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指导姓名: 班级: 一、 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 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 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 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找论点的方法: 一要看文章的标题 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⑴标题揭示; ⑵开头提出;⑶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⑷结尾归纳 ;⑸ 文章 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 的判断的句子。 练习: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 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 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 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 机钻营的人, 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 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 “聪 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 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 (1)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练习: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 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 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 坚持 50 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 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 读书每次只读 50 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 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 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 的。 1、本文的论点是: 2、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的两个论据: 论据①: 这个论据是属于 论据。 论据②: 这个论据是属于 论据。 3、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 说服力。 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格式: 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比作…, 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 使论证深入浅出。 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 格式:用……与……进行对比,鲜明突出……的观点。 练习: 有人说,现在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表率了。没 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我们努力钻研科学技术,这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向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能代替学习雷锋。马克 思曾说:“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的”。马克思 又说:“任何人,他只为自己而劳动,那么,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 家或卓越的诗人,他永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真正伟大的人物。” 1、本文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中考考试要点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方法见上面) 2.辨别论据的类型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两种类型) 3.找出本段或本句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并分析其好处。 (四种论证方法, 格式见上面) 4.本文(本段)的论证思路(过程)是什么?(见下文) 5.品味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或作用。 6.为文章再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7.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一、议论文论证思路(以全篇来看的,论证的是中心论点,即推理过程) 论证思路格式首先举了(引了)……例子(话)从正面证明了……的观点,接着 又引了 (举了) ……的话 (例子) 从反面证明了……观点, 通过对比论证, 证明了…… 最后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从而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二、议论文论证方式(区别于论证方法) 1、立论——在论证过程中,通过论述逐渐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 2、驳论——批驳别人错误观点的过程。 三、议论文语言特征:准确性 严密性 逻辑性 生动性 鲜明性 四、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五、首段的作用:格式 1.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2.开头通过引用名 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 3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吸 引读者。 尾段的作用:格式 1.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的结论。2.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3.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 实战演练 (一)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 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 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 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 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读完此文,你认为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二)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 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 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 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在上文《勤出智慧》中认为:勤奋克服困难就能成就事业。 请你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四) ①孩提时代读过一则童话:一天,种子很不理解地问稻子:“你把全身都献出去 了,得到人类的什么报酬呢?”稻子自豪地回答:“得到人类的珍视。”——故事意在 告诉孩子们,只有对人类作出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的。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里,战士 们出生入死,献身疆场;在抗洪救灾的斗争中,英雄冒险救人,激流勇进……无数 无名英雄在工作,在贡献,在奋斗……正因为如此,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伟大的。 ③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历来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表现。爱因斯坦说:“一个 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今天,曲啸同志又加了句 名言:“爱的本质是给予。”这些是那么地震撼人心,他们的精神实质是何其相似啊! ④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前面, 不平衡的心理就产生了——忌妒眼红, 行动上则争名 夺利,乃至蝇营狗苟。只有把贡献放在第一位,把“自私的我”踩在脚下,生活中的 很多事情就好处理了,这时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⑤“心底无私天地宽”,砸碎了狭窄的“自我”桎梏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真 正的幸福——因为那开阔的胸襟,那崇高的理想已经使你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高尚 的人。 1.全文的论点是: 的论证方法, 2.②段运用了 ③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分) (3 3.第②段中加点的词“如此”具体指代什么?——在原文中划出。 分) (3 4.“爱的本质是、给予”写出两个能替代句中“给予”的词 、 。 分) (2 5.第④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6.从原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并简述理由。 分) (3 (五)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 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 是这些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 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 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 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 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 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 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 1282 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 ,歌颂了古代有 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 “嗟,来食!”