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4日,美国宇航局的探路者号携带着索杰纳号火星车,降落到了火星这颗红色的星球上。作为自海盗1号和海盗2号之后,又一个成功抵达火星的探测器,探路者为之后的火星任务铺平了道路。
原计划探路者号登陆车在火星运行一个月,索杰纳号探测出则仅仅运行一周。然而,这两个机器人都持续运行了3个月的时间,收集了大量有关火星大气、气候、地质以及土地内部的数据。
索杰纳
此后的20年中,美国宇航局其他8个机器人抵达火星,其中5个今天仍然在活跃着。这些机器人分别是:勇气号、机遇号、凤凰号着陆器(2008年5月抵达火星)、好奇号探测器(2012年8月抵达火星)、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火星奥德赛号、火星侦察轨道器、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
勇气号
为了探路者号的火星登陆任务,美国宇航局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发明了25项新技术, 其中包括索杰纳机器人,先进电脑以及气囊着陆系统。这些技术在随后的任务中将勇气号和机遇号同样送到了火星表面。
气囊着陆系统
勇气号和机遇号于2004年1月份以相隔几周的时间登陆火星,主要任务是搜寻火星表面水的活动迹象。它们找到了很多相关证据,运行时间远远超过了规定的3个月。最终,勇气号于2010年3月同地球停止了沟通,而机遇号仍然在活跃着。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火星奥德赛号、火星侦察轨道器、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都是轨道探测器,它们分别于1997年9月、2001年10月、2006年3月和2014年9月抵达火星。其他两个发射于1990年代后期的探测器,分别是火星气候探测者号和火星极地着陆者,并没有成功抵达目的地。
如今,机遇号、好奇号、火星奥德赛号、火星侦察轨道器,以及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今天仍然在运行着。
美国共发射22次有关于火星探测器。
中国有火星探测器的2011年发射的萤火一号(11月9日,俄方宣布搭载有萤火一号的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是该计划的首颗火星探测器。(试探由于当时中国并没有将火星探测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2016年1月11日,中国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并将在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