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乡土资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乡土资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黑龙江省齐市富区海格小学校                          焦忠宇 摘要:“教育即生活”,如何构建一个孩子们乐于生活的班级空间,让他们在每天重复性中感受到快乐。笔者主要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回归学生发展的立场,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趣味,积极主动的成长氛围,使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逐渐丰富多彩。 关键词:乡土资源    班级日常生活    乡村学生     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即生活”,“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改进生活而学习的。”[1]每个孩子在校时间大约6到8小时,他们组成一个班集体,结成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班级日常生活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所经历的具有重复性特征的日常生活。”[2]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当前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单一,枯燥,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就是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然而学校活动也是依据上级指派,为了完成任务,并不都是孩子喜欢的,自愿主动参与的。孩子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方式,所以导致有些孩子不喜欢上学。特别是乡村学生,学校组织开展的活动甚少,孩子们的班级日常生活更是乏味。如何构建一个孩子们乐于生活的班级空间,让他们在重复性中感受班级日常生活的快乐?作为一名乡村班主任的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中,实践中。     乡村学校乡土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狭义理解可分为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如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侧重地进行开发利用,让乡土资源融进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融通各个学科的知识中,定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丰盈的生活空间,愉快的童年时光,让孩子的教育更贴近现实生活。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他们的周围,是他们的欢乐之源。乡村的自然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鸟一虫、一山一水,无不是孩子们的发现和探索对象,也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养料。从事乡村教育的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走向自然,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让孩子们的班级日常生活充满无限的乐趣。那么如何真正利用好乡村自然资源呢? 1.与植物相伴,探索生命成长 笔者所居区域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季,当小草开始发芽,树木抽出嫩绿枝条,孩子们走出课堂,来到校园,认识各种树木,探寻草芽,体验春天;辨别树叶,菜叶,花叶,感受叶的美与异。夏季,孩子们走进树林,做着“过家家”、“藏猫猫”的游戏,各种树叶、野草成了孩子们虚拟餐桌上的食材,粗壮的树干,矮矮的树丛成了孩子们躲藏的基地。在各种游戏中,对孩子们进行文明礼仪,遵守规则教育,让他们在玩中学习。秋天,缤纷的树叶掉落,孩子们轻轻拾起,挑选心中最美的那一片,夹在书里,变成书签;同时,孩子们利用树叶做起了粘贴画,活灵活现的一幅幅作品,展现着大自然中的美丽!冬季,各种植物在寒风,飘雪中枯萎,再也找不到它们的影踪,仅有室内各种盆花还在争奇斗艳,竞相绽放,那翠绿的叶子,与室外的雪白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通过对盆花的观察,学习记录花的生长变化,领略着植物生长的奥秘。一年四季,笔者班级的孩子们与植物相伴,创造作品,分享快乐;观察记录,感受神奇;学习播种,体验辛苦,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有趣起来。下面笔者就以其中一个系列活动为例,阐明自己的做法。   王宁博士在“乡村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微信研究群中指导我说:“儿童在自然中可以很放松,他们劳动、观察、嬉戏其实都是学习,自然是全科的课本,儿童的见识,人格都会获得良好的发展,要始终坚持,这也是乡村教育无与伦比的优势。”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我组织班级孩子开展了播种,收获,分享活动。     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到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去,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感受生命的美感,同时锻炼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分享与感恩。由于孩子年龄最大的只有七岁,他们是否愿意尝试,家长是否愿意配合,直接关系到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当我与孩子、家长商议时,大家都很兴奋,也很支持。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蔬菜的种子。遥遥的姥姥还主动请缨为孩子们做示范,讲解。于是我们的“播种春天”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孩子们先认识种子,再按照讲解步骤进行播种。在等待种子发芽的过程中,他们好奇地观察着,在种子慢慢生长的过程中,他们细心地照料着。这期间孩子们体验着快乐,体验着生命生长的神奇。紧接着我们陆续开展了间苗,栽苗与管理秧苗的活动。活动中,孩子们把自己培育的秧苗栽到自家小园里,每隔一段时间就在班里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所栽秧苗的生长情况。家长们协助管理,并录制视频,分享到家长微信群,大家互相交流,互相促进。随着秧苗的不断生长,开花,结果,果实从大到小,从绿到红,孩子们付出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从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暑假里孩子们收获着三个月来的劳动果实,为了让他们懂得分享是一种快乐,我争得家长同意,开展了一次“快乐分享”活动。孩子们摘取自己的果实,在家长的帮助下做成美味的佳肴,和小朋友们一起享用。大家坐在一起谈论着自己做的菜,品尝着他人的劳动成果,别提多高兴了。     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我和孩子们一年四季都与各种植物进行着对话,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植物的奥秘!        2.观动物之态,体验生活趣味 乡村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种类繁多的家畜、家禽,形态各异的昆虫、名不见经传的小动物。这些随处可见的资源逐渐走进本班孩子的视野,他们捉来蚯蚓、蜻蜓、蝴蝶以及爬行在各个地方的小黑虫、绿虫,花虫,询问名字,观察它们的模样,探讨它们吃什么?住在哪里? 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于是我把动物资源与语文、综合实践、美术、科学等学科进行融通。孩子们观察动物时,自觉地用画笔描绘,用语言描述,感受各种动物蠕动行走的样子,憨态可爱的姿态,翩翩起舞的动态美。 (1)探索蚯蚓 校舍后面的菜园秧苗被清除,上面铺了一层薄薄的沙子,每当下雨时就会有一些积水,地面变得更湿润了,蚯蚓们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孩子们指着蚯蚓问我:“老师,蚯蚓会游泳吗?”“蚯蚓吃什么?它害怕什么?”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开始了对蚯蚓的探索。 在课堂上首先指导孩子们认识了“蚯蚓”两个字。然后走出教室,一边观察一边利用网络资源,研究蚯蚓的生活习性,了解蚯蚓的“六喜,六怕”。当我说到蚯蚓怕泡在水里时,达达有些伤心地说:“你们看,这条蚯蚓都被水泡粗了,是不是死了。刚才我不把它扔进水里好了。”此时,孩子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当我讲到蚯蚓可以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琪琪兴奋地说:“我在我家的园子里看到过蚯蚓,原来它能让土变松。”当我讲到蚯蚓喜欢吃甜的食物,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很多甜的食品,都想拿来给蚯蚓吃。当我讲到蚯蚓的再生功能,孩子们都很惊讶。孜孜特别想尝试,可又觉得太残忍,最后还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做了实验,结果蚯蚓头部那半截真的活了。孩子们觉得很不可思议。 接着孩子们把蚯蚓带进课堂进行细致观察,达达担心蚯蚓离开土壤会死掉,所以他不仅把蚯蚓带进教室,还连同土壤也一起带进了教室,他发现蚯蚓钻进土里的速度很快。思思发现蚯蚓行走时,前端总是比后端粗,通过这一特点能轻易发现蚯蚓的行走方向。月月发现蚯蚓行走时会形成多种弯曲的形态,有时像“六”,有时像“九”,有时两条纠缠在一起,像绳子一样。琪琪刚开始很怕蚯蚓,根本不敢碰。在几次的观察中,她的胆子越来越大,可以把蚯蚓放在手心里用肌肤感受它的蠕动。最后孩子们认真观察后,动笔画起来,粗粗细细,各种形态的蚯蚓跃然纸上。这种边看实物边画的方式,特别是活动中的物体,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有难度。但我们要的并不是绘画的活灵活现,而是触动内心的那份愉悦,探索,体验的过程。孩子们结束绘画后,急急忙忙把蚯蚓带到教室外放生。此时,我感觉到,他们放掉的不仅是蚯蚓,而是他们对自然界生灵的守护之情。   (2)观察兔子     孜孜家里养了一只灰兔,每天都会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自己对这只兔子的喜爱之情,无形中激发了孩子们观察兔子的欲望。于是大家互相讨论,确立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可爱的兔子。本次活动在李家成教授提出的五字真言“做、听、说、读、写”的启发下,我和孩子、家长一起商讨制定了活动计划,由于孩子们平时写日记时,总是感到无从下笔,不知写些什么,关键就是他们没有亲身体验,所以无法有感而发。本次活动是在学生自愿参加基础上开展的,所以大家都特别投入。以下是活动设计:                   可爱的兔子主题活动设计图表 学校:海格小学校 年级:一年级 日期:2018年5月 内容:可爱的兔子 人数:5人 执教:焦忠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头到尾依次观察兔子的样子,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了解兔子的一些生活习性,学习用语言表达兔子的大体模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观察的兴趣,表达出喜爱小动物之情。 二、设计依据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探索的兴致,才会主动尝试,所以本次活动是构建在孩子主动发展意识的基础上。 2.孩子们通过对植物的探索,有一定的观察基础,可以用几句完整的话描述兔子的样子,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3.家长积极提供兔子资源,给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活动过程     走进孜孜家里,孩子们立刻奔向笼子旁边,笼子里有一只灰色的小兔。此时教师提出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孩子们按活动步骤进行实践观察。     1.做:按顺序进行观察     (1)从整体观察,包括兔子的颜色、大小等。     (2)从局部观察,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各部分的名称、数量、形状、颜色等。     (3)重点观察,喜欢兔子的什么部位,进行仔细观察。     2.听:听老师介绍兔子     孩子们在观察时,教师简要说明兔子的一些生活习性,种类分布。     3.说: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1)孩子们边观察边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述兔子的样子,以及观察的感受。 4.读:教师阅读范文 教师给孩子们阅读有关描写兔子的文章一或两篇,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5.写:尝试书写观察日记     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眼中的兔子,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6.评:展示评价日记     读给家长、同学、老师听,互相评一评。 四、总结反思,畅谈收获 本次活动是在孜孜家里开展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依然很兴奋,在回学校的路上,大家开始畅谈自己的收获。月月发现小兔子在吃白菜叶时,三瓣嘴一动一动的,太可爱了。达达发表感慨:“看到小兔子,我们很开心!”孩子们用大大的、小小的、红红的等形容词表达着对兔子的喜爱之情。 本次活动中,家长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写作、语言表达、评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动物的兴趣。 动物世界,千奇百怪,乡村动物资源一直很丰富,只要我们拥有发现的慧眼与尝试的勇气,引导乡村的孩子从身边的动物进行探索与发现,并融入各科的教学中,定会让孩子们的班级生活充满趣味,从而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3.用自然物质,发挥想象空间 乡村除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存在很多自然物质资源,如石子、木棍、稻草、农作物的秸秆等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原材料,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正在修建,校园内存有大量的沙土,孩子们在课下总会拾一些晶莹剔透或形状奇特的石子让我评价。看着这些石子,感受着孩子们的喜爱之情,试想为何不加以利用,让石子也成为丰富孩子们班级日常生活的资源呢? 首先,我利用网络搜集石子画资料,制作成PPT,让孩子们观赏。美丽的画面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制作的热情。其次,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自主选择石子画主题进行观察,看一看所需的石子形状,颜色以及其它材料。再次,孩子们自己或合作寻找收集所需石子,进行清洗,晒干。最后,由我提供纸张,胶水,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创作。作品中要写上主题,作品完成后,要向所有人做简要说明。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作品雏形不是很理想,胶水洒满纸张,不够整洁。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是高涨的,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把水彩笔、小木棍应用到了制作中。孩子们通过创作石子画,感受到自然界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发挥想象,总能创造美。   这一系列探索自然资源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体悟到自然世界的丰富与神奇,建立起亲近之情、探索之愿、体验之基。”[3]在活动实践中不断丰盈孩子们的班级日常生活。     二、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走进“集市”   “赶集”是乡村最普遍的现象,也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社会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与社交能力。在孩子刚刚学习认识人民币后,我就带领他们来到集市,利用手中的人民币进行购买商品的实践活动,让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首先,由我与家长进行沟通,给每个孩子分发总额为10元的人民币,但每张的面值不等,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购买物品时,学会思考怎样付钱是正好等价的或是最简便的方式。其次,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学习购买自己认为需要的,又不超出总额钱数的一件或两件商品。再次,采购商品后,计算自己的花销与剩余,互相评价,谁最会购物(商品即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又要注意节省开支)。最后,孩子们进行活动反思,达达说:“我花的钱最多,都买吃的了,我应该买些用的东西。”琪琪说:“我跟卖日记本的阿姨讲价了,她少收我5角钱。”思思说:“我没讲价,买贵了,下回我也要跟卖货的叔叔阿姨讲价。”孜孜说:“我花的钱最少,我不知道买什么?家里有的我都没有买。” 通过这次切身的购物体验,孩子们发现:买东西的时候要学会讲价;一定要买自己需要的物品,不能乱花钱。     2.走进“养老院” 除了开发利用“集市”这一资源外,村里的养老院,卫生所就建在笔者学校附近。我经常带领孩子走进养老院,做力所能及的事,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分享自己栽种秧苗所得的果实,向老人们献出自己的一颗爱心。孩子们的举动得到村里人的好评,也让班级日常生活融进社区。    3.走进“课堂” 除此之外,我不仅邀请卫生所里的医生走进孩子们的课堂,讲授如何防止感冒,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还邀请负责管理本村的民警,给孩子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虽然每节课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月月说她知道了感冒时要多喝水,多吃西红柿和胡萝卜;孜孜说他学会了灭火器怎么用;达达说他知道了可以用水、沙子灭火,还知道了油着火不能用水,要用沙子灭。 这些社会资源的挖掘利用,让孩子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增强了各种能力,得到了道德品质教育,从而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总之,乡村的社会资源还比较匮乏,需要教师敏锐的教育视角,不断努力挖掘其育人的价值,真正满足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才能给孩子创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 三、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学习“花棍舞” 东北地区曾是满族的故乡,村里的老一辈对满族舞蹈“花棍舞”情有独钟。晚饭过后,总是有一群喜爱跳舞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展现他们的舞姿。孩子们跟随其后,乱蹦乱跳。于是学校把这一资源融进班级日常生活,让孩子们也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班一年级的孩子身体协调力欠缺,还处于初学阶段。好在有月月爸爸不厌其烦地来到班级教孩子们跳舞,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孩子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跳得有模有样,为我们班级生活又增添了一种趣味。 2.欣赏“大秧歌” 除了“花棍舞”,“东北大秧歌”更是具有特色的人文资源。每年春节,各个村庄的秧歌队就会聚到一起举行大汇演,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此时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前去欣赏,我会要求孩子们拍下照片或录制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进行评比,看看谁照片或视频里的人最美,秧歌扭得最美。最后再让孩子们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达达说他最喜欢看里面的猪八戒了,跳得笨笨的。月月说她喜欢最前面扭秧歌的阿姨,扭的真好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赏与评价,发现美的事物,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乡村人文资源根据地域的不同,开发利用的角度也会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进行筛选,甄别,不要盲目跟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总结: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初步成效 通过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都在变化着。 1.学生的变化 第一,学生学习更加自觉,更喜欢来学校上课。第二,学生的审美、创造、交往、写作、表达、观察、实践等能力都得到提高。第三,学生学会了分享,奉献,道德品质得到提升。第四,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提升。 2.家长的变化 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家庭教育理念也有所改变,重视孩子参与活动体验。由学生的“监督者”转变为“协助者”、“支持者”。 3.教师的变化 第一,教师的专业能力:策划组织、家校合作,活动设计、挖掘资源等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第二,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得到转变,由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转变为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合成效,再次反思,在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笔者关于挖掘自然资源的尝试要丰富一些,其它方面只是做了初浅尝试,还有待于完善。针对乡土资源的探索,教师一定要有敏锐的教育意识,要回归学生发展的立场,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积极主动的成长氛围,从而不断地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才能使班级日常生活无限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1] 杨小微,李家成.中国班主任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69 [2][3]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209

