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与猪瘟病毒和边地病病毒同属,在基因结构和抗原性上有很高的同源性。该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以下或56℃很快被灭活,对一般消毒药敏感,但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在低温状态下稳定,在冻干状态下可存活多年。本病毒与猪瘟病毒、边界病毒为同属病原,与猪瘟病毒有抗原关系,在自然条件下存在毒力显著不同的毒株。本病毒可感染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牛,但以6~8月龄的小牛症状重,也可感染山羊、绵羊、猪、鹿及小袋鼠。急性期病牛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均含有大量病毒;慢性病中往往发生持续感染,在血液和眼鼻分泌物中可长期分离病毒;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之久;健康牛、羊、猪等均可隐性感染而带毒,它们都是危险的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染源为患病及带毒动物。病畜可发生持续性的病毒血症,其血、脾、骨髓、肠淋巴结等组织和呼吸道、眼分泌物、乳汁、精液及粪便等排泄物均含有病毒。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发生垂直感染,交配、人工授精也能感染。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牛,尤以6~18月龄幼牛易感,山羊、绵羊、猪、鹿及小袋鼠也可性感染。新疫区急性病例多,放牧牛或舍饲牛均可感染该病毒而发病,发病率约为5%,致死率可达90%~100%,发病牛以4~18个月龄者居多,老疫区急性病例少,死亡率也低,而隐性感染率高达50%以上。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临床症状潜伏期7~14天,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常见于幼犊,死亡率很高,发病初期表现上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40℃~42℃),双相热。流鼻汁、咳嗽、呼吸急促、流泪、流涎、精神萎顿等,白细胞减少,以后口腔粘膜发生糜烂或溃疡,多有腹泻症状,稀粪呈水样初期淡黄色,后期常伴有肠粘膜和血液,粪恶臭。病犊食欲减少,消瘦,精神倦怠,有的不出现腹泻而突然死亡。乳牛泌乳减少或停止,孕牛可发生流产,或产下先天性缺陷的犊牛,如小脑发育不全,共济失调,有的发生趾间皮肤溃烂、蹄冠炎、蹄叶炎和角膜水肿,重症病牛5~7天内因急性脱水和衰竭死亡。病理剖检变化表现口腔、食道、胃肠粘膜出血、水肿和糜烂,其中以食道中成纵行的小糜烂有特征,肺部多有大片的出血病灶,肾脏包膜下,肾皮质多有出血斑变化。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来,很少有明显的炎症症状,口腔粘膜很少发生坏死和溃疡,但齿龈通常发红,间歇性腹泻,流鼻汁,鼻镜干燥,后变成鼻镜糜烂,可连成一片。眼睛流泪或流粘糊透明分泌物,有的角膜混浊,有的表现青光眼,有的发生慢性蹄叶炎和严重的趾间坏死,病牛跛行。有的还表现局限性脱毛和表皮角化,病牛发育不良,衰竭死亡。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口腔(口黏膜、齿龈、舌和硬腭)、咽部、鼻镜出现不规则烂斑、溃疡,以食道黏膜呈虫蚀样烂斑具特征。流产胎儿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气管内有出血斑及溃疡。运动失调的犊牛,严重的可见到小脑发育不全及两侧脑室积水。诊断方法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2实验室诊断病原检查:细胞培养(采用胎牛肾、睾丸、气管等组织原代或继代株细胞)结合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或中和试验进行鉴定。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琼脂免疫扩散试验、pCR试验。病料采集:应采取病畜的骨髓、脾、淋巴结及呼吸道、眼、鼻分泌物。防治措施1、预防。⑴严禁从病区购进牛只。⑵发病牛群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疫情扩散。⑶做好免疫接种,应用弱毒疫苗对断奶前后数周内牛只进行预防接种。对受威胁较大的牛群应每隔3-5年接种1次,育成母牛和种公牛于配种前再接种1次,多数牛可获得终生免疫。也有报道,用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给发生过粘膜病的牛群接种,可获较好的免疫效果。若应用灭活疫苗,可在配种前给牛免疫接种2次。2、治疗。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在加强监护、饲养以增强牛机体抵抗力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针对病牛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情况,除给病牛输液扩充血溶量外,可纠正酸中毒等;投服收敛止泻药(药用炭、矽炭银)配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土霉素、四环素),可抑制继发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