(喂, 来吃!)饿人拒绝了 “嗟来” 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 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 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 1946 年 7 月 15 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 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 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 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 “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 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地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 2000 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 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 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人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 进! A.富贵了不能骄纵。 )B.富贵了不能因之而知施淫威。 )C.富贵了不能迷惑。 ( ( ( ) 2.贫贱不能移 A.贫贱不能四处流浪。 )B.贫贱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 )C.贫贱不能使他迁移 ( ( 它乡。 ) ( 3.威武不能屈 A.威武的人是不会屈服的。 )B.不因为自己威武而使别人觉得懦弱。 )C.威武 ( ( 不能使他屈服 5.第四节中"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这一原则"指代的是________ 6."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__。 参考答案 1.C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 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而起 并列 3.B 4。CBC 5.社会不同,阶级不同, 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 6.不同社会、不同阶 级对骨气有不同的理解,一切剥削阶级有本阶级的"骨气",无产阶级也有无产阶级 的骨气(意近即可) _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 ] A.孟子所说的话。 B.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C.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D.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2 . 第 二 段 " 此 之 谓 大 丈 夫 " 中 " 此 " 指 代 的 是 ____ 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三个事 __、 ,后文分别举出_____ 例来论证,这三者是________关系。 3.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何作用[ ] A.引用孟子的话,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的。B.引用孟子的话,解释了"骨气" 的含义。 C.引用孟子的话,说明"富贵""贫贱""威武"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D.引用孟子的话,说明中国人民是怎样对待"富贵""贫贱""威武"的。 4.下面是对孟子的三句话的译文,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句后的括号里打“√” 1.富贵不能淫
1.高中生议论文范文800字
或许,我好像那个摔了跤的小孩,此时正经历炉火的冶炼,家庭,学校,社会的期盼,让我手足失措。虽然摔了一跤,然而我能够再重新爬起,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这种能力。
困难非吾畏。我愿自己走下去,摔到了又怎样,失败了又何妨。我只想有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请让我自己爬起。因为我坚信,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整个宇宙,一次失败,影响不了我对明天的渴望。
困难非吾畏。站在历史的门槛上,捡拾一枚枚成功的贝壳,上面写满了挫折,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本为夏阳子,少小越龙门,文采灿华星,铁笔铸英魂。腐刑焉能动,浩志岂自沦,不负男儿志,千秋太史君。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他在监狱里过着非人的生活,遭受了人甚耻之的宫刑,然而挫折压不倒他,他不是从挫折中爬起来了吗?
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些伟人达士都是在历经磨难之后才获得成功的,在挫折之后,帝王将相能成盖世伟业;在困难之后,我要擎起明日之朝阳,以经为径,以陌为纬,寻找我向往的桃花源。
我并不畏惧困难,但我极易迷失方向。太多的关心,让我寝食难安,生怕再次走错的路,太多的爱也会使我娇生惯养。我不惧怕困难,我渴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在这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没有自己爬起的能力就无法长久立足。我热切的希望获得这种能力。
不要用言语打击我的自信,我用激扬的热血再获重生,也不要用手助我一臂之力,我会勇敢的自己站起。不是全部的压力都会有好的收获,必要时,请给我自由的空间。我要感谢全部的关心和爱,但我更加地呼唤属于我的空间。给我自己爬起的机会吧!不是全部的完美都成就人,也并非全部的遗憾都一事无存。困难我不怕,请让我自己站起。
2.高中生议论文范文800字
轰轰烈烈的生活我不喜欢,惊天动地的举措我没有去做过。朋友们,在这个激越的年月里,我却钟爱一种平淡,因为那是一种享受。
品一杯香茗,翻几页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平淡是一种享受。
看着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种凄美的平淡,却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因为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前半段生活,待到末年时,过着平淡的生活,就耐不住那寂寞了。
平淡,是一种享受。桃花源便是陶渊明平淡的畅想的境界。在那里,人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人们尽享平淡的天伦之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没有功名,没有皇帝的垂青,终于在平淡中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他在享受平淡中是否悟出了那真意?
平淡,是一种享受。吴钧在与朱元思书中,早已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享受平淡之人,在富春江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因为他平息热衷功名利禄之心,放弃经纶事务之任,他过得平淡、潇洒,一种快乐和喜悦溢于言表。
平淡,是一种享受。欧阳修虽遭贬谪,但却在平淡的生活中与滁民同乐,没有悲叹,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享受一种平淡的快乐,所以他才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平淡,我是宇宙中之一员,我不喜欢灯红酒绿,成名利欲。在平淡中,可以读古人之心;在平淡中,可以观自然之美;在平淡中,可以明白事物;在平淡中,可以感动彻悟;在平淡中,可以兼济天下;在平淡中,可以拥有许多。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人有古人的平淡,我也有我的平淡。平淡即生活,平淡即快乐,快乐即享受。虽然现在的我尚年小,没有明白那陶渊明的“真意”,但我想让喧哗的齿轮在内心停止,让平淡带来宁静的喜悦,这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平淡,也是一种享受,来自于心灵深处。
3.高中生议论文范文800字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4.高中生议论文范文800字
自信的人生是永远不会被社会击败的,除了他自己最后精疲力竭,无力拼搏。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自信不仅能改变周围的环境,还能改变自信者自己。
比如,有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心理学家从一班大字生中挑选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口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怎么样呢?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很好,连她的举止也同前判若两人。她聪明地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确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然而在她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潜质,这种美只有在我们自己相信自己,周围的所有人也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可见,自信能够创造奇迹。
但是,自信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很多人自信心是很低的,特别经过一番生活折腾,尝到一些生活的苦辣酸甜,有人就自惭形*起来。还有的人竟然学会如何自己贬低自己,以此来预防生活的失败,他们认为,自信是一种危险的品质,人越自信,就越容易碰钉子,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是夹着尾巴过日子。
还有的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因为大人们总是这样训斥他们:“瞧,你这个笨蛋,傻瓜,窝囊废,将来顶多是个扫大街的!”久而久之,他也就真的认同了这些话,以后稍微碰上个小失败,他就会这样宽慰自己:“反正我从小就是一个笨蛋和窝囊废,怎么能异想天开呢?”
