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草胺(马歇特、去草胺、灭草特)1.作用特点 丁草胺属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是内吸传导型的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通过幼芽和根部吸收,抑制杂草内部的蛋白质合成,从而使杂草死亡。丁草胺对芽前及二叶期前的杂草有效。原药为浅黄色、具微芳香味油状液体,常温下不挥发,抗光解性能好,在土壤中淋溶深度不超过l~2厘米,在土壤或水中经微生物的降解,经100天左右可降解活性成分90%以上,因此对后茬作物没影响。对人、畜低毒。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对鱼类和水生生物毒性大。2.制剂 50%、60%乳油,5%颗粒剂。3.防除对象与使用技术 丁草胺用以防除禾本科杂草、某些莎草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看麦娘、千金子、碎米莎草、异型莎草、水苋、节节菜、陌上菜。防治瓜地杂草可在苗前或移栽前1~2天施药,每公顷用60%乳油900~1 500毫升,加水750千克喷雾,药后覆膜。4.注意事项 ①丁草胺对二叶期前的禾本科杂草有效,对牛繁缕防效差。②本剂具可燃性,不能在高温或有明火处贮藏。③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应注意防护。除草剂 .j (一)2,4-D丁酯 [英文通用名] 2,4-D butylate 5rSth.& [化学名称] 2,4-二氯苯氧基乙酸正丁基酯 X-WvKH(=w [作用特点] 2,4-D丁酯为苯氧乙酸类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在小麦田主要用于苗后茎叶处理。药液喷施到杂草茎叶表面后,穿过角质层和细胞质膜,最后传导到植株各部分。杂草受害后茎叶扭曲、畸形,最终死亡。用药后一般24小时阔叶杂草即会出现畸形卷曲症状,7-15天死亡。 B{: 1j-i nj` 由于植物之间在外部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对2,4-D表现出不同抵抗能力。一般双子叶植物降解2,4-D的速度慢,因而抵抗力弱,容易受害,而禾本科植物能很快地代谢2,4- D,而使之失去活性。因此,该药在禾本科植物小麦和双子叶杂草之间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I>zn$d*0 U?C{.@#w [制剂] 常用制剂为72% 2,4-D丁酯乳油 "qp_*Y [应用技术] 72%2,4-D丁酯乳油用于小麦田,防除播娘蒿、荠菜、藜、蓼、猪殃殃、律草、苦荬菜、刺儿菜、田旋花等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适宜施药时期及用药量:在小麦返青期每亩用72%2,4-D丁酯乳油40-50毫升,加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2,4-D丁酯乳油可以与百草敌、溴苯腈等混用,剂量各减半,以扩大杀草谱。施药时应注意:,4-D丁酯有很强的挥发性,药剂雾滴可在空气中飘移很远,使敏感植物受害。与禾谷类作物同时生长的菠菜、豆类、棉花、油菜、向日葵等双子叶作物对其十分敏感,是我国阔叶农作物发生药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该药施用时应选择无风或风小的天气进行,喷雾器的喷头最好戴保护罩,防止药剂雾滴飘移到双子叶作物田。更不能在与敏感作物套种的小麦田使用此药。2.严格掌握施药时期和使用量。小麦在3叶前和拔节后对2,4- D丁酯敏感,此时用药,易造成小麦药害。药害症状在小麦抽穗期后才表现出来。轻者小麦抽穗时表现麦穗弯曲不易从旗叶抽出,显“鹤首”状。重者麦穗表现畸形,变成“方头”穗。因此,该药应在小麦3叶期以后至拔节前施用。3.分装和喷施2,4-D丁酯的器械要专用,以免造成“二次污染”。,4-D丁酯乳油不能与酸碱性物质接触,以免因水解作用造成药效降低,也不宜与种子及化肥一起贮藏。 |n%N'-el 0]W/88ut*u (二)、2甲4氯 aB_z4dqwU [中文通用名] 2甲4氯钠 j> M%?Tw [英文通用名] MCPA-Na $~\qoW< [化学名称] 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钠 K6Ua~N^ [作用特点] 作用方式和选择性同2,4-D丁酯。但其挥发性和作用速度比2,4-D丁酯乳油低且慢。 {1c eF [制剂] 20% 2甲4氯钠盐水剂和56%2甲4氯钠可湿性粉剂 j3F=P [应用技术] 2甲4氯钠杀草谱与2,4-D基本相同。适宜施药时期:在小麦分蘖盛期,每亩施用20%2甲4氯钠水剂250-300毫升,加水25-30公斤进行茎叶均匀喷雾。注意事项同2,4-D丁酯 GT0'bge \`x'g)z(i (三)麦草畏 KfS^sT [中文通用名] 麦草畏 3 g&mND [英文通用名] dicamba 4'*K\Ul).H [其它名称] 百草敌 3~'F^= [化学名称]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 d_hcv|% [作用特点] 麦草畏属安息香酸系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该药用于苗后喷雾,很快被杂草的叶、茎、根吸收,通过韧皮部及木质部向上下传导,药剂多集中在分生组织及代谢活动旺盛的部位,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从而使其死亡。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有显著防除效果。用药后一般24小时阔叶杂草即会出现畸形卷曲症状, 10-20天死亡。 'Mtu-\ 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吸收药剂后能很快地进行代谢分解使之失效,故表现较强的耐药性。 sq$|Pad[ [制剂] 48%百草敌水剂 r Y.:}D [应用技术] 麦草畏用于小麦田防除播娘蒿、荠菜、藜、猪殃殃、牛繁缕、大巢菜、荞麦蔓、苍耳、田旋花、刺儿菜、问荆等,对禾本科杂草无防效。