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我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竺可桢历史地理学贡献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主要成就
历史气候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他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现代气象科学的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在历史地震学上的贡献
竺可桢在历史地震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和李四光共同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所组织编制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及有关研究工作。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贡献
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可持续发展”思想贡献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竺可桢教育成就
竺可桢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
在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13年之中,浙大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也达3500余人。换言之,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为纪念竺可桢校长,后人于2000年5月成立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竺可桢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修改者之一。
竺可桢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约800万字,这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特别对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竺可桢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记的话,他一生的著作是300万字左右。从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没有专门的学术论文问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几乎只有信函。这是其主要文学作品。
人物荣誉
1956年,当选为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主任。
1960年,被提名为苏联地理学会外国会员。
1966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院士。
1967年,被载入英国编印的《国际名人录》。
2008年11月16日,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社会任职
1949年之前,由于国民党的党化教育,身为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被入国民党,并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
1949年之后竺可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等19个职务。
思想精神
竺可桢求是精神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时,形成了“竺可桢精神”,以“求是”为主导。 “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于真理,是贯穿竺可桢一生的思想核心。
竺可桢精神分开来说,就是:
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竺可桢自己积极践行求是精神:座右铭:一丝不苟
做人原则: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处世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竺可桢学术思想
地理学思想
1.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性科学。
2.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即研究地球外壳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制约。
3.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都很重要。
4.地理学家必须对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有一定了解,对其某一部门要有深入的研究.
5.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地理学的宝库,要十分重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
6.研究地理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自然辩证法。
教育思想
在竺可桢校长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在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竺可桢要求学生: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学术研究态度
凡是办一桩事或是研究一个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使复杂变成简单;
第二,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
第三,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
竺可桢政治思想
竺可桢作为一名曾留学美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大有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也不甚赞同,如其所云:“关于政治党派,余均不感兴趣。”
竺可桢人物影响
教育影响
竺可桢晚年照竺可桢有两个非常经典的教育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
1936年以来,这两个经典问题,影响着一代代浙大学子。每年浙大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每年毕业生离校的时候学校又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毕业纪念册上。
竺可桢学术影响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的学术见解大多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他的学术意见,经实践证明大多是正确的。
竺可桢(),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获得博士学位。1921年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初,经陈布雷力荐,蒋介石邀请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蔡元培商讨过之后,向蒋介石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财政须源源接济;二是校长有全权,不受党政之干涉;三是时间以半年为限。
在省档案馆馆藏文史资料里,竺可桢的学生陈训慈记载说,竺接到邀请后,也曾犹豫过。他在1936年2月21日与蒋介石见面后,曾有半个月的犹豫踌躇时间。主要原因是他当时担任气象研究所所长一职,对气象领域的研究一片钟爱。如果去当校长,势必减少科研时间。另外,他对当时的高校教育不太看好。
妻子张侠魂曾对陈训慈等几位同学说:“你们的老师说现在政治混乱,书生气的人,校长不易做得好。而我说正因为当今教育情况不好,好人更应出来,才有改进希望。”竺可桢在日记里也提到因为有“振兴浙江省文化教育事业”的考虑,决定出任校长,并在就任后,一再为了学生为了学校延长自己的任期,最后竟在浙大工作了13年。
