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开展了大量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截止到2006年9月,1:20万地质图覆盖蒙古全境;1:5万地质填图和普通地质勘探覆盖蒙古全境;1:50万水文地质图覆盖蒙古全境的84%;1:20万和1:10万重力图覆盖蒙古全境的17%;1:20万航空地磁测量图覆盖蒙古全境的60%;1:5万、1:万航空多光谱测量覆盖蒙古全境的32%。
已完成1:20万区域地质工作项目214个;完成1:5万地质矿产项目256个;完成物探项目共59个,其中1:万16个,1:5万19个,1:20万13个,1:100万1个,其它比例尺10个。
共发现了煤、萤石、铜、稀有金属等80多个矿种的近6000个矿点。近年来,在南戈壁省与戈壁阿尔泰省的区域地质调查解决了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并发现了一些新的金、铜、铂、多金属、稀有金属成矿远景区。色楞格省、科布多省、布尔干省和南戈壁省的地质填图与基础地质调查,发现了20多个金、铜、汞、多金属、萤石以及煤的成矿远景区;还探明了奥玉陶勒盖金铜矿、Hairhan—Haraat铀矿,Alag togoo煤矿和Ereen金铜矿的资源储量,发现了10余个冲积型金矿,金总储量大于24t。
总的来看,蒙古地质工作研究程度整体比较低,但是局部比较高。各项地质工作完全按照前苏联的相关规范进行的,勘查工作阶段性严格,系统性较强,资料积累有序。
近几年,蒙古地质部门与国际地学组织与团体开展互利合作,努力提升专业水平,扩大找矿成果。开展的主要合作有:
1)蒙古“地质与矿物资源协会”与日本合作的项目。在1995~1999年实施该项目旨在技术和工艺、科技发展上支持蒙古的国家地质办公室(处),为蒙古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专业技术,该项目已经完成。
2)蒙古与德国的合作项目于1997年~2001年间开展。第一阶段“岩石与矿物生产”在1997~1998年间开展。第二阶段“发现与研究非金属矿产”于1999~2001年间开展。从这个合作项目的框架中,可以得到蒙古非金属矿床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已经输入了计算机,并建立了数据库系统。该项目已经完成。
3)“建立蒙古地质实验中心、基础设备测试、市场经济管理”项目,该项目已经在2002~2004年间完成。其宗旨是建立蒙古地质实验中心,并拓展其影响。
4)“神奇”,该项目建立了蒙古的地质信息中心,在1997~2001年间由法国与蒙古共同完成。该项目的目的是提高蒙古专家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固定与移动的人造卫星定位系统在地质方面的应用。同时,还建立了计算机中心,处理地质数据与信息。
5)“蒙古北部中心地区的地质调查”项目,1999~2001年间开展的蒙古与日本的合作项目。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探都依靠雷达与JERS卫星影像技术。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大型的铜矿与金矿区域。额尔登尼特(Baruun Erdenet)铜矿化点就是在这个项目中发现的,并在另一个项目中进行了研究。
6)“戈壁阿尔泰省1:20万地质填图”项目,是在1999~2002年间实施的蒙古与捷克的合作项目。该地质图覆盖了以前的空白区,是这一比例尺尺度上最复杂的地质图。
7)“低成本的地质填图技术”项目,是在1999~2001年间实施的蒙古与英国的合作项目。通过英国地调机构提供的低成本技术,绘制了1:5万地质图。使用美国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的影像图片,在短时间内结合蒙古的各种地形特征,通过实地调查,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8)“蒙古东方省Bayandun地区的矿产勘探与开发”项目,是在2000~2002年实施的蒙古与韩国的合作项目。在这个项目的框架中,合作双方紧密合作,对矿化点进行了勘查与评估,并对该地区的重要与有价值的地区进行了评价。
9)“南蒙古的矿产勘查”项目,2002~2005年间实施。该项目在南蒙古Gichgen地区发现了铜矿、金矿以及其他矿产。该项目将继续评估该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力。
10)“中亚及邻区1:250万编图”项目,2003~2006年开展的俄罗斯联邦、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际合作项目。该图包括地质、构造、矿物学等内容,面积为2000万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