适宜施药时期及用药量:小麦分蘖至拔节前,每亩用48%百草敌水剂25-40毫升,加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为扩大杀草谱,百草敌可与其它杀草谱不同的除草剂混用。与2,4 -D一样,麦草畏施用时严禁漂移到周围的敏感作物上。小麦3叶期前和拔节期后,不宜施用麦草畏,以免造成药害。 b*i+uV? =%`" (四)、溴苯腈 .S;/v--F [中文通用名]溴苯腈 1F/&Y}X [英文通用名]bromoxynil /j As`"U [其它名称]伴地农(Pardner) o6oYJ`PY [化学名称]3,5-二溴-4-羟基-1-氰基苯 +l\Dp [作用特点]溴苯腈是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触杀型除草剂。主要经由叶片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极其有限的传导,通过抑制光合作用的各个过程迅速使植物组织坏死。施药24小时内叶片褪绿,出现坏死斑。在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的条件下,加速叶片枯死。 @UX`9]-P [制剂]伴地农%乳油 i^(
你啥意思?想写硕士或博士毕业论文吗?果真如此,就不要在这里求教了,还是踏踏实实的去自己实践,这完全是为了你好。
因为除草剂里面所包含的成分是对某些特定植物有效的,被吸收以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杂草死亡。小稻秧可能根本吸收不了这种除草剂的化学成分或是吸收了也能快速排出,所以对小稻秧不会有伤害。但是除草剂和作物是对应的,并不是所有的除草剂都对小。
应该是比较牛吧!至于有机,你就到百度搜一下 有机专业 的排名 能心里有个底任天瑞 开放分类: 人物、学者 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编辑本段]1964年3月出生于山西,男,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高分子化学研究,培养研究生8人,协助培养博士生3人,指导博士后2人。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篇,出版专著一本,申报国家专利23项;2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次主持国家攻关专题,1次主持国家863专题,多次参加国家攻关、863、和973课题。完成2条化工生产线的建设。获得省部级奖2项。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润禾宝,已获得农药临时登记和生产许可证。一、学习经历: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 ~ 1991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1993 ~ 199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馥衡教授,从事高效除草剂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研究,毕业论文为“ALS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该论文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1996年优秀博士论文,获得1996年化工协会颁发的“振兴农药事业”奖学金。二、工作经历:1984 ~ 1988年在山西晋中农业学校担任农业化学的教学任务,同时从事过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开发,职称助理讲师;1991 ~ 1993年在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从事农药残留分析,职称助理研究员;1996年4月之后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从事有机化工研究,199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9-2000年到法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德国拜尔公司作访问学者,回国在科学院继续工作至今。四、主持与参加课题目录主持课题(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家蝇和大鼠高选择性的GABA-A受体及其抑制剂研究”(20672113)(2)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吲哚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合成与生物测定”(29972043)(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松香接枝改性分散剂中试与应用”(4)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RAD的产业化开发”(2004BA308A21-5)(5)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SY4的研究与开发”(2001BA308A02-17)(6) 十五 “863”节水农业子课题:“植物源抗旱剂与高吸水材料的研制”(2001AA242042)(7) “十一五”国家节水“863”课题降水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RAD的应用研究(8) 十五 “863”:“药物分子设计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应用”(2003AA235010-05)(9) 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性研究青年项目:“超高效除草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研究”(10) 中科院十五“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子课题: “植物纤维保水剂及其种衣剂研发” 参加课题(11) “九五”攻关:“计算机辅助农药分子设计”(97-563-02-06)(12) 十五“973”课题:“先导及靶标虚拟筛选的农药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系建立”(2003CB114401)五、申请专利目录(1) 一种竹屑与粉煤灰复合防水板材及制备方法,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涂艳军,马海林. 