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

摘 要: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是从人生起点开始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要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还要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关键词:乡土教育;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94-02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

当代中国的人口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市两大少数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

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生活的直观对象——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心理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今天,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儿园一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温州童谣《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如乐清民歌《对鸟》、温州童谣《叮叮当》。

2、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常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实际上,乡土教育资源和素材是随手拈来的。比如幼儿园内种植的洋紫荆(又名羊蹄甲)叶形如心、花色鲜艳,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写生画画。三月底四月初,收拾樟树的叶子,让孩子们观察落叶、新叶、老叶的丰富多样的颜色,樟树的花及树枝纹路,师法樟树叶子,画水彩画、手指画,用樟树枝叶制作时钟表盘。给孩子们讲解瓯越古村落建筑、家具、瓷器、瓯绣、染布,以及蓝色百缬布中出现的传统戏剧纹饰,让孩子们再开展艺术创作。可以收集整理制作以江心屿、瓯江、东海海鲜、蒲扇等主题的图片展、文化知识卡片等教具。可以用香螺壳、辣螺壳、花蛤壳、钉螺壳等食材做计数、串线教具。让孩子们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询问地名来历及变迁,分享叙述回老家、爷爷家、外婆家等的所见所闻、各地的风情习俗。

3、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

设计最忌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因此,在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家具、用具(竹编篮子等)、绿化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营造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不一定要设立乡土民俗馆,摆放已经很不实用的民俗物件:石磨、捣臼、扇稻谷的风车、纺织布机、斗笠、蓑衣等等,但可以编辑整理乡土教材资源书刊,老师们人手一册,粘贴悬挂本地剪纸、绣花、风景摄影、诗歌书画,摆放一些民间乐器、工艺美术品。每年植树节前后,安排亲子活动,种植乡土树种参与幼儿园改造。安排春播、夏播、秋播,种植本地主要农作物。如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4月中下旬播种蒲瓜、豇豆、茄子,同时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由各幼儿园提出申请、落实种植地及日常保护责任,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乡土濒危珍稀保护植物及栽培指导。

4、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大融合、多元文化是势不可挡的主流,孩子们需要广博且包含整个世界的教学题材。文化的多样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提供富有创造力的原动力,它影响着他们所铸造的关系、所做的关于职业和个人的判断,以及所处理的社会事务,因而对文化的差异感到舒畅。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的新颖之处在于承认对于人们尊重的承诺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乡土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套,不能一味排外,更不能表现为一种地方观念、狭隘和内向性,甚至大民族主义占优势的倾向。班级中有父母在法国、西班牙的孩子,可以请家长协助,择时来园介绍欧洲文明,跳一跳西班牙舞蹈。同理如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文化,可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特有的家长资源。不能让留守子女、异乡子女对于他们接触到另一种乡土文化产生陌生恐惧、或鄙视、或自卑的心理。可以结合六一节汇演、每月一次的世界之旅等载体开展学习交流。乡土文化教育要体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只有在和谐共生、比较竞争中,才会更好地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吸引力的心灵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裴娣娜. 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

乡土资源论文范文

地理教学模式对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架起了地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地理论文 范文 一:学伴互助式地理教学分析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有优势。但时代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如果教师及他(她)的 教学 方法 一成不变,就会使其劣势凸显出来,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势必要进行课改,但是改向何方,怎样改,有很多先锋已经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有各种各样的效果。详细记录了在课改过程中的观念、做法、 反思 ,很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改;学伴互助;地理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是通过以下教学模式来进行的:(1)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被人们称为“满堂灌”或者叫“填鸭式” 教育 ,这种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这是“满堂灌模式”的一种变形。这些教学模式有优势,但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在传统与新兴的矛盾冲突中,学校领导站位高,思想新,提出了我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义不容辞首当其冲进行课改。在我的地理课堂上,确定为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

课改首先是理念的改变,要改变传统的思想,确定以生为本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地方过去叫学堂,现在叫学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定教,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要做好导的工作,定位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随机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精彩的,有生命力的。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这是合作学习的优点,但是合作学习也存在弊端,人数较多的小组在进行学习和展示时,通常是一人做主角,其他人做配角。所以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选择两人为一个学伴小组。

二、学伴之间角色的定位

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是以两个人为一小组(特殊情况也可三个人组成小组),这两个人互为学伴,优势突出一些的被称为“学长”,成绩弱一些的被称作“学友”,他们之间是朋友、伙伴的关系,比起“师傅”和“徒弟”,学生的心理上舒服了很多。学伴的组合不是固定的,一个阶段以后会进行微调。

三、问题导学

(一)导学题的编制

1.导学题的设置具有指导性。初中的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引导,导学题则相当于这节课的脉络,把大块的课文分解为小的问题,将图片融入课文,引导学生顺着脉络,紧扣知识的重难点去分析去思考。

2.导学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

3.导学题的设置不能离开图。地理课堂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图多,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设置的导学题目也不能离开图,地图功能十分巨大,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4.导学题的设置要体现 学习方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个培养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把学生养成“看到新知,联想旧知;应用已知,探究未知”,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在没有我们设置的导学题时,他们也能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这才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所以在设置导学题时,应更多地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

(二)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在课堂上,先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出示导学题,使学生在自学课本时有一个抓手,在自学过程中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主学习,第二阶段是课改的中心,学友向学长汇报自学情况,学长指导学友。学长不会的内容可以与其他小组的学长交流,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巡视指导。自学结束,以学伴为单位进行展示,一般是学友回答问题,学长评价,学伴自己也可以根据情况而定谁来回答。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必再重复,教师根据巡视以及学生展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点知识师生交流完毕,一定要留出当堂训练的时间,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堂评价

在学伴互助的课堂上,学长学友是一个学伴小组,他们共同学习,但展示的时候主要由学友来进行,学友展示的好,说明学长真正起到了帮助的作用,二者共同加分,如果学长单独回答展示,则没有学友得分高,这一点对于学友的激励是很大的。除了关注学伴们在展示时的表现,其实更重要的是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长学友的评价和鼓励,观察学伴之间是否和谐互助,否则还应进行调整。

五、效果初显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凸显出来:学生能够做到由被动地听老师讲转为主动的学,从旁观者变成了拓荒者;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从旁听者变成了演讲者;成绩不太理想的学友有了在课堂上表现、表达的机会,而这些原来都是被学长统领着;学长由回答问题的踊跃者,成为了小老师,有了质的变化,他们不仅能够完成课堂的学习内容,还得到了更高层次的锻炼。当然我的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在摸索与改进中,但是作为教师在经历了课改之后,有了对比,更加坚定了我将课改之路走下去的决心,放手也是一种爱,我甘愿做他们的铺路石,送他们走向更远的前方,而不仅仅是教给他们如何去应付考试。

参考文献:

[1]__刚.我们的课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范志国.初中地理教学评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2.

