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醉虾醉蟹有可能感染肺吸虫病。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这种寄生虫一般寄生于多种螺类、蟹虾以及蝲蛄中,感染了的溪蟹或者蝲蛄死后肢体破裂也可污染水源。人们往往是由于生食或者吃了未完全熟透的感染水产品,又或者是生饮了被污染的水而被感染。很多人认为醉虾醉蟹之类虽未煮熟、但经过酒精的浸泡“杀毒”已经很安全了。其实,饮用酒并不能完全杀死肺吸虫的虫卵或幼虫,若虾蟹体内存在寄生虫幼虫,则食用后就会感染。肺吸虫幼虫、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或定居造成机械性损伤, 以及虫体代谢产物等抗原性物质引起的免疫反应。发病过程多缓慢, 早期症状不明显, 潜伏期不易确定。感染后数天至1个月, 迟者1年至数年出现症状。临床根据主要损伤部位可分为胸肺型、脑型、肝型、皮肤型及亚临床型等, 其中以胸肺型最常见。肺吸虫可引起各个脏器的急性炎症,积液、脓肿、出血,甚至穿孔等;虫体在皮下移行时可导致此起彼伏的皮肤结节;进入脑组织中可导致头痛、癫痫、失明甚至瘫痪。寄生虫感染隐蔽性较强,依据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和部位以及人体免疫状况,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各异,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临床症状,例如发热、过敏、咳嗽、呕吐、胸闷、腹痛腹泻等,建议进行寄生虫感染的的筛查检测,以免贻误病情。防止病从口入,是预防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关键。不要吃半生或未煮透的肉类以及鱼虾蟹,有生食习惯的人群,至少一年两次进行肠道寄生虫预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