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源
桃原产中国,我国西部(甘肃、新疆、西藏、陕西等)是桃的起源中心。在我国,桃的栽培历史已在三千年以上,油桃和蟠桃的历史至少也在二千年以上,但桃的起源时期尚未明确。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在中国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六千至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中发掘出外形完整、与现栽培桃完全相同的两枚桃核。由此说明,桃的栽培历史已达三千多年,而桃(野生桃)的起源时期则在六千至七千年以上。
但在19世纪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缺乏考古和历史学资料,又未对桃的起源作深入的研究,以至某些欧美学者,仅仅依据语言学的推断而作出了“桃起源于波斯,而后从那里传播到欧洲去”的结论。甚至在19世纪中期,Knight(1862)等人还认为桃是从扁桃(Prunus communis)演化而来的。一些学者根据实地考察、历史文献考证及考古学研究,才澄清这一历史事实,证明桃原产于中国,后传入波斯等地。
2.传播
(1)在中国的传播
桃属中的普通桃、甘肃桃、山毛桃、西藏桃和新疆桃都原产于中国。其中普通桃的变异类型多,演化程度最高,栽培品种最多,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也最为广泛;新疆桃的种内有一些栽培品种,它们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甘肃的少数地区;其它三个种主要作为砧木,且大多局限于原产地范围,处于野生状态。
普通桃的传播是从起源地的甘肃和陕西为中心,向不同方向传播:①向西传播到新疆,以南疆为主的气候温和地区;②向北传播到宁夏、内蒙古等少数气候条件比较温暖的地区,其范围很小,局限于少数气候好的地区;③向西南传到四川、云南,分布并不甚广;④向东传到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黄河流域的华北地区,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分布广泛,大量生产,并形成华北生态型品种群,构成第一次生中心;⑤经第一次生中心向北传到辽宁、吉林的少数地区;⑥向南传到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的长江流域等华中地区,并形成了适应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广泛栽培的华中系生态型品种群,成为第二次生中心;⑦由第二次生中心,再向南传到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华南诸地,形成了对低温需求量极少,成熟期较早的品种类型。这样桃在中国除了十分严寒的地区外,西到新疆伊宁、喀什,西南到西藏拉萨,南到台湾、广东,北至吉林延边等地均有栽培。
(2)桃在世界的栽培传播
早在二千年以前,中国的桃沿着“丝绸之路”从甘肃、新疆由中亚向西传播到波斯。再由那里经亚美尼亚引种到希腊、罗马、法国、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各国。从古罗马Pling的《自然史》中可知曾有桃的记载,桃在公元前1世纪已引种到罗马。由罗马人把桃传播到整个罗马领土范围,并传到地中海沿岸各国。
法国从意大利引入桃的最早记载是在公元530年,到17世纪初期已记载有12个桃品种。英国是在13世纪前半叶从法国引进桃品种后才开始栽培的,到1629年时已栽培桃和油桃品种21个。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也都是在13世纪从法国引入栽培的。到了17世纪以后,欧洲各国才对桃的品种引起较多的注意,并选育了许多新品种,从那时起欧洲桃的生产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西班牙是在11世纪左右由阿拉伯人直接从波斯和小亚细亚引进桃树栽培,并加以很好的改良,由此形成了具有特殊生态型的所谓西班牙系统的品种群。
美洲引入桃树栽培始于1530年,当时由西班牙人带往墨西哥,后经西班牙人于1565年将桃又引入美国佛罗里达州。此外,葡萄牙人也在早期将桃引种到南美洲的东海岸;英国和法国的移民,也将桃带到美国东部,后来由印第安人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栽培。
美国引入桃有三个途径:①经墨西哥和东南部而来的当地实生苗和种子;②来自英国的栽培品种和种子;③来自中国品种“上海水蜜桃”的后代。早期北美桃树栽培几乎只用实生苗。美国革命的前夕和以后才用嫁接方法繁殖品种,那时的新品种,主要来源于对实生树的选种。直到20世纪初,进行了大量的品种选育工作,育成了许多优良的新品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日本的平安末期(公元784—1192)至镰仓时代(公元1193—1333),桃已被列为贵族日常生活的重要副食品之一。明治6年(1872年)日本从欧美各国引进七个品种,明治8年从中国引入天津水蜜桃、上海水蜜桃和蟠桃三个品种,由于引入的品种无论在肉质上还是在风味方面均比日本固有品种优良而受到广泛欢迎。明治30年又从欧美引入一些桃品种,这些品种的栽培遍及日本各地。自明治30年后,日本开始通过偶然实生和有计划地育种,逐渐形成了目前日本所栽培的品种群。
对桃的传播,星川清亲指出,公元前2世纪桃自中国经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又由波斯传到亚美尼亚,并经亚美尼亚传入希腊,而至罗马、地中海区域。公元530年传入法国,又传入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11世纪传到西班牙。13世纪传入英国。16世纪传到美国等(图3-3-1)。
图3-3-1 桃的起源传播示意图
(引自星川清亲著,段传德等译,《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河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