5.高中生议论文范文800字
于是,一袭碎花长裙,轻挎小包,转身投入江南温润的怀抱,去聆听生命最本质的一脉异音,去追寻那一点点恰似遗落的恬静。
行至江南,所到之处,便是满满的水印象,悠远,舒畅。淡蓝色的天幕如同婴儿般澄清的眸子,水上的波纹一圈圈荡开,幻化成无数波澜映着这天,若是在笑。
脚尖轻轻叩响古老的青石板路,踏着晨曦的灿烂,舒展开坚硬的身躯。沿着流水两岸踏过去,拽地的长裙洒过一片清新。青砖黛瓦在朦胧之中稍显厚重,仿佛迈过历史的书写。无论是客栈,还是酒坊,都体现出村子的古朴淡雅,沉浸在古文化的风韵中。
盈盈清水,悠悠小船。踏上水印斑斑的乌篷船,索性光着脚,去触碰那份清凉。那灵动的流水如同精灵一般在指间萦绕,丝丝微凉。而那撑船人口中吟唱的苏州小调和着这流水一起深远着,细腻着,仿佛在述说着那喧嚣红尘背后的恬静佳事。闭上双眼,呼吸着这夹杂着水雾的空气,悠悠然,坠入沉思。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子。没有三毛在浩渺的撒哈拉长漠中体味沙粒的滚烫和空气的炽热,将美好的一切种植在那儿的勇气。也没有席慕容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感受自由和放荡不羁的心境。
我只愿淡淡地笑着,倚着拱桥,望着流水,吟唱出发自内心的歌谣。我只愿在这么一个幽静,不施脂粉却格外清丽的江南里,独自撑一把伞,漫步在暮雨的小巷中,留下一份恬静给自己。
徐志摩说,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片水草,而我又何尝不想做那片水草。静静的接受柔波的爱抚,悠悠的亲吻和韵的阳光。让暖暖的微风在肌肤上流淌,让恬静在心中轻舞飞扬。
放下所有负担牵绊,在他人一味的对利益、金钱和虚荣无止的追逐时,随便在一家茶馆坐下品一杯淡香的茶,听一段折子戏,停一停,歇一歇,在江南似水柔情中栖息心灵,在小桥流水人家中舒展灵魂,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留下一份难得恬静,做一个真真实实的自己。
穿过江南古桥,似乎时光已然倒流,只剩下一片云淡风轻,还有一滩流动的水,江南水。幻化成一张张用灵魂勾勒的图景,随着烟尘,潜入乱世,去拯救那些被金钱名利深深束缚,却又无可奈何的奴隶。任那一袭恬静充斥他们早已惨白苦干的心灵。
这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江南的灵魂。亦,是我的心魂。
留下恬静给自己,纵使风停了,水依旧会流。纵使人累了,那份灵魂的赠予亦会温存,指引我踏实的朝着希望迈步……
一个人犯了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及时改正,认识到自己得错误,错在哪里。你想知道高中作文议论文知错能改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作文议论文知错能改,一起来看看吧!高中作文议论文知错能改篇1 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就是害怕做人上失败。很多人跌跤,都是在做人上出了问题。每个人都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人生能力建设,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为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一定要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好。有时走错一步,会付出一生的代价,走对一步,可能会获得一生的成功。 《人生不止一步》讲述了二战时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一个在人生路上走错了如此远的人,一个连自己母亲都替他人生绝望的人,一个大学时偷吸鸦片,懒得日上三杆还迟迟不起床的懒汉和醉鬼,一个曾被名不见经传的两家小公司解雇的人,为什么竟能成为英国彪炳千秋,功勋卓绝的首相和一位举世瞩目的杰出伟人呢?虽然我们想不周全,但我们却可以知道,一个人一生的路,不是走错一步就从此万劫不复的,人生不只一步,只要不因自己的一步失误而让心灵绝望,那么一切都可以再重新开始。 人生的路是遥远的,它不只一步,迈错了一步没关系,只要你能校正梦想的方向你生命的最后也能有瑰丽的彩虹。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厉害。 有的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浮沉。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最终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看中‘哪怕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的精神,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高中作文议论文知错能改篇2 《论语》有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知错能改”是古往今来圣贤之人共具的魅力。知错,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圣贤之人却如此之少,何为?这是因为他们知错而不改,漫漫贤者之路只迈出了一小步。由此可见,知错能改就显得尤为困难和重要。 《秋水》中,河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但当其看到宽阔无边的北海时,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正是他这种知错能改的精神,才未被大方之家嘲笑。而河伯也因此成为一代圣者贤人,受世人景仰。 知错能改,是通向完美之路的必经之道。