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当派学渣
碘的原子量是,作为一种卤族元素广泛分布于地壳表层。在冰河时代,在冰川、洪水和渗透作用等自然力量综合的长期影响下,碘出现了各种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地壳,海带等海产品也成为碘的最常见来源。
在碘元素发现以前,世界上最早记载用含碘物质治疗甲状腺肿的是中国。早在公元前3600,中国的医学著作就记录了给粗脖子病人(甲状腺肿大)服用海带和烧焦的海绵能缩小甲状腺肿的体积。晋朝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海藻酒方”治疗“瘿病”,“瘿病”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粗脖子病,医学上叫做弥漫性甲状腺肿。在此后若干个世纪里,包括希波克拉底、盖伦、罗杰、维拉诺瓦的阿诺德等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都曾记录过这类基于含碘海产品能治疗甲状腺肿的病例。
中国明代的教育家刘元卿,在其【贤奕编】收录了一个关于”大脖子病“的寓言故事: 南岐(qí)座落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居民很少跟山外人交往。南岐的水很甜,但是并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就会得大脖子病。南岐的居民没有一个脖子不大的。有一天,从山外来了一个人,这就轰动了南岐。居民们扶老携幼都来围观。他们看着看着,就对外地人的脖子议论开了:
和科学史上很多重要发现一样,碘的发现充满了意外。
碘是法国化学家巴纳德库尔图瓦(Bernard Courtois)在1811年发现的,当时库尔图瓦试图从海藻的渣里提取钠和钾的化合物,提取这些化合物的初衷是寻找制造炸药的原材料,他添加硫酸(H 2 SO 4)以进一步处理样品过程中不小心添加了过多的硫酸,竟然出现了紫色的烟雾。烟雾冷凝在房间的金属物体上,变成了固体碘。今天,碘主要是以碘酸钠的存款(获得的NaIO碘3)和高碘酸钠(NaIO 4) 的方式存在。
这件事具有讽刺的地方是,库尔图瓦做这个试验的初衷不是在寻找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而是在帮拿破仑解决炸药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做炸药需要硝酸钾,而以往的方法中钾是来自木灰中提取的碳酸钾,但当时木头紧缺,法国诺曼底和布列塔尼海岸富含海藻,于是库尔图瓦尝试从海藻灰里面提取碳酸钾,于是就发生了上面这一幕。
作为化学家的库尔图瓦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一个新的物质。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这种新的物质与磷、氢和一些金属结合良好,但不容易与氧气或碳反应。此外他还发现,当这种新物质与氨混合、燃烧时不分解。然而不幸的是,在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正处于战争中,军队财政紧张,根本不容许库尔图瓦进行更深入的试验来鉴别这个新物质。他只得求助另外一个法国化学家德索尔姆(Desormes),德索尔姆在他女婿克莱门特的帮助下,对这种紫色物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库哥”觉得这还不够,他把他得到的样品还寄给了另两个大名鼎鼎的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和安德雷安培(Andre Ampere)。于是得到样品的两伙人在会议或者杂志上分别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当时怀疑这是一种新物质或者是某种氧化产物。最终确定这是新物质并给它命名的桂冠落到了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爵士(Sir Humphry Davy)头上,安培寄了一些样品给戴维,戴维在1813年12月10日宣布,一种叫做碘(Iodine来源于希腊语,紫色的意思)的新物质发现了,它的特性和氯接近。
在从海藻中发现碘的8年后, 瑞士医生康德特(. Coindet)发现用烧过的德海绵和海藻能治疗甲状腺肿,从而推断海藻中的碘可能是 活性成分。 1819年,他配制酊剂 的碘以250mg /天的剂量,在150个甲状腺肿的患者中进行试验并获得了 成功:甲状腺肿 一周之内就显著减小。 并于1820年发表了他的结果。
1850年,法国化学家查亭(Chatin)研究了甲状腺肿的流行和和碘在土壤、水、食品之中的浓度关系。他还研究了补碘对甲状腺肿流行性的影响。 他观察到:1)甲状腺肿和克汀病(产妇摄入碘不足导致婴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不足)在富含碘的地方很罕见;2)但在碘不足的地方却很常见;3)补充碘能预防甲状腺肿。
1891到1892年间,不列颠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报道甲状腺提取物用于治疗甲状腺腺功能减退症。 1895年,Bauman在甲状腺中检测到高浓度碘的存在,并提出甲状腺提取物能治疗甲减正是因为其中含碘。人类历史第一次找到一种物质能以这样“因与果”的方式治疗某种疾病,碘的作用被人们疯狂的夸大,在随后的很多年里,“碘”成了大众眼中的神药,几乎被用于临床上每一种疾病:瘫痪、腹泻、淋巴结核、泪管瘘、脊柱变形、梅毒.......以至于后来因为发现维他命c 而获诺贝尔奖的匈牙利医生圣捷尔吉回忆自己年轻时候做医生的经历说:
