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煎饼说明文600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是极爱吃煎饼的。
印象中,每次吃煎饼,都是拿着一个白底纸袋,坐在阳光刚好照到的地方慢慢地吃。煎饼最外层的饼皮很软,但又很有韧性,上面洒满了芝麻,还有星星点点黄白相间的鸡蛋碎点缀其间。咬一大口,从饼皮到里面包的油炸的脆片,再到葱花和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嘴自然也是停不下的。脆片与牙齿碰撞发出的响声,在清晨伴着鸟鸣声听来,真也算得上是悦耳了。
摊煎饼的过程也是很令人享受的。只见一位穿着白围裙,戴着矮矮的白帽子,把周边一切都收拾得极为干净整洁的阿姨,笑着舀了一勺面糊,手稍稍一抖,便将面糊均匀地洒在锅中,随即轻柔而又利落地将面糊推开,铺满整个锅面。面糊快成型时,她又伸手拿了一个鸡蛋,在锅边轻轻一磕,鸡蛋便卧在面糊的正中央,煎饼阿姨轻轻一划,鸡蛋液与饼面完美合在了一起。过了几秒钟,煎饼皮就成形了。她握着一把铲刀,绕着煎饼画了个圈,再一挑,一张煎饼便十分听话地从锅上被剥离下来,放到了另一个平锅上。
煎饼皮做好了,就该往里边放“料”了。舀一勺自制酱料,小刷子左右一抹,嫩绿还泛着点白的葱花从手中飘落,轻盈地落在饼皮上。好几块油炸的脆片被放在了煎饼的中央,在阳光下泛着金黄,使煎饼变得更加诱人了。终于,在等待了“漫长”的几分钟后,温热着的煎饼被装进了白底的纸袋,又放到了我的手里。我拿着这煎饼,在路上慢慢地走着,阳光洒在煎饼上,暖暖的,这一天也变得美好了起来。
煎饼,平民之食,但是也有一番精致在其中。
我从小便爱吃煎饼,总能想起早上一起床看到煎饼时自己的馋样,也总能想起淡忘在我的记忆中的一个又一个煎饼店。人还依旧,煎饼也依旧那么好吃,但店换了一个又一个,身边买煎饼的人也换了一批又一批。唯一没变的是我对煎饼的热爱。
“啊!又废了一个!”我沮丧地叫道。只见锅里的手抓饼已经糊了,大半个饼变成了黑色……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那天是周六,我睡到自然醒时已是上午11点了,很不巧,妈妈正好上班,我只好自己到冰箱里找面包吃。更不巧的是面包竟被我前一天吃得一干二净,只有手抓饼在冷冻箱里。于是我就只好自己煎饼吃了。
正片开始!首先我打开煎饼机,等待了长达5分钟的预热时间后,扔下了第一张饼,结果因没扔好,饼折了,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第二个手抓饼被我从冰箱里拿出来,以为煎饼机还要预热一次,结果等我拿起手抓饼时,却发现手抓饼已经粘住融化了。(众所周知,手抓饼从冰冻箱里拿出来就要立即下锅,否则很快就会融化变软并与包装纸粘在一起扯也扯不开。)
正片二号开始(梅开二度)。我吸取教训,赶紧再从冰箱里取出一个手抓饼快速撕开包装纸扔进煎饼机里,结果错算成要3分钟才翻一次面,可3分钟后一打开……标准结局。啊——我太难了!
但我仍不死心,于是又抓出一个倒霉蛋下锅,这回没有粘也没有折,因为怕糊,早早开锅却发现没熟,又扔回去,可是又悲剧了,居然又糊了……
我当时哭笑不得,气得“口吐芬芳”。唉,居然“又双叒叕”失败了!但没有办法,肚子饿啊,最后只好求助于外婆,在外婆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勉强成功的手抓饼。不过,我为此还大大地向妈妈炫耀了一番。妈妈不仅没有批评我白白浪费了几个饼,反而还夸奖我能自己解决温饱问题了,这真是让人大受鼓舞呀!
不过,通过煎手抓饼,我懂得了有些事情比你想象的难得多。怪不得有句话说——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打脸。
家乡的特产很多,但我最喜欢家乡的煎饼!
煎饼是沂蒙山人的主食,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饭桌上多了白馒头、大米饭,但是沂蒙山人还是离不开煎饼,一日不吃想得慌。煎饼,虽说是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寻常饭食,可它松脆香甜,易食耐放,令很多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为之倾倒。如蒲松龄老先生就曾赞道:“圆如望月,大似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一语道出煎饼薄如纸,色香味俱佳的特点。每天早饭,半张煎饼卷上刚炒好的辣椒,再加一根油条,那味道真是又香又辣又爽口,就是拿“燕窝鱼翅”来,我也不跟你换呢!
