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中国化实践——论毛

2015-09-17 13: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思想路线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如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8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当我们的党领导人民****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当我们的党粉碎“四人帮”,取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伟大建设成就,无一不是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实现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革命和建设法宝,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髓,它指引中国人民由历史走到现在,通向未来!所以,正确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过程,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坚持、实践、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毛泽东最早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化——即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民主革命时期,教条主义曾经在党内盛极一时,并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惟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就是不从实际出发。正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为我们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30年,毛泽东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坚决反对在党内讨论问题时,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行为。他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说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在战胜了使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失败的教条主义路线以后,毛泽东在1936年和1937年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着作,奠定了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他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1941—1942年,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运动,彻底批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强调实事求是是同主观主义对立的思想路线。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讲演中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指出要从实际情况而不是从主观想像或书本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从中找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引出正确的结论,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现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现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 
  经毛泽东改造和界定后,“实事求是”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和范畴。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思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教条主义带来的精神枷锁,实现了一次思想的大解放。中国共产党从此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正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二、邓小平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邓小平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粉碎“四人帮”后,国家百废待兴,面临着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敏锐地指出:要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即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一段时间里,当时的党中央负责人对拨乱反正工作采取了抵制和阻挠的态度,推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所谓“两个凡是”,就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实际上是继续维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政策,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一些错误观点混同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当作判断是非的标准,压制当时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两个凡是”是一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原则,根本违背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如果按照“两个凡是”的原则和方针去办事,那么“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不可能得到纠正,党的工作重点就不可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就不可能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在批判和清算“两个凡是”,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斗争中,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首先,他深刻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1977年5月间,邓小平同志严肃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把个人崇拜推到极端,认为领袖的话“句句是真理”,而“两个凡是”仍然维护这种个人崇拜和本本主义的思想。所以,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冲破“两个凡是”设立的禁区。其次,他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不能抓住一两句话断章取义,任意加以割裂和歪曲。“如果我们只把过去的一些文件逐字逐句照抄一通,那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谈不到正确地解决什么问题。那样,即使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也只能是违反毛泽东思想。”再次,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他说.这场讨论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而“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所以,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邓小平还强调指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正是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求实精神,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就在新的历史时期,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2、邓小平还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他不仅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把实事求是提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第一次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第二,他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作为实事求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把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第三,强调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联系起来,并将其纳入到党的思想路线之中,从一个新的角度拓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突出的贡献。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运用方面的最大成果,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2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也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三、******进一步重申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体现在: 
  1、进一步重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法宝。”1998年12月2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20年来的主要历史经验,在11条经验中,第一条经验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讲话指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2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认识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要一以贯之。”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2、进一步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有(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有“三个解放”:“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第一次把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引进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总之。建党80多年来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确立和丰富党的思想路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实践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