地理论文范文二: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摘要: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学生与地理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针对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乡土地理;初中;地理教学;运用

初中地理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以及一些人体和自然规律进行认知学习,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地理学习涉及到的内容比较抽象,一些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无法融入到地理学习中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了乡土地理的元素。所谓乡土地理也就是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

一、结合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的学习动力都比不上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先要让学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结合自身熟知的事物进行学习。由于自身对于乡土地理比较熟悉,所以从心理上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强的自信心,加上乡土地理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可以真实感知到的,能够看见和感受到的事物,更会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和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地势和地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开展教学,提问“在自己家的附近都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是小的时候最喜欢去的”。一些学生可能会说“山坡上,因为张家口的山还算是比较多的,所以家附近的小山就成了小伙伴玩乐的地方。”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张家口的山比较多呢?”学生可能就想到与地理相关的丘陵地形,联系张家口的实际情况,能够感受到地形对于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推广开去,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地区,不同的地形对于当地的人们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让学生对中国地形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要知道其他地区人们生活的地形环境是怎样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乡土地理,进行德育素质教育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地理知识和自身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感,因此学习的兴致并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融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家乡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有清晰的了解,在学习与自身生活相关的内容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由于每个学生对于家乡都会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对于家乡发生的变化也会格外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以乡土地理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神奇魅力,通过一些真实事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比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北农村地区的环境以及土壤比较适合棉花、辣椒等作物的生长,所以当地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这些农作物的 种植 ,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引进了五彩棉花的种植,更是使得农业种植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样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同时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为自己的家乡开发一些新的农业作物,以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表达自身对家乡的热爱。

三、开展乡土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和感受地理知识,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探究,涉及到人文、地理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乡土地理进行分析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探索的同时,能够对教材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其中包括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学习,如果根据教材进行笼统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乡土实践,对当地的土壤状况以及水利资源状况等进行实际的分析调查,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实际的学习分析 总结 当地的资源状况。从本土地区的资源状况着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这样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融入乡土地理知识,让学生对熟知的事物进行分析理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张德海.让地理融入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的感受[J].教师,2013(3).

[3]陈雪梅.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2014(17).

地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地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地理论文

3. 地理教育论文

4. 初中地理教育论文

5.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3篇

乡土地理材料是地理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由于初中学生具有好新奇、好追问、好探索的特点,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这些...

脸庞拂过故乡的风,天上飘过故乡的云.思念起故乡的那一轮明月时,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笼罩在心怀,透过朦胧的月光,仿佛能看到亲人的笑颜.当思乡之情无处表达的时候,一盘美味的家乡菜肴,使游子的心与故乡的山山水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熟悉的乡音,淳朴的乡情;那绵长的乡思,浓烈的乡愁化作品尝中无尽的回味……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们素以饮食文化闻名于世.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们又以乡土情结而被人称道,当饮食文化与乡土情结相凝结时,家乡菜自然也就成了情感纽带.在华灯初上的夜晚,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常可以看到:三五同乡人,同尝家乡菜,共品家乡酒,畅叙家乡情,其情切切,其乐融融.作为异乡之客的无奈与痛苦,随着笑声与清风渐渐走远.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对异地水土不服,我猜一则气候差异,二则饮食不同.可见,味蕾上的家乡永远难忘,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不可磨灭的痕迹.我记得请一位从四川远道而来的朋友吃饭,整个宴席,他对水煮鱼情有独钟,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爱吃,出门在外地也应该换换口味才是.他憨笑着说:“这道菜有种味道叫做‘家’”.仿佛因为这道菜将我与他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不是一乡人,胜似一乡人,我也成了他眼中的“老乡”.家乡菜不需珍馐佳肴,不需山珍海味.一捧家乡的红枣,一碟家乡的花生米,一杯家乡的小米酒,一碗家乡的榆钱饭,就是一片飘荡在远方的树叶,对养育它的根的思念,对根的诉说,对根的企盼,纯真而又温暖.叶落归根,落花化泥,当冰雪覆盖了游子的足迹,当风霜吹散了离人的身影,漂泊的心返回了故乡.在经历人生的暴风骤雨之后,内心不在躁动,一切都看得宁静,一切都感到恬淡,一切都归于平定.家乡已变得清晰,家乡的菜肴更觉鲜美.脸上拂过熟悉的风,天上飘过熟悉的云.在院中的大槐树下,伴着悠扬的笛声,啜饮着家乡的清茶,回想起异乡的家乡菜,感到十分惬意.它丰富了游子的物质生活;它支撑了游子的精神世界;它使游子的征途不再寂寞,使游子心中的家乡不再遥远.

乡土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

例如:引用的是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则,在参考文献中格式为: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参考标准格式指的是写论文的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格式,根据资源的类型可分为这本书[M],[C]学报》发布会上,报纸文章[N],[J],期刊文章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一]学报文献、杂志[G]。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报[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Internet[OL]、CD[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论乡村教育的发展的论文

[摘 要] 乡村教育经百年发展,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近代,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县创办的乡农学校旨在实现政教合一,启发农民自觉,从而实现村民自治;新时期,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带领河南辉县的年轻教师创办社区大学,发展成人教育,意在唤醒逐渐被城市文明弱化和边缘化的乡土记忆,传续乡土文化的根脉。通过比较两种乡村教育形式在建设背景、内容设置、产生影响上的不同,探究现如今乡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思考世代乡村教育实践者的责任担当与价值实现。

[关键词] 乡村教育;乡农学校;社区大学

梁漱溟先生曾说,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的人与他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而两者的结合势必要依附于乡村教育的建立。

一、乡村教育创办的背景

1.乡农学校的创办

梁漱溟认为近代中国问题的实质是文化失调, 西方的入侵使中国人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两大缺点: 缺乏团体组织意识和不重视科学技术。而救国之道则是“重构文化”, 即调和中西方文化, 汲取西方文化中的重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的长处,保留中国的固有精神。由于当时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聚集在农村,因此改良旧中国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农村。乡农学校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强调其行政机关,则注重实行乡村教育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将中国的地方自治放到教育中来,即作为学生的村民要以团体为重,关心村庄公共事务,积极发表意见。作为教育机关,则体现在教员讲授乡村建设的`课程,主要有阐发“中国民族精神”的“精神陶炼”和因地因时制宜的“实用技术”。

2.社区大学的创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冲击着乡村,从而改写了“乡土中国”的发展轨迹。在这场以“离土”为主旋律的文化大迁徙中,乡村的社会生态日趋瓦解,村教育更因落入“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而面临深度危机。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规模撤点并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导致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为了追逐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父母陪孩子进城读书已成为乡村普遍的事实。这种教育改革政策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割断了孩子与乡土的联系。

3.两者在乡村教育目的方面的比较

梁漱溟先生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即同时把乡农学校作为乡村的自治组织。以乡村教育机构及其所进行的民众教育作为整个乡村建设的基础,乡农学校既是民众教育机构又是乡村行政机构,意在通过教育唤起民众,进而开展乡村建设。孙庆忠教授提出教育即唤醒的理念,通过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恢复农村家庭教育的功能,进而更好的延续乡土文化。不同的时代背景使乡村教育承担着不同的使命,无论是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还是唤醒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观念,皆反映出乡村教育对乡村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乡农学校、社区大学的内容设置

乡农学校的性质为团体组织,有明确的范围划分,而社区大学则以乡村学校为中心,向周围村落延展进行乡村教育运动,无地域范围的划分。源于乡农学校行政机的属性,四大结构各有明确的职责、权利与义务,均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构成组织,维持了学校的稳定运转。设有类似于现行的地方立法、司法机关,结构严明。社区大学的机构设置更趋于扁平化,没有严格的层级限制,适合向外延拓。

乡农学校的课程开设注重精神陶冶,包括启发农民自觉,培养村民的公共意识与参与意识,同时强调对校长、校董会的绝对服从。社区大学的课程注重对乡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村民对自身乡土文化的认同,进而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

三、从功能主义视角比较两者运行的现实影响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方案是以乡村为基本单位,中心环节是通过乡农学校,引导农民关心社区问题、参与政治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成就一个权力来自人民的自治式的民主政治。他相信具有高度传统修养又掌握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应当并且能够指导混乱中的中国走上正确的道路。寄希望于知识分子来复兴农村的功能主义理论在面对遭受外来侵略的巨大社会变迁中显得微不足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社区大学的运行理念则体现了帕森斯对行动类型划分的三个层次。通过成人教育,首先唤醒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让学员重新审视乡土事物的价值,进而从内心接受并且潜移默化的落实到行动中,以达到重视教育、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乡土教育目的。即从认知乡土文化的价值到用鉴赏的眼光审其意义,再到言传身教高度评价乡村教育。

四、如今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乡村教育目前的发展出路要从农村教育本身的功能定位出发,改变农村教育城市文化导向的基本设定,丰富农村教育的乡土文化内涵,以寻求农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适切、与乡土文化协调的道路。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组建具有乡土情结的教师队伍、利用社区资源营造乡土文化教育氛围、实现乡土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一。

五、世代乡村教育实践者的责任担当

梁漱溟将自己的乡农学校建设总结为:“尽管并非全无是处,我诚然错了”,半个世纪后,中国农村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文化问题,这些问题促使人们重读梁老的乡村教育理论。“只有经过田野的洗礼,学生才能对社会学有自己的理解,才能热爱所学专业,才能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是孙庆忠教授对专业学生进行“成人训练”的教育理念。孙庆忠带领学生深入田野,助力提升村民改变处境、创造生活的能力,这种身体力行的乡村实践,小而言之是以文化干预的方式所做的村落减贫和脱贫实验,大而言之是在寻找乡村复育之道。

笔者看来,梁漱溟与孙庆忠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乡村教育的目的、路径不同,却都执着于同一件事:做一名理想主义者,简单而纯粹,拥有关注乡村、服务乡村的情怀和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困境中依然热爱生活并且对美和智慧抱以积极想象。

参考文献:

[1]《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乡村组织之乡农学校一章.

[2]《梁漱溟自传》梁漱溟——我为何有乡村建设的主张一章.

[3]《乡村教育视域下乡土文化的割裂与传承》李长娟.