我的脑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母亲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放着一面鏊子。灶膛的火光辉映着母亲的笑脸。母亲用油搭子擦一遍鏊子,鏊子黑黑的脸立刻就泛起油亮的光泽。用麦秸做柴火,火势均匀,鏊子烧得滚烫的时候,母亲就在面糊盆里舀一勺面糊放在正中,然后右手握尺板,悬肘,提腕,旋转,尺板像钟表的秒针,快速且毫厘不差地走了一个圆,面糊如水漫开覆盖了鏊子。尺板逐渐平起内收,鏊子上就出现了一个完整的圆。煎饼熟了,母亲就双手扯着煎饼边缘猛地掀起,于是一张薄薄的米黄色的煎饼便做成了。
煎饼好吃,但要烙好却不容易,鏊子烧得太热会烙煳,太凉则揭不下来,也不好吃。只有恰到好处,煎饼才会色黄味香,圆整松脆。母亲是烙煎饼的好手,舀糊、烧鏊、摊糊一气呵成,烙出的煎饼简直像一件工艺品。
如今,家乡的煎饼已走出了山村,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少家乡人在城里以卖煎饼为生,生意红火。他们长年累月地在那平底鏊上画着一个又一个“圆”,满足着城里人对煎饼的`需求。哦!家乡的煎饼多像一根丝带,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市。
亲爱的朋友,来我的家乡做客吧,品尝我们家乡松脆香甜的煎饼!
“一张煎饼包中国?!”有人一定要问了“简直不可能!”可是还真有这样的人,他就是中国“煎饼大王”——张兴冬。
原本张兴冬并不是做煎饼的,而是工人,。可在一年年底,年仅26岁的张兴冬下岗了。在妻子的的帮助下摆了一个小摊可这样的生活使张兴冬并不满足,他见自己小摊旁的煎饼店生意这么好,于是就下定决心要做煎饼生意。可这么学呢?过了大半个年头,张兴冬跑遍了济南、菏泽等地,终于掌握了制作煎饼的全部技术。
不过,事情并没有发展的十分完美,当张兴冬把目光转向超市时,却有了大问题:自己用4000元制作了一批煎饼,分别投放到几个超市进行代销。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在家等到的不是各超市让他去结算的消息,竟是叫他把已变质的煎饼取走。原来,放在超市里的煎饼不过3天就发霉长毛了。他的心顿时凉了,心疼至极:那可是4000多元钱呀!
不久,通过朋友介绍,他结识了济南市很有名望的食品专家祁元初。
祁老告诉他:“如果在煎饼里放添加剂(防腐剂),就可以延长保质期,最长可达到一年,但口感会大打折扣,且不属绿色食品;如果不放添加剂,就要研究原料的合理配比,因为每一种原料的酸碱度不同。找到了合理的配比,就能延长煎饼的保质期。”听了这番话,张兴冬茅塞顿开。第二无他立即不做煎饼做煎饼的配比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张兴冬终于摸索出了延长煎饼保质期的方法。经验证,在不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的情况下,他所烙出的煎饼的保质期能达到45天,这使他当之不愧地成为了“中国煎饼大王” ……
有时,人生的险棋,背后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大家好,我是天津著名小吃煎饼果子。比起天津其他的特色小吃,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我可是名副其实的销量冠军。
清朝末年,山东有位绰号老刀的江湖侠士,行侠仗义,锄强扶弱。他杀死了两个恶霸,只得背井离乡逃到天津。一天,饥饿的老刀得到一小袋面粉和一根油条。受到路边包子的启发,他用面粉做成煎饼,裹着油条吃了下去,滋味竟是出奇的可口,于是起名“煎饼裹着”——这就是我的由来。
煎饼果子,外地人乍一听我的名字,还以为是两样东西。但聪明的天津人,把煎饼和果子卷在一起、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我。煎饼是我的外皮,跟山东煎饼是亲戚。在山东,玉米面是做煎饼的主料,配料多用蔬菜,如大葱、生菜、辣椒等。来到天津,外皮的主料换成了绿豆面,配料也没有那么多蔬菜,仅有少量的葱花而已。果子是我的内瓤,外地人多叫油条。它是把两小块面摞在一起拉成长条,放在油锅里炸熟。
我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提前要把绿豆、小米、虾皮及香料,加水磨成浆,还要备好配料,如葱花、面酱、腐乳汁、辣酱等。我最讲究现摊现卖。在特制的平底锅上涂油少许,浆要均匀的摊平,不能太厚,太厚口感变差,也不能太薄,太薄容易破。煎好的样子,就像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然后涂上鸡蛋液,撒上葱花,抹上酱料,最后放上果子,快速折起,称为一套。
我的样子十分好看。我被折叠得方方正正,有豆腐块儿大小,足有厚厚一摞。我颜色金黄。淡黄的煎饼外皮儿软糯丝滑,配合着金灿灿、脆生生的果子,加上鸡蛋散发出的浓浓香气,再点缀上点点青白的葱花和红棕色酱料,简直是太完美了!
我不仅好吃,而且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含有蛋白质、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可是很有益处的呢。
以前,在天津每一个热闹的街道路口,都能吃到我。现在,我登堂入室,大到五星级酒店,小到街头巷尾的小店,都能见到我的身影。这大概是因为我既方便实惠又便宜美味,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品味吧。
这就是我,香脆可口,津味十足的天津煎饼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