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集《呐喊》 《呐喊》自序,《呐喊》目录,狂人日记,孔乙己,药 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 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小说集《彷徨》 祝福,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兄弟, 离婚 小说集《故事新编》 序言,补天, 奔月, 理水, 采薇, 铸剑, 出关, 非攻, 起死 散文诗集《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散文集《朝花夕拾》 简介,小引,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 杂文集《坟》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杂亿,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从胡须说到牙齿 坚壁清野主义, 寡妇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杂文集《热风》 题记, 随感录二十五, 三十三,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随感录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随感录四十九, 五十三, 五十四, “来了”, 现在的屠杀者, 人心很古, “圣武”, 不满 恨恨而死, “与幼者”, 有无相通, 暴君的臣民, 生命的路 智识即罪恶, 事实胜于雄辩, 估《学衡》, 为“俄国歌剧团” 无题, “以震其艰深”, 所谓“国学”, 儿歌的“反动”, “一是之学说” 不懂的音译 ,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望勿“纠正”, 即小见大 杂文集《华盖集》 咬文嚼字(一至二), 青年必读书 ,忽然想到(一至四), 通讯, 论辩的魂灵, 牺牲谟, 战士和苍蝇, 夏三虫 ,忽然想到(五至六), 杂感, 北京通信, 导师, 长城, 忽然想到(七至九) ,“碰壁”之后 ,并非闲话 ,我的“籍”和“系”, 咬文嚼字(三), 忽然想到(十至十一), 补白, 答KS君 ,“碰壁”之余, 并非闲话(二) ,十四年的“读经”, 评心雕龙 ,这个与那个 ,并非闲话(三), 我观北大, 碎话 ,“公理”的把戏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 ,后记 华盖集续编 小引 ,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有趣的消息, 学界的三魂, 古书与白话 ,一点比喻 不是信 我还不能“带住” 送灶日漫笔 谈皇帝 无花的蔷薇 无花的蔷薇之二 “死地” 可惨与可笑 记念刘和珍君 空谈 如此“讨赤” 无花的蔷薇之三 新的蔷薇 再来一次 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 马上日记 马上支日记 马上日记之二 记“发薪” 记谈话 上海通信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厦门通信 厦门通信(二) 《阿Q正传》的成因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 厦门通信(三) 海上通信 杂文集《二心集》(一九三○年) 序言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习惯与改革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我们要批评家 “好政府主义”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进化和退化》小引 《艺术论》译本序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夜记之五,不完。) 一九三一年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柔石小传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上海文艺之一瞥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答文艺新闻社问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沉滓的泛起 以脚报国 唐朝的钉梢 《夏娃日记》小引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知难行难 几条“顺”的翻译 风马牛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野草》英文译本序 “智识劳动者”万岁 “友邦惊诧”论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答北斗杂志社问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并Y及T来信) 关于翻译的通信(并JK来信)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文,并附记) 杂文集《而已集》 题辞 黄花节的杂感 略论中国人的脸 革命时代的文学 写在《劳动问题》之前 略谈香港 读书杂谈 通信 答有恒先生 辞“大义” 反“漫谈” 忧“天乳” 革“首领” 谈“激烈” 扣丝杂感 “公理”之所在 可恶罪 “意表之外” 新时代的放债法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小杂感 再谈香港 革命文学 《尘影》题辞 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 卢梭和胃口 文学和出汗 文艺和革命 谈所谓“大内档案” 拟豫言 附录:大衍发微 杂文集《伪自由书》一九三三年 前记 观斗 逃的辩护 崇实 电的利弊 航空救国三愿 不通两种 因此引起的通论:“最通的”文艺(王平陵) 通论的拆通:官话而已 赌咒 战略关系 备考:奇文共赏(周敬侪) 颂萧 又招恼了大主笔:萧伯纳究竟不凡(晚报) 也不佩服大主笔:前文的案语(乐雯) 对于战争的祈祷 从讽刺到幽默 从幽默到正经 王道诗话 伸冤 曲的解放 文学上的折扣 迎头经 “光明所到 止哭文学 备考:提倡辣椒救国(王慈) 硬要用辣椒止哭:不要乱咬人(王慈) 但到底是不行的:这叫作愈出愈奇 “人话” 出卖灵魂的秘诀 文人无文 备考:恶癖(若谷) 风凉话?:第四种人(周木斋) 乘凉:两误一不同 最艺术的国家 现代史 推背图 《杀错了人》异议 备考:杀错了人(曹聚仁) 中国人的生命圈 内外 透底 来信:(祝秀侠) “以夷制夷” 跳踉:“以华制华”(李家作) 摇摆:过而能改(傅红蓼) 只要几句:案语 言论自由的界限 大观园的人才 文章与题目 新药 “多难之月” 不负责任的坦克车 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 王化 天上地下 保留 再谈保留 “有名无实”的反驳 不求甚解 后记 杂文集《花边文学》一九三四年 序言 未来的光荣 女人未必多说谎 批评家的批评家 漫骂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如此广州》读后感 过年 运命 大小 “小童挡驾” 古人并不纯厚 法会和歌剧 洋服的没落 朋友 清明时节 小品文的生机 刀“式”辩 化名新法 读几本书 一思而行 推己及人 偶感 论秦理斋夫人事 谁在没落? 倒提 论“花边文学” 玩具 零食 “此生或彼生” 正是时候 论重译 再论重译 “彻底”的底子 知了世界 算账 水性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做文章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二) 趋时和复古 安贫乐道法 奇怪 奇怪(二) 迎神和咬人 看书琐记(三) “大雪纷飞” 汉字和拉丁化 “莎士比亚” 商贾的批评 中秋二愿 考场三丑 又是“莎士比亚” 点句的难 奇怪(三)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下) 骂杀与捧杀 读书忌 杂文集《准风月谈》(一九三三年) 前记 夜颂 推 二丑艺术 偶成 谈蝙蝠 “抄靶子” “吃白相饭” 华德保粹优劣论 华德焚书异同论 我谈“堕民” 序的解放 别一个窃火者 智识过剩 诗和豫言 “推”的余谈 查旧帐 晨凉漫记 中国的奇想 豪语的折扣 踢 “中国文坛的悲观” 秋夜纪游 “揩油”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为翻译辩护 爬和撞 各种捐班 四库全书珍本 新秋杂识 帮闲法发隐 登龙术拾遗 由聋而哑 新秋杂识(二) 男人的进化 同意和解释 文床秋梦 电影的教训 关于翻译(上) 关于翻译(下) 新秋杂识(三) 礼 打听印象 吃教 喝茶 禁用和自造 看变戏法 双十怀古 重三感旧 “感旧”以后(上) 备考:《庄子》与《文选》(施蛰存) “感旧”以后(下) 黄祸 冲 “滑稽”例解 外国也有 扑空 备考:推荐者的立场(施蛰存) 答“兼示” 备考:致黎烈文先生书(施蛰存) 中国文与中国人 野兽训练法 反刍 归厚 难得糊涂 古书中寻活字汇 “商定”文豪 青年与老子 后记 杂文集《三闲集》 序言 无声的中国 怎么写(夜记之一)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并来信) 匪笔三篇 某笔两篇 述香港恭祝圣诞 吊与贺 一九二八年 “醉眼”中的朦胧 看司徒乔君的画 在上海的鲁迅启事 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 扁 路 头 通信(并Y来信)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革命咖啡店 文坛的掌故(并徐匀来信) 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 一九二九年 “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皇汉医学”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柔石作《二月》小引 《小彼得》译本序 流氓的变迁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书籍和财色 我和《语丝》的始终 鲁迅译著书目 南腔北调集(一九三二年) 题记 “非所计也”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 我们不再了 《竖琴》前记 论“第三种人” “连环图画”辩护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自选集》(一九三三年) 自序 听说梦 论“赴难”和“逃难” 学生和玉佛 为了忘却的记念 谁的矛盾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萧伯纳在上海》序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 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学匪”派考古学之一)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关于女人 真假堂吉诃德 《守常全集》题记 谈金圣叹 又论“第三种人” “蜜蜂”与“蜜” 经验 谚语 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沙 给文学社信 关于翻译 《一个人的受难》序 祝《涛声》 上耗少女 上耗儿童 “论语一年” 小品文的危机 九一八 偶成 漫与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关于妇女解放 火 论翻印木刻 《木刻创作法》序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总退却》序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 且介亭杂文(一九三四年) 序言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答国际文学社问 《草鞋脚》 论“旧形式的采用” 连环图画琐谈 儒术 《看图识字》 拿来主义 隔膜 《木刻纪程》小引 难行和不信 买《小学大全》记 韦素园墓记 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 答曹聚仁先生信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门外文谈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中国语文的新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以眼还眼” 说“面子” 运命 脸谱臆测 随便翻翻 拿破仑与隋那 答《戏》周刊编者信 寄《戏》周刊编者信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关于新文字 病后杂谈 病后杂谈之余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论俗人应避雅人 附记 且介亭杂文二集(一九三五年) 序言 叶紫作《丰收》序 隐士 “招贴即扯” 书的还魂和赶造 漫谈“漫画” 漫画而又漫画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 “寻开心” 非有复译不可 论讽刺 从“别字”说开去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人生识字胡涂始 “文人相轻” “京派”和“海派” 鎌田诚一墓记 弄堂生意古今谈 不应该那么写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什么是“讽刺”? 论“人言可畏” 再论“文人相轻” 《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 文坛三户 从帮忙到扯淡 《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 “题未定”草(一至三) 名人和名言 “靠天吃饭” 几乎无事的悲剧 备考: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魏金枝) 四论“文人相轻”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题未定”草(五) 论毛笔之类 逃名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萧红作《生死场》序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 杂谈小品文 “题未定”草(六至九) 论新文字 《死魂灵百图》小引 后记 且介亭杂文末编(一九三六年)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 记苏联版画展览会 我要人 