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人格修养的现实意义 摘要: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者,其思想对后世有很深远的影响。注重人格修养、追求理想人格是孔子思想的特色之一,孔子理想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君子人格,其义理根据是“仁”与“礼”。孔子的人格修养思想有着完整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哲学意蕴, “诚”在孔子的人格修养思想中有着根本的地位;对“学”的重视更使孔子的人格修养思想具有笃实的品质。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所强调的理想人格已深藏于我们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有着恒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孔子、人格修养、仁、礼、诚信、好学、现实意义 孔子一生最注意的就是个人的修养。孔子的后人在《大学》中提出的三纲八目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实现三纲的过程是:格物(求索)、致知(获得知识)、诚意(思想诚实端正)、正心(心正)、修身(实现个人修养)、齐家(实现家治)、国治、天下平。孔子所主张的“仁”和“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所传承的优良美德,在我们现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仁”的现实意义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孔子此即言仁。此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在我们当今社会,所追求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都达到和谐,而和谐的内在涵义其实就是孔子所推崇的“仁”,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逾越孔子的“仁”的主张,所以“仁”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 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将思想教育位于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学生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而且是把“德”放在第一位,这就说明了“德”的重要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教给我们的就是“如何做一个好人?”因为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推崇和尊敬,所以新世纪的我们不仅要培养自身的仁德修养,同时也要鼓励大家一起行动。 二、“礼”的现实意义 “礼”作为孔子实现理想人格修养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多的是它约束、规范人们外在行为的功能与作用。礼的修养,就是要克制恶习与贪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是立身之本,没有“礼”则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孔子又言:“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有学问的人若只在学习上下功夫而不在礼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同样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只有在 “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我们现在,长辈与晚辈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还有陌生人之间等都讲究一个“礼”字,相互之间有礼貌、礼让„„,才能处好人际关系,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如果你不懂得“礼”,即使有很高的学问、很好的家世等,都不能真正地被大家喜欢和认同。这样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也是很不利的,所以国家也一直在给我们灌输有关于“礼”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和谐的思想”。 三、“诚信”的现实意义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言行一致”是诚信的表现,是我们所推崇的精神境界。言而有信之人,人人夸赞;言而无信之人,人人唾弃。我们现代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诚实守信,有诚信的人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占优势,所以,诚信是我们一直推崇的。 四、“好学”的现实意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好学”对我们现实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学生自己都非常清楚:只有好学的学生才是优秀的学生。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限大的,学海无涯,只有好学的人,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使自身更富有内涵、更美丽。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 总之,人应该学会逐渐地完善自己,做个真正意义上的君子。尤其当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处在各级领导和管理阶层的人,更应该保持头脑的清醒。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保持住心灵深处的那片净土,不为世俗污垢所惑所染。“克己复礼为仁”,让自己不断地得到净化,身心才能俱佳,最起码也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没有多少负面思想负担,独善其身的人,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个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人,一个智者。 【参考文献】: [1]孔子、齐冲天、齐小乎·论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2]郝易·论语300句[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3]孔子书院文库编辑部·荣辱古训名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宋)朱熹集注;金良年导读;胡真集评·论语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檀作文·解读论语[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