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最低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王宏博818 HowtoWriteaLiteratureReview?.ThedefinitionofLiteratureReview文献综述(LiterautreReview)是科研论文中重要的文体之一。
它以作者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为基础,就某个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作、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评论。通过阅读文献综述,科研工作者可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关于某一专题系统而具体的信息,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标题与作者(titleandauthor)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andkeywords)引言(introduction)述评(review)结论(conclusion)参考文献(references).ClassificationofSourceMaterialsHowcanwelocatethematerialsrelevanttoourtopic *** etterandfaster?Basically,allthesesourcematerial *** 。
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好写的,根据题目写相关学者的总结,开始我也不会,还是师姐介绍的莫文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帮忙完成了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国内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综述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顺应理论视角下科技英语翻译切雅实证分析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语用观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翻译——找到源语的所指——对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误译译例的批判研究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高校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置探讨科技英语汉译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以船舶英语文本中的汉译为例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联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Climate Change and Peak Oil文本的翻译为例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的笔译能力调查分析——以某师范大学英语翻译专业为例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体育英语翻译人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商务英语翻译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试论近代国人英语翻译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探讨——以《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1-4册)》为例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顺序分析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翻译项目《大气污染排放系数手册》为案例从关联理论分析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补偿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探讨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调整策略###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地位的确立,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却是长期延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给予文化教学、文化学习以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更谈不上进行跨文化交际。 为了真实再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摸清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根源,以便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采取策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综合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应用语言文化学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三分模式为统领理论框架,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阐述了语言、文化与交际三位一体的关系,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跨文化教学才能得以实现。研究针对作者从教多年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采取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调查了解、深入剖。
@@@ 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地位的确立,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却是长期延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给予文化教学、文化学习以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更谈不上进行跨文化交际。
为了真实再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摸清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根源,以便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采取策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综合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应用语言文化学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三分模式为统领理论框架,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阐述了语言、文化与交际三位一体的关系,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跨文化教学才能得以实现。
研究针对作者从教多年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采取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调查了解、深入剖析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问卷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文化学习与运用情况不够理想,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很低。