《译文》复刊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续记 写于深夜里 三月的租界 《出关》的“关”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附 集 文人比较学 大小奇迹 难答的问题 登错的文章 《海上述林》上卷序言 我的第一个师父 《海上述林》下卷序言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 《苏联版画集》序 半夏小集 “这也是生活” “立此存照”(一) “立此存照”(二) 死 女吊 “立此存照”(三) “立此存照”(四) “立此存照”(五) “立此存照”(六) “立此存照”(七) 后记 书信集《两地书》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 《两地书》未刊书信选 集外集 序言 一九○三年 斯巴达之魂 说涘〔1 一九一八年 梦 爱之神 桃花 他们的花园 人与时 渡河与引路 一九二四年 “说不出” 记“杨树达”君的袭来 关于杨君袭来事件的辩正 烽话五则 “音乐”? 我来说“持中”的真相 一九二五年 咬嚼之余 备考:“无聊的通信”(仲潜,伏园) 关于《咬文嚼字》(仲潜,伏园) 《咬文嚼字》是“滥调”(潜源,伏园) 咬嚼未始“乏味” 备考:咬嚼之乏味(潜源) 杂语 编完写起 案语: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 备考:自传 田园思想(通讯) 备考:来信(白波) 流言和谎话 通信 备考:来信(霉江) 一九二六年 《痴华簟诽饧 《穷人》小引 通信 备考:来信(未名) 一九二七年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一九二九年 关于《关于红笑》 通讯 备考:关于孙用先生的几首译诗(张逢汉) 一九三二年 《淑姿的信》序 一九三三年 选本 一九一二年 哭范爱农 一九三一年 送O.E.君携兰归国 无题(大野多钩棘) 赠日本歌人 湘灵歌 一九三二年 自嘲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一九三三年 二十二年元旦 题《彷徨》 题三义塔 悼丁君 赠人二首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奔流》编校后记(一——十二) 集外集拾遗 一九一二年 怀旧 一九一九年 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 一九二四年 又是“古已有之” 通讯(致郑孝观) 一九二五年 诗歌之敌 关于《苦闷的象征》 备考: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王铸) 聊答“ 备考:偏见的经验(柯柏森) 报《奇哉所谓 备考:奇哉!所谓鲁迅先生的话(熊以谦) 《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 这是这么一个意思 备考:青年必读书(赵雪阳) 《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 通讯(复高歌) 通讯(复吕蕴儒) 通讯(致向培良) 通讯(致孙伏园) 备考:并非《晨报》造谣(素昧) 一个“罪犯”的自述 启事 备考:那几个女学生真该死(荫棠) 谣言的魔力(赵荫棠) 铁塔强奸案的来信 铁塔强奸案中之最可恨者 我才知道 女校长的男女的梦 一九二六年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何典》题记 《十二个》后记 《争自由的波浪》小引 一九二七年 老调子已经唱完 《游仙窟》序言 一九二九年 《近代木刻选集》小引 《拾谷虹儿画选》小引 哈谟生的几句话 《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 《比亚兹莱画选》小引 一九三○年 《新俄画选》小引 文艺的大众化 《浮士德与城》后记 《静静的顿河》后记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 一九三一年 《铁流》编校后记 好东西歌 公民科歌 南京民谣 一九三二年 “言词争执”歌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今春的两种感想 一九三三年 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 《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小引 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 《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 《北平笺谱》序 上海所感 一九三四年 《引玉集》后记 一九三六年 《城与年》插图本小引 自题小像 一九一二年 哀范君三章 一九三一年 赠邬其山 无题二首(大江日夜向东流 雨花台边埋断戟) 送增田涉君归国 一九三二年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偶成 赠蓬子 一二八战后作 教授杂咏四首 