申请日期:2006年9月30号. 申请号:(2) 一种柠条复合人造板和制备方法,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马海林.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9号. 申请号:(3) 一种沙柳复合人造板和制备方法,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马海林.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9号. 申请号:(4) 一种用于电厂烟囱的防腐涂料及其用途,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号. 申请号:(5) 一种用于电厂烟囱的防腐底漆及其用途,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号. 申请号:(6) 一种含有饱和五元杂环类化合物的农药制剂及其用途,申请人:任天瑞,张小军,李永红.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申请号:(7) 生物结皮固沙技术, 申请人:陈亚宁,李卫红,任天瑞,周智彬,刘京玲. 申请日期:2005年4月6日,申请号: (8) 菌藻联合固定荒漠流沙的方法, 申请人:任天瑞,次素琴,刘京玲,陈亚宁,李瑞红.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申请号:(9) 一种抗旱杀蚜剂及其用途, 申请人:谢艳红,任天瑞,刘京玲.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1日,申请号:,公开号:CN 1823586A(10) 一种复合防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CT) , 申请人:任天瑞. 申请日期:PCT/CN 2005/000016.,申请号:PCT/CN 2005/000016.(11) 一种抗旱保水种衣剂及其用途,申请人:任天瑞,刘京玲,陈卫华.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9日,申请号:(12) 一种复合防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人: 任天瑞,夏萱.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申请号:(13) 一种磺酰脲类的悬浮剂型的除草剂及其生产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 巨修练.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7日,申请号:(14) 一种马来酸酐共聚类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4日,申请号:(15) 秸秆原纤维接枝丙烯酸类衍生物的农用保水材料和制作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汪永生,朱伟文,沈斌,王立勇.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6日,申请号:(16) 一种长效抗旱保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6日,申请号:(17) 非金属矿接枝丙烯酸(盐)类农用保水剂制备工艺,申请人: 任天瑞,朱伟文,沈斌.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5日,申请号:(18) 改性纤维喷施地膜和制备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0日,申请号:(19) 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法和用途,公开号:CN 1433686A ,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1日,申请号:(20) 秸秆原纤维接枝丙烯酸 / 盐类农用保水材料,申请人: 任天瑞,李开扬.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4日,申请号:(21) 多功能聚丙烯酸 / 盐类长效保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 李开扬.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4日,申请号:(22) 苯并五元杂环磺酰脲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公开号:CN 1277195A ,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1日. 申请号:(23) CN (公开号:CN 1156145A)申请人:陈馥衡, 任天瑞, 周家驹. 中国专利公报, 1997年8月6日. 