[4]《论梁漱溟创办的乡农学校》端木凡义.

[5]《农村教育与乡土文化的传承》路仕平.

[6]《文化失忆与农村教育的使命》孙庆忠.

[7]《本科生研究性教学的教育关怀》孙庆忠.

利用本土资源论文的参考文献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上述认识,还是十分传统的,是不全面的、肤浅的。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对其优越性必将会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想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正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基于以下前提: 1、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因此,对其优越性的理解我们不可能是“先知先觉”,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总结。 2、衡量和比较哪一个社会制度优越,决不能离开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片面地从现有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而应当主要看它是不是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这些方面是资本主义制度远远无法比拟的。虽然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会主义国家要高,这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各自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不同所造成的,决不是有的人所说的是由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所决定的。 3、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相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制度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几十年的历史。所以,相比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发展目前还不完善,还不充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们不能拿拥有几百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来比拟和衡量只有几十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 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从来不会是历史的瞬间,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邓小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只要基于上述前提,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乃至挫折就会有客观、公正地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及其优越性就不会产生信仰危机。 三、正视伟大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人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这就是一代伟人向世人昭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说,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尽管在一段时间,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全面发展的道路; 是一条坚持全面改革和开放的道路;是一条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历时70年,跨越两个百年、两个千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振兴中华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卓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事业日益进步,国防建设更加巩固,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发展,外交事业谱写新的华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成功实现。全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振奋、生活幸福。十多亿人口的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千百年来人们衣食住行无忧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一切靠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晶,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理想的追求。这条道路,已经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面振兴,只能由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实现。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结论。

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论文

[摘要] 我们可爱的家乡丽水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本土文化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可说处处是教材。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根据丽水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来选择和调整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本人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使我们的孩子深入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家乡、从小具有本土意识作了一个调查研究。

[关键词] 本土文化主题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的家乡丽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我们试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从家乡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中科学地筛选和归纳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使本土文化资源与主题探究活动有机整合,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起本土意识。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师幼整体性和谐发展;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范围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莲都区机关幼儿园大一班20名幼儿,其中男女各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各种材料并进行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研究,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研经验,为研究活动积累材料。

三、过程分析

1、幼儿对本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

我们面向幼儿科学地设计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表,问卷从丽水的风光、历史、人文、特产等几大方面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熟悉程度。

2、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整合

(1)目标上的整合。

本着主题活动与《规程》、《纲要》培养目标一致:以幼儿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的原则,我们在制定主题探究活动以此为准绳,尽量在落实的过程中,体现出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体现目标上的整合。

(2)内容与形式的整合。

在研究中,我们提倡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方式,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关心幼儿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因此,我们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教育形式,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以目标的整合为基点,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

3、主题的建构与开展。

主题建构的原则应是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方便幼儿实际操作的。有关专家认为,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是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我们在主题网络的架构与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这些原则。

丽水地处浙西南边陲,拥有多种香飘万家的绿色生态名茶、脍炙人口的椪柑和香菇等生态特产。并赢得了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缙云仙都黄帝祠宇,龙泉青瓷与古剑,青田石雕、云和木制品等,无不散发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幽香。丽水还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如防洪堤、缙云仙都、莲都东西岩、南明山摩崖题记、遂昌南尖岩以及各处的漂流等等无不体现了丽水的人杰地灵。针对丽水这些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我们选择性地开展了如下主题活动:摄影文化(摄影节、家乡的美景、小小摄影师〈摄影作品展〉)、茶文化(茶叶、茶的文化、丽水名茶)、家乡的特产(柑橘丰收了、青田石雕、龙泉青瓷)、我爱母亲河(美丽的防洪堤、森林公园、环保小卫士)等,均历时半学年。

四、结果分析

(一)幼儿对本土文化有了较大程度的了解和熟悉

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在研究初期我们对幼儿开展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问卷的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在经过为期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之后,在对原有问卷进行问题的深化与补充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对幼儿进行了本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经过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幼儿得到了爱家乡的情感体验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通过对幼儿的问卷及日常生活中的了解,发现幼儿对家乡的概念很模糊与淡薄,甚至有部分幼儿根本不了解家乡的概念。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主题探索活动,幼儿在收集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熟悉了家乡的文化,慢慢强化了家乡的概念,并从对家乡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产生了一定的自豪感。如在“摄影文化”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充分应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幼儿参加“国际摄影文化节”后高涨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小小摄影师”的系列主题探究活动,并举办了幼儿摄影作品展。展出的摄影作品全部来自幼儿手中的相机,镜头均采自丽水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及人物、花草等,虽然拍摄的角度很幼稚,拍摄的镜头不尽美观,但这些却是幼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幼儿对家乡的美好观感和殷殷热情。

(三)师幼互动得到充分体现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行为空间,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幼儿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才能使他们主题探索活动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启发指导幼儿。例如在“茶文化”这一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带幼儿参观了茶园。回来的途中有一幼儿问:“树上的茶叶是绿的,但我们家的茶叶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针对幼儿的这一问题,我们又设计了炒茶、泡茶和品茶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录像和实地参观工人的炒茶工作,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通过这些师幼互动活动,幼儿对茶文化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

(四)幼儿的多项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资料,制定了一套有计划、有目的的较为完整的主题活动计划,并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实践。它的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探索、交流、分享、合作多种形式,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幼儿了解了家乡资源的珍贵,使他们懂得了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五、思考与建议

本土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实践证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巩固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如何有选择性地运用本土文化资源。

家乡丽水的文化资源无穷无尽,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在制定主题活动时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无限的本土文化,所以如何选择本土文化资源为课程、为主题服务,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深入挖掘家乡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让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生动的教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成为主题开发、实施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比如在“我爱防洪堤”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让家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家乡防洪堤的美丽,并让幼儿在保护母亲河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亲近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观察力、审美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通过教育合力,能进行教师在幼儿园所不能充分开展的补充活动,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主题的兴趣更浓了,对主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陈鹤琴

[3]《幼儿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摘要: 幼儿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发展成长的.幼儿的游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游戏环境有关, 也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程度和游戏中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 我园在创设游戏环境时, 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的本土资源, 为幼儿创设有特色的环境, 优化游戏品质, 传承地方文化.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幼儿园; 游戏环境;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各类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依据教育目标,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教师要创设有质量的游戏环境, 而我园在创设环境时, 更是考虑到园本文化特色, 将本土资源加入其中, 引导幼儿感受传统元素的美感.

一、本土资源对园校环境的映射

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创设愉悦轻松的环境可以让幼儿感到舒适, 更能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提高游戏的质量.不管是校园走廊环境创设, 还是班级室内游戏区域, 都要让幼儿感到轻松和谐.为幼儿提供他们熟悉的事物, 能让幼儿愿意亲近, 所以在创设环境时, 教师要考虑到将本土资源加入进去.千灯是先贤顾炎武的故乡、昆曲的发源地, 而我园旁边更是有一大片田野, 有极为丰富的本土自然资源, 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为创设环境时带来了很多灵感.我园将每个年级组定一个主题, 充分利用草绳、蒲团、扇子等自然材料, 以师生合作、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收集, 然后教师通过灵活地组合拼贴, 为幼儿创设多样的游戏环境.除了环境以外, 教师们有将装鸡蛋的盒子装饰在主题墙上的, 有将竹编的垫子放到自然角的, 有将本土材料带进教学活动的等等.我们将自然风光也融入到游戏环境中, 根据季节的变化, 制定不同的活动让幼儿走进自然, 接触自然.春天, 我们请幼儿观察春天的小草、树上的枝芽;夏天, 我们和幼儿一起观察种植区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记录农作物的成长过程;秋天, 请家长带幼儿去捡落叶, 感受季节给植物带来的变化;冬天, 我们和幼儿一起观察早晨霜在小草上的样子, 从各个层面感受季节的变化.

二、本土资源在角色游戏中的利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对幼儿的成长来说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幼儿教育是在各类具有成长意义的游戏过程中完成的.对幼儿有吸引力的便是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师在设计游戏时, 要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 通过感知动作、学习观察、促进记忆、活跃思维、激发想象.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比较受欢迎, 因此常换常新的游戏环境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上学期, 根据教研室的要求, 大班进行了清货架的游戏模式, 由幼儿自由拼摆货架, 并自己决定今天游戏开什么店.因此在创设环境时, 我们考虑了很多种方案, 虽然放手让幼儿更加自主, 但是不能放任幼儿无规则地游戏.最后通过商量研讨, 我们将两条走廊都规划成六个店, 不再由原先的架子隔开, 其中一条走廊利用麻绳编织成渔网挂在墙上, 请幼儿装饰蒲扇、麻袋、木桩、竹匾、蒲团等, 然后贴在每个店后, 通过不同的背景来区分店的范围;另一条走廊我们制作了六个不同的屋檐来区别.这样既不限制幼儿自主游戏, 也能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游戏的场所.

小班、中班的走廊角色游戏注重更多的是幼儿的参与性.小班利用扁担和幼儿一起制作环境, 在不同的游戏店中提供不同的材料, 竹编、草编等材料都比较受幼儿的欢迎.相较于大班的材料, 小中班的都比较低结构, 不需要很复杂的操作, 幼儿通过两两间的合作也能完成, 这样的操作材料能在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本土资源在室内区域游戏中的利用

在创设室内游戏区域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 投放适合幼儿的材料.如小班在创设环境时, 考虑到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 比较喜欢新鲜事物, 专注的时间也比较短.于是, 小班在区域中投放不织布、鞋带、硬纸板、草编席子等.用硬纸板制作成鞋子的模板, 戳几个洞, 请幼儿练习穿鞋带;将不织布剪裁两片相同的形状, 幼儿利用鞋带将两片穿在一起, 可以制作成不同形状、不同的颜色的包包.

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材料.在美工区中, 给幼儿提供教师用鞋盒制作的一个基础底座, 各种颜色的毛线, 幼儿将毛线有规律地一圈一圈围绕, 可以编织成一条围巾, 这样的游戏既能锻炼幼儿的小肌肉, 还能激发幼儿的空间想象力.有些女孩子喜欢编辫子, 教师可以将地垫剪成脸的形状, 再提供粗一点的麻绳, 请幼儿给小宝宝编辫子, 这个游戏比较受女孩子的欢迎.

大班的动手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们通过小班、中班的练习, 已经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大班的美工区中, 我们给幼儿提供不同颜色、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豆子, 请幼儿进行种子拼贴, 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 也能观察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 能让教师更具针对性地进行活动.