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影响,{一}首先我们的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这种文明区别与希腊的海洋文明(以对外贸易为主讲究民主与公平).而大河文明以农耕(农耕的实用也使得中国古代科学带有明显的实用性)见长,出于防范自然灾害(我国独特季风气候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地形的复杂多样又导致地质灾害频繁)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全国的物力抵抗灾害(这种明显的集体主义也区别与西方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二}农,牧文明的长期对抗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前进的重要力量,农耕文明需不断强化小农经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
{三}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最大的大陆。面对着对海权和陆权的选择,在古代以陆路交通见长的时期加之长期无海患(相对2000多年封建社会来说)。
然而现今的现实是除了渤海我国所有的领海都与外国有纠纷。我国对外能源的依赖不断加深,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海军。
美国妄图以岛屿链实现对中国崛起的压制。这种种表明我国的海防严峻,传统的陆权思想亟待改变。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从新时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在很大成度上决定了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并由此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有别于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区分为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方便。
又因为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而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划,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
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
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中国的气候,也影响文明拓展的方向。
古代巴比伦,埃及,罗马,印度等文明,都发源于暖温带逐渐向寒冷地带发展,中国则相反,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雨量由东南至西北递减,而地势由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增高,多数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这种自然条件,往往决定收获的丰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气温,造成南长北短的农作物生长季节,这些条件对农民的垦殖发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进的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早在秦汉时期,就拥有六千万人口,而耕地面积却远远不足。
再加上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这样不得不使农民在所分得的狭小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对土地作最精济的利用。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的条件下,虽然忙碌辛苦,也仅能糊口,这便养成了安土重迁,乐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
对他们来说,土地就是生命,离开或失去土地,就意味着贫穷与死亡。 这种经济上对土地的依赖,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则表现为对乡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厚情怀。
这种文化特色,形成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
一、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 2.尽管也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融汇,但由于农业人口始终占有数量上的多数和文化上的优势,所以农业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 3.由于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环境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总体的农业生产,使文化的延续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4.由于受周围的地理障碍的保护,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长期延续. 二、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由于地形地貌繁复,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多样. 2、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不同.农业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别. 3、各种文化区域之间经济形态、生活方式、观念形态不同,且接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三、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1、相对封闭的环境,使中国文化独自完成文明发生期(与其他文明的比较). 2、形成中国独特的表意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维方式、社会结构,自成体系,与西方大异其趣. 3、使中华文化没有断层,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具备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4、长期隔离和文化发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识. 扩展资料 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没有一种外来力量能够对中国文化形成挑战。
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虽然在军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却是被征服者。 *** 文化,印度文化均因为地理屏障,未能较深地影响到中国文明。
反过来,同样由于地理原因,中国也未能将自己的文化影响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很多人认为古代中国的文化是全世界领先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开始落后,也有很多人喜欢拿同时期汉朝与罗马帝国进行比较。
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比较也没有任何意义,原因就在于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范围内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间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难比较罗马帝国与汉王朝。此外,一种文化必需与相应的地理环境相适应。
