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公平的,人人有权享有。 健康是无价的,胜过你的财富。尊重自己,爱护家人。优质工作50年,健康生活100年。您的健康需要权威指点。新闻晨报为您开出“名医讲坛”,凭借强势媒体的平台,遍邀中外名医,———指点您规避疾病,强健身心。 ■专家简介 王宁利,47岁,眼科一级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同仁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眼科主任,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家。 现任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常委,美国视觉科学学会会员。曾赴美国加州大学Shiley眼科中心进行研修和博士后工作。 近20年来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现主要从事专业为青光眼、白内障、屈光,在此领域具有丰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娴熟的手术技巧。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篇,主编出版专著4部,参与编写学术著作4部。 ■现代生活方式让都市人处于视觉“亚健康” ●视觉与都市化环境相适应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居住的环境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在不断改变着环境的同时,本身又受变化了的环境影响。都市化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在带给人类各种方便的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功能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谈到视觉,大家都知道就是看不看得见东西,其实视觉和生物进化是密切相伴随的过程。人类的视觉是在生物界发展得最完美、最高水平的视觉,不但能看见东西,还有立体视觉和视觉认知过程。人类在远古时代,要有很好的远视力、追踪能力、运动视觉、夜视力才能适应当时的生存条件和生产方式。现在进入了现代化社会,大中城市已进入都市化阶段,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视功能、视觉也有了新的要求。 人类接受外界信息,其中80%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器官。古代中国人就造词“聪明”,代表一个人有思想、有智慧,“聪”代表有很好的听力,“明”代表视力,其实古代的人就知道了,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接受知识的能力与他的听力、视力的好坏密切相关。 艺术家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医学生物学的角度讲,眼睛确实是心灵的窗户,因为人的全身唯一能够用肉眼看到的血管就是眼底血管,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动脉硬化等一些全身疾患,唯一能看见的神经也是颅神经中的视神经。当一个人丧失了视力,他所累及的不是一个人,而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压力。 ●视觉“亚健康”值得每个人关注 科技的发展带给人类更多的视觉感受,都市里的人们享有比农村的人们更缤纷复杂的外部世界,视觉认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带给人类更多的视觉体验。从普通意义上讲,近几年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眼的健康,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得到有关视觉健康的知识。 环境对人们视功能的影响呈多方面和多层次。都市化带给人类视觉功能和疾病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例子是近视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眼病、高血压眼病、以及目前非常“流行”的“干眼症”亦逐渐增多。 反过来,由于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都市中传染性眼病如沙眼和营养不良性眼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视觉的“亚健康”问题。许多人的眼睛并没有明显器质性损害,但却影响平时的生活质量。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曾对门诊的病人进行了调查,发现6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他们感觉眼睛不舒服,眼睛出现干涩,易疲劳,充血。另外,长期视疲劳还会引起黑眼圈。 ●都是都市生活惹的祸 都市化的文明已造成了人类眼部疾病和功能的变迁,近视眼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近视眼的发生除与遗传有关外,与环境的关系亦非常密切,特别是和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本世纪近视眼的发病率还会逐渐增高,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讲,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我们越来越依赖近距离的视觉功能,远视力的功能用的时间相对较少,特别是都市化的环境进一步限制了我们一部分视功能的发展。 虽然我们的“眼球”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视功能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类的运动视觉亦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可能不能像长期生活在具有宽阔视野的环境中的人们有那么灵敏的扫视功能。 都市中的人们受环境、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与之相关的糖尿病眼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第3位的致盲眼病。 大气环境的污染、电脑屏幕的辐射、环境中各种反光材料等造成角结膜及泪腺功能的下降,“慢性结膜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亦不容忽视。 随着都市交通的发展,眼外伤的数量亦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活动范围的扩大,接触对眼睛有害的机会增多,增加了眼受伤的机会。 ●视频终端综合征———办公一族抵挡不了 视频终端综合征,是指由于长期注视电脑或者电脑屏幕,眼瞬目动作减少,泪液不能很好地均匀分布在眼表,导致眼干、眼涩、疲劳,慢性结膜炎等眼部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干眼症的一种。 长时间用眼对眼睛的危害是很大的,比如现在很多人来就诊的时候就说,觉得自己看电视时间长了眼睛就会特别涩、特别干,有时候也有头疼、眼睛疼的状况,看东西也很模糊,长时间操作电脑、玩电子游戏机或看电视后常会有眼睛疲劳、干涩、发痒、灼痛、畏光等问题出现,令办公室一族防不胜防。 由于视觉环境的改变,因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脑所造成的“视频终端综合征”,越来越成为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眼科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由于视觉环境的改变,“视频终端综合征”的发生将大量增加。 由于电脑荧光屏由小荧光点组成,眼睛必须不断地调整焦距,以保证视物清晰,时间过长,眼肌就会过于疲劳。同时在注视荧光屏时,眨眼的次数会降低10%,减少了泪液的产出;而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眼睛干涩不适,严重的甚至会损伤角膜。办公楼环境中空调的频繁使用导致眼泪水加速被吹干。 预防电脑终端综合征,首先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保持电脑屏幕跟眼睛的距离50~60厘米; ■配备专用的电脑椅,调整好座位高度和靠背角度; ■荧光屏的几何中心最好位于视平面以下,但在15度角以内;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次使用电脑的持续时间不要太长,每隔50分钟休息10分钟。 ■应特别强调定时休息的重要性,这是预防眼睛疲劳的最有效方法,最好每隔一小时左右站起来走一走,到窗口远望一会儿。不仅对眼睛有好处,对健康也大有益处。还可以滴一些可以使眼部保持润滑的眼药水。对于驾驶、阅读等视力疲劳引起的眼睛不适,也可以用定时休息的办法来调节。
健康是公平的,人人有权享有。 健康是无价的,胜过你的财富。尊重自己,爱护家人。优质工作50年,健康生活100年。您的健康需要权威指点。新闻晨报为您开出“名医讲坛”,凭借强势媒体的平台,遍邀中外名医,———指点您规避疾病,强健身心。 ■专家简介 王宁利,47岁,眼科一级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同仁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眼科主任,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家。 现任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常委,美国视觉科学学会会员。曾赴美国加州大学Shiley眼科中心进行研修和博士后工作。 近20年来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现主要从事专业为青光眼、白内障、屈光,在此领域具有丰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娴熟的手术技巧。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篇,主编出版专著4部,参与编写学术著作4部。 ■现代生活方式让都市人处于视觉“亚健康” ●视觉与都市化环境相适应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居住的环境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在不断改变着环境的同时,本身又受变化了的环境影响。