六、 代表性文章目录(1) Ye Zhang, Tianrui Ren (通讯作者), Xiaojun Zhang and Yanhong Xie. Improved iodination of 2-amino-4-nitro-benzonitrile. Organic Preparation and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已接收)(SCI )(2) Ye Zhang, Tianrui Ren(通讯作者),Synthesis of Indolosulfonylureas, Potent Acetolatate Synthetase Inhibitors. Organic Preparation and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2006,38(5):469-473(SCI )(3) Yonghong Li, Xiaojun Zhang, Tianrui Ren (通讯作者), and Jiaju Zhou. New Catalytic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etals from Alcohols and Aldehydes. Synthetic Communication, 2006, 36: 1-7(SCI )(4) Xiang Wen-Sheng, Wang Xiang-Jing, Ren Tian-Rui(通讯作者) & Ci Su-Qin.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wheat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expressed in yeast and its propertie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2006,45 (1): 54–59(SCI )(5) Yong-Hong Li, Tian-Rui Ren(通讯作者), Jian-Ping Guo and Jian-Cheng Liu. Maleopimaric anhydride ethyl ester. Acta Cryst. 2005, E61, 4305-4306(SCI )(6) Wen-Sheng Xiang, Xiang-Jing Wang, Tian-Rui Ren(通讯作者) & Xiu-Lian Ju. Expression of a wheat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in yeast and its inhibition by glyphosate.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5,61(4):402-406(SCI )(7) Xiang Wensheng, Wang Xiangjing, Ju Xiulian & Ren Tianrui. (通讯作者)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Immobilization as a Model of Herbicide Metabolism in vitro.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2004,10(2):9-12 (EI)(8)Guo-Jun Zheng, Jian-Jun Wang, Tian-Rui Ren,Liu Yang, Wan-Ru Sun. Lipase-catalysis of metyl-3-phenylglycidat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1, 12(4), 305-306. (SCI )(9) Tian-rui Ren , Ya-ling Gong, Xiu-lian Ju, Fu-heng Chen.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Indolosulfonylureas. 3rd Pan Pacific Conference on Pesticide Science.(10) Ren Tian-Rui, Yang Hong-Wei, Gao Xu, Yang Xin-Ling, Zhou Jia-Ju, Chen Fu-Heng.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novel HAP and ALS inhibitors. Pest Management Sci. 2000, 56: 218-226.(SCI )(11) Ren Tian-Rui, Chen Fu-Heng, Zhou Jia-Ju, Chen Hong-Ming, Guo Zhong-Ru. Synthesis of 2-(Alkylthio)-1,2,4-triazolo[1,5-a]pyrimidines and 3-(Alkylthio)-1,2,4-triazolo[3,4-a]pyrimidines and Their Vasodilator Activity. J. Chinese Pharm. Sci. 1998, 7(4): 171-178.(12) Hong-Ming Chen, Jia-Ju Zhou, Tian-Rui Ren, Gui-Rong Xie. A New QSAR Research Method Bases on Genetic Algorithm. Chinese Chem. Lett. 1997, 8(11): 975-978. (SCI )(13) Chen Hong-Ming, Ren Tian-Rui, Zhou Jia-Ju. A New Method of Receptor Mapping to Predict Bioactivity. J. Chinese Pharm. Sci. 1997, 6(3): 149-153.(14) Chen fuheng, Ren tianrui, Zhou jiaju. Synthesis of 2-(Alkylthio)-1,2,4- triazolo[1,5-a]pyrimidines and 3-(Alkylthio)-1,2,4-triazolo[3,4-a] pyrimidines and their Cardiovascular Activity. Book of Abstracts for Fifth Eurasia Conference on Chemical Sciences. Guangzhou: Zhongshan University Press, 1996: 566.(15) Chen Hong-Ming, Ren Tian-Rui, Zhou Jia-Ju, Using Supposed Receptor Model to Predict Bioactivity,Book of Abstracts for Fifth Eurasia Conference on Chemical Sciencec, Guangzhou: Zhongshan University Press, 1996: 410.