过,有何惧焉?怕的是错而不改,一错再错,到最后必定会沦入不复的深渊。有时,放下高傲,放下自尊,放下对别人的成见,虚心受教,或许会看到另一番风景,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昔日大将军廉颇屡立战功,便不甘于蔺相如之左,多次言语刁难相如,与人多说相如不是。而相如遇其马车则绕道而行。廉颇开始以为他怕自己,一时得意忘形,后经过门客提醒,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惭愧。于是,他于翌日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相如家请求原谅。这等豪壮之举多么振奋人心。人总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但我认为,黄金固然可贵,但怎堪比改错之心,他这种大彻大悟,力改是非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魂所在吗?放下自尊,屈身负荆,这需要何等的勇气。这一次的“知错能改”自然也就成就了他千古美名,得以流芳百世。圣贤之人正是如此,聚众生之长,虚心补己之短,这也就是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的原因。 晏子的车夫在听取妻子的批评后,立马就改变故态,所以被晏子举荐做了大夫。试想,如果他还仅是一味的趾高气昂,觉得满足,那他永远只是个卑弱的马车夫。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河伯改过,廉颇改过,马车夫改过,而我们更应该改过。知错能改,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鼓起勇气,承认它,改变他它,定有不菲的收获。 高中作文议论文知错能改篇3 列宁曾说过:“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只是他们不犯重大错误同时能迅速纠正错误。”一个人难免犯错误,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够严肃地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楚文王曾经沉迷于打猎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对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坚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来,这样反复做了两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说:“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顿吧!”太保申却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要使他们心里感到羞耻;对于小人,要让他们皮肉尝到疼痛。如果说让君子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尝到疼痛又有何用处?”楚文王听后深深自责,从此不再去打猎,也不再沉迷女色,奋发图强,不久就兼并了39个国家,扩大了楚国疆土。 文王因改过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国的盛况,然而有着西楚霸王之称的项羽却因为不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一次错误就是一次教训,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成熟起来。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写过著名的《忏悔录》,他要做的是“把一个人真实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因此在《属性录》中,他直面自己的隐私,痛责自己的过错。他曾写道,自己少年当仆人,偷过主人家一条用旧的丝带,主人发现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此嫁祸于诚实的女仆玛丽,破坏了她纯洁、善良的名声。 那时的卢梭是可恶的,自己偷东西还嫁祸于人,但后来他仍受人敬重,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他能勇于承认错误,并能及时改正错误,而不是掩饰自己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索福克勒斯也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承认错误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弃,而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锐意的智慧。 猜你喜欢: 1. 高三感悟人生励志作文800字 2. 成功与失败议论文1000字3篇 3. 成功在于坚持议论文1000字3篇 4. 以愧疚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5. 成功的议论文800字3篇
263 浏览 3 回答
98 浏览 3 回答
142 浏览 3 回答
195 浏览 6 回答
283 浏览 6 回答
161 浏览 6 回答
81 浏览 3 回答
179 浏览 4 回答
223 浏览 8 回答
253 浏览 6 回答
331 浏览 3 回答
163 浏览 3 回答
356 浏览 4 回答
90 浏览 7 回答
270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