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频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华夏民族的先进文化,但中原对草原的影响始终不像对日本、朝鲜那么大,原因就在于中原、日本、朝鲜都是农耕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更加容易,而草原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对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全盘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鉴。明朝后期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开始强大并逐渐加强最中国的文化影响和渗透,而由于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这样的影响始终非常有限,防线最终被穿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虽然如前所说,中华文明由于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是闭塞的。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东西,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被汉化了。
例如现在的凳子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在南北朝时被称为“胡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文化。
1、恢宏的地理环境,宽广的发展地基 中国:黄河流域,70—80万 东亚大陆: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北京 周口店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尚书 禹贡》) 2、完备的气候类型,繁复的地形地貌和大江大河流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样发展的地理基础; 秦岭、淮河以北:小麦、粟等旱地作物区; 秦淮以南:水田作物区 东部:农耕区为主 西部:畜牧区为主 3、复杂的地理形式为中华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空间条件 (1)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三晋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
(2)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 A 哲学、思想文化的多元并立到一元独尊 春秋战国时期、西汉前期----董仲舒----近代康有为 理学:濂学(周敦颐) 洛学(程颢、程颐) 关学(张载) 闽学(朱熹) B 文学: 宋代—江西诗派(黄庭坚) 永嘉诗派(徐照、赵师秀等) 明代— 茶陵派(李东阳) 公安派(袁宏道、宗道、中道等)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 清代---浙西词派(朱彝尊) 桐城派(方苞、姚鼐等) 阳湖派(恽敬等) C 学术(以清代为例): 吴派(惠栋) 皖派(戴震) 浙东学派(黄宗羲—章学诚) D 艺术(以明清绘画为例): 吴派(文徵明、沈周) 常州派(恽格) 扬州八怪(郑板桥等) E 语言: 七大方言区 北方语言区(官话区):长江以北地区和长江南岸九江到镇江沿岸地带,以及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 吴方言区:江苏南部、浙江大部 赣方言区:江西省 湘方言区:湖南、广西北部 粤方言区:广东部分地区、广西东南部 客家方言区: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 闽方言区(闽南、闽北):福建、台湾、海南潮汕。 3)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的中心转移提供了纵深的腹地 安阳——西安及其周边地区—— 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2
、地理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严格区分越来越难。
3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4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
5
、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的活动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因为第一它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6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
8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
9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11、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13、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地理环境最开始影响到的就是一个地方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不同使人环境的关系也不同。
人是环境中的动物,在依据周围的环境状况能动的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饮食习惯。
环境的不同连同人民的饮食习惯一同更改者人的思维方式和对宇宙对世界对人生等等的认知。
文化说白了,其实是人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南北和东西差异,精彩纷呈,就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民的饮食习惯下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从小就过得游牧的生活,时刻在感受的草原的辽阔,所以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业都打起不拘小节,好比大同石刻;青藏高原因为地处高喊地带从古至今都有着对神的崇拜,所以有着很深的信仰文化;江南地区,以为内河网密闭,多低山丘陵,一衣带水,所以碧水融情,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就如同江南水乡园林一样柔美细腻,小巧可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以满腔的情怀在执念这这片水土。
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
(P15、24页)
我们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人们往往难以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它的变化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之类。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要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这两种环境各有其特定的内容,但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理环境就已经存在,不过那时只有自然环境。在人类产生以后,完全单纯的自然环境就不再存在,因为人类的活动总会或多或少地改变自然环境。但在人类漫长的早期,人们对自然的影响毕竟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地理环境主要的应该还是自然环境。特别是当我们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时,更主要讨论的是自然地理环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文地理环境逐渐形成,并且越来越起作用。到了近代,就更难以将这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了。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P25)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它对于人类文化的产生和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地理环境对人类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决定或不决定,而应该作全面的认识。
