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春天
冬婆婆完成了历史使命,挥手告别了大地。春姑娘带着暖洋洋的问候,悄然无息地来到了人间。她用一双如梦如幻的巧手,给大地披上了嫩绿嫩绿的大衣,让世界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画像。
春姑娘带着她的神笔,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村进巷,她让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她把刚探出脑袋的小草吹绿了,把娇嫩的小芽从树枝上拽了出来。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紫红的玫瑰、火红的攀枝花……竞相开放,犹如繁星点缀这花枝。五颜六色的花儿迎着春天的使者绽放了,它们在风里傲傲地摇着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春姑娘那沙沙的脚步声走进了田野。田野上那无限明媚的春色,把小河打扮得更加妖娆。在春风的轻盈舞动,岸边的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翠绿的地毯。成群的羊欢乐地来到了河边吃草、饮水。小羊羔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跳跃者。布谷鸟、喜鹊三五成群地在枝头上用清脆的歌声唱出悦耳的歌曲,似乎在赞美春天的美丽。风——春天的使者,把山上的树木摇醒,它们睁开眼睛,张开了柔嫩的肩膀,扭着粗硬的腰肢……
这春光洋溢着的是一束束朝气蓬勃的青春与希望之光,比霞光还灿烂,比鲜花更迷人、更美丽!
俗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各行各业的人都忙开了,大家都希望新春开好局,为年底的好丰收打好坚定的基础,我们小学生也不甘示弱,凭借这股春风,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期末考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 、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
2、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二、例句: 1、啄木鸟像医生在给树治病。
2、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他活泼得像刚出窝的小喜鹊。
4、他勤奋得像蜜蜂采蜜。 5、他背驼得像一座小山。
6、她舞姿轻盈得像燕子展翅。 7、她声音轻柔得像夏日的微风。
8、她嗓门低得像蚊子的嗡嗡声。 9、她皮肤红润得像五月里的玫瑰。
10、瘦长的两腿像两根竹竿。 11、洁白的牙齿像白玉。
12、他胳膊粗得像柱子。 三、改写: 1、她的泪水涌了出来。
她的泪水像久蓄而开闸的水一样涌了出来。 2、北极星高高地挂在天上。
北极星像一盏指路灯高高地挂在天上。 3、微风吹来,片片花瓣随风飘落。
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 4、战士们勇敢地冲下山来。
战士们像猛虎似的勇敢地冲下来。 5、运动员向终点跑去。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跑去。 6、云彩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云彩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一.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إ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如虎添翼 如臂使指,如出一辙,如法炮制,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火如荼,如饥似渴,如胶似漆,如雷贯耳,如梦初醒,如泣如诉,如丧考妣,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汤沃雪,如影随形,如蚁附膻,如坐针毡,如鱼得水,如意算盘
如出一辙. 如火如荼. 如雷贯耳 如胶似漆 如花似玉 如沐春风
带有如的成语:
哀思如潮 爱才如渴 爱才如命 爱财如命 爱国如家
爱民如子 爱钱如命 爱如己出 爱如珍宝 安堵如故
安然如故 安如盘石 安如磐石 安如太山 安如泰山
安适如常 按堵如故 白首如新 白头如新 百动不如一静
百喙如一 百闻不如一见 百星不如一月 暴跳如雷 暴躁如雷
爆跳如雷 奔走如市 鼻息如雷 笔大如椽 笔翰如流
碧空如洗 变化如神 辨如悬河 表里如一 表壮不如里壮
表壮不如理壮 宾客如云 宾来如归 宾入如归 宾至如归
兵败如山倒 炳如观火 炳如日星 不断如带 不绝如带
不绝如发 不绝如缕 不绝如线 不如归去 才大如海
苍髯如戟 操纵自如 臣门如市 臣心如水 称心如意
趁心如意 澄江如练 逞心如意 齿剑如归 齿如编贝
齿如含贝 齿如齐贝 赤贫如洗 愁绪如麻 出门如宾
触目如故 传闻不如亲见 吹气如兰 春山如笑 春雨如油
从恶如崩 从谏如流 从令如流 从容自如 从善如登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善如流 措置裕如 大笔如椽 大雨如注
大智如愚 呆如木鸡 丹心如故 胆大如斗 胆小如豆
胆小如鼠 胆小如鼷 倒背如流 得婿如龙 德輶如毛
德輶如羽 簟纹如水 鼎镬如饴 动如参商 动如脱兔
洞如观火 度日如年 度日如岁 断决如流 堆积如山
如火如荼 如履薄冰 如坐春风 如虎添翼 如饥似渴 如数家珍 如愿以偿 如释重负 如日中天 如痴如醉 如法炮制 如丧考妣 如鲠在喉 如出一辙 如坐针毡 如雷贯耳 如影随形 如花似锦 如鱼得水 如芒在背 如醉如痴 如椽大笔 如梦初醒 如泣如诉 如胶似漆 如蚁附膻 如履平地 如履如临 如获至宝 如临大敌 如狼似虎 如石投水 如日方中 如临深渊 如之奈何 如此而已 如花似玉 如切如磋 如饮醍醐 如法泡制 如雷灌耳 如堕烟雾 如是我闻 如坐云雾 如花似月 如鸟兽散 如汤沃雪 如牛负重 如臂使指 如法炮制 如日方升 如意算盘 如埙如篪 如芒刺背 如丘而止 如登春台 如痴似醉 如痴如梦 如鱼似水 如不胜衣 如梦方醒 如手如足 如天之福 如堕烟海 如狼牧羊 如汤泼雪 如水投石 如梦如醉 如弃敝屣 如埙如箎 如水赴壑 如泣草芥 如胶如漆 如汤灌雪 如振落叶 如饥如渴 如梦初觉 如获至寳 如花似朵 如箭在弦如应斯响 如醉如梦 如狼如虎 如运诸掌 如兄如弟 如虎生翼 如胶投漆 如原以偿 如获至珍 如出一口 如有所失 如虎傅翼 如火燎原 如痴如狂 如解倒悬 如蚁慕膻 如左右手 如醉如狂 如蝇逐臭 如龙似虎 如虎得翼 如蹈水火 如醉方醒 如醉初醒 如汤浇雪 如见肺肝 如临深谷 如渴如饥 如无其事 如持左券 如指诸掌 如锥画沙 如拾地芥 如风过耳 如山压卵 如蹈汤火 如操左券
如饥似渴 如狼似虎 繁花似锦 光阴似箭 如花似锦
似是而非 归心似箭 皎阳似火 春深似海 侯门似海
似水流年 情深似海 流年似水 似有如无 似醉如痴
如花似玉 似曾相识 口似悬河 似水如鱼 似笑非笑
如胶似漆 似懂非懂 如鱼似水 日长似岁 文似其人
面似靴皮 如花似朵 如痴似醉 貌似强大 呆似木鸡
好语似珠 如龙似虎 如花似月 似箭在弦 似漆如胶
何其相似乃尔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春深似海 繁花似锦 光阴似箭 归心似箭 侯门似海 何其相似乃尔 皎阳似火 流年似水 面似靴皮 貌似强大 如胶似漆 如狼似虎 如花似锦 如饥似渴
如花似玉 似曾相识 似懂非懂 似是而非 似水流年
【修辞知识介绍】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只要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具有相似点就可形成比喻。比喻由本体、喻体、喻词构成,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比喻的作用是对事物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可以用常见的事物说明深奥的道理,使道理显明。使用比喻要注意: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不能信手拈来;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2.比拟 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形式。
比拟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使读者对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引起感情的共鸣。使用比拟要注意与比喻的区别: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喻体始终不出现。
3.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主要有以下七种借代方式: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牌号代本体,产地代本体。
运用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使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借代的事物要有所交代,本体借代体不能同时出现;借代与借喻不同,前者注重相关性,后者注重相似性,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4.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的修辞手法。使用夸张可以揭示事物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使人联想,创造意境。
