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 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根据考证,旗袍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 时尚 ;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现代旗袍文化的盛行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1929年更是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进行。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 时尚 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和服 (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的民族服饰。江户时代以前称吴服,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在称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而日本古代所称的“吴服”是“着物”的一种。
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
唐代前,日本和服色彩较为单一,多为原始色彩、民族色彩,同一服饰几乎同一色调;在唐朝文化的影响下,和服色彩尤其是大和型贵族服饰色彩进入鼎盛期,此时贵族以色彩划分等级,如等级自上而下服饰颜色为深紫、浅紫、绯、绀、绿、黑;女性服饰颜色装饰打破原来单一色调,而以绿、蓝、红为主调的同时,添加其他色调或纹样,色泽艳丽,色调对比明显,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吴服 (ごふく gofuku)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因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传入日本的缘故,开始出现此名。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蚕绢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1957年6月、京都、大阪、中国、名古屋、东京的各吴服専门店共同创立了全国吴服専门店会连合会。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到了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
朝鲜服 ,朝鲜与韩国对其官方称呼为韩服(한복),是朝鲜族的传统服装。
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韩国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
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而使用者大为减少。但是,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韩服,并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式样,使韩服重新恢复了活力。
韩国服饰文化包括传统韩国服装和现代韩国服装,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优雅且有品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一般来说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
另外, 增加实用性的生活韩服很受欢迎。朝鲜时代随着儒教地位的巩固, 衣着上也开始重视形式与礼节。朝鲜时代大礼服是祭礼服。大礼服也称冕服, 戴冕冠。穿冕服。冕服是宗庙, 社稷等祭礼或正初,冬至等大节日里穿的衣服。
奥黛(Ao Dai ),是越南的传统服装。
“奥黛”在越南南方发音发作“ow yai”,而在北方发作“ow zai”。 “ao”源于汉语“袄”,在现代越南语里,“ao”则指遮盖到颈部以下的服饰,而“dai”的意思则是“长”。
奥黛通常使用软性布料制作。上衣是一件类似中国旗袍的长衫,胸袖剪裁合身,突显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而两侧开高叉至腰部,走路时前后两片长衣摆随风飘逸。下身则是一条喇叭筒的长裤,无论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都很方便。越南街头常常能看到身着奥黛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女性。
“奥黛”是越南最具传统的民族服饰,它的 历史 已经有好几百年,最初的样式借鉴了中国汉服的特点,但又加入了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
后来,包括法国设计师在内的不少服装专家又对“奥黛”进行了修改。今天我们看到的“奥黛”,大概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时最终确定的。
很多人都觉得“奥黛”和中国的旗袍有些相像,但其实“奥黛”是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一种服饰,它最能体现越南男子淳朴的性格,又能展示越南女孩子柔美的身材。
越南女人有自己的“国服”-“奥黛”,它外层酷似中国的旗袍,开衩却开到了腰际上,小竖圆领,上半段是双层,裙身一律长及脚踝,缀上绣花或滚边,十分雅致。 这种中国旗袍式的服装,收腰效果极好,将越南姑娘迷人的身段衬托得恰倒好处。
不同于中国的旗袍,越南姑娘的“奥黛”里面还有一条长达腰际的阔脚长裤,既方便了行动,又风姿绰约。几乎所有的越南姑娘都有“奥黛”,有的甚至拥有多套。
实际上,服饰之美本无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不过,追根溯源--和服、朝鲜服和奥黛等服饰,的的确确是在中华服饰文化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良才形成的。
编者 :此文或许有人质疑“旗袍”乃是旗人之袍。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心存偏见。满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时期更是我国几千年 历史 的重要发展阶段。清朝几百年的 历史 任谁也否定不了! 汉满文化也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后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而且,如果还有人质疑旗袍有很多西方服饰特点。那么请看看现在的和服、朝鲜服和奥黛,又有哪一个不是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呢?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旗袍文化只是我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一部分,还有如汉服、唐装等等一大批更加优秀的传统中华服饰。中华服饰 历史 文化源远流长,其所具有的大国胸怀及丰富内涵更是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