都市化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在带给人类各种方便的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功能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谈到视觉,大家都知道就是看不看得见东西,其实视觉和生物进化是密切相伴随的过程。人类的视觉是在生物界发展得最完美、最高水平的视觉,不但能看见东西,还有立体视觉和视觉认知过程。人类在远古时代,要有很好的远视力、追踪能力、运动视觉、夜视力才能适应当时的生存条件和生产方式。现在进入了现代化社会,大中城市已进入都市化阶段,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视功能、视觉也有了新的要求。 人类接受外界信息,其中80%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器官。古代中国人就造词“聪明”,代表一个人有思想、有智慧,“聪”代表有很好的听力,“明”代表视力,其实古代的人就知道了,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接受知识的能力与他的听力、视力的好坏密切相关。 艺术家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医学生物学的角度讲,眼睛确实是心灵的窗户,因为人的全身唯一能够用肉眼看到的血管就是眼底血管,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动脉硬化等一些全身疾患,唯一能看见的神经也是颅神经中的视神经。当一个人丧失了视力,他所累及的不是一个人,而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压力。 ●视觉“亚健康”值得每个人关注 科技的发展带给人类更多的视觉感受,都市里的人们享有比农村的人们更缤纷复杂的外部世界,视觉认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带给人类更多的视觉体验。从普通意义上讲,近几年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眼的健康,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得到有关视觉健康的知识。 环境对人们视功能的影响呈多方面和多层次。都市化带给人类视觉功能和疾病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例子是近视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眼病、高血压眼病、以及目前非常“流行”的“干眼症”亦逐渐增多。 反过来,由于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都市中传染性眼病如沙眼和营养不良性眼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视觉的“亚健康”问题。许多人的眼睛并没有明显器质性损害,但却影响平时的生活质量。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曾对门诊的病人进行了调查,发现6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他们感觉眼睛不舒服,眼睛出现干涩,易疲劳,充血。另外,长期视疲劳还会引起黑眼圈。 ●都是都市生活惹的祸 都市化的文明已造成了人类眼部疾病和功能的变迁,近视眼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近视眼的发生除与遗传有关外,与环境的关系亦非常密切,特别是和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本世纪近视眼的发病率还会逐渐增高,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讲,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我们越来越依赖近距离的视觉功能,远视力的功能用的时间相对较少,特别是都市化的环境进一步限制了我们一部分视功能的发展。 虽然我们的“眼球”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视功能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类的运动视觉亦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可能不能像长期生活在具有宽阔视野的环境中的人们有那么灵敏的扫视功能。 都市中的人们受环境、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与之相关的糖尿病眼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第3位的致盲眼病。 大气环境的污染、电脑屏幕的辐射、环境中各种反光材料等造成角结膜及泪腺功能的下降,“慢性结膜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亦不容忽视。 随着都市交通的发展,眼外伤的数量亦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活动范围的扩大,接触对眼睛有害的机会增多,增加了眼受伤的机会。 ●视频终端综合征———办公一族抵挡不了 视频终端综合征,是指由于长期注视电脑或者电脑屏幕,眼瞬目动作减少,泪液不能很好地均匀分布在眼表,导致眼干、眼涩、疲劳,慢性结膜炎等眼部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干眼症的一种。 