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市富区海格小学校 焦忠宇 摘要:“教育即生活”,如何构建一个孩子们乐于生活的班级空间,让他们在每天重复性中感受到快乐。笔者主要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回归学生发展的立场,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趣味,积极主动的成长氛围,使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逐渐丰富多彩。 关键词:乡土资源 班级日常生活 乡村学生 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即生活”,“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改进生活而学习的。”[1]每个孩子在校时间大约6到8小时,他们组成一个班集体,结成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班级日常生活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所经历的具有重复性特征的日常生活。”[2]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当前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单一,枯燥,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就是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然而学校活动也是依据上级指派,为了完成任务,并不都是孩子喜欢的,自愿主动参与的。孩子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方式,所以导致有些孩子不喜欢上学。特别是乡村学生,学校组织开展的活动甚少,孩子们的班级日常生活更是乏味。如何构建一个孩子们乐于生活的班级空间,让他们在重复性中感受班级日常生活的快乐?作为一名乡村班主任的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中,实践中。 乡村学校乡土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狭义理解可分为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如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侧重地进行开发利用,让乡土资源融进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融通各个学科的知识中,定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丰盈的生活空间,愉快的童年时光,让孩子的教育更贴近现实生活。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他们的周围,是他们的欢乐之源。乡村的自然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鸟一虫、一山一水,无不是孩子们的发现和探索对象,也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养料。从事乡村教育的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走向自然,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让孩子们的班级日常生活充满无限的乐趣。那么如何真正利用好乡村自然资源呢? 1.与植物相伴,探索生命成长 笔者所居区域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季,当小草开始发芽,树木抽出嫩绿枝条,孩子们走出课堂,来到校园,认识各种树木,探寻草芽,体验春天;辨别树叶,菜叶,花叶,感受叶的美与异。夏季,孩子们走进树林,做着“过家家”、“藏猫猫”的游戏,各种树叶、野草成了孩子们虚拟餐桌上的食材,粗壮的树干,矮矮的树丛成了孩子们躲藏的基地。在各种游戏中,对孩子们进行文明礼仪,遵守规则教育,让他们在玩中学习。秋天,缤纷的树叶掉落,孩子们轻轻拾起,挑选心中最美的那一片,夹在书里,变成书签;同时,孩子们利用树叶做起了粘贴画,活灵活现的一幅幅作品,展现着大自然中的美丽!冬季,各种植物在寒风,飘雪中枯萎,再也找不到它们的影踪,仅有室内各种盆花还在争奇斗艳,竞相绽放,那翠绿的叶子,与室外的雪白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通过对盆花的观察,学习记录花的生长变化,领略着植物生长的奥秘。一年四季,笔者班级的孩子们与植物相伴,创造作品,分享快乐;观察记录,感受神奇;学习播种,体验辛苦,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有趣起来。下面笔者就以其中一个系列活动为例,阐明自己的做法。 王宁博士在“乡村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微信研究群中指导我说:“儿童在自然中可以很放松,他们劳动、观察、嬉戏其实都是学习,自然是全科的课本,儿童的见识,人格都会获得良好的发展,要始终坚持,这也是乡村教育无与伦比的优势。”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我组织班级孩子开展了播种,收获,分享活动。 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到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去,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感受生命的美感,同时锻炼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分享与感恩。由于孩子年龄最大的只有七岁,他们是否愿意尝试,家长是否愿意配合,直接关系到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当我与孩子、家长商议时,大家都很兴奋,也很支持。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蔬菜的种子。