从总体来说,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取决于自然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类的任何历史阶段特别是远古阶段,都离不开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
2、决定了这一自然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包括人类及其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如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关于人类消亡的话题:核武器的威胁、金字塔等早期人类文明的来源、佛教关于劫的说法。
3、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受到这一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因素的影响,或者离开这一环境。
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人类才能够更好的利用、开发这一环境,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化。
从具体的地理环境来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具体的人和物上,地理环境一般只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只要对地理环境的开发利用还远没有达到它的极限,人类的发展就拥有相对广泛的自由。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创造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加深,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环境存在着可供利用的最后限度,而现在的发展已经接近了这个限度。人类虽然通过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改造自身,但成为环境的主人后,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制约。这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人通过改造自然获得发展文化的机会,但毕竟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教材认为,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但只要人类还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第25页)。这是一种理想的观点。
- 2016-12-5 - 快照 -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sogou_preview_link="://zybang/question/293b96c61ee37dbd6a9eabb0781a3c22.?" url="/webpreview?ie=utf8&preview=1&url=%3A%2F%2Fzybang%2Fquestion%2F293b96c61ee37dbd6a9eabb0781a3c22.%3F&did=4e8a345fcd5d274b-fbc066362e7c4c37-c1f6684d327d8e9385b3df7336a02a2f&k=b17b151303d79b4bca19cf98c24a87c4&encodedQuery=%E5%9C%B0%E7%90%86%E7%8E%AF%E5%A2%83%E5%AF%B9%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5%92%8C%E6%96%87%E5%8C%96%E7%9A%84%E5%BD%B1%E5%93%8D%20%E8%91%9B%E5%89%91%E9%9B%84&query=%E5%9C%B0%E7%90%86%E7%8E%AF%E5%A2%83%E5%AF%B9%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5%92%8C%E6%96%87%E5%8C%96%E7%9A%84%E5%BD%B1%E5%93%8D%20%E8%91%9B%E5%89%91%E9%9B%84&&title=%E3%80%90%E7%AE%80%E8%BF%B0%EE%90%8A%E5%9C%B0%E7%90%86%E7%8E%AF%E5%A2%83%E5%AF%B9%E4%B8%AD%E5%9B%BD%EE%90%8B%EE%90%8A%E6%96%87%E5%8C%96%E7%9A%84%E4%BD%9C%E7%94%A8%EE%90%8B%E5%92%8C%EE%90%8A%E5%BD%B1%E5%93%8D%EE%90%8B%E3%80%91%E4%BD%9C%E4%B8%9A%E5%B8%AE&st=1">预览
1----地理环境首先决定了人口的形成和分布,世界最早出现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是大河大江周围,世界最早的物种也是起源于水中; 2----人口的聚居也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例如我国的黄河文明,古印度的印度河文明等。世界4大文明古国都是在水源附近的;3----人类文明出现就意味着文化开始逐渐形成,并且自成系统。
此后由于文明的扩张以及技术等条件的发展,人类开始开发水源附近的地形,并依据开发出的地形特征开始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比如平原地区(生活住所稳定,气候宜人,适合开展各种文农工商业活动,各行个业中又自成体系并且出现大批名人名史,很多习俗和节日就产生了,如农历、12节气等就是根据农业得来;端午节是根据历史名人屈原得来;航运陆运和钱的使用是商业的需求等等);高原地区(气候等条件比较恶劣,最显著的就是形成了衣服饰品上的民族文化特色);草原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住房多半是流动式[如蒙古包],牧草资源丰富所以畜牧业相当发达,而当地人由于长期流动并食用牛羊肉体格较强壮,由当初争夺土地或者比试而产生的一些活动,发展到现在只是健身活动甚至是民族习俗的有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项就是摔交)。此外还分有多雨地区(吊角楼的发明);干旱地区(坎儿井的发明)等等,涉及了民俗、风土人情、建筑、饮食等方面的窘异。
4----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文明逐渐差异,南北高低地区就需要相互交流和补给,后来甚至需要与海外相互补给,这样的交流需求促成了很多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南北和海外的沟通又带来更多的文化,最突出的就是宗教。各宗教的相继传入和影响也改变和形成了一些传统文化,如高原地区信仰小乘佛教 ,出现了一系列事物,大到民族领袖班禅 *** 喇嘛,小到百姓用的转经筒;平原地区汉族大多信奉大乘佛教,而流传至今的很多传统文化都来自佛教的宣传和发明,如斋菜、茶道、人物山水画、建筑台基甚至印刷术在发明初期最大的需求就是用来印刷佛经;特例有 *** ,他们就信仰 *** 教,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饮食方面不吃猪肉(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但多半都来自 *** 的清规戒律)5----在这样的相互交流和补充中,外来习俗和文化因为要能与本土文化相互依存,因此进行了很多本土化的改造和发展,进而形成新的一批传统文化。
6----发展到现在地理也依然在影响传统文化,有的利于传统的保留而有的就被逐渐破坏了,如 *** 布达拉宫,由于地形较为封闭现在又成为宗教旅游圣区,一方面发展了经济又与利于传统的维护,因为人们来这里就是体验当地风俗和文化的,算是一种变相性质的强迫保护;再比如沿海地区,由于航运等事业发展,和海外联系紧密,但却导致很多本土文化流失或是丧失了原本的寓意,如春节越来越没气氛,没什么人重视端午之类的传统节日甚至最后都被别国申请了世遗,可以说是非常讽刺的,但圣诞节愚人节之类的舶来品却越来越大受欢迎。(主要就这些吧~再扩展下去就该写成论文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
比较片面,也比较独特
追古烁今,意义就是弄清前人的足迹,让后人寻根找源不至于迷失方向。
更好的学习,学透历史
非常有意义!
161 浏览 4 回答
81 浏览 5 回答
192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10 回答
152 浏览 3 回答
219 浏览 4 回答
230 浏览 4 回答
346 浏览 4 回答
165 浏览 5 回答
246 浏览 3 回答
219 浏览 3 回答
182 浏览 3 回答
159 浏览 6 回答
199 浏览 4 回答
249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