长时间用眼对眼睛的危害是很大的,比如现在很多人来就诊的时候就说,觉得自己看电视时间长了眼睛就会特别涩、特别干,有时候也有头疼、眼睛疼的状况,看东西也很模糊,长时间操作电脑、玩电子游戏机或看电视后常会有眼睛疲劳、干涩、发痒、灼痛、畏光等问题出现,令办公室一族防不胜防。 由于视觉环境的改变,因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脑所造成的“视频终端综合征”,越来越成为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眼科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由于视觉环境的改变,“视频终端综合征”的发生将大量增加。 由于电脑荧光屏由小荧光点组成,眼睛必须不断地调整焦距,以保证视物清晰,时间过长,眼肌就会过于疲劳。同时在注视荧光屏时,眨眼的次数会降低10%,减少了泪液的产出;而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眼睛干涩不适,严重的甚至会损伤角膜。办公楼环境中空调的频繁使用导致眼泪水加速被吹干。 预防电脑终端综合征,首先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保持电脑屏幕跟眼睛的距离50~60厘米; ■配备专用的电脑椅,调整好座位高度和靠背角度; ■荧光屏的几何中心最好位于视平面以下,但在15度角以内;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次使用电脑的持续时间不要太长,每隔50分钟休息10分钟。 ■应特别强调定时休息的重要性,这是预防眼睛疲劳的最有效方法,最好每隔一小时左右站起来走一走,到窗口远望一会儿。不仅对眼睛有好处,对健康也大有益处。还可以滴一些可以使眼部保持润滑的眼药水。对于驾驶、阅读等视力疲劳引起的眼睛不适,也可以用定时休息的办法来调节。 ●白领患上“老年病” 许多疾病与老化密切相关,而且目前的情况是,白领中老年眼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不过许多眼疾如果能早发现、治疗,便可以避免或减轻。 白领最常见的“老年”眼疾包括高度近视、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等。高度近视导致玻璃体出现浑浊,眼前有飞蚊,这与白领对眼睛保健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应定期检查。 老花眼一直是老年人的常发病。一定年龄后,由于晶体老化失去弹性,调适能力降低.导致看近物时模糊。但有很多未到40岁却已有老花眼症状的人,与所配眼镜度数不正确有一定关系。 白内障是晶体老化浑浊而导致的。目前并无药物可以医治,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白内障影响日后生活与工作的人来说,手术可以帮助病患恢复极佳的视力。轻度白内障病患可配戴适当的眼镜及太阳眼镜,点眼药水及口服药物可延缓白内障进展。白领在平时出门就应该戴上太阳眼镜,防止紫外线过度照射伤害眼睛。 青光眼的成因是老化使泪水出口阻塞,眼球内水分无法顺利排出,造成眼内压升高,进而压迫视神经,导致视野、视力受损,中国人似乎更易发作青光眼,情绪是其中的一个诱发因素。40岁以上的人至少每年要检查一次眼压,如果早期发现可以采用医疗手段控制眼压,防止恶化。 ■近视是生活方式关联性疾病 数据显示 ■近视眼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近视率可达50%-60%,在医学院校,近视率甚至高达70%-80%,小学3、4年级的近视率也达到30%-40%。 ■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中学生为,而大学生高达。 ■我国是近视眼的患病大国,1995年的调查显示有3亿人患有近视眼,占世界近视眼病人的33%,其中病理性近视眼超过200万人。 ■一些资料显示,女性的近视眼发病率要高于男性。东方人、犹太人较多,而黑人较少。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等亦存在联系。 ●大城市近视率越来越高 近视眼是一种最常见的屈光不正,人们对它的认识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随着现代社会的文明化进程,近视眼的发病率不断增长,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眼病,WHO已把它列入亟待解决的可致盲性眼病之一。 对近视的成因,现在有很多种说法,但比较公认的原因是与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密不可分,这样可以导致睫状肌在极度调节的状态下工作,初期可以成为调节性近视(就是一般说的假性近视),不能缓解后就发展成为病理性近视。也有人认为黄种人的基因对近视的易感性比较高。现在已经筛查到了很多基因突变点,但对近视的真正成因还没有定论。 在城市,大家把很多精力花在近距离阅读上,近视眼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近视率可达50%-60%,在医学院校,近视率甚至高达70%-80%,小学3、4年级的近视率也达到30%-40%。 在大都市中,我们依赖的信息大多来自书本、网络,可以说,90%的信息是依靠近距离阅读而获取的。所以视力依赖于近距离阅读,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近距离阅读的进一步依赖,要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人就产生了新的所谓的现代文明病———近视眼。 ●应正确看待近视眼 现在很多人对于近视眼还有误区,一旦近视了就被认为眼睛有毛病。 