四、本土资源在户外区域活动中的利用

户外区域活动空间比较大,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干扰也比较少, 很受幼儿的喜欢.心理安全和自由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个性, 激发幼儿在游戏主动探索的欲望.我园结合本园的特色, 从实际出发, 创设了富有乡土特色的户外区域活动.如竹凳区的架子和梯子都是竹子制成的;探索区是将竹梯架在树上, 幼儿可以观察树上的鸟窝, 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新鲜事物;沙水区有筛子, 幼儿能通过筛子不同大小的漏缝来观察沙子的粗细;还有树屋、跨跳区等等.在每个区域投放材料时, 我们充分考虑到本土资源的利用, 沙、竹竿、稻草、竹梯等, 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 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发出不同的玩法, 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去玩.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具象、生动的内容, 在幼儿与材料的接触中, 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索、观察, 而且是持续性的, 教师在这过程中, 只需要做幼儿的支持者.

合理利用本土资源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 还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有效发展.在这方面, 我们认识挖掘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 相信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优化创设, 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 满足各个年龄段幼儿的成长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花云.利用家乡本土资源, 促进幼儿园游戏的开展[J].东方宝宝 (保育与教育) , 2012 (1) .

乡土历史资源论文范文集

举例: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衣、食、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起码需求,即便是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人也是不能缺少的。住,也即民居,是建筑之起源,它是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所构建的,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活动空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活动《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民居即在这种历史背境中产生,而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它既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生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文化行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建筑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活于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都会尽量地利用当地的天然建材,创造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它包含着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思想潮流和审美观念,反映了某一区域的地方文化特征,民居是最能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建筑之一,它把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精神、物质追求用技术和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潮州民居由于潮人的民系特点属福佬民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早在清初就引起外界的注意。康熙·林杭学《潮州府志》(下称《林志》)和乾隆·周硕勋《潮州府志》(下称《周志》)曾对潮州民居作如下描述:营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比屋诗书经诵之声相闻,彬彬乎文物甲于岭表。(《林志》)望族营造屋庐,必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廓中,强半皆高闰闳,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镇也多鸟革瀈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是飓风摧扑,烈火焚会,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界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远甚。(《周志》)林杭学、周硕勋简明地介绍了清初潮州城乡之民居建筑大势、环境、工艺、材料、质量和体现出来的潮州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由于有这些观念和意识,才使潮州民居建筑成了一种具有自已区域特色的传统形式。潮州民居的发展轨迹潮州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期,潮州原住民的居住方式今己渺不可考,澄海汉代龟山遗址,是一处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其中f1建筑基址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中间为夯土隔墙和柱础,似乎是条状排屋;f2建筑基址平面为圆形,垒石墙;f3建筑基址已破坏,但依然可辨出是一处三合院式建筑,后部为一堂二室,隔着过道,前部两侧是廊房,中间是庭院,整座建筑夯土作墙,出土柱础石较多,内部似多出使用柱子承托梁架;f4建筑基址长方形,用隔墙分成东西2间,建筑的外墙和隔墙都是夯土墙,同时还出土有地砖、瓦当、瓦顶、筒瓦等。上述出土建筑基址表明了汉代的建筑水平和中原建筑文化已向粤东传播,其中的三合院式建筑可以说是后期潮州民居发展的雏形;同时从出土的瓦当、瓦顶可以证明宋代苏东坡《与吴子野书》言瓦屋始于宋广平之说不成立。晋代的建筑遗构,今也难见实物,揭阳新亨镇九肚山发现的晋代全木构房屋,坐北朝南,平面方形,室内长宽各为米,高米,竖木为墙,屋顶盖木板覆以粘土。这可说明这一时期潮州民居建筑形式和用料工艺已不亚于岭北地区。唐宋代是潮州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民居用料方面,在潮州发现的多座唐窑中,仅春光窑上埔就有26座,窑址出土了建筑陶瓷印纹砖、瓦当、筒瓦、板瓦。出土的印花瓦当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类,表面模印莲花瓣和菊花瓣纹,图案规整,手法熟炼,竟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瓦当一样。潮州唐墓曾出丈一块莲花纪年砖,刻有“仪凤四年”(639)铭文。北宋苏东坡《与吴子野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迩延及支郡,而潮尤盛,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从唐窑出土和东坡的描述,虽宋广平之说不能成立,但也可知民居已普遍采用砖瓦,且烧制水平已不亚于中原。可见该时频潮州民居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为时人所关注。 宋代能见到实物且得到保护的最早期潮州民居建筑要数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许驸府,它位于中山路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许珏府第。因许珏尚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故潮人称之为“驸马府”。该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原建年代的布局、构造特点型制和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明显是明清时期驷马拖车的雏形。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的八闽、江西移民迁居潮州;东南各省的游宦;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潮商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文化,使潮州民居建筑走向成熟,民居建筑也已形成了保留古制 、 形式趋同、 恪守礼制,重视教育。讲究实用,突出兼容、 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等自已的诸多风格(另文)。这个时期的实例在潮州遍处皆有,从这个时期的实例可以看出潮州民居建筑己形成自已的风格,成为中华建筑文化一颗璀灿明珠。清代后期,因潮州濒临东南亚,跨国商贸活跃,潮州是著名侨乡,侨民甚众,且旅外潮人有于外创业,回乡建屋之习惯,在回乡建屋同时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民居大量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潮州民居建筑文化的证例。潮州民居的类型和风格特色潮州民居的类型很多,最基本的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它的民居形式如:“百凤朝阳”、“驷马拖车”、“三壁连”等规制多以“四点金”、“下山虎”为基本单元组合衍生。在一些山区、乡镇尚有不少堡寨形式和带有客家特色的民居。潮州民居在早期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渗透,后期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建筑的俊逸、清纯,逐渐地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1、保留古制 形式趋同潮州开发迟于中原,而民间工匠的建筑技术主要是靠师徒相承的私授形式。因此,在古代信息传播迟慢的条件下,对中原的先进技术有着传播过程之时差。一些珍存之民居在细部结构上至为难得地保留了前代的古制,一些几经重修之民居因格守原则而较好地保留古制,如“斗栱之斗底皆刻皿板”,是见之中唐之前,远者可溯至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中山国铜方案上的斗栱模型,斗底即刻有皿板),这种做法在中原地区宋代遗构已为鲜见,而在潮州民居中自宋至清如许驸马府、猷巷黄府尚存此唐代之前古风。自然环境与民系文化的同一性,使潮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具有许多共通点,反映于民居上就有风格的趋同性。同全国大部分民居建筑一样,潮州民居均恪守对称的布局,它们都有明确的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规模大时则纵向延伸或横向发展,规模更大时则多厅堂组合,或并列数条轴线,形成多院落组成的大型民居,因为带有祭祖、敬神的功能,因而厅堂的中心地位在空间组合中处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2、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轻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所谓轻巧,一是单体体量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宏敞高大;二是外表视觉效果不及中原地区之威严,也不及江南地区之俊逸。无论是屋顶的曲线、檐角的举翘、门面的布局、颜色的涂饰只要作一比较,就可以感受到潮州民居的特色。以色彩为例,北方喜上下均重彩,金碧辉煌,团花簇锦,显得雍容华贵;江南喜用素色和黑色,颜色清纯,与水乡之环境协调。而潮州民居的色调较之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在潮州民居中,通常是灰麻石或灰面勒脚,贝灰墙面,灰瓦屋面,唯有屋脊和山墙、大门口才饰以较为鲜艳悦目的灰塑、嵌瓷、彩画、木雕、石雕,在屋檐与屋面交界处常施以黑色边线,画上彩色(有的黑色)卷草、悬鱼、夔纹,使轮廓醒目,在强烈的日光下,丰富了立面的变化,表现出传统建筑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于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使居住活动舒适凉快。潮州民居注重整体环境设计达到室内降温效应,形成一个适宜人居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环境。为使空气流通,采用前低后高,巷里对直以兜风入室,此所谓之“露白”,加强了室内的穿堂风和足够的日照。在民居向大型化组合发展的情况下,横纵之间以火巷、屏风、槅扇等相隔,既通风、又防火、便交通、达到形式上的分隔。就是照壁、砌砖窗花、厅堂、门口采用的门罩、拦干门、闪门、博古等空间分隔构件,都以不同材料做成通雕,以利空气对流,达到分而不隔,更使石雕木雕等传统工艺有用武之地。木结构多采用彻上露明造,让所有之建筑构件通风透气,木材尽量外露以防白蚁、防腐朽,庭院内多为敞厅,门窗多朝天井,一般人的天井都设有花圃、水池、花木、莲缸、四季常青、静谧幽雅、更有利于调节室内温度。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潮州民居的通透特点。3、恪守礼制,重视教育。嘉庆《澄海县志》曰:“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因为宗祠是联系族人、举行宗族活动之纽带,也是衡量宗族实力之窗口。它在强化封建礼制上的作用与影响不言而喻。在民居中,礼制秩序对其建筑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百凤朝阳式宅院、门厅会客、后厅设龛祭祖、中厅可行各种大礼;中厅西侧大房,乃家长之居室,前院为客房,后院为内眷,火巷排屋则为族人、佣人之住所,这种格局,切实地体现了父权统治,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伦理秩序,即便是最基本的“下山虎”、“四点金”,上厅正屋,一定要高于下厅,大房的纵深长度也一定要超过下房,上下的尊卑等级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在装饰题材中,二十四孝、忠义戏曲故事、以及英雄神话故事、渔、耕、樵、读等传统题材使用频率最高,学为民居之彩画、木雕、石雕用于大门、闪门、隔断等构件之上,这无不体现其建造者敦敦之教诲。又“家有千金,必构书斋”(《周志》),简单8个字刻画出潮州文风之盛,从此更可看出潮人对教育重视之程度。4、讲究实用,突出兼容。潮州地处亚热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河海交汇,雨水多、台风多,洪患多,建筑物须立足于实用、牢固上。又因潮州森林资源不丰,故建筑材料以石材、泥沙、贝灰为主,《周志》称“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也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扑、列火焚馀,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贝灰沙的广泛应用,是潮州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潮州民居屋顶多采用硬山式,因为它所有的屋顶形式中有更好的搞风防火性能,而且出椽不长,不易受淋,为了防风,屋顶偏于平缓,又适当降低高度。檐口加封檐板以阻挡气流进入;屋瓦铺双层,以利隔热,瓦面交接处抺灰做成瓦垅,以增加屋面重量以及前述的轻巧造型、通透石雕、木雕构件等等无不体现潮州民居讲究实用的特色。至于突出兼容,明中叶以前,潮州民居建筑多受八闽文化和中原文化辐射,此后由于潮商在江南一带活动频繁,则受到江南文化较大影响,近代则较早吸纳了一些海外文化因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式的兼容,才使潮州民居的不断发展,显得绚丽多彩又风格独具,近代以来,海外的建材、模式以强劲的势头进入本土,许多民宅纷纷使用“红毛灰”、玻璃、瓷砖、如蒪园之建玻璃厅(民谚有“起大厝,激玻璃”之句),澄海陈慈黉故居的拱门、檐梁内容中甚至用了英文字母,门窗饰件兼用嵌瓷与石膏构件、地板用马赛克。顺德居的书斋装饰,以及遍处皆是的古城区沿街骑楼等……。但是这些居宅、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外观大都以潮州建筑传统风格为基调,反映了潮州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外来文化的善于融合吸收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客家民居作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土楼和围龙屋已经被新一代的客家人彻底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民居如果不加强保护力度,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发展,为保护潮汕艺术精品寻找到更好的天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潮汕民居本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代的磁砖和大理石等在潮汕民居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潮汕民居的艺术风格,使得原来守旧落俗的潮汕民居又焕发了新的风采。当然,这种以生活功能为主潮汕民居的发展并不能从整体上说明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作为潮汕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潮汕民居的传承体现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特征。在这一个传承中,我们看到了中原汉文化的身影,同时我们也看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精华。而潮汕民居在吸收这些精华的时候,无疑会对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产生影响。潮汕民居的兼容并蓄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广博,也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纳百川。我们有理由相信,潮汕民居以及整个潮汕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这条路继续延伸。

