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养生 的思想基础是以“道”为本的 养生 观,这里的“道”既指导致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指的是客观世界本身。任何事物都离不开“道”,在道家看来,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在自然界产生,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 养生 同样要遵循这些规律。
一、主动 养生 。 在道家 养生 理论中,主动防病的思想贯穿其中。《老子·七十一章》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辩证地说明了“病病”和“不病”的关系。他所说的防病、“病病”,乃是一种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的思想。《老子》所谓:“其安易持,其未净易谋,其脆易拌,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庄子》中也可见到不少病名及防治方法,如《庄子·盗蹈》篇明确提出“无病而自灸”可以延年益寿,这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以主动防病。
二、和于阴阳。 “和”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概念,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相对稳定的多样性的协调统一。道家将“和”置于本体论的高度,“和”产生新事物,使事物发展。《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一言道出了阴阳的对立、互根与平衡,并指出天地间万物都应该达到协调平衡,人体亦是如此。“调理四时,太和万物。”道家认为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首要原则。庄子认为天地阴阳“交通成和而物生”,《淮南子》则云:“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道家从饮食、居处、劳逸、欲恶、动静、情志等方面阐述了以“和” 养生 的理念,也奠定了“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三、形神共养。 精神修炼是道家 养生 思想中修炼的最高境界,道家强调静以养神,如《道德经·第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静为躁君”。《内经》亦倡导“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道家的静以养神非独指取不运动、守静、养神的方式以达长寿延年的目的。道家 养生 术中导引、吐纳等都是运动,在运动形体的基础上强调静以养神,这是一种科学的、辩证的 养生 观,它实际上强调了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动静相宜。即以形体修炼为基础进行精神修炼,主张形神共养。
四、恬淡寡欲。 道家尚“无为”,此不过主张顺应自然,不提倡违背自然规律而“妄为”罢了。道家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因而提倡“恬淡为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凡合乎道,即合乎自然规律的事情都属于“无为之事”,凡“无为之事”都可为之,而且都能成功,这就是所谓“无不为”。如此看来,其说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相反,从某种意义理解则是非常积极的。同时,道家提倡“致虚极,守静笃。”只有做到“虚极”、“静笃”,才能抗拒各种的诱惑,保持万物的本来面目,这种“恬淡”、“守静”的观点对《黄帝内经》中调神摄养的 养生 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五、重视修德。 《道德经·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德是道之用,道是德之体,道因德而化生出大千世界。自然而然的宇宙运行法则就是道,以有形之品物来彰显宇宙运行法则就是德。人的德本来自于道,心慈行善最近于道。故《道德经·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若想长寿,就应当心慈行善;而心毒行恶则远离“天道”,就会减寿损年。《抱朴子 养生 论》亦言:“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轻侮于人当减算,杀害于物必伤年;行一善则魂神乐,构一恶则魄神欢。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 养生 之理尽于此矣”。因此,人应当心慈于物,与人为善,以近于道,从而达到 健康 长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