其实,西方人对待近视眼非常坦然,因此西方国家对近视的关注度没有亚洲国家来得高。西方人对戴眼镜看得很平常,甚至没把近视当病,把戴眼镜当做戴帽子、打伞一样自然。而东方人就不一样了,有些人觉得戴了眼镜就不完美了,与众不同了,很难接受。 怎样正确看待近视眼这个问题呢?近视眼是一种生活方式关联性疾病,是人类为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采取的一种适者生存的进化,你为了应付近距离工作,必须要有很好的近距离阅读能力,但适应性过度了就造成了疾病。 为了揭示近视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各国的眼科学家分别进行了近视眼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近视眼的发病率在不同人群、地区和种族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我国是近视眼的患病大国,1995年的调查显示有3亿人患有近视眼,占世界近视眼病人的33%,其中病理性近视眼超过200万人。 一些资料显示,女性的近视眼发病率要高于男性。东方人、犹太人较多,而黑人较少。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等亦存在联系。 美国约25%的成人有近视眼,全美国每年用于近视眼检查和矫正的费用是46亿美元。中国尚未见此方面的报告,但由于中国的人口和近视眼的患病率都远远高于美国,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密度大,近视眼的发病率高,加上每年医疗费用的递增,估计在中国用于近视眼检查和矫正治疗的费用也会远远超过美国。由此可见,近视眼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近视眼的防治研究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遗传并非近视决定因素 我们常把近视眼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常伴发视网膜疾病、白内障及青光眼等各种合并症从而严重影响视功能。 近视眼是不是可以遗传?目前,说法很多。但是近视眼发病率的种族差异从侧面提示,近视眼是一类和遗传有关的眼病,特别是病理性近视大多具有家族遗传性。 有研究显示,父母单方或双亲均有近视眼病史的观察对象比无近视的父母的观察对象具有更高的近视眼易感性。也就是说,高度近视者的子女是近视的高危人群。 大于600度的高度近视眼遗传倾向比较大,父母高度近视的人是近视发病的高危人群。可以说,在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情况下,小孩又有近距离阅读的环境,他发生近视的几率就会大大高于其他人。相比起遗传因素来说,生活方式对近视的影响更大。 ●儿童屈光不正可能来自胎儿时期 人在刚出生时眼球是扁的,几乎百分之百都是远视眼。随着人的长大,眼球逐渐被拉长,变成正视眼,长过头的就成了近视眼。而不少眼球拉过头造成的近视眼,是由于现代人普遍运动少,从怀孕时期起,就已经被种下祸根,成长期又被进一步恶化。 从前准妈妈怀孕时,大多一直劳作到临盆前,而现在的准妈妈比较娇生惯养,在孕期就坐着不动,长时间躺在床上,缺乏活动,一方面会使婴儿发育不良增多,同时准妈妈不良的体质也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根据统计,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g的小样儿和早于7个半月的早产儿,其眼球更易缺氧,在青春期的近视率会比正常孩子高出近倍。同时,准妈妈的少动,以及现代独生子女的缺乏锻炼,使得孩子的眼球晶体弹性减弱,在发育过程中,眼球容易长过头而发生近视。 在屈光不正高发的情况下,要尤其注意预防青少年的屈光不正,一旦发现儿童看物体的姿势古怪,家长最好尽快送去医院检查。 孩子的古怪看姿主要有如下3种:1、歪头斜脑看东西。2、眯着眼睛看物体。3、冲着头看东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去做瞳孔放大验光检查,确定孩子是远视、近视还是散光,并尽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不能轻信虚假的医疗广告。 ●夜间灯光可导致青少年近视率升高 视觉环境与近视眼有密切关系。我国近视的发病率位居世界之首。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中学生为,而大学生高达。 青少年近视的发生除部分是由于父母亲有高度近视的遗传外,大部分还属于用眼不当所造成,尤其是与近距离工作有关,如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久、字体不清或过小以及姿势不良等都与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关。 都市内缺少可以提供给青少年极目远眺的环境。而且,在城市中,由于马路、公用设施等建筑物,常彻夜通明,改变了光线的自然节律性的昼夜变化。城市中并没有真正的“黑夜”。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光线的明亮程度可以明显地干扰动物的生物节律,干扰人体松果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并有试验证明在夜间开灯睡眠的孩子中,近视眼的发病率高。 我国著名学者胡诞宁教授在八十年代中期,对我国青少年进行过近视眼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视眼的发生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近距离用眼具有明显的关系。。 ●单纯近视并不可怕 单纯性近视并不可怕,你只要戴眼镜,如果有特殊工作需要,就戴隐形眼镜,甚至做准分子激光手术都可以。麻烦的是中高度近视,即近视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眼轴变长,视网膜、脉络膜发生变性的时候,就进入病理性近视,带来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玻璃体液化后脱离等后果,甚至失明。所以中高度近视不得不成为老百姓和眼科工作者高度关心的问题。 没有近视眼家族史和其他遗传性危险因素的近视儿童,成年后大多只发展成为中度近视,但是那些具有危险因素以及近视眼的进程发展较快的儿童则很可能将受到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困扰,因此对这一部分人群的治疗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类预防和阻碍近视眼的努力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但有关用眼卫生、眼部保健操、某些滴眼液和仪器的使用多只能起到微弱的作用,而且对病理性近视无效。 ●近视矫正需正视 家长给孩子验光后,发现有了200°的真性近视,但家长不让孩子配眼镜,认为一戴上眼镜,度数就会越来越深。有的老师为让孩子看得清楚,也会把孩子的座位从后排换到前排,还有的人时戴时不戴,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会影响到孩子的视觉发育,除了会导致近视加重,还会发生斜视、弱视。 我认为,戴眼镜是矫正视力较好的方法。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得近视眼了,就应戴上眼镜矫正视力。 手术矫正近视眼成为很多希望摘掉眼镜的病人新的选择,但并非通过手术治愈了近视眼。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后虽然视力得到了提高,但近视眼的并发症的可能依然存在。近十年来角膜屈光手术已广泛应用于矫正视力,对于这些手术的适应范围、长期效果随访和安全性的评价还多在进行中。我个人的态度是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戴隐形眼镜要关注透氧率 戴了隐形眼镜后,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角膜缺氧,角膜原先是靠直接从空气中摄取氧气来呼吸的。现在,你在上面盖了一层东西,虽然氧气还是能通过,总是变少了。根据研究,大多数人戴了隐形眼镜后,角膜能使用的氧气,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那怎么办呢?身体对抗局部缺氧的方法,就是增加局部血流量(让血管扩大),或者是长新血管,好让血液能把氧气和养分多送一点过去。就好像如果要增加公路的运能,一是拓宽,一是新建。结果,不管是血管扩张或是长出新血管,所谓的“红丝”(就是血管)就变得明显可见了。 戴隐形眼镜还会出现结膜发炎。软式隐形眼镜上的蛋白质过敏、隐形眼镜本身造成的慢性外物刺激、洗眼镜的药水、杀菌的药水、附在隐形眼镜上没被杀掉的细菌、霉菌、阿米巴等都会引起结膜的发炎反应。一发炎,红、肿、热、异物感、痛、分泌物都会出现。 ●激光治近视有“禁区” “三十秒摘掉眼镜”,对患有近视的人来说总是显得特别具有诱惑力,但并不是所有患有近视的人均可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它对治疗对象的选择有严格要求。 部分近视眼患者往往会伴有一些眼底病或其他眼病,他们并非适合准分子激光手术。根据上万例手术资料统计,在前来进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患者中约有10—15%不适合该手术。如果勉强接受手术,术后早期视力可能也很理想,但在1至2年后就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圆锥角膜等,严重损害视力健康。 对于术后视力情况,除了少数先天条件较好的近视患者外,并不像有些宣传那样人人都可以恢复至视力。根据近几年的上万例手术记载:85%的近视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可达到以上,90%在术后一周达到以上,98%在术后三个月达到以上。专家建议,近视患者选择激光治疗近视时,应到眼科实力强的医院进行,进行准分子手术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医院的设备、成像质量的检验仪器、手术先进程度,再予以选择。不要轻信广告,务必要了解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成功率不是100%,而术后裸视也不代表成像好、看物体会清楚。同时,术前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手术的安全性才能得到充分保证。当然,矫正视力最好的手段还是戴眼镜。 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对象条件·年龄18-55周岁;·近视2000度、散光800度、远视800度以内者;·近2年内近视度数稳定;·镜片最佳矫正视力以上(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者视力在以上);·经全面专业检查,无眼部炎症、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糖尿病等眼部和其它影响手术的身体疾病;·戴软性隐形眼镜者须停戴3天以上,戴硬性隐形眼镜者须停戴2周以上;·有接受治疗愿望而无不切实际的期望者。 ■眼睛保健全攻略 ●创造眼睛保健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适合眼睛保健的小环境,提供望远的机会,让睫状肌有松弛的可能。 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在家面对电视机是近距离,在办公室也是近距离对着电脑,出门楼对楼还是近距离,这样的环境对眼睛保健不利。 工作中应注意改善工作环境和调整工作方法,办公室应保持通风和一定湿度,工作注意适当休息,每工作1—2小时休息10—15分钟(闭眼或向远方注视)。工作时注意调整好显示器高度,并将键盘靠近显示器,这样可以缓解眼疲劳和眼干症状。 在夜间看电视时,最好在电视机的背侧开一盏灯,在15瓦-30瓦左右,灯光要柔和,这样能起保护眼睛的作用。 ●选择眼药水学问大 眼药水有非处方用药和处方用药。一般来说,即使是保健型的眼药水也不能经常点,而且不能点很长时间,因为里面有一些防腐剂,长时间使用对眼睛不利。所以挑选眼药水的时候要注意看说明书,上面是否写了含有防腐剂。 治疗性的眼药水就更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了,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在大多数居民家中,可能都备有一到两种眼药水,用于“消疲劳”或者“消炎”。殊不知,眼科疾病千变万化,仅凭外眼的观察而不能把握病的根本就随意用药,常可祸害终身。如“红眼”可能是结膜炎,也可能是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下出血、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也可能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有一些眼痒或者慢性结膜炎的患者,因视力无碍,便自行到药店买药,药店工作人员并非眼科医生,也并不完全知道病人的用药时间长短,便根据病人需要给药,就这样,一大批的“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就产生了,而且,这种类型的青光眼往往不易及时发现,至晚期才被确诊为青光眼,此时,损害的视力已无可挽回。 我建议,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家庭中没必要备有眼科用药,有眼部问题出现,应及时找眼科医生进行咨询或者诊治,即使家庭中备有药物或需长期使用,也应不定期地进行眼科咨询。 我记得曾有一位八十岁老翁,曾因“眼红”在医院开了一瓶妥布霉素,3天后好转了。3个月后,再次眼红,便如法炮制,继用此药,3天后“中风”了,此时的“眼红”非彼时“眼红”,是结膜下出血,这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一个先兆。 ●点眼药水的正确方法也必须普及 我觉得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法是一个必须普及的知识,不正确的点滴方法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 点眼药水以前一定要洗手,最好是躺着点,打开眼药水以后第一滴眼药水不要使用,可以用第一滴眼药水把瓶口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给冲洗掉。然后用食指拉开下眼睑,眼睛往上看,把眼药水滴在下眼睑的沟槽里面,千万不要把眼药水直接点在黑眼珠上。点完后还要用手轻轻拉一下上眼皮,这样可以使眼药水均匀地涂抹在眼睛表面。最后还要记住点完药水要用棉签放在眼内眦处挤压3-5分钟。 这样做因为眼睛和鼻腔是相通的,而且正好是在眼角处相通,如果不按压住眼角,滴入的眼药水很快就会到达鼻腔、喉咙。通常一次点一滴眼药水就足够了。点药水时往往会长期保持一种固定的体位,时间长了也会引起身体不适。 ●吃好也能防眼病 民间有“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虽然并无什么科学道理,但眼睛是一个高耗能、高耗氧的器官,所以我们一日三餐都应该保证健康的饮食,包括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比例要合适。 在肝脏、蛋黄、胡萝卜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对于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导致眼病的人来说,吃一些这类食物肯定是对眼睛有帮助的。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多吃一些水果,由于水果里面含有很多维生素C、D、E,在抗氧化和抗老化方面有一定作用。枸杞子有养肝明目的作用,长期服用对眼睛保健是有益的。美国已有实验室专门在研究枸杞子、银杏等植物对眼睛的帮助。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蛇胆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但是这种明目作用是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的,还要跟其它药物放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且需要的时候才能吃。 我不主张眼睛不好的人靠吃蛇胆这种东西来达到明目的作用。胆汁应该是入药以后再食用,像南方有些地区吃新鲜的胆是很危险的,有可能感染疾病。 ●远离烟酒危害 据研究,在烟气中含有75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许多有毒物质。