影响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对于文化的定义和认识、学生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观点和看法、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文化信息来源情况、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精力分配情况,其中学生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影响最大。 影响教师跨文化教学情况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学习的态度、教师对跨文化教学内容的认识、跨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含量、文化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或态度,其中跨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师跨文化。
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好写的,根据题目写相关学者的总结,开始我也不会,还是师姐介绍的莫文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帮忙完成了 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 国内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综述 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顺应理论视角下科技英语翻译切雅实证分析 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 语用观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翻译——找到源语的所指——对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误译译例的批判研究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 高校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置探讨 科技英语汉译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以船舶英语文本中的汉译为例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 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联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Climate Change and Peak Oil文本的翻译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 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的笔译能力调查分析——以某师范大学英语翻译专业为例 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体育英语翻译人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商务英语翻译 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试论近代国人英语翻译 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探讨——以《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1-4册)》为例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顺序分析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翻译项目《大气污染排放系数手册》为案例 从关联理论分析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补偿 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探讨 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调整策略。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英语专业写起来比较麻烦,不可能有人给你白写的,还是自己动动脑筋写吧,如写作实在有困难可以找人帮忙,是我同学介绍我的,找的【天下文库】,她们帮我做的。
还不错,希望你也都能顺利通过。 论文的选题 撰写毕业论文,首先是选择课题。
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择题是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详细内容] 论文的格式 (一)论文标题。
(二)作者姓名。 (三)内容摘要。
一般为中文摘要,如有英文要求则要附上英文摘要。摘要应该以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围绕主题展开,明确介绍重点。
一般用200-300字高度概括全篇论文的精华。 (四)关键词。
又称主题词,从论文中选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以3-8个词以显著的字体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五)正文:1、绪论;2、本论;3、结论。 (六)参考文献。
在论文主体的后面列出参考文献,目的在于表明作者的科学态度和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并方便读者去查阅参考文献之前专门列出一项“致谢”。 论文的撰写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概述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等。
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扼要,开门见山,引人注目。也可以简要交代确定选题的过程和有关背景材料,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全文的旨要。
论文的指导在与指导教师第一次见面后,考生将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对已有的写作思路进行丰富或修正并形成论文写作提纲。对于写作者来说,提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效。
豪不夸张地说,写好了论文提纲,也就等于完成了论文写作任务的一半。
英语毕业论文的文献看你写什么方向,都是根据题目写文献综述。开始我也不懂,还是师姐给的莫文网,高手就是效率高啊
创新艺体生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研究——基于多元互动智能理论
对美英报刊教材编纂的几点思考
ESP理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新韩剧、新受众、新传播:解读新“韩流”
跨文化背景下央视英语新闻节目发展定位分析
汉民族植物意象道德内涵的跨文化阐释
新时期莫斯科外语教育特色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重构英语本土化身份
多维-互动理论模式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析
英语专业内容依托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及其启示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探析
文化语境对商务英语概念隐喻翻译的制约
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师教育摭论
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和文化建构
跨文化传播力概念的新审视
生态视域下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松散的连结:物的社会生命史
不同民族语言所蕴涵文化意象对比——以词汇语义为例
从文化生态视角反思高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的情感集中型活动探究
谈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认知框架制约下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研究
论日语专业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英语原声电影观赏看英语教学