所闻 无题二首(故乡黯黯锁玄云 皓齿吴娃唱柳枝) 答客诮 一九三三年 赠画师 题《呐喊》 悼杨铨 无题(禹域多飞将) 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无题(烟水寻常事) 一九三四年 报载患脑炎戏作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秋夜有感 一九三五年 亥年残秋偶作 附录 一九二六年 《未名丛刊》与《乌合丛书》广告 一九二八年 《奔流》凡例五则 一九二九年 《艺苑朝华》广告 一九三三年 《文艺连丛》 一九三五年 《译文》终刊号前记 一九三六年 绍介《海上述林》上卷一九○三年 中国地质略论 一九○八年 破恶声论 一九一二年 《越铎》出世辞 辛亥游录 一九一三年 儾ゲ济朗跻饧 一九一五年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 一九一六年 关于废止《教育纲要》的签注 一九一七年 会稽禹庙窆石考 《肱墓志》考 《徐法智墓志》考 《郑季宣残碑》考 一九一八年 《吕超墓志铭》跋 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 《墨经正文》重阅后记 《鲍明远集》校记 附录一 一九○九年 《劲草》译本序(残稿) 一九一二年 周豫才告白 一九一四年 生理实验术要略 一九一九年 什么话? 一九二一年 《坏孩子》附记 一九二五年 《苦闷的象征》广告 《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 白事 鲁迅启事 《莽原》出版预告 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 编者附白 《敏捷的译者》附记 正误 一九二八年 本刊小信 关于《近代美术史潮论》插图 备考:来信(陈德明) 编者附白 一九二九年 谨启 一九三○年 开给许世瑛的书单 一九三一年 附录二 一八九八年 戛剑生杂记 莳花杂志 一九○○年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莲蓬人 一九○一年 庚子送灶即事 祭书神文 别诸弟三首 惜花四律 一九○二年 题照赠仲弟 随感录 一九一九年 拳术与拳匪 备考:驳《新青年》五卷五号《随感录》第三十七条 他 寸铁 自言自语 一九二一年 “生降死不降” 名字 无题 一九二二年 《遂初堂书目》抄校说明 破《唐人说荟》 一九二三年 关于《小说世界》 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 备考:不敢盲从!(魏建功) 一九二四年 答广东新会吕蓬尊君 对于“笑话”的笑话 奇怪的日历 笞二百系笞一百之误 文学救国法 一九二五年 通讯(复孙伏园) 备考:鲁迅先生的笑话(Z.M.) 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件 《中国小说史略》再版附识 一九二七年 《走到出版界》的“战略” 《绛洞花主》小引 新的世故 中山大学开学致语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关于小说目录两件 书苑折枝 书苑折枝(二) 书苑折枝(三) 关于知识阶级 补救世道文件四种 《丙和甲》按语 备考:丙和甲(季廉) 一九二八年 《某报剪注》按语 备考:某报剪注(瘦莲) 《“行路难”》按语 备考:“行路难”(陈仙泉) 《禁止标点符号》按语 备考:禁止标点符号(钱泽民) 季廉来信按语 备考:通信(季廉) 《示众》编者注 备考:示众(育熙) 通信(复张孟闻) 备考:偶像与奴才(西屏) 来信(张孟闻) 《这回是第三次》按语 备考:这回是第三次(文辉) 复晓真、康嗣群 备考:信件摘要(晓真、康嗣群) 《剪报一斑》拾遗 备考:剪报一斑(盈昂) 《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 备考: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潘楚基) 通信(复章达生) 备考:来信(章达生) 关于“粗人” 《东京通信》按语 备考:东京通信(噩君) 敬贺新禧 一九二九年 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 关于《子见南子》 一九三○年 柳无忌来信按语 备考:来信(柳无忌) 《文艺研究》例言 鲁迅自传 题赠冯蕙熹 《铁甲列车 Nr.—》译本后记 一九三一年 题《陶元庆的出品》 凯绥·珂勒惠支木刻《牺牲》说明 《勇敢的约翰》校后记 理惠拉壁画《贫人之夜》说明 “日本研究”之外 介绍德国作家版画展 德国作家版画展延期举行真像 一九三二年 水灾即“建国” 题《外套》 我对于《文新》的意见 题记一篇 一九三三年 文摊秘诀十条 闻小林同志之死 通信(复魏猛克) 备考:来信(魏猛克) 我的种痘 辩“文人无行” 娘儿们也不行 一九三四年 自传 《无名木刻集》序 《玄武湖怪人》按语 备考:玄武湖怪人 《〈母亲〉木刻十四幅》序 题《淞隐漫录》 题《淞隐续录》残本 题《漫游随录图记》残本 题《风筝误》 《译文》创刊号前记 做“杂文”也不易 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 势所必至,理有固然 一九三五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编选感想 “月亮” “某”字的第四义 “天生蛮性” 死所 中国的科学资料 “有不为斋” 两种“黄帝子孙” 聚“珍” 一九三六年 《远方》按语 题曹白所刻像 “中国杰作小说”小引 题《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赠季皦 答世界社信 关于许绍棣叶溯中黄萍荪