通过对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人的观察,这种有毒物质能直接影响眼部组织新陈代谢功能,发生双眼无痛性、进行性视力减退、色觉障碍等。长期吸烟者,尤其是同时伴有饮酒过量或者营养不良者,将会形成烟草中毒性弱视。 抽烟还可引起眼压升高,有研究表明,在青光眼患者中,抽一支烟即引起眼压升高超过5mmHg者达37%。在正常人中,抽一支烟仅有11%的人眼压升高超过5mmHg。因此,有青光眼病史或者家族史者,应尽量避免抽烟。 酒精可使血管痉挛,加上心情兴奋促进痉挛加重、血压升高,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更容易破裂,导致视网膜出血。如果出血发生在后极部可使视力极度下降,发生在黄斑部则会导致失明。另外,长期过量饮酒,特别是经常大量饮烈性酒,可引起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体内维生素B族缺乏,出现结膜炎、视神经炎,发生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 当然少量饮酒也会对眼睛有好处,可能具有所谓“活血”的功能。已有研究证实,饮酒可以导致暂时性的眼压下降,尤其对青光眼患者,下降幅度更大。 ●不当饮食引发眼部炎症 我们发现,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可以成为眼部“麦粒肿”和“急性泪囊炎”的诱因。而一些海鲜类的食物,可能与葡萄膜炎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因此,对有葡萄膜炎病史,尤其是复发性葡萄膜炎患者,应注意节制自己的饮食习惯。 老人中有25%到40%的人患有慢性结膜炎。喝酒后眼部血管扩张充血,球结膜充血,造成眼睛干涩难受。所以结膜炎患者要注意少饮酒,并少吃辛辣食物。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具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不是中文核心,是科技核心《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学术类(科技卫生)期刊,由张效房教授、扬敬文所长及楼苏生主任于1979年创办。2010年12月更名为《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华医学会,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 本刊入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被《中文科技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 34年来,本刊以高、中级眼科及医学科技人员为主要读者。报道我国眼外伤、职业眼病、眼科手术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及国外眼科学方面的新发展。成为我国内地及港、澳、台湾诸多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及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所)等重要的参考期刊。并拥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波、马来西亚等国大学、医院、科研单位和图书馆等长期订户。本刊为推动我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和眼科手术方面学术交流及国际眼科界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促进了我国眼科各级临床医师在眼外伤诊治水平的提高,架起了与世界各地在眼外伤科研与诊疗、防治工作的交流桥梁,为我国眼外伤诊治和研究处于国际前列,奠定了基础。 自2011年起,本刊将以全新的面貌奉献给读者,在中华医学会的科学、规范管理下,不断努力,关注眼科医学专业的最新动态,为广大的读者和作者构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的眼科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刊新名称新刊号已于2011年1月正式出版,卷期延续,常设栏目主要包括: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调查研究)、临床报道、经验介绍、病例报告、护理技术、基层园地、综述、讲座,还有通讯、会议通知、新书预告等。诚挚欢迎广大眼科医学工作者赐稿。
最好去药店或者医院看一下,如果是角膜有损伤,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买眼药水治疗。
我不给你抄那么多了,我就讲讲我的判断,你的症状应该是由于用眼过多和睡眠不足造成的,你有肝肾阴虚,虚阳上亢的表现,很简单的食疗就能改善,不用吃什么药了。具体我在邮箱里说。
187 浏览 3 回答
315 浏览 3 回答
215 浏览 5 回答
134 浏览 5 回答
192 浏览 3 回答
252 浏览 4 回答
180 浏览 5 回答
99 浏览 6 回答
319 浏览 3 回答
204 浏览 5 回答
134 浏览 6 回答
150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5 回答
122 浏览 5 回答
283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