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
预防兔巴氏杆菌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健康兔自繁自养。
(2)严格检查新引进家兔,观察1个月无病后方可入群,不能把病兔引进兔场。
(3)搞好兔舍内外环境卫生,通风良好,控制饲养密度,定期消毒。本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杀灭,可选用4%烧碱溶液、1%漂白粉、2%过氧乙酸溶液等消毒药物进行消毒。笼具用火焰喷射消毒效果更好,可以将黏附笼具上的兔毛焚烧,以免到处飞扬造成空气污染。
(4)扑杀、淘汰病兔,对年老体弱、久治不愈的病兔及时进行扑杀、淘汰,以清除传染源。
(5)接种兔巴氏杆菌灭活菌苗,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4~6个月。接种兔巴氏杆菌和魏氏梭菌二联灭活菌苗,未断奶兔皮下注射1毫升,其余兔2毫升,4~6个月,进行第二次接种。还可以使用兔瘟-兔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灭活菌苗,可以同时预防兔瘟、巴氏杆菌病和魏氏梭菌病。
兔群注射巴氏杆菌疫苗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对急性和亚急性巴氏杆菌病有一定的免疫效果,但遇到外界环境突然变化(如气候突然变化、饲料突然改变、长途运输等)和来自疫区的强毒攻击时,导致免疫力下降,致使巴氏杆菌疫苗免疫效果降低,导致免疫失败。
(6)每100千克饲料加15~20克喹乙醇,混合均匀后饲喂,可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治疗措施
一旦出现病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
(1)氟哌酸肌肉注射,一天2次,每次~1毫升,连续5天为一疗程。
(2)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2万单位,一天2次,连续5天为一疗程。
(3)青霉素10万~20万单位联合链霉素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4)环丙沙星注射液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5)恩诺沙星注射液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6)静脉或肌肉注射增效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12~24小时1次,连用2~3天。卡那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注射,或滴鼻、点眼、敷用眼药膏。
(7)口服喹乙醇,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天2次,连服2~3天。
(8)对患兔脓肿,待其变软成熟,切开排脓,用3%过氧化氢冲洗,再涂紫药水和金霉素软膏。
(9)有条件的兔场可分离病原作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防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