古江南河,吴国在阖闾、夫差时期(前514~前473)在太湖地区陆续开凿的运河之一。水出吴都平门(今江苏苏州北门),西北行,穿巢湖(今漕湖)、过梅亭(今江苏无锡东南梅村)、入杨湖(今江苏常州、无锡之间)、出渔浦(今江苏江阴利港)、入长江而抵广陵(今江苏扬州蜀岗)。吴都以南,于今海宁境内开“百尺渎”会古钱塘江,以运送粮秣。古江南河和百尺渎,系江南运河的前身。 邗沟,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筑邗城(古广陵),并于侧近开沟,引江水北出武广(今邵伯湖)、陆阳(今江苏高邮南)两湖之间,下注樊梁湖(今高邮湖),东北流至博芝、射阳两湖(今江苏宝应东),再西北至今淮安北古末口入淮,以通粮道。这条运河利用当时江、淮之间的泻湖加以联缀而成,运道曲远,是今里运河的前身。 菏水,又名深沟。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于今山东定陶东北开深沟引菏泽水东南流,入于泗水,因其水源来自菏泽,故称菏水。其故道相当今山东西南成武、金乡北之万福河。菏水的开凿使原来互不相通的江、淮、河、济四渎得以贯通,成为中原地区东西往来的主要航道。 鸿沟,魏惠王九年(前361),自今河南原阳县北开大沟引黄河水南流入圃田泽(今河南郑州、中牟之间),又自圃田泽引水至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城北,绕城趋南,经通许、太康,注入沙水,再南至陈(今河南淮阳)东南入淮河支流颖水。鸿沟的开凿联结了河、济、濮、泗、菏、瞧、颍、汝、涡等数条河道,形成黄淮平原以人工运河为干流,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水运交通网。鸿沟水系的形成是先秦运河草创时期的总结。 先秦的运河大多借助当时平原地区自然河流、湖泊分布较密,便于人工开凿连通的有利条件,其工程虽未臻完善,却对后世运河的发展影响深远。 秦汉 秦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重新整治、改造先秦留下的运河,并开凿灵渠,将运河水系推展到岭南地区。 丹徒水道,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遣刑徒三千人自今江苏镇江至丹阳,顺应丘陵地势,开凿一条弯曲的河道,东南通吴王夫差所开之古江南河,而至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又自今浙江崇德向西南开凿新水道抵钱塘(今浙江杭州)。经过改造整治的人工水道奠定了隋代江南运河的基本走向。 灵渠,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今广西兴安境湘水上游开凿灵渠,分湘水一支西流,经今兴安溶江注入大溶江,沟通湘、漓二水,今称兴安运河。灵渠使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接通,从此黄、淮、江、珠四大水系皆有运河相连,黄河流域的船只可以由水路直航岭南地区,这是中国水运史的一大发展。 西汉建都长安,“河、渭漕天下、西给京师”,但是渭水流浅沙多,河多曲折,船行不便。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发卒数十万开关中漕渠。自长安城西北(今陕西西安市郊鱼王村附近)引渭水东流,截灞、沋诸水,经今西安、临潼、渭南、华县以北,至华阴县东北之三河口以西注入渭河。全长三百余里,岁运四百万石以上。 蒗荡、浚仪渠,西汉重整鸿沟水系,自河南郡荥阳(今河南郑州西北)引黄河水东流分为两支,南支为蒗荡渠,东南入颍水而注淮;东南支自陈留南分流至阳夏(今河南太康)入涡水。又疏汳水为汴渠。在黄、淮之间组成扇形漕运水系。因同受黄河水补给,屡遭河患侵害。东汉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二年(公元69)遣王景治河以后,又修汴渠,自浚仪(今河南开封)分蒗荡水东流至徐州入泗水,时称浚仪渠。积石为堰,垒石门作渠口,使浚仪渠逐渐变成维系黄淮间漕运的骨干水道。 阳渠,东汉为解决雒阳供水及联系黄河、洛水的水成,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在雒阳城西开渠引雒水一支绕城而东,纳谷、瀍二水,至偃师复注雒水以通漕,时称阳渠。使山东漕船由黄入济,经阳渠直抵都下。 邗沟东支,西汉初年,吴王濞开通沿海一带航运,自今扬州茱萸湾向东至如皋幡溪开凿一条新运河,亦称邗沟,系今通(南通)扬(扬州)运河的前身,为当时重要的盐运水道。 魏晋南北朝 建安七年(202)起,曹操陆续在华北平原上开凿了六条运河。 ①睢阳渠,七年正月曹操治睢阳渠。渠自浚仪西至官渡,东下睢阳(今河南商丘),官渡以上利用鸿沟水源,浚仪以下疏拓睢水河床,唯官渡至浚仪段为新开渠。睢阳渠修成,漕粮有济,曹军遂于官渡之战大败袁绍。 ②白沟,又名宿胥渎。九年,曹操欲攻袁绍据点邺(今河北临漳邺镇),下枋木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道。 ③平虏渠,十一年,曹操东征乌桓,为解决漳河、滹沱河与泒河、潞河之间的水运联系而开平虏渠。自平虏城(今河北青县西南木门店),南接滹沱水,北通泒水而入潞河。 ④泉州渠,同年,曹操为解决泒、潞河与东北方泃河之间的水运联系,又开泉州渠。自今天津市区以东海河下游北穿洼泽而接泃河、鲍丘水。因渠近古泉州县(今天津武清上村)而得名。 ⑤新河,同年,曹操为解决泉州渠以东至滦河间的水运联系,再开新河。自泉州渠北会鲍丘水东侧的盐关口(今天津宝坻林亭口一带)引水东绝庚水(今州河)、巨梁水(今还乡河)、封大水(今陡河)、缓虚水(今沙河)、素河(今溯河)、清水(今清河),会于濡水(今滦河)。此运河横截数条自然河流,必筑堰闸方得通过,开凿工程比较复杂。 ⑥利漕渠,十八年,曹操为解决邺都的漕粮和交通,开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自今河北曲周县南至馆陶县西南。此渠开通,白沟水量增加,漕船可溯漳水直驶邺城城下。 曹操主持开凿的六条运河有利于北方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河北平原海河水系的形成,并为后世隋炀帝杨广开凿永济渠和通济渠奠定部分河段的基础。 曹魏代汉,迁都洛阳,又以许昌、谯、邺、长安为陪都。为便利交通,陆续改造旧水道,开凿新运河。魏文帝曹丕在黄初年间开凿沟通汝、颍二水的讨虏渠,以及沟通洧(今颍水支流)、汝水系的贾侯渠。景初二年(238)开沟通漳水、滹沱水和泒水(今大沙河)的鲁口、白马二渠。正始四年(243)开沟通颍水和汝水的广淮阳、百尺二渠。 此外,东晋太和四年(369)桓温北伐前燕,率水军溯泗水至金乡,值大旱,菏、济水断流,命毛穆之开渠三百余里,南接菏水(今山东鱼台附近),北通巨野泽,引汶水入渠,使泗、汶、济三水相连,史称桓公沟。江淮流域船只借助桓公沟可自济水(又称清水)入河,西去陕洛。故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姚秦、元嘉七年(430)宋将到彦之率水军攻魏皆取此水道。淮南和江南地区在魏晋六朝时期也陆续开凿整治了一些运河。 破岗渎,三国时,孙吴迁都建业(东晋改称建康),为避长江风涛之险,加强首都与主要经济区太湖流域的联系,于赤乌八年(245)发屯田将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以通吴(今江苏苏州)、会(今浙江绍兴)舰船,号破岗渎。这条运河起自句容小其(今江苏句容西南),横越高阜,东通云阳西城(今江苏丹阳延陵),与原丹徒水道衔接;西连淮水(今秦淮河),直抵建业城下,沿途修建十四埭用以蓄水。南梁时,因破岗渎每值冬春,行船不便,又在其南另开一条“上容渎”,采取“顶上分流”,沿途筑二十一埭,以改善通航条件。至陈朝,上容渎亦堙,转而更修破岗渎。隋灭陈以后,二渎皆废。破岗、上容渎的开凿,使太湖地区船只一度不需经京口入长江而直至建业。 丹徒水道,今江苏镇江至丹阳间的运河。秦朝始凿,初无闸坝设施,地势高仰,河水易于走泄,航行不便。孙吴末年修治丹徒至云阳水道,因杜野(今江苏镇江东)和小辛(今江苏丹阳北)间“皆斩绝陵袭,功力艰辛”而罢。西晋惠帝时,陈敏遏马林溪,引长山八十四溪之水蓄为练湖;东晋元帝时,张闿又建新丰湖,皆为调剂运河水量。晋元帝司马睿子司马裒镇广陵,为运江东粮出京口,建丁卯埭于今镇江东南,使丹徒水道通航条件得到改善,为隋代修治江南运河北段打下了基础。 浙东运河,古代钱塘江和姚江之间几段运河的总称。绍兴地区河道纵横,越王勾践时即“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西晋惠帝时,贺循至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主持开凿水道,疏浚旧河使其连接,自绍兴城下东连曹娥江,西通萧山县钱塘江。南朝于西陵(今浙江萧山西兴镇)建牛埭,挽舟过堰以入江,浙东运河已初具规模。 扬口运河,西晋初,杜预镇襄阳,在先秦运河基础上,利用江汉多湖荡的便利条件,开扬口(今湖北潜江境内),穿渠西至荆州(今湖北江陵)城下,连通江、汉二水,使零、桂(今湖南广西一带)地区物资北运免去绕行汉水下游的迂远和风险。 江都新河,东晋永和年间(345~356)长江主河道南移,江都(今扬州西南)水断,向西开渠六十里置欧阳埭,引江水至广陵城下,与中渎水相联,此渠为今征(仪征)扬(扬州)运河前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运河多为分裂时期的产物,它促进了交往,使割据不致成为闭锁的地方系统,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隋唐 隋唐时称运河为漕渠或漕河、运渠。包括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永济渠,至宋代始称运河。 隋朝建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关中虽号称沃野,但地狭人众,所产不足以供京师,要依靠东方诸州(郡)的赋税。隋文帝杨坚以渭水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常阻塞漕运,故于开皇四年(584)命宇文恺率领水工另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余里,名广通渠。自此漕运通利,关中赖之,故又称富民渠。仁寿四年(604)改名永通渠。 开皇七年,隋为平陈作准备,开山阳渎,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东南经射阳湖与邗沟相接。从而沟通了山阳、江都(今江苏扬州)之间自淮河入长江的运道。 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杨广营建东京(今河南洛阳),又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凿通济渠。通济渠西段自东京西苑引谷水、洛水,循东汉阳渠故道东流,至偃师东南入洛,由洛入河;东段从板渚(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牛口峪附近)引黄河水东流,循汴水故道至浚仪(今河南开封)东,折而东南流经陈留、雍丘(今河南杞县)、襄邑(今河南睢县)、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东南入蕲水故道,经谷熟(今河南虞城西南)、酂县(今河南夏邑南)、永城(今河南永城北)、蕲县(今安徽宿州东南)、夏丘(今安徽泗县)至徐城(今江苏洪泽湖西鲍集附近)东南今盱眙对岸处入淮。同年,又征发淮南民工十多万疏浚,并改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所凿沟通江淮的邗沟,取代山阳渎。通济渠、邗沟是隋所开运河中最重要的两段,渠广四十步,炀帝多次乘坐高大龙舟,率领着庞大船队由此往返于东都洛阳和扬州江都宫之间。 大业四年,又征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又在沁水下游东岸凿渠引沁水下接清、淇水,略循白沟、清河故道东北至今德州(自内黄至武城,渠在卫河之西;武城至德州,渠在卫河之东),沿今南运河抵今天津市,然后利用沽水上接桑乾水(即今天津至武清的白河与武清至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至涿郡(今北京),全长两千余里。大业七年,炀帝准备亲征高丽,自江都坐船取道邗沟、通济渠渡黄河入永济渠,直达涿郡;又“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 大业六年,炀帝在江都欲东巡会稽,又开凿了自京口至余杭(今浙江杭州),沟通长江与浙江间航运的江南河。大致利用六朝以来旧运渠而加以疏导,略同今大运河江南段,唯崇德以南一段在今运河之南。全长八百余里,宽十多丈,使可通龙舟。但“东巡会稽”的打算并未实行。 在运河两岸,筑有宽阔的御道,种植成行的柳树。从长安至江都,修建离宫四十余所。此外,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其中著名的有黎阳的黎阳仓(今河南浚县东南大伾山麓),洛阳的兴洛仓(后改名洛口仓,今河南巩县东北,周围二十余里,有窖三千,每窖可容粮八千石)、回洛仓(回一作回,隋唐洛阳城北七里,周围十里,有窖三百)、含嘉仓(隋唐洛阳城北部,仓城总面积约四十三万平方米,有窖四百以上),河阳的河阳仓(今河南孟县南、黄河北岸),陕县的常平仓(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华阴的广通仓(后改名永丰仓,今渭河入黄河处),京师大兴城的太仓和山阳的山阳仓(今江苏淮安西北运河东岸,贮粮达百余万石)。