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的一部揭露人性的电影,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实力派明星的参演,并且,还获得了第92届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光是看到这个电影所获得的奖项,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值得一看。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也很简单,但是却在简单的情节当中揭露了人性最可看的一面。
《寄生虫》这个名字本身就取得很妙。从社会角度上说,富人和穷人,到底谁是寄生虫?就电影本身的设定来说,这一家子穷人一家子富人,符合寄生虫的状态。
而在这二者之上还有常年寄居在富人家里的这么一个人,更是实打实的寄生虫了。从宏观到微观,将寄生虫这一个词贯彻到底,涵盖了社会。
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简直不是娱乐,更像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整个故事从搞笑到惨变,它流畅,真实,可以让所有人都理解,产生共鸣。
而电影在剧本上真正做到了前后完美闭合。在前半部分的好基友托付,到获得财运的石头,都在后半部分得到了延展和变化,所以《寄生虫》是一部绝对值得二刷的电影。
剧本上导演有着近乎神技般的展现:赶走女仆的段落流畅,清晰,而且中间小心思的设计点缀其中,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大量的信息交代和呈现。
社长本来事业成功,家有娇妻,有大房子,儿女双全,却被这么一家子盯上。
被蒙提供工作机会就算了,毕竟是老婆自己单纯。但是你还在我家开party这就不能忍了。你想想你好不容易买来的豪宅,白天自己不在的时候就是被别人各种糟蹋折腾你怎么想?
雇你们工资没少给,加班也给加班费,比某厂996强多了吧?反而是司机自己屡次越界,不本分。然后还被莫名捅死了。很多人吐槽说社长嫌弃他们的味道。但事实就是长住地下室的人就是有味道,社长也从来没当面说呀。
难道要社长提供一套房子给你?司机自己一家也把自己比做社长家的蟑螂,主人一回来就得躲到暗处,可他们自己住地下室也知道面对蟑螂虫子就要喷药杀虫。根本问题就是阶级固化以及失业率等社会性问题。
如果我们用“一般的社会理由”(即主角一家的贫穷)来遮掩主角一家“个性中的问题”,显然是对他们一家人犯罪的心理原因,有了错误的归因:即,他们之所以犯罪,是社会所迫。但他们真正犯罪的原因,只不过是他们的自私罢了。
韩国拍摄的电影都是比较成功的反应的社会问题也是很突出的,但是即使大获成功反应了社会阴暗面,但是根本没有什么卵用,真的这也是我很纳闷的地方不知是为何?
电影该拍的拍,该上映的上映,舆论也是很大,社会烦死也是很多,但是事后就完事了,并没有改变任何事情,我想这也是韩国电影应该反思的地方吧,也可能是因为阻力太强大了吧。
不管在什么国家都会存在对于富人来说人际关系就是金钱,可以借用这些东西让自己的家族更富裕。而对于穷人来说自己的家庭就要付出比富人更大的努力,因为双方占据的起跑线本就不同。
对方的起跑线也许是我们这些平凡人一辈子努力到的终点线。主人公基宇跟富人朴社长因为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和人际关系网的不同造就了彼此很大的生活差异,虽然同处于一个国家,一片蓝天。
但是生活习惯就像是生存在不同国度不同空间的人一样。穷人家基宇在大雨过后被淹,无奈的在抢救自己所珍贵的东西,而富人朴社长的妻子则感叹下雨后空气变得很好,赶走了雾霾。
这个电影用一种搞笑的方式深刻的揭露了贫富差距带给人命运生活的不同。里面的每个人都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所处的环境让他们的行为与想法变得极端。
所以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最大的感触就是人一定要为自己的生活奋斗努力,如果连你自己都放弃了,那你这辈子也就跟蝼蚁一样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