遥遥的姥姥还主动请缨为孩子们做示范,讲解。于是我们的“播种春天”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孩子们先认识种子,再按照讲解步骤进行播种。在等待种子发芽的过程中,他们好奇地观察着,在种子慢慢生长的过程中,他们细心地照料着。这期间孩子们体验着快乐,体验着生命生长的神奇。紧接着我们陆续开展了间苗,栽苗与管理秧苗的活动。活动中,孩子们把自己培育的秧苗栽到自家小园里,每隔一段时间就在班里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所栽秧苗的生长情况。家长们协助管理,并录制视频,分享到家长微信群,大家互相交流,互相促进。随着秧苗的不断生长,开花,结果,果实从大到小,从绿到红,孩子们付出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从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暑假里孩子们收获着三个月来的劳动果实,为了让他们懂得分享是一种快乐,我争得家长同意,开展了一次“快乐分享”活动。孩子们摘取自己的果实,在家长的帮助下做成美味的佳肴,和小朋友们一起享用。大家坐在一起谈论着自己做的菜,品尝着他人的劳动成果,别提多高兴了。 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我和孩子们一年四季都与各种植物进行着对话,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植物的奥秘! 2.观动物之态,体验生活趣味 乡村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种类繁多的家畜、家禽,形态各异的昆虫、名不见经传的小动物。这些随处可见的资源逐渐走进本班孩子的视野,他们捉来蚯蚓、蜻蜓、蝴蝶以及爬行在各个地方的小黑虫、绿虫,花虫,询问名字,观察它们的模样,探讨它们吃什么?住在哪里? 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于是我把动物资源与语文、综合实践、美术、科学等学科进行融通。孩子们观察动物时,自觉地用画笔描绘,用语言描述,感受各种动物蠕动行走的样子,憨态可爱的姿态,翩翩起舞的动态美。 (1)探索蚯蚓 校舍后面的菜园秧苗被清除,上面铺了一层薄薄的沙子,每当下雨时就会有一些积水,地面变得更湿润了,蚯蚓们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孩子们指着蚯蚓问我:“老师,蚯蚓会游泳吗?”“蚯蚓吃什么?它害怕什么?”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开始了对蚯蚓的探索。 在课堂上首先指导孩子们认识了“蚯蚓”两个字。然后走出教室,一边观察一边利用网络资源,研究蚯蚓的生活习性,了解蚯蚓的“六喜,六怕”。当我说到蚯蚓怕泡在水里时,达达有些伤心地说:“你们看,这条蚯蚓都被水泡粗了,是不是死了。刚才我不把它扔进水里好了。”此时,孩子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当我讲到蚯蚓可以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琪琪兴奋地说:“我在我家的园子里看到过蚯蚓,原来它能让土变松。”当我讲到蚯蚓喜欢吃甜的食物,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很多甜的食品,都想拿来给蚯蚓吃。当我讲到蚯蚓的再生功能,孩子们都很惊讶。孜孜特别想尝试,可又觉得太残忍,最后还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做了实验,结果蚯蚓头部那半截真的活了。孩子们觉得很不可思议。 接着孩子们把蚯蚓带进课堂进行细致观察,达达担心蚯蚓离开土壤会死掉,所以他不仅把蚯蚓带进教室,还连同土壤也一起带进了教室,他发现蚯蚓钻进土里的速度很快。思思发现蚯蚓行走时,前端总是比后端粗,通过这一特点能轻易发现蚯蚓的行走方向。月月发现蚯蚓行走时会形成多种弯曲的形态,有时像“六”,有时像“九”,有时两条纠缠在一起,像绳子一样。琪琪刚开始很怕蚯蚓,根本不敢碰。在几次的观察中,她的胆子越来越大,可以把蚯蚓放在手心里用肌肤感受它的蠕动。最后孩子们认真观察后,动笔画起来,粗粗细细,各种形态的蚯蚓跃然纸上。这种边看实物边画的方式,特别是活动中的物体,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有难度。但我们要的并不是绘画的活灵活现,而是触动内心的那份愉悦,探索,体验的过程。孩子们结束绘画后,急急忙忙把蚯蚓带到教室外放生。此时,我感觉到,他们放掉的不仅是蚯蚓,而是他们对自然界生灵的守护之情。 (2)观察兔子 孜孜家里养了一只灰兔,每天都会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自己对这只兔子的喜爱之情,无形中激发了孩子们观察兔子的欲望。于是大家互相讨论,确立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可爱的兔子。本次活动在李家成教授提出的五字真言“做、听、说、读、写”的启发下,我和孩子、家长一起商讨制定了活动计划,由于孩子们平时写日记时,总是感到无从下笔,不知写些什么,关键就是他们没有亲身体验,所以无法有感而发。本次活动是在学生自愿参加基础上开展的,所以大家都特别投入。以下是活动设计: 可爱的兔子主题活动设计图表 学校:海格小学校 年级:一年级 日期:2018年5月 内容:可爱的兔子 人数:5人 执教:焦忠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头到尾依次观察兔子的样子,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了解兔子的一些生活习性,学习用语言表达兔子的大体模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观察的兴趣,表达出喜爱小动物之情。 二、设计依据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探索的兴致,才会主动尝试,所以本次活动是构建在孩子主动发展意识的基础上。 2.孩子们通过对植物的探索,有一定的观察基础,可以用几句完整的话描述兔子的样子,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3.家长积极提供兔子资源,给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活动过程 走进孜孜家里,孩子们立刻奔向笼子旁边,笼子里有一只灰色的小兔。