隋末,到处闹饥荒,百姓饿死无数,而这些仓库里却堆满了粮食。 隋代开凿的这一系列运河,西自京师大兴城,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并把京师、东都、涿郡(幽州)、浚仪(汴州)、梁郡(宋州)、山阳(楚州)、江都(扬州)、吴郡(苏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缀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当时运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都起了促进作用。 隋各段运河至唐代通称为漕渠或漕河,通济渠东段则称汴渠、汴河或汴水,邗沟、江南河被称为官河。永济渠名称依旧,但已与沁水隔绝,专以清、淇二水为源。各段中仍以连接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间的漕渠、汴河和淮南漕渠最为重要,构成了唐朝的生命线。高祖、太宗之时,每年从江淮地区漕运到长安的粮食约二十万石。自高宗以后,国用日增,至天宝中,每年运米达二百五十万石。肃宗以后,中原残破,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因而这条运河的通阻,直接关系到皇朝的存亡。永济渠仍为河北地区运输要道,沿渠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开元时在城西建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贝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在天宝时被称为“天下北库”。 隋唐运河并不能长期全线顺利通航,除有时因战乱被阻断外,自然因素也给航运造成许多困难。例如关中的漕渠,至唐初就淤塞而废弃了。漕运改由渭水达长安。自洛口西赴关中以黄河为运道,中间有三门砥柱之险,经常会发生沉船翻船事故。因此从洛阳到陕州这一段路有时不能不改用极为劳费的陆运。汴渠、淮南漕渠则常因淤积而影响漕运。同时,运河路程既远,沿线各地气候又不一致,或雨或旱,漕运常因运河水浅和黄河水大浪高而停留。 为了解决长安粮食和国用的危机,玄宗时,裴耀卿提出变东都至陕州的陆运为水运,在黄河三门山北岸开一条长十余里的山道,来进行短途车运以绕过砥柱险道。于汴河入黄河口处置一仓,江淮漕米纳入此仓后,即放船归江淮。由此仓入黄河、洛水,由政府雇船载运。于三门山东、西各置一仓,漕舟输米至东仓,然后陆运至西仓,再用船转运到关中各仓。水通即运,水细便止,以免浪费时间和减少损失。开元二十二年(734)八月,玄宗采纳他的意见,下令于汴河口置河阴仓(今河南荥阳东北,河阴故城西三里),三门山东置集津仓,三门山西置盐仓;在三门山北开十八里山道,进行陆运。漕粮从江淮运来的都纳入河阴仓;自河阴仓送东都的纳入含嘉仓,送关中的先纳太原仓(即隋常平仓),然后运至永丰仓(即隋广通仓)、渭南仓、太仓。耀卿被任为江淮、河南都转运使,三年共运米七百万石,节省陆运费四十万贯。但中间三门峡北十八里仍需以车代舟,峡两头都要起卸转搬,还是很艰苦。二十九年至天宝元年(742),陕郡太守李齐物在三门峡的人门以东岩石中开凿了一条人工渠道,史称三门运渠或“开元新河”、“天宝河”。又在山顶上凿成纤路,候河水涨,使纤夫挽舟通过渠道,从而开创了从江淮至关中全程水运之局。但这条渠道不久还是因山石崩塞而罢废。天宝元年,韦坚为水陆运使,开浚关中漕渠,自苑西筑堰(今咸阳西南)引渭水,拦截灞水、浐水,循隋漕渠故道而东,至永丰仓与渭水合。又于长安城东凿广运潭(在隋唐长安城东北九里),以为漕船停泊之所。于是江淮漕船直抵长安,运米达四百万石及其他钱货,创唐代最高纪录。 安史之乱时,黄河南北地区和长安附近遭到严重破坏,唐政府更加依赖江淮的赋税,而当时运河被切断,江淮地区的租米与庸调钱货改自长江、汉水而上,经汉中转运入凤翔。这条路线迂回险阻而且劳费。等到乱事平定,欲从运河漕运,而汴渠因为年久失修,所在淤塞,千里无水,无法通航。代宗即位时,长安斗米千钱,宫中无隔夜之粮,京郊农民搓谷穗来输官。广德二年(764),以刘晏为河南、江淮转运使,晏请疏浚汴渠,并改革法制:造船二千艘,每船载米千石,十船为一队,每队三百人,篙工五十人;用盐利的一部分雇用船夫,不征用民工。沿途派属吏监督,自扬州至河阴遣军队护送。河阴以上,组织专人用竹、麻绳拉船。又根据江、汴、河、渭各段水情的特点和船夫对各段航道熟悉的不同,实行分段转运。规定“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这既保证了行船安全和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大大减少了运费和损耗。其时江淮漕渠每年北运百一十万石,四十万石贮河阴仓,三十万石贮陕州太原仓,四十万石运抵长安。刘晏之后,包佶、元琇等继任,皆遵其法。 德宗时东南漕运屡因藩镇叛乱而被阻断,关中仓廪为之窘竭,引起朝野的极度恐慌。贞元二年(786),在经过历时四年才平定的李希烈之乱后,江南漕米又运到陕州时,德宗高兴地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六军军士得知这一情况,“皆呼万岁”。于此可见运河对维持唐朝统一政权所起的重大作用。但反过来说,正是由于运河的存在和通航,唐朝中央政府才能够对广大东南地区进行竭尽脂膏的搜刮,所以李方敬在《汴河直进船》一诗中写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唐末,由于农民战争和藩镇割据,汴渠失于维护,自埇桥(一作甬桥,今安徽宿州城南古汴渠上)东南尽成污泽;埇桥以上至汴口也相继淤浅。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代未予浚治。至后周显德二年(955)由于准备用兵南唐,才因故堤而疏导汴渠,自埇桥一直抵泗州城。五年、六年又继续予以浚治,东京与江淮间才通行无阻,从而奠定了北宋运河和东京繁荣的基?#ǔ驴晌罚? 宋金 北宋定都开封,改变长期以陕、洛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格局,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地位日渐提高,宋辽、宋夏对峙局面形成和北宋政权“守内虚外”政策的实行,南北水运意义重大。京师开封平畴万里,四方辐辏,在改造、疏浚前代原有水道的基础上,形成以首都开封为中心向四围辐射的人工水运系统。 汴河,“漕运四河”之一,即通济渠,线路基本未变。开封以西,自河阴县汴口(今河南荥阳刘沟村北黄河滩)引黄河水东流,入开封府外郭汴河上水门(今河南开封郑门口村北),穿内城,由外郭汴河下水门(今扬门村北)出城。开封以东河段大体沿今惠济河大势,至泗州城南入淮(今江苏盱眙东北,已沉于洪泽湖)。北宋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汴路而进,故汴河乃建国之本。但汴河因与黄河相接,受其涨落不宁和泥沙的影响,需不时维修。北宋一百七十余年间进行的汴河建设包括: ①水源建设。汴口因黄河向背不常,每岁变易,北宋改永久性闸门为人工控制汴口深浅宽狭以节制流量:汴河水涨,则垫高塞狭汴口,以减黄河进水量;汴河水落,则挖深浚阔汴口,以增加进水量。设主监官、役卒岁常兴作。此工程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因此不得不再寻找新水源。太祖建隆二年(961)疏导索、须诸水注汴河。神宗元丰二年(1079)又始导洛清汴工程,自巩县任村沙谷口至河阴汴口开河五十里引洛水入汴,断闭引黄水源,十余年间,由于洛水含沙量小,对改善汴河通航起到一定作用。汴河沿线还陆续建造陂塘(“水柜”)以济运。 ②河道工程。汴河因长期引黄济运,泥沙淤积,河床渐高。浚河清淤工程频繁。其中包括:人工清挖,几乎每岁一次,河床底置石板石人,以记其地里深度准则。狭河工程,开封城东南汴河下水门至应天府段汴河岸阔浅漫,水涩而淤,嘉佑元年(1056)始沿岸置木束狭河身,加速水流,减缓淤积。固护汴堤,北宋遣军士日夜巡护汴堤定为常制,工程要求“沙尽至士为限”,以大锥试堤之虚实,临河岸筑短墙为限隔,以防人马跌落,沿堤植柳以固护堤脚。汴河沿线开减水河置闸控制以备泄减涨水,所有工程尽归提举汴河排岸司管理。 北宋汴河的年运额随朝廷靡费与日俱增。从宋初的数十万石猛增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1008)的七百万石,以后大体维持在六百万石上下,宋朝采用每十至三十只漕船为一纲的“纲运”法组织运输。每年汴河成千上万艘公私船只往还,帆樯如林,不仅沟通全国政治中心同经济重心的联系,促进物资交流和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扩大中外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宋后期,汴河淤浅抬高日益加重,开封东水门下至襄邑,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多,自汴堤下瞰,居民如在深谷。金灭北宋以后,汴河失去漕运价值,任其淤塞。灵璧以东尚能行水,宿州以上河床成陆行大道,维持五百多年的中原水运动脉终于堙没。 惠民河,北宋开封西南闵水、蔡河诸运河的统称。“漕运四河”之一。宋初,用兵东南,方隅夫一,京师仓储需取财于京西诸州县。建隆二年(961)始凿闵河。起自今河南新郑县,导洧水(今双洎河)东北流,经宋楼(今河南尉氏洧川镇南)、朱曲(今尉氏朱曲乡)二镇,至开封城西十里注琵琶沟(即蔡河上源),由东京开封府外郭南垣普济水门入城,复由广利水门出城南流。以下河段利用蔡河,即古蒗荡渠、鸿沟。蔡河南流贯穿洧、潩二水,至蔡口镇(今河南淮阳豆门集至项城一带)入颍水。乾德二年(964)又自长社(今河南许昌)北开渠引潩水(今清潩河)分流入闵,以广水源,闵水的开凿不仅增加了蔡河的水源,而且将许、汝州的物资输往京师。开宝六年(973)改闵水为惠民河,其后又作为闵、蔡二水的统称。 北宋为开通西南襄、汉漕路,两次开凿方城运河,欲壅白河回入沙、颍,接合惠民河,终因地形高仰复杂而失败。转而三次开修沟通汝、颍水与蔡河中游的运河,自合流镇(今河南西华逍遥镇)引汝水支流商水(今名沙河)北入颍水,复东流经西华县长平镇注蔡河,使豫西南地区与开封间水运不再绕行蔡口,省迂路五百里,此运河亦属惠民河系统。 惠民河是北宋维系京师与西南地区的重要运河,岁输陈、颍、许、蔡、光、寿诸州漕粮六十万石,兼钱帛盐茶杂物,尤以京师薪炭多取此路。金灭北宋以后,汴河淤塞不通,惠民河却继续作为金朝通淮右的重要航道。元明以降,在黄河不断夺蔡入淮的影响下才渐次堙没。 广济河,一名五丈河,北宋“漕运四河”之一。五代时,为加强京师开封与山东北部滨海地区的物资运输,后周世宗柴荣疏汴水北入白沟(南济水故道),东流入济水,以通齐鲁之漕。河床被展拓至五丈,俗称“五丈河”。北宋立国,东南未平,继续规度齐鲁水道,西引京、索诸水横绝于汴,入开封城东汇于五丈河,以增水量。岁调夫役疏浚河道,沿流置坝牐以助运。开宝六年(973)改名为广济河。 广济河西起汴京外郭东北咸通门,东流至济州合蔡镇(今山东郓城西南)入梁山泊,下接济水。北宋立国之初,广济河漕运曾发挥重要作用,岁漕运量由十几万石增至六七十万石,东京十七州粟帛皆自广济河运至京师,东南既定,广济河所运只给太康、咸平、尉氏等县军粮。北宋中期以后,黄河多次南泛,广济河水道浅涩,运力大减,金代堙废。 金水河,北宋开封城西人工引水渠。建隆二年(961)开渠导荥阳黄堆山京、索二水东过中牟,凡百余里,抵京城西,架槽横绝汴渠,入城东汇于五丈河,名金水河。此渠水清,一则入宫苑,济京师饮水;二则补五丈河水量,漕运意义不大。史称:汴、惠民、金水、广济河为漕运四渠,或以汴、惠民、广济、黄河合称漕运四河,从而形成以京师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 北宋运河除以京师为中心的“漕运四渠”之外,黄河以北还有御河。 御河,北宋时隋唐永济渠之别称。河道走向基本未变,北段因宋辽对峙,自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入塘泊、界河。御河主要负担宋朝河北边防军粮之送达,江南漕粮由汴入黄,运至黎阳(今河南浚县)转入御河,至大名府东、西济胜仓下卸存储分配,再自大名顺御河转入胡卢、滹沱河及新开凿的深州新河、定州嘉山新渠、保州漕河诸运河分别送至沿边州军。岁运近百万斛,乃备边之命脉。庆历八年(1048)以后,黄河北流多次侵夺御河,致河床淤积,不堪承运。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江南”,为集运江南漕粮,重点整治江南运河同天然河流相交的结合部及补给运河水源。 ①淮南运河(即邗沟、山阳渎)北端,雍熙年间(984~987)自楚州(今江苏淮安)末口至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甘罗城)磨盘口之间,开凿四十里沙河;又自淮阴西至洪泽镇开四十九里洪泽渠。元丰元年(1083)再自洪泽镇傍淮水开渠五十里,西南至龟山镇(今江苏盱眙东北),称龟山运河。这三段运河使汴河与淮南运河的联系可免遭楚州山阳湾和长淮风涛之险。江南、淮南、两浙、荆湖诸路租籴悉由淮南运河沿岸真(今江苏仪征)、扬(今江苏扬州)、楚、泗(今江苏盱眙东北)四州置仓受纳,分船入汴而抵汴京。这里有不少形式的论文范文,不知道有没有你要的历史乡土论文,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可以有所帮助。

