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展示传播平台作为虚拟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打破了实体博物馆在时间和空间,以及保存环境与保护技术的局限,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以文物数字知识仓库为底层支撑,通过网络技术和多数据通道方式开发多种展示和知识传播方式,加强博物馆展示和教育功能的深度与广度。J2EE技术架构的应用突破传统文物展示在时间、空间和传播形式上的限制,结合虚拟现实,多媒体以及文物三维制作技术拓展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功能。所有数据均来自于文物数字知识仓库,多种数据的组合适应了不同传播方式的需求。开展J2EE技术的应用研究,解决高清晰图象、视频信息及三维数据的流畅传输和高速交换。按照该平台的作用空间分为馆内和馆外传播平台。1.馆内传播平台(1)大屏幕多媒体文物展示模块:实体博物馆内可以设置大屏幕播放系统,作为博物馆、文物介绍宣传的一个特殊手段。登录虚拟博物馆系统后,锁定该模块即可从文物数字知识仓库中提取所需信息资源组成高真实度的三维立体数字文物,按照事先设定的顺序或者路径来播放一些因保护措施或者无法移动等原因而不能摆设的文物。(2)触摸屏立体显示模块:可在实体文物旁边放置立体显示触摸屏终端,或者在必要的参观引导处悬挂立体显示设备,登录上虚拟博物馆系统后锁定与该文物相关触摸屏子模块,即可让参观者与该数字文物进行交互,随意从任何角度多种精度观赏高真实数字文物,并能获取大量平时无法从实体文物中获取的信息。且当锁定该文物的触摸屏子模块后,该文物的辅助立体显示设备上只能显示与该文物相关的信息,参观者无法解除锁定状态,只有管理员具备解锁功能。现有立体显示技术分为主动立体显示和被动立体显示方式;主动立体显示技术如,基于传统CRT显示器的液晶开关眼镜立体显示系统;被动立体显示技术如:红蓝立体显示,偏振光立体显示器或者偏振光立体投影系统等,偏振光立体投影系统支持多人观看。2.馆外传播平台(1)文物虚拟展览模块:在任意地点通过互联网登录上虚拟博物馆系统,进入该模块后,即可在众多参观者面前展示出与真实博物馆相差无几的虚拟博物馆。该模块用三维虚拟功能,将博物馆建筑及馆藏进行一次实景复制,制作出完整的虚拟博物馆。讲解员或者操作人员可以在该虚拟博物馆中随意漫游,或者事先设定好一定的路径自动漫游。虚拟博物馆场景中的文物都为与实体博物馆中真实存在的文物相对应的高真实度数字文物,讲解员或操作员可在任何时候“走近”该数字文物,点击触发后即可通过系统内部数据通道调出该文物的触摸屏立体显示子模块,展示该文物更加详尽的信息。通过该模块所显示效果与真实博物馆所见并无多大差别。此虚拟博物馆可“搬”出去做巡回展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知识传播作用。且由于展品和场景全部存在于服务器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展示,没有被毁坏、被偷窃的危险。(2)文物数据知识仓库资源导出模块:该模块可将指定文物的数字信息整合导出形成一个离线式的子交互系统,并可刻录入数据光盘进行分发,邮寄,使博物馆的知识传播更具多样性。(3)移动数字设备接入模块:基于J2EE技术架构,结合移动通讯3G技术虚拟博物馆可以支持移动数字设备,如手机、PDA等。在手持设备接入模块提供的统一数据格式,统一数据接口的标准下,大多数手持设备,都可以作为虚拟博物馆的浏览载体。该模块会对不同的移动数字设备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文件格式。3.文物学术研究平台文物学术研究对数字文物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交流沟通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处于不同地域的专家学者登录学术研究平台后,可以聚集在同一个学术研究频道内,选择一个数字文物进行研究和远程交流。该平台包括数字文物信息资源获取和远程交互,取得控制权的专家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翻转、放大缩小,以及相关信息资料的提取等操作,参与交流的专家可通过远程终端实时观看数字文物的变化过程,并通过语音或者文字参与讨论,所有观点和看法都会实时保存在服务器上,以备专家学者日后重现评论现场,必要时更可导出数据便于线下参考。该平台区别与其他平台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提供多种研究用途的可调精度的文物信息资源,并且具备自适应能力,随着专家学者的操作自动调节,不会出现放大失真的现象,更不会出现三维模型表面贴图和纹理达不到研究需求的现象。形象来说,当专家学者要对某文物一定区域表面的材质和纹路进行研究考证时,本平台就有特定的技术手段提供出该区域与现实中同等条件下毫无二致的文物基础信息,以达到研究的目的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