使用夸张既要注意显豁,又要注意以事实为基础,还要注意文体特征。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有正对、反对、串对等。使用对偶可使表意凝练、抒情酣畅;语言整齐,富于美感;也便于记忆。
使用对偶要注意与对比的不同,前者指形式而言,后者指内容而言;对偶中的反对则是两种修辞的兼用。对偶有严式和宽式两种,严式的对偶通称对仗,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对对联往往就要达到这样的要求。6.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组句子。
使用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使用排比要注意与对偶的区别,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排比常用同一词语作为提示语,对偶一般不重字。
7.设问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修辞方法。分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两种。
使用设问,可起到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的作用;有时用在文章中间,也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8.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包括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使用反问能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也有区别。设问多是自问自答,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人们可从问句本身体会出答案;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答案在后面说出,反问则本身就包含着作者的意思;设问是为了提请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则是为了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和表达,高考的命题也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和练习都要从理解运用着手,要能分清这八种修辞手法,能分析其作用。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
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
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2)不同点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春雨如油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哀思如潮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爱钱如命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爱如己出 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 爱如珍宝 形容十分喜欢. 安堵如故 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安然如故 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安如磐石 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安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适如常 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白头如新 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暴跳如雷 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表壮不如里壮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宾至如归 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不如归去 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 操纵自如 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臣门如市 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臣心如水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称心如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从谏如流 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从善如流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措置裕如 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大笔如椽 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丹心如故 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 胆大如斗 形容胆量极大. 胆小如鼠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倒背如流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得婿如龙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簟纹如水 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鼎镬如饴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动如脱兔 比喻行动敏捷. 度日如年 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断决如流 如流 :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决断事务多而快. 堆积如山 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对答如流 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多如牛毛 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恩德如山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恩重如山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防意如城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纷乱如麻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骨瘦如柴 形容消瘦到极点. 官法如炉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 冠盖如云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观者如堵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观者如云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归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果然如此 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鼾声如雷 鼾声:熟睡时发出的鼻息声.形容睡得很深,鼾声很大. 好语如珠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浩如烟海 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和如琴瑟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恨如头醋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 侯门如海 侯门:旧指显贵人家;海:形容深.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 恍如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 恍如梦境 好象是在梦里一样. 挥汗如雨 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挥金如土 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