括了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设立马克思主义学科,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教学体系,就是要造就一大批不同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宣传人才。

  从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关系看,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中,学习、研究和宣传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学习是前提,不认真学习就谈不上深入研究,理论宣传也就没有效果。研究是学习和宣传的中介,它既是学习的深化,又是宣传的起点。缺乏深入的研究,其学习必然是肤浅的皮毛的学习,其宣传也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简单说教。宣传是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如果离开了理论宣传,不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我们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就失去了其意义。因此,理论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理论宣传在整个党的理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地投身到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中去,为推动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贡献力量。
  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效果看,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理论能否入耳入脑,打动人心,关键在于理论说服力的强弱。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要使这一理论为教育对象所接受,还需要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提高理论宣传效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在内容上,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理论内容;要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与说明;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吸收新观点新材料,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关注现实、体察人生,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形式上,不断改进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多用讨论式,少用训诫式,由情人理,情理交融,畅所欲言,平等讨论;尽量用事实说话,多引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以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四、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
  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即用它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谓非科学的运用,就是不顾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不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千差万别,不顾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机械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之在客观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既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又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党历史上发生的严重错误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巨大挫折无不与此相关。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又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对人和对事结合起来,既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又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如果只对事不对人,或者只对人不对事,都不可能贯彻运用好科学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渗透到相关学科的教材中。党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组织编写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教材,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编写好教材甚至比自己本身的研究工作还重要,责任更大,意义更为深远。理论工作者只有把自己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成果体现和吸收到教材当中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使学生在使用相关学科的教材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所以,编写好全面体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各学科教材,就是在学科建设层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应用。
  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树立优良的学风。这就是我们党和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党的十五大报告阐明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学风,即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就是******总书记提出的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要求。为此,理论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克服脱离实际、言之无物、无的放矢的不良学风,使理论研究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同时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对策研究,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科学决策,当好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五、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内的理论队伍,是党的理论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自己的理论研究工作中,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独特的学术敏感,善于在火热的实践中捕捉新的理论问题,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推动着党的各项事业。正是在学术理论界广泛讨论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集中全党的智慧,总结和形成了新的思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推向前进。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四项基本原则始终都要坚持。这是一个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问题,也是理论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人借口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那么这种发展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发展,就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发展,就会对我们的事业有百害而元一利。诚然,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但是,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必须是建立在立足国情、分析鉴别的基础上的,使之成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而不相互抵触的有益成分。我们既反对“僵化”,也反对“西化”,我们要的是“中国化”。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提倡各种观点的争鸣和切磋,但这根本不同于不负责任的“唱反调”,不同于缺乏理论根基的“标新立异”。一个严肃认真的理论工作者,应该是既独立思考,又谨慎立说,同时高度关注其学术行为的社会效果的学者。这样的学者,才有可能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创新成果,才能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