第11卷第4期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ShayangTeachersCollege2010年8月收稿日期:2010-07-08作者简介:崔中良(1986-),男,河南延津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用学、翻译及语言哲学。关联)))顺应理论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崔中良(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 要:文章通过调查分析近年来关于关联)))顺应理论的理论发展和理论应用的现状,指出这一理论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理论模式,且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是如何结合的观点亦不一致。目前这一理论模式的应用在中国研究中主要涉及翻译、委婉语、跨文化交际、广告语、篇章分析、隐喻研究、幽默语、话语标记语和法庭预设等,但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建立统一公认的关联)))顺应模式,大胆创新,努力拓展其应用领域,以促进这一理论的迅速发展。关键词:关联)))顺应理论;运用;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10)04-0093-04一、引言1986年sperber和Wilson发表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此书一出,立即引起了西方语言学界、认知语言学界、哲学界的强烈反响,学者们发现可以用关联理论来解释语法学、文体学、修辞学、大众传播学、语用学等领域的许多现象和问题,[1]从而导致语用学界掀起了语言与认知研究的热潮,人们对关联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进一步深化。1999年Verschueren出版UnderstandingPragmatics(语用学新解),其提出的顺应论更加推动了语用学在认知方面的研究,国内关于此理论的专著就不下10本。近来语言学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迹象,即将关联理论和顺应论合并到一起,取长补短,形成关联)))顺应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目前正在迅速地发展。关联)))顺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发轫于2001年,由中国学者杨平首先在其文章5关联)))顺应模式6中提出,后来冉永平在杨平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修改,使得这个理论不仅仅限制在说话的一方,还可运用于动态的交际中。在这几年特别是2005年来,在李占喜博士论文发表以后,关联)))顺应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在中国知网中首先输入关联理论,又搜索顺应理论,得到78篇文章,其中有34篇期刊文章,2篇博士论文和42篇硕士论文,本文主要分析杨平和冉永平的文章、2篇博士论文和这一理论运用于不同方面的文章。二、关联)))顺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从研究阶段上看,国内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创建期和理论应用期。(一)理论创建期杨平在2001年发表的5关联)))顺应模式6开启了关联)))顺应模式研究的时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析了关联理论和顺应论这两种理论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取各理论之长,形成关联)))顺应模式。这个理论的内容包括:(1)话语交际目的在于寻求最佳关联。(2)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3)关联假设是说话人对符合关联原则的语境顺应的结果。(4)关联顺应是一个语境成分(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和语言结构(音位、重音、语调;词汇结构和内容;句式的长短;命题结构和内容;篇章结构和内容)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5)关联顺应是策略选择的过程。[2]在2003年陈春华对比了关联理论和顺应论,并指出关联理论有着一致的理论框架,但是其操作性较弱,顺应论理论描述比较充分,但是其解释力和操作性不如关联理论。很可惜作者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新的理论。[3]冉永平在2004年提出了自己的关联)))顺应模式,如图1所示:[4]图1 冉永平的关联)))顺应模式(二)理论应用期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关联)))顺应理论应用的方面有翻译、委婉语、跨文化交际、广告语、篇章分析、隐喻研究、幽默语、话语标记语和法庭预设等,其中关于翻译的文章最多,有TEM-8翻译、影片名之翻译等,而李占喜的博士论文最为详细,最为清晰。李占喜(2007)的5关联与顺应:翻译过程研究6认为,翻译即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的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在语篇释意的交际过程中,译者与原文作者或原文话语进行的跨文化对话是一个寻找关联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语篇产出的交际过程是一个译者动态顺应译文读者的交际过程,译者使用译文语言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该选择过程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但文章没有深究关联理论和顺应论的深层关系,只是将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的理解中,将顺应论运用于翻译的产出中。[5](P35-41)王雪玉(2008)的5TEM-8翻译中的关联)))顺应构思6借鉴语用学原则,结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中的翻译实例,并从探讨TEM-8翻译中的解题策略着手,发现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其根本交际意图是译者通过一系列顺应选择寻求原文理解以及译文输出过程中的最佳关联,关联是翻译的根本意图,而顺应则是实现这种意图的具体手段。作者详细地分析了在做TEM-8中的翻译的时候如何运用关联顺应理论,如何才能很好地进行翻译,但文章主要注重顺应论,将顺应理论解释得很清楚,却没有很好地说明关联理论,另外,文章也没有说明TEM-8翻译和一般的翻译有什么区别。[6]王梦娅(2009)的5以关联顺应论研究美剧字幕翻译的策略6分析了字幕翻译的特价及要求,认为字幕译者进行翻译时不得不考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文化背景和影视剧上下文的连贯等因素。文章运用李占喜博士的关联)))顺应论模式来研究美剧字幕的翻译,通过对其翻译过程和特点的研究总结出一些美剧字幕翻译的策略。[7]傅绍清、张传彪(2008)在5关联与顺应:论影片名之翻译6中讨论了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认为关联和顺应这两个理论可以运用于片名的翻译中,但是作者仅仅指出有些片名可以运用关联理论进行解释,而另外一些片名可以运用顺应论来进行解释,没有将这两个理论进行结合,而且文章中提到的一些例子,归根结底还是在讨论归化和异化、文化缺省等老问题,没有新意。[8]鹿婷婷(2006)的5委婉语的关联)))顺应性研究6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言语交流者在委婉语的选择过程中对社会规约、心理动机的关联顺应,但是作者没有详细说明在委婉语选择时是如何关联和顺应的以及在关联和顺应的过程中说话者的心理认知情况具体怎样。[9]唐德根、刘晶(2005)的5关联)))顺应模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阐释力6讨论了关联理论和顺应论,并分析了两个理论的优缺点,提出了自己的关联)))顺应模式,并介绍了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最后运用这个模式来分析跨文化交际,认为:/为取得成功的交际,我们往往是以顺应来寻求关联,又通过关联来达成更好的顺应。0但是,文章虽然介绍了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很混乱,听者和说者不知道直接到底要运用哪些内容,同时在运用此模式来解释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只是很模糊地说关联和顺应,没有很具体清晰地运用这个模式的内容来进行解释。[10]卜杰民(2004)的5关联)))顺应语用模式的研究6分析了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得出了关联)))顺应模式,并介绍了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最后认为关联)))顺应模式可以运用于对广告语言的使用规律进行研究和对礼貌的认知机制进行解释,但文章没有将此模式的内容清晰地划分,特别是在听者和说者这两个不同的行为下,这个模式是如何运作的没有解释清楚。[11]尹丕安(2007)的5顺应)))关联连续体下的语境及语义动态性分析6以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基础,尝试性地提出了关联)))顺应连续体的言语交际模式。