葛浩文年轻时不爱读书,成天贪玩,喝酒、跳舞,“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做过”。他在南加州长滩一所不怎么样的公立学院念书,可能是学校里最差的学生,差点毕不了业。日后让他觉得可笑的是,他这个差生基本上每门课都蒙混过关,惟独一门“亚洲历史”一点也学不下去。第一堂课,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这位未来的汉学家就想:“学什么中文?!我连英文都还没学好呢!”毕业后,身无一技,找不到事做,只好当兵。那是1961年,越南局势日趋紧张,谁都明白在这个时候参军有多愚蠢。22岁的愣小伙子进了海军学校,绝大多数同伍被都派到太平洋舰队的驱逐舰上,他却给派到台湾当了一名通讯官。台湾是个什么地方,在哪里,他毫无概念。在台湾服役,清闲得很,“什么正经鸟事儿都没干”。但他终于被调到日本,上了一艘驱逐舰。下一个目的地,无疑是越南。越南经历可以说是葛浩文的成人礼。他猛醒过来,不能就这么断送了年轻的生命,于是申请返回台湾。葛浩文讲起这个决定了他一生的选择时,借用莫言小说题目开玩笑说,留恋台湾是因为当地女人的“丰乳肥臀”留住了他。这回他“学乖了”,不再吊儿郎当。一到台北,就请了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人学中文,“葛浩文”就是这个老师起的名字。葛浩文发现自己颇有学习语言的天分。在台北呆到退伍,没有马上回国,而是进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继续用功,直到得知父亲患了癌症,才结束在台湾的“留学”生涯。回国后,他又一次面临就业困惑。有一天,遇到一个大学时的老师,问他:你会什么?他沮丧地回答:什么都不会。老师说:那你总会点什么吧。葛浩文便说:会中文算不算?这位识才的老师当即建议他读研究生,以中国研究为专业。申请了25所学校,只有一家录取——旧金山州立大学。葛浩文在那里首次接触到萧军、萧红的名字。他听导师说起,东北有个“二萧”,两人的爱情故事很曲折。他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看过觉得不错。这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硕士毕业,教了一年书,他认识到自己“除了中文什么都不会”,决定攻读博士。这一回,好几个学校都要他,他挑选了印第安纳大学,指导教授是柳亚子的公子柳无忌。在印第安纳,葛浩文钻研中国古典小说、元杂剧及鲁迅和左翼作家的作品,既读英译本,也读原文。写博士论文时,柳无忌让他报选题。葛浩文先报了朱自清散文,柳摇头;报田汉的戏剧,也摇头;最终他想起“二萧”来,告诉柳无忌,其父柳亚子跟萧红相熟。柳无忌一听,来了兴趣,催葛浩文“赶快写”。萧红——这个年纪轻轻就去世的女作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作品,但是在当时很少有人关注她的作品。于是《呼兰河传》成为了葛浩文翻译的第一本中文小说。
柳无忌,著名汉语诗人、近代著名诗人、旅美散文家。近代著名诗人柳亚子的哲嗣,出生于江苏吴江,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耶鲁大学。译著有《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时代抒情诗》、《凯撒大将》;长期致力于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西洋文学研究》、《中国文学概论》、《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葵晔集》、《抛砖集》、《古稀话旧集》、《休而未朽集》、《柳无忌散文选》、《少年歌德》、《曼殊评传》、《印度文学》、《苏曼殊年谱》、《苏曼殊全集》、《柳亚子年谱》、《柳亚子文集》等。柳无忌先生(1907-2002)为近代著名诗人柳亚子的哲嗣,1927年于北京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印第安纳大学创办东亚语文系,任系主任。柳无忌对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均有深入研究,撰述译编中英文著作有三四十种。柳无忌在国内讲授西方文学,在美国则讲授中国文学。他为中西文学交流起了桥梁作用。柳无忌青年时代即随其父柳亚子先生参加南社、新南社活动。他对苏曼殊、柳亚子等南社人物作过深入研究,晚年积极推进南社研究事业,成立学会,创办刊物,资助南社资料和研究著作的出版,多所贡献。柳无忌以95岁高龄,于2002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市病逝后,江苏南社研究会、国际南社研究会与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合作,编辑柳无忌先生纪念集。