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饲养过程中,腹泻是常见病,为了便于大家区别,今天就羊的腹泻疾病我们做简单的介绍:一、胃肠炎病因与病原:饲喂不当、前胃疾病。特征:腹泻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粪便稀如猪粪,混有精饲料颗粒,随后腹泻,严重时,粪便混有血液、假膜、脓液,气味恶臭;病羊食欲废绝,口干发臭;舌苔黄白,反刍停止,体温升高;后期腹疼不安,出现呻吟,喜欢卧地。防治:氟苯尼考每千克体重10--20MI肌注,每天2次;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i、5%糖盐水300--500毫升、10%安纳珈注射液5--10MI、维生素C100MI,混合注射。二、副结核病病因及病原:副结核分支杆菌。特征:病羊反复腹泻,稀便呈卵黄色、黑褐色、带有腥臭味或恶臭味,并有气泡。初为间歇性腹泻,后变为经常而又顽固的腹泻,后期呈喷射状排粪;颜面及下颌部水肿,消瘦、衰竭而死。防治:预防,对健康羊群应每年进行1次皮内变态反应检查,及时淘汰、扑杀阳性羊只。治疗: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试用链霉素治疗。三、绵羊巴氏杆菌病病因及病原:巴氏杆菌。特征:多发生于幼龄羊和羔羊。最急型病羊突然发病,寒战、虚弱、呼吸困难,数小时内死亡;急性病羊体温升高41---42度,咳嗽,鼻孔常有出血。初便秘后腹泻,排血水粪便。2--5天虚脱死亡。皮下小点状出血,有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症状,胃肠道出血性炎症,脾脏不肿大。防治:治疗每千克体重用氟苯尼考20---30毫克或庆大霉素注射液1000--1500U,或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10毫升,肌内注射,每天2次;必要时,用高免血清做紧急接种。四、肝片吸虫病病因及病源:肝片吸虫。特征:急性型病羊初期发热,衰弱。易疲劳,离群掉队。叩诊肝区半浊音区扩大,压痛明显;很快出现贫血、黏膜苍白、红细胞及血红素降低;严重者多在几天内死亡。慢性病羊表现消瘦、贫血、食欲不振、异食癖、被毛易脱落,步行缓慢;眼睑、颌下、胸下、腹下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肝脏肿大。防治:定期驱虫,1--2次/年。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00毫克,一次内服;硝氯酚每千克体重4--6毫克,一次内服;抗蠕敏每千克体重20毫克,口服克罗素隆每千克体重20毫克;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河南迪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迪静三效》每千克体重0、2毫生口服、肌肉或皮下注射。有效率可达100%。五、绦虫病病因及病原:莫尼茨绦虫。特征:病羊表现贫血、水肿消瘦、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常伴有腹泻,粪便中混有乳白色的孕卵节片;被毛粗乱无光,喜卧、起立困难,后期仰头倒地、转圈,常做咀嚼运动,口周围有泡沫。防治: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6毫克口服,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100毫克,配成10%水悬液口服;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一次内服。羊放牧后30天进行第一次驱虫,再过10--15天进行第二次驱虫。六、消化道线虫病病因及病原:消化道线虫。特征: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腹泻、消瘦;眼结膜苍白,贫血;严重病例下颌间隙水肿,羊发育受阻;少数羊体温升高,呼吸、脉搏频数及心音减弱,最终衰竭死亡。防治:定期驱虫,2次/年。治疗;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20毫克,口服;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50毫克,混入饲料喂给;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一次皮下注射。七、羔羊大肠杆菌病病因及病原:大肠杆菌。特征:2--8日龄新生羔羊多为下痢型,初体温升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体状、带气泡、混有血液;羔羊虚弱,严重脱水,站立不稳,2天内死亡;2--6周龄的羔羊发病多呈败血型,多于发病后4--12天死亡。防治:大肠杆菌对土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新霉素、磺胺类药物都有敏感性。氟苯尼考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头孢唑林,每次0·5--1克肌内注射,连用3--5天。胃蛋白酶0·2--0·3克,心力衰竭时,皮下注射10%安纳珈注射液0·5--1毫升;脱水时,静脉注射5%糖盐水20--100毫升。八、羔羊痢疾病因及病原:B型魏氏梭菌。特征:主要发生于1--4日龄内新生羔羊,发热40度,腹疼,排黄绿色、黄白色稀便或暗红色、恶臭、粥状粪便,磨牙、咩叫;有的表现腹胀,不腹泻或排少量血便,四肢瘫软,呼吸促迫,口流白沫,最后昏迷、死亡;皱胃黏膜出血,水肿,肠尤其是空肠内全为血水,粘膜红,并有黄色坏死和条状出血。防治:每年一次预防接种(用羊厌气菌五联苗),产前2--3周在接种一次。治疗可用;土霉素0·2--0·3克、胃蛋白酶0·2--0·3克,加水灌服;磺胺脒2·5克、次硝酸铋6克,加水100毫升,4--5毫升每只,一天2次,四环素0·2--0·3克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