这里的K和I就是钾和碘。1851年登记在册的含碘制剂有10种,到了1956年变成了1700种。 1940年,Radish和Perloff在内分泌杂志上发表了“甲亢的医学治疗”,在当时,单独服用碘和X射线已经成为最常规的甲亢治疗措施。
对“碘”的神奇性最有力的公开质疑来自20世纪初,瑞士外科医生考克尔(Theodor Kocher),值得一提的是考克尔因为对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改良而获得了190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诺贝尔奖颁发给甲状腺领域。在他得奖后的第二年, 考克尔公开报道他摄入碘之后身体产生严重的甲亢,他进一步反对把碘制剂用于任何形式的甲亢治疗 。因为诺贝尔给考克尔带来的巨大名声,他对碘治疗的“恐惧症”可能正当其时。很多甲状腺医生一窝蜂的放弃了把碘剂用于突眼甲状腺肿大的治疗方式。因为考克尔的影响,临床医生分成了2派:“碘派”,主张应用碘剂治疗甲亢,除非效果不佳的情况才使用X线照射或者手术;“手术派”,不建议用碘剂,而是推荐手术作为甲亢的唯一治疗方式。影响不仅局限于欧洲,也波及到了美国,尽管已经有无数临床证据单独的碘治疗对甲亢的有效性,“手术是甲亢的主要治疗方式”这样的理念也在美国迅速传播开来。
在发现碘的100年内,碘在临床上的运用大多都是基于经验和试错进行的,碘作为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概念还完全没有建立起来。1911年,法国生化学家伯特兰(Gabriel Bertrand)第一次提出人体微量元素的概念,并认为人体微量元素是人生长等基本生理过程所必须的。他最早在植物中发现了氧化酶,同时发现金属锰对于氧化酶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基于伯特兰的微量元素理论,美国病理学家大卫马林(David Marine)进行了可能是史上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以微量元素为研究目标的大规模人体试验,该试验在俄亥俄州的在校女生中(10~18岁)进行,时间跨度达5年。试验对象必须没有甲状腺肿大的症状,分为对照组(2305人,不补碘),实验组(2190人,补充4g/年的碘盐,这个剂量相当于今天推荐剂量的60倍!)。经过2年半的观察,495个对照组女孩出现了甲状腺肿大(22%),但是只有5个补碘组女孩有症状(),另外还有的女孩出现了碘中毒的症状。这个试验的重要性在今天看来怎样高估都不为过,它第一次展示了一种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生理是必须的。
基于马林的实验,食盐补碘被医学界和大众普遍接受,瑞士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食盐补碘的国家。对于美国来说,围绕五大湖区、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西北地区是“粗脖子病”的高发区,当地儿童的发病率一度高达26%~70%,所以这片地区也被称为“粗脖子带”(goiter belt)。40年代末,美国甲状腺流行病委员会曾经提出过一个法案建议:强制在所有州推行加碘食盐,但最终这个法案没能通过。在州这一级,大多数州是推行加碘食盐的,从50年代到现在,美国市场上加碘食盐的比例一直在70~76%。
碘除了是体内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之外,它也是胎儿在子宫内的脑髓鞘形成和产后早期所必须的。特别是在孕期和哺乳期很容易发生缺碘。从公共卫生角度,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缺碘导致的大规模甲状腺肿大流行已经并不存在,但是对于孕期、哺乳期的补碘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孕期和哺乳期每天摄入碘250微克。美国甲状腺协会和内分泌协会的指南也推荐孕期维他命中应该包含150微克的碘化钾/天。
中国建国后开始推行碘盐,制订了食盐碘含量的标准。并进行了全国性碘营养监测和碘盐质量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制定中国食用盐加碘的标准。最近一次全国检测是2005年,结果显示多数省级行政区的平均尿碘值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宜水平,少数省区过量,有9个省区水平适宜。当时参与调研的专家都认为,应小幅度下调食用盐中的碘含量。同时专家也认为不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样的加碘量,应该根据每个省份或地区当地的尿碘值具体调整,以避免发生有些地区过量,有些地区缺碘的情况。基于此,国家进行了第三次食用盐加碘量标准的调整: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控制碘缺乏症理事会(ICCIDD)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联合报告对每日推荐碘充足摄入量(RDA,AI,即下限)如下:
一般认为正常人对碘的耐受程度非常高,各组织、国家对人类的每日最大安全碘摄入量上限(UL)有不同规定:
参考文献 Guy E. Abraham, MD,“The History of Iodine in Medicine“ The Original Internist, 2006 Angela M. Leung, "History of . Iodine Fortification and Supplementation"Nutrients 2012, 4, 1740-1746 “The History of Iod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