(这里再教你怎样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吧!) 如何指导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 一、认识什么是乡土地理小论文? 乡土地理小论文就是写关于自己所生活的或所熟知的本村镇、家乡及社区等周围环境地理事物的文章。 该文章与学生所写的作文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它是一篇小论文,也就决定了它是一篇科学性的文章,不能象作文那样进行大量的夸张想象抒情等。所具备的应该是要依据事实情况进行写作。所应用的语言可以是比较平实性质的。 其次,该文章是属于乡土的应该体现乡土性。什么是乡土性呢?实际上来讲就是你所居住的或者熟悉的本村落、本家乡或本社区等周围的事物或现象等等。 再次,它是属于地理的小论文应该体现地理性。写出来的文章不能是与地理无关的文章。比如说数学的问题或者抒情的散文诗歌等。它应该体现的是你家乡的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的文章。比如说关于自己家乡的民俗,环境,人口,资源甚至社会现象等等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它们的发展进行预测、解决的文章。 二、如何指导写作乡土地理小论文? (一)选题指导: 这个步骤很关键,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选的时候要注意一点范围不能大。大的范围写出来的文章会比较松散、没有凝练。因为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分析的时候会很不到位,解决的时候会出现碍手碍脚的情况。那么具体应该是要所熟悉的范围,最大的最好不要超过本家乡的范围。可以是家乡的一条河、一条公路、一个湖泊水域或者是一种民俗、手艺的传承等,也可以是一个社区环境、一条街道、一个市场、一幢楼房,一种观念的问题等等。范围小的好处主要是分析的时候可以比较到位,也比较好分析,出来的结果会比较精细,那么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比较透彻,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文章也应该会比较有竞争力。(二)命题指导: 简单讲就是给文章命名。可以是在文章写作之前也可以在文章写作完之后来命名。命名要求不能含糊,一定要明确,简洁。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要写什么事物。最好是比较有创意点的,比如说概括为一句诗句或一句朗朗上口的话或者几个明确的词语组成。如果没有朴素点的题目也可以。命题可以是一个主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主标题一个副标题的形式。可以是陈述式的也可以是问题式的。(三)写作过程指导:(传统式指导为原则) 1、开题:开题可以点出所写的事物或者现象的的地理位置或范围情况。这样有个好处是让人一目了然就知道是一篇关于地理的文章。开题所使用的语言最好不要拖泥带水,也不大需要太华丽的修辞。可以是比较平实朴素的语言。要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写什么东西。 2、阐述事物的情况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个步骤就是要写出你说写地理事物的具体的情况并找出它们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两步走: (1)阐述事物出现的现象或者目前的发展情况。 (2)提出事物所出现的问题。 因为学生平时的了解可能不是很全面,学生可能要进行实际的调查,访问,咨询,尽量了解目前的具体情况。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实地观察思考、参阅书报、网上了解与实际询访相结合,实际询访可以询问自己的家人、长辈、同学朋友、亲戚,左邻右舍等等,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调查表进行实际的调查或者到实地去拍摄有用的图片。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来判断分析,如果是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的你就自己总结成一个问题并用平实科学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写下来。那么可以先写现象再总结问题也可以反着写。先写问题再写你所认为的现象。如果是图片式的可以先图片再在图片下说明现象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提出要尽量全面体现所写事物的具体问题。 3、分析问题:对于上面事物所出现的各个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分析或者不够全面,因为学生的水平有限。为了避免这点,可以要求学生叫别人帮忙分析,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调查询问。询问的人群最好是比自己有见识或者年长的或者比自己对该事物熟悉的人。当然如果自己有独到的看法也可以。老师们也可以进行从旁协助分析。最终分析的结果要求学生要懂得选择合理的分析结果,然后转化为自己的分析结果写下来。要一个问题针对一个问题写,不能笼统写。这样才会比较精细。 4、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要针对上面两步中所提出的问题及分析问题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实际性的解决,而且最好要一一对应。这样文章看起来会比较有逻辑性。因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可能有好几种。那么就要求学生要有选择地进行阐述。要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或者比较有创意的解决办法。解决的措施要求学生自己先尝试想,再找别人或者长辈咨询,对比所得到的各个想法,把最合理的写下来,老师要从旁进行协助建言献策,或者帮忙选择。5、结尾:文章最后要进行小小的总结。总结的词语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话。但是不能太多。建议用发展式或期待式看问题的方式来结尾。 三、操作过程说明 1、讲述写作要求及方法:根据上面的方式方法进行全年段指导。可以适当贴出范文让学生参照。提醒学生外出询访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尽可能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2、布置写小论文:要求每个学生先写一篇上交,可以网上或书报杂志参照部分资料,但是不能照抄。 3、选择小论文:老师对学生上交的文章进行有效地选择。主要是选择写作能力比较好或者比较有创意的文章。 4、确定学生的题目并进行具体指导:把所选择的学生逐一进行具体指导,对各个段落的语言问题进行实质性的充分指导。然后重新写一次。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一般要反复进行多次修改。 5、定文章:确定每个学生的文章并按要求上交参加比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