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是通过辨症、辨证、辨病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要建立中医诊疗体系,必须首先澄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机体患病时所表现的各个现象。“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所作的概括。“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征与规律等本质所作的概括。“症”、“证”、“病”三者,含义各不相同,但都统一于“疾病”总概念之中,都是由疾病的病理本质所决定。症是辨证、辨病的主要依据,病的本质一般规定着病的表现和证的变动。病代表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证代表病变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病的全过程可以形成不同的证,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之中,因而病与证之间是纵横交错的关系。
一定要知道病和证的关系!就知道中医为什么可以是全科?
病 内含 证(若干个) 内含 症(症状和体征)
辨证,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证”与“症”应该严格区分,“症”是一个一个的症状,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到的结果。 “证”与“病”的概念是不同的。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也就是说,病可以概括证。辨病名,必先辨证。诊断先从辨证再进一步辨病,辨病之后又再进一步辨证。因此,辨证论治并不是说中医不讲究辨病,强调辨证已包括辨病于其中了。 辨证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等。其中病因辨证着重从病因角度去辨别证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六经辨证是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辨证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法。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脏腑辨证适应于杂病各科辨证。但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重点辨证法,经络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互为补充的辨证方法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是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征候贯串并叠和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征候组成,而同一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采纳哦
101 浏览 6 回答
243 浏览 3 回答
317 浏览 5 回答
351 浏览 5 回答
305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3 回答
307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3 回答
228 浏览 6 回答
152 浏览 3 回答
126 浏览 3 回答
333 浏览 3 回答
321 浏览 3 回答
320 浏览 3 回答
97 浏览 4 回答
344 浏览 7 回答
181 浏览 2 回答
274 浏览 2 回答
252 浏览 5 回答
157 浏览 4 回答
116 浏览 6 回答
344 浏览 6 回答
202 浏览 3 回答
172 浏览 5 回答
134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