(16) 任天瑞,赵宝峰,胡远东. GABA受体帖类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27(7):1262-1265(SCI )(17) 任天瑞,沈斌,裴剑锋,汪永生,向文胜.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26(3):546-549(SCI )(18) 王立勇,任天瑞. 丙烯酸/马来酸酐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过程工程学报, 2005,(2):162-165 (EI)(19) 沈斌,陆忠华,迟学斌,吕海峰 任天瑞,GABA受体抑制剂的柔性原子受体模型研究,物理化学学报,2005,21(7):800-803(SCI)(20) 沈斌,张晔,裴剑锋,任天瑞(通讯作者). 家蝇GABA受体抑制剂的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模型研究.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4,21(2):221-226(21) 任天瑞,沈斌,李永红,万俊杰. 纤维素的均相化学反应.化学进展.2004,16(6):948-953(22) 张小军,任天瑞(通讯作者),陈馥衡,任建国. 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7(4):372-376(23) 田立军, 巨修练, 任天瑞等. 双环硫化磷酸酯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3, 20(1):43-45.(24) 任天瑞, 汪永生, 李鹏鸽. 异氰酸酯的非光气工艺. 化学通报. 2003,66:w117(25) 向文胜,王相晶,任天瑞. 乙氧氟草醚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分析化学. 2003,31(3):377(26) 钱风云,欧阳藩,傅德贤,任天瑞. 链脲佐菌素致胰岛NO自由基损伤模型的建立合应用. 生物工程学报. 2003, 19(3): 349-352(27) 向文胜,王相晶,任天瑞. 除草剂草甘膦不易产生抗性的机理.世界农药.2002,24(5):17-19.(28) 李开扬,任天瑞(通讯作者). 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中的应用. 过程工程学报. 2002,2(1),91(29) 靳莉, 任天瑞(通讯作者), 向文胜, 陈馥衡.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2002,4(1):9-17(30) 陈志伟, 罗保林, 冯伟, 任天瑞(通讯作者). 管型结构对提升管流动特性的影响. 过程工程学报. 2002,2(6),485-490(EI)(31) 黄旭, 黄明智, 任天瑞(通讯作者). 一种高效三唑除草剂的合成及应用. 农药. 2001,40(10):12-13(32) 黄旭, 黄明智, 任天瑞. 三唑类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进展. 农药. 2001,40(9):7-8(33) 向文胜, 任天瑞(通讯作者). EPSP合成酶的纯化与制备. 农药学学报. 2000, 2: 76-78.(34) 任天瑞, 陈红明, 谢桂荣, 周家驹, 陈馥衡.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的比较分子场法分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 19(12): 1950-1953. (SCI )(35) 王明安, 刘军, 任天瑞, 陈馥衡, 沈其丰. 6,8-二甲基-1,2,4-三唑并嘧啶-3-丁二酮基硫醚酮-烯醇互变异构平衡的1H NMR 研究. 波谱学杂志. 1998, 15(2): 169.(36) 任天瑞, 谢桂荣, 周家驹, 陈馥衡.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的QSAR研究(II).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998,15(5): 281.(37) 任天瑞, 陈红明, 谢桂荣, 周家驹, 陈馥衡. 三唑并嘧啶类除草剂的QSAR研究(I).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997, 增刊:111-112.(38) 陈红明,周家驹,谢桂荣,任天瑞(通讯作者). 一种基于虚拟受体模型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 物理化学学报. 1997,13(7):626-631 (SCI )(39) 刘军, 李文明, 任天瑞. 几类新型含硅唑类化合物1H NMR研究. 波谱学杂志. 1997,14(2):143-146七、专著:《松香化学及其应用》,任天瑞,李永红,2006,化学工业出版社八、 产业化技术名称(1) “润禾宝”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2002年获得临时登记证(2) 林业专用抗旱保水剂“育林宝”完成产品登记,推广面积20000余亩(3) 万吨级固态滴灌复合肥生产线(4) 植物纤维零甲醛复合板材生产线(5) 农用高吸水树脂与种衣剂的研究九、获奖情况(1)山西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抗逆性新材料(RAD)润禾宝的开发,奖励日期:2004年2月,证书号:2003-B-2-100(2)“2001-2002”年度BASF-中国化学会 青年知识创新奖十、 其他社会兼职(1) 山西大学兼职教授(2) 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156 浏览 2 回答
179 浏览 3 回答
140 浏览 5 回答
250 浏览 4 回答
113 浏览 1 回答
183 浏览 4 回答
305 浏览 2 回答
246 浏览 6 回答
224 浏览 3 回答
321 浏览 4 回答
308 浏览 3 回答
356 浏览 3 回答
205 浏览 3 回答
205 浏览 4 回答
206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