该书题名《教授、学者、诗人柳无忌》,2012年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纪念集,分前后两篇。前篇为“自述人生”,辑录了柳无忌先生的散文、诗歌作品和部分论文。后篇为中外学人对柳无忌先生评述、忆念的诗文。它集诗文选与纪念文于一体,用纸墨为柳无忌先生树立了一座有价值的纪念碑。此书开篇即吸引读者的是,柳无忌先生自撰的九篇回忆性散文。这些写于不同年代、各自成篇的回忆录,编到一起,实际上构成了柳无忌先生的一部自传。他这回忆录体的自传,不仅勾勒了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人生历程,而且生动、幽默地解析了他人生之旅中的内在心理活动。而这后一层面的内容,揭秘了他一生中一些重要转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读来深觉亲切有味。柳无忌回忆他在五卅运动中的表现和遭遇时写道:“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群情激昂,甚至洋学堂如圣约翰(时柳无忌正在圣约翰学校读书)的学生也被卷入漩涡内。最初的罢课为抗议租界当局的横暴,后来更因为卜芳济校长把学生挂起的五色国旗取下,我们大家痛哭流涕地离开梵王渡,暂不返校。这样,结束了我在洋学堂五年的生活。”柳无忌先生是温文尔雅的教授学者,总其一生,他并非那种积极投入政治活动的人物。但读了这一段文字后,我们方知道,原来柳无忌青年时期在上海,也曾积极参加到五卅运动中,并因坚持爱国立场而中辍了他在教会学校的学业。他接着说:“1925年夏天,悲惨地回到黎里(吴江县一小镇)家里,对于前途一点也没有把握的我,已是十八岁了。幸而在清华学校教书的二舅父郑桐荪,为我设法从后门(不经过考试)送进清华园,在那里度过了两年最愉快的学生生活。”对柳无忌来说,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圣约翰学校辍学,到进入清华学校,无疑是柳无忌人生道路的一块界碑。柳无忌叙述在清华园与梁启超接触的一个故事非常有趣。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好几位著名教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梁启超和王国维。年轻的柳无忌与梁启超还发生过一次交往。其缘由是,柳无忌从小随其父柳亚子对苏曼殊的作品进行过收集编辑工作。在收集苏曼殊作品的过程中,他得到一部《班定远(班超)平西域记》,作者署名为“曼殊室主人”。柳无忌得之大喜,他以为“曼殊室主人”就是苏曼殊,他得到的也就是苏曼殊的新作。但其父柳亚子提醒他说,好像梁任公也曾用过“曼殊室主人”名号,因此叫他就近向梁启超询问清楚。他果然去见梁任公。结果呢,柳无忌写道:“我不虚此行,但是失望了”。梁启超告诉他,他本人就是“平西域”剧本的作者。虽说他感到“失望”,其实,他弄清了“平西域记”一书的作者,何尝不是一个收获呢。柳无忌一生研究中西文学,人们一般不会了解他曾选择过化学专业,后来才改学文学的。他在一篇回忆录解说他为什么先选化学后改文学的背景,也不乏有趣。他回忆说:“在圣约翰中学及大学读书时与从前不同,许多老师都是外国人。教我们西文与西洋史的,是两位年轻貌美的美国小姐,刚从大学毕业。那位化学老师更为了不起,是美国大学的博士。他们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位化学博士,我受他(她)的影响最大,使我计划在大学内专攻化学。”他在另文中又说到,他选修化学还有另外更有趣的动机:他想“研究及制造在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用过的毒瓦斯弹,那是当时认为破坏力最强大的武器,可以置一切外来侵略者于死地”。他说这是当时他“可笑的动机”,实际上,这正是他青年时代的爱国思想。然而,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写道:“说起来惭愧得很,在大学内读了两年化学,没有成绩,遂中途而废。在理论与算学方面,我有相当把握,困难却在有机化学的实验室内,手的动作欠灵活,天平弄不准,玻璃管拿不稳。我的实验老是不得要领,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我绝望了。于是,放弃化学而就文学。现在想来,也不无塞翁失马的感觉。”与有些只讲过五关斩六将,而不言走麦城的回忆录不同,柳无忌揭示和解剖当年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表现,非常真实,富有勇气。
255 浏览 3 回答
326 浏览 5 回答
128 浏览 4 回答
199 浏览 2 回答
167 浏览 3 回答
169 浏览 5 回答
218 浏览 3 回答
147 浏览 3 回答
291 浏览 4 回答
190 浏览 6 回答
288 浏览 7 回答
177 浏览 2 回答
159 浏览 4 回答
227 浏览 3 回答
124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