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语境动态性及语义顺应性在话语生成和解释中的功能,最后指出:语境动态性是语义顺应的前提,语义顺应性建立在语境动态性的基础上。[12]王永华(2003)的5关联)))顺应模式对中文房地产广告语篇的阐释力6主要从语用学的关联)))顺应角度探讨了语篇意图对语篇布局策略的指导作用,不仅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关联顺应模式在解释和描述话语运用规律方面的普遍性和充分性,同时也对广告语篇制作策略的研究具有推广和参考意义。但这篇文章只是简单介绍了杨平的关联)))顺应模式,并没有新的发展和补充,而且在分析广告语篇的时候没有将关联和顺应同时运用于解释当中,而是对这两个理论进行分别解释。[13]王晓玲(2005)的5隐喻的关联顺应性研究6借鉴语用研究者所提出的关联)))顺应模式对隐喻进行了探讨,重申了关联是目的、顺应是依据的隐喻研究立场,阐释了隐喻的关联性、顺应性以及二者在交际过程中所体现的动态性以及层次性,这对理解和使用自然语言是有帮助的,但文章没有很好地理解关联)))顺应模式的内涵,只是简单的拼凑,而且在分析隐喻的时候更是没有用到关联)))顺应模式。[14]郭月琴(2007)的5口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顺应)))关联性研究6通过分析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并指出两个理论的不足,从而得出了顺应)))关联模式,目的是探明口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产生和理解的心理过程,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口语交际的本质。作者首先在该理论框架内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语用描述和分析,继而对话语标记语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教室里师生的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展开调查研究,但是文章并没有完整地提出自己的关联)))顺应模式,而且也没有将关联)))顺应作为研究的重点,而主要是研究话语标记语。[15]刘岚(2009)的5法庭提问中预设的顺应)))关联理论分析6通过对比杨平(2001)和冉永平的关联)))顺应模式之后,提出了法庭提问中预设的关联)))顺应模式,讨论了预设的生成与理解过程,并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案例分析中。[16]曹璐萍(2009)的5政治语篇中滑头语的顺应关联分析6运用顺应)))关联模式,分析政治滑头语产生、识别和理解的过程,目的是通过这一政治话语研究的新视角,帮助人们深入和正确理解政治话语,并验证顺应)))关联模式的解释力。[17]从上面这些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关联)))顺应理论不管是阐释还是应用都在逐渐成熟,其中硕士论文相当多,尤以理论的构建和运用于翻译方面的文章居多,且应用的范围有逐渐扩大之势,可见关联)))顺应理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还是比较强的。同时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我国对关联)))顺应理论的研究亦存在两个明显不足:第一,对关联)))顺应论模式众说纷纭,最典型的就是杨平跟冉永平各自建立了不同的关联)))顺应模式。第二,关联理论和顺应论在结合方式上不一样,有的就是简单地将关联理论和顺应论进行拼凑,认为话语理解是一个关联的过程,而话语产出则是一个顺应的过程。而在关联)))顺应论的应用方面也存在不足:第一,没有很好地将关联)))顺应论运用到一些现象的解释中,对关联)))顺应论没有很好地理解。第二,对某些领域的探讨还是很浅显,在所查的论文中,只有对翻译的研究还相对比较透彻,其他方面都是只有一两篇文章。三、建议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国内的研究需要对理论的构建达成共识,并在理论的运用方面向纵深发展,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建立新的关联)))顺应模式结合杨平与冉永平的关联)))顺应模式,笔者提出了新的关联)))顺应模式,以求能对其达成共识,如图2所示。话语的产出过程:首先,运用顺应论顺应语境、语言结构,要意识到话语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要意识到双方的意识凸显程度。其次,根据上面顺应的内容作出假设,得出最大关联。再次,再运用推理选择的逻辑思维,选择出最佳关联。最后,产出最适合的话语。95话语的理解过程:首先,运用顺应论顺应语境、语言结构,要意识到话语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要意识到双方的意识凸显程度。其次,根据上面顺应的内容作出假设,得出最大关联。再次,再运用推理选择的逻辑思维,选择出最佳关联。最后,理解最合适的话语意义。图2 作者的关联)))顺应模式(二)对关联)))顺应论运用的展望关联)))顺应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有待我们继续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和发展。目前这一理论的应用涉及翻译、委婉语、跨文化交际、广告语、篇章分析、隐喻研究、幽默语、话语标记语和法庭预设等,我们如果大胆创新可以考虑向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在外语教学方面,可以探讨如何运用关联)))顺应理论来指导外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如何运用关联)))顺应理论设计教学方案。二是在文学分析方面,可以运用关联)))顺应论来指导文学语言的阐释、文学文体、文学翻译等。参考文献:[1]李冬梅.近10年来关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102-105.[2]杨 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2001,(6):21-28.[3]陈春华.顺应论和关联论)))两种语用观的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2):93-97.[4]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4,(2):28-33.[5]李占喜.关联与顺应: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王雪玉.TEM-8翻译中的关联)))顺应构思[J].温州大学学报,2008,(6):58-63.[7]王梦娅.以关联)))顺应论研究美剧字幕翻译的策略[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8]傅绍清,张传彪.关联与顺应:论影片名之翻译[J].长春大学学报,2008,(6):49-52.[9]鹿婷婷.委婉语的关联)))顺应性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70-71.[10]唐德根,刘 晶.关联)))顺应模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阐释力[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24-127.[11]卜杰民.关联)))顺应语用模式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3):136-140.[12]尹丕安.顺应)))关联连续体下的语境及语义动态性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2):72-78.[13]王永华.关联)))顺应模式对中文房地产广告语篇的阐释力[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14]王晓玲.隐喻的关联顺应性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2-106.[15]郭月琴.口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顺应)))关联性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7.[16]刘 岚.法庭提问中预设的顺应)))关联理论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9.[17]曹璐萍.政治语篇中滑头语的顺应关联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顺应论原本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概念,其被作为一个视角引用语用学研究,便出现了语言顺应论。 Adaptation is 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it is as a point of view quotation with study, there is a language adaptation. 