此时教师提出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孩子们按活动步骤进行实践观察。 1.做:按顺序进行观察 (1)从整体观察,包括兔子的颜色、大小等。 (2)从局部观察,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各部分的名称、数量、形状、颜色等。 (3)重点观察,喜欢兔子的什么部位,进行仔细观察。 2.听:听老师介绍兔子 孩子们在观察时,教师简要说明兔子的一些生活习性,种类分布。 3.说: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1)孩子们边观察边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述兔子的样子,以及观察的感受。 4.读:教师阅读范文 教师给孩子们阅读有关描写兔子的文章一或两篇,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5.写:尝试书写观察日记 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眼中的兔子,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6.评:展示评价日记 读给家长、同学、老师听,互相评一评。 四、总结反思,畅谈收获 本次活动是在孜孜家里开展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依然很兴奋,在回学校的路上,大家开始畅谈自己的收获。月月发现小兔子在吃白菜叶时,三瓣嘴一动一动的,太可爱了。达达发表感慨:“看到小兔子,我们很开心!”孩子们用大大的、小小的、红红的等形容词表达着对兔子的喜爱之情。 本次活动中,家长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写作、语言表达、评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动物的兴趣。 动物世界,千奇百怪,乡村动物资源一直很丰富,只要我们拥有发现的慧眼与尝试的勇气,引导乡村的孩子从身边的动物进行探索与发现,并融入各科的教学中,定会让孩子们的班级生活充满趣味,从而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3.用自然物质,发挥想象空间 乡村除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存在很多自然物质资源,如石子、木棍、稻草、农作物的秸秆等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原材料,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正在修建,校园内存有大量的沙土,孩子们在课下总会拾一些晶莹剔透或形状奇特的石子让我评价。看着这些石子,感受着孩子们的喜爱之情,试想为何不加以利用,让石子也成为丰富孩子们班级日常生活的资源呢? 首先,我利用网络搜集石子画资料,制作成PPT,让孩子们观赏。美丽的画面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制作的热情。其次,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自主选择石子画主题进行观察,看一看所需的石子形状,颜色以及其它材料。再次,孩子们自己或合作寻找收集所需石子,进行清洗,晒干。最后,由我提供纸张,胶水,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创作。作品中要写上主题,作品完成后,要向所有人做简要说明。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作品雏形不是很理想,胶水洒满纸张,不够整洁。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是高涨的,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把水彩笔、小木棍应用到了制作中。孩子们通过创作石子画,感受到自然界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发挥想象,总能创造美。 这一系列探索自然资源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体悟到自然世界的丰富与神奇,建立起亲近之情、探索之愿、体验之基。”[3]在活动实践中不断丰盈孩子们的班级日常生活。 二、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走进“集市” “赶集”是乡村最普遍的现象,也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社会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与社交能力。在孩子刚刚学习认识人民币后,我就带领他们来到集市,利用手中的人民币进行购买商品的实践活动,让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首先,由我与家长进行沟通,给每个孩子分发总额为10元的人民币,但每张的面值不等,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购买物品时,学会思考怎样付钱是正好等价的或是最简便的方式。其次,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学习购买自己认为需要的,又不超出总额钱数的一件或两件商品。再次,采购商品后,计算自己的花销与剩余,互相评价,谁最会购物(商品即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又要注意节省开支)。最后,孩子们进行活动反思,达达说:“我花的钱最多,都买吃的了,我应该买些用的东西。”琪琪说:“我跟卖日记本的阿姨讲价了,她少收我5角钱。”思思说:“我没讲价,买贵了,下回我也要跟卖货的叔叔阿姨讲价。”孜孜说:“我花的钱最少,我不知道买什么?家里有的我都没有买。” 通过这次切身的购物体验,孩子们发现:买东西的时候要学会讲价;一定要买自己需要的物品,不能乱花钱。 2.走进“养老院” 除了开发利用“集市”这一资源外,村里的养老院,卫生所就建在笔者学校附近。我经常带领孩子走进养老院,做力所能及的事,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分享自己栽种秧苗所得的果实,向老人们献出自己的一颗爱心。