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理论研究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过程中发挥着决策参谋、指导实践、推动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强人大理论研究,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此,我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谈一下撰写人大理论研讨文章的一些心得。首先,解决一个观念问题。理论研讨文章其实就是论文的延伸和升华,大致具备三个特点:要有一定的理论涵养;要写出一定思想深度、个人观点;要浅出深入,切合时代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这对写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不少人就会对撰写此类文章有畏惧情绪。但事实上,人大的理论研讨文章更多地取材日常的工作实践,对人大开展的某项工作作一些深入的探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创新性工作的实践探索,比如说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对法官检察官述职评议、智慧人大建设等;第二类是对常规性工作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遇到的瓶颈问题的思考,比如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是随着镇改街道后在街道层面设置的区级人大派出机构,它不同于镇级人大属于一级权力机关,在职责分工、权属范围上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这些都可以通过我们日常的工作实践去摸索出一些创新的工作方法,从而对指导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一些思路。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一些固有的观念和思想,要敢于尝试,认真思考,从实践中总结升华。其次,做到精准选题。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人大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理论研讨方向,选择的主题必须高度讲政治,要从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党委政府着力推动的工作入手,这样的文章才更具有现实意义,达到指导工作、解疑释惑的目的。选题的另一个标准就是新、小、实。新是观点新、角度新,不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用新材料证明旧观点;小是切口小、题材小,从小处着笔,但挖得深、谈得透,以小见大。实是朴实、实际、有实践意义。结合人大工作实践,就范围而言大致可以分为5个方面的内容:(1)提高人大工作实效方面,包括如何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实效等;(2)增强区镇财政监督绩效管理等;(3)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方面,包括如何组织好代表活动、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做好代表培训工作等;(4)健全街道人大工作和议政会议制度等;(5)围绕区委政府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中心,推进重点工作等方面,如美丽河湖建设、社会治理等。第三,巧妙谋篇布局。理论研讨和调研报告有相通之处,结构上可以先从实践中主要的做法或存在的现状谈起,从而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或者目前开展相关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一些努力的方向和整改的措施。需要提醒的是理论研讨始终还是高于调研报告,主要就是观点要更加鲜明,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同时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这样形成的研讨成果,才会有好的借鉴和现实意义,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促进相关工作的创新和提高。在语言运用上,用好小标题,要在起好文章段落中小标题上多花心思,精心打磨,对提升整篇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上都有益处。第四,做善于积累的“有心人”。人大理论研究是一项综合性、逻辑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有丰富的人大工作经验,还需要有较为完善的知识储备,更需要有伏案耕笔的耐心和毅力。理论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日常的积累。一方面学习的积累。开展前瞻性研究,进行深层次思考,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因此平时要注重学习积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作为人大工作者、通讯员,这些人大看家法律还是要熟读,学会说人大专业术语。平时可以多翻阅专业人大的报刊杂志,比如《中国人大》《人民与权力》《代表与人民》,包括浙江、上海等地点击率较高的地方人大的微信公众号,一些创新工作方法、文章撰写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另一方面,素材的积累。研讨文章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特点,要求我们选材不能局限于一次活动、一次事件,是对某项工作比较全面的阐述,所以要求我们平时要注重对专项工作的素材积累,包括活动照片等,图文并茂,更有画面感,会让文章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