从顺应出发,语言使用被看作是发话人与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Embarks from the adaptation, language use is seen as a caller and the constant process of choice. 维索尔伦在其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 中强调所有的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都是为顺应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D Saul Aaron in his book Understanding of Pragmatic emphasis on all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is to comply with the constant process of choice. 选择既在语言结构层面发生,也在策略层面上展开。 Choose both occur in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level, also at the strategy level. 选择的过程是语境和语言选择二者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对交际过程的意识程度通过语言选择突显出来。 Selection is the process of context and language selection both the dynamic process of mutual adaptation in the process, the language user's consciousness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highlighted by language choice. 整个选择的过程要受到交际者的主观意识,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有时候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行动。 The whole selection process by the communicator'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language is the restriction of internal factors, sometimes is a kind of automatic, unconscious action. 人们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People are able to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e is to choose, because of the language has three properties: variability, discuss and compliance. 其中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 The compliance is the core of language use. 语言的顺应性要从一下四个方面去理解: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凸显程度。 Language of compliance from the four aspects to understand: contextual correlates,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adaptation and comply with the highlight. 所谓语境关系的顺应,即指顺应语境,在进行语言交流中以交际环境为着眼点进行语言的选择。 So-called adaptation relationship of context, context, namely adaptation to communicative environment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hoice of language. 语言结构的顺应指以下几个方面对语言所作的选择: 语言、语码、语体( 风格) 、话语构建成分、话语和语段类型以及话语构建原则。 Language structure adaptation refers to the choice of language to make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language, code, style (style), word building component, the types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交际者须选择双方都理解的合适语言, 根据交际对象与场景, 选择不同的语码( 地域方言、语言变体、行业用语、集团用语) , 这里涉及到语码转换。 Communicator must choose appropriate for both sides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on object and scenes, choose a different code (regional dialect, the language variants, trade terms, group), here involves the code-switching. 话语构建成分指语音结构、词汇、句法结构、命题以及超句单位等,这也是要求顺应语言结构本身。 Discourse to construct composition refers to the structure of voice, vocabulary, syntax structure, the proposition and super sentence unit, which is conformance to the language structure itself. 维索尔伦认为, 话语意义是动态生成的, 那么与意义生成密切相关的语境和结构顺应也应具有动态性, 这就是顺应的动态性。 D sol thought, discourse is generated dynamically, so closely related to meaning generation context and structure to also should be dynamic, it is adapt to dynamic. 这种动态性涉及: 语言使用的时间维度; The dynamics involved: language use time dimension; 语境维度; Contextual dimensions; 语篇的结构特征。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ourse. 而顺应过程中的凸显意识则是涉及了语言心理学。 And comply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highlight i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y of language. 当谈话者在进行语言的选择过程中,会根据谈话的目的,选择语言来凸显这一核心,已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When the speaker on the choice of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the conversation, choose language to highlight the core, has reached the expected communication purpose. 顺应论主张语言的交际就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这恰好与翻译不谋而合,很多学者试图找到顺应论与翻译的结合点,以便能够好的做好翻译的工作。 Adaptation theory argues that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a process of ongoing language choice, and this happens to coincide with the translation, many scholars tried to find combining site, adaptation and translation so that you can good to do a good job of translation.
220 浏览 3 回答
106 浏览 4 回答
99 浏览 4 回答
302 浏览 3 回答
317 浏览 3 回答
232 浏览 4 回答
143 浏览 4 回答
309 浏览 2 回答
327 浏览 7 回答
95 浏览 3 回答
310 浏览 5 回答
153 浏览 3 回答
195 浏览 3 回答
242 浏览 3 回答
125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