孩子们的举动得到村里人的好评,也让班级日常生活融进社区。 3.走进“课堂” 除此之外,我不仅邀请卫生所里的医生走进孩子们的课堂,讲授如何防止感冒,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还邀请负责管理本村的民警,给孩子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虽然每节课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月月说她知道了感冒时要多喝水,多吃西红柿和胡萝卜;孜孜说他学会了灭火器怎么用;达达说他知道了可以用水、沙子灭火,还知道了油着火不能用水,要用沙子灭。 这些社会资源的挖掘利用,让孩子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增强了各种能力,得到了道德品质教育,从而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总之,乡村的社会资源还比较匮乏,需要教师敏锐的教育视角,不断努力挖掘其育人的价值,真正满足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才能给孩子创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 三、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学习“花棍舞” 东北地区曾是满族的故乡,村里的老一辈对满族舞蹈“花棍舞”情有独钟。晚饭过后,总是有一群喜爱跳舞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展现他们的舞姿。孩子们跟随其后,乱蹦乱跳。于是学校把这一资源融进班级日常生活,让孩子们也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班一年级的孩子身体协调力欠缺,还处于初学阶段。好在有月月爸爸不厌其烦地来到班级教孩子们跳舞,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孩子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跳得有模有样,为我们班级生活又增添了一种趣味。 2.欣赏“大秧歌” 除了“花棍舞”,“东北大秧歌”更是具有特色的人文资源。每年春节,各个村庄的秧歌队就会聚到一起举行大汇演,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此时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前去欣赏,我会要求孩子们拍下照片或录制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进行评比,看看谁照片或视频里的人最美,秧歌扭得最美。最后再让孩子们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达达说他最喜欢看里面的猪八戒了,跳得笨笨的。月月说她喜欢最前面扭秧歌的阿姨,扭的真好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赏与评价,发现美的事物,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乡村人文资源根据地域的不同,开发利用的角度也会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进行筛选,甄别,不要盲目跟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总结: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初步成效 通过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都在变化着。 1.学生的变化 第一,学生学习更加自觉,更喜欢来学校上课。第二,学生的审美、创造、交往、写作、表达、观察、实践等能力都得到提高。第三,学生学会了分享,奉献,道德品质得到提升。第四,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提升。 2.家长的变化 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家庭教育理念也有所改变,重视孩子参与活动体验。由学生的“监督者”转变为“协助者”、“支持者”。 3.教师的变化 第一,教师的专业能力:策划组织、家校合作,活动设计、挖掘资源等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第二,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得到转变,由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转变为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合成效,再次反思,在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笔者关于挖掘自然资源的尝试要丰富一些,其它方面只是做了初浅尝试,还有待于完善。针对乡土资源的探索,教师一定要有敏锐的教育意识,要回归学生发展的立场,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积极主动的成长氛围,从而不断地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才能使班级日常生活无限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1] 杨小微,李家成.中国班主任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69 [2][3]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209
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
