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明称不上是革命者,在阮明看来,他和曹先生的来往,就是为了彼此谈得来,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因为两人的感情好能够升级分数,也就是说,自己的分数无论坏到什么程度也是可以顺利升级的。
他想用思想来换金钱,把思想变成金钱,他的思想不能和人格并立,一切变节为金钱的行为,早晚都会得到报应,他享受了津贴,但是得有成就,所以阮明就想耍尽手段的想做出一番成就。
《骆驼祥子》中阮明这个人物的去取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话题:
首先,他是作品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左右了祥子很长一段的人生路向;同时,他好像又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1955年人民文学版的《骆驼祥子》把这个人物完全剔除之后,小说情节竟仍然连贯。
关于这个多年来被熟视无睹的怪异现象,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里,湖北省社科院的吴永平老师在论文《〈骆驼祥子〉:没有完成的构思——文本细读及文化社会学分析》(《江汉论坛》2003年第11期)里给出过一个很有价值的解读证据。他引进了1929年北平洋车夫暴乱的史实,认为洋车夫暴乱这个没有来得及写进《骆驼祥子》小说的关键情节的缺失“导致作品的思想内涵产生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