摘 要: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是从人生起点开始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要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还要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关键词:乡土教育;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94-02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
当代中国的人口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市两大少数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
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生活的直观对象——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心理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今天,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儿园一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温州童谣《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如乐清民歌《对鸟》、温州童谣《叮叮当》。
2、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常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实际上,乡土教育资源和素材是随手拈来的。比如幼儿园内种植的洋紫荆(又名羊蹄甲)叶形如心、花色鲜艳,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写生画画。三月底四月初,收拾樟树的叶子,让孩子们观察落叶、新叶、老叶的丰富多样的颜色,樟树的花及树枝纹路,师法樟树叶子,画水彩画、手指画,用樟树枝叶制作时钟表盘。给孩子们讲解瓯越古村落建筑、家具、瓷器、瓯绣、染布,以及蓝色百缬布中出现的传统戏剧纹饰,让孩子们再开展艺术创作。可以收集整理制作以江心屿、瓯江、东海海鲜、蒲扇等主题的图片展、文化知识卡片等教具。可以用香螺壳、辣螺壳、花蛤壳、钉螺壳等食材做计数、串线教具。让孩子们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询问地名来历及变迁,分享叙述回老家、爷爷家、外婆家等的所见所闻、各地的风情习俗。
3、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
设计最忌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因此,在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家具、用具(竹编篮子等)、绿化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营造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不一定要设立乡土民俗馆,摆放已经很不实用的民俗物件:石磨、捣臼、扇稻谷的风车、纺织布机、斗笠、蓑衣等等,但可以编辑整理乡土教材资源书刊,老师们人手一册,粘贴悬挂本地剪纸、绣花、风景摄影、诗歌书画,摆放一些民间乐器、工艺美术品。每年植树节前后,安排亲子活动,种植乡土树种参与幼儿园改造。安排春播、夏播、秋播,种植本地主要农作物。如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4月中下旬播种蒲瓜、豇豆、茄子,同时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由各幼儿园提出申请、落实种植地及日常保护责任,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乡土濒危珍稀保护植物及栽培指导。
4、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大融合、多元文化是势不可挡的主流,孩子们需要广博且包含整个世界的教学题材。文化的多样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提供富有创造力的原动力,它影响着他们所铸造的关系、所做的关于职业和个人的判断,以及所处理的社会事务,因而对文化的差异感到舒畅。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的新颖之处在于承认对于人们尊重的承诺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乡土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套,不能一味排外,更不能表现为一种地方观念、狭隘和内向性,甚至大民族主义占优势的倾向。班级中有父母在法国、西班牙的孩子,可以请家长协助,择时来园介绍欧洲文明,跳一跳西班牙舞蹈。同理如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文化,可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特有的家长资源。不能让留守子女、异乡子女对于他们接触到另一种乡土文化产生陌生恐惧、或鄙视、或自卑的心理。可以结合六一节汇演、每月一次的世界之旅等载体开展学习交流。乡土文化教育要体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只有在和谐共生、比较竞争中,才会更好地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吸引力的心灵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裴娣娜. 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
206 浏览 5 回答
138 浏览 3 回答
105 浏览 3 回答
147 浏览 3 回答
248 浏览 4 回答
290 浏览 3 回答
171 浏览 2 回答
251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3 回答
327 浏览 3 回答
130 浏览 2 回答
183 浏览 5 回答
254 浏览 2 回答
211 浏览 5 回答
237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