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由于有着人数上的数量优势和文化上的主流优势,民族交往中的定势与偏见主要发生在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本文将以回族为例,结合回族生活的大环境以及回族的自身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分析以汉族为主的其他民族在与回族的交往中,形成的对回族的定势与偏见及其的原因。 【关键词】民族交往;回族;定势;偏见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可以看作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而定势与偏见则是跨文化传播中发生的一种影响人们之间交往的现象,当人们形成思维上的定势和持有情感上的偏见时,就会阻碍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加深民族间的误解,激化民族矛盾,造成影响社会稳定的民族问题。2000年12月8日,山东发生的“阳信事件”就是一个反面的例证。此事件表明,不同民族之间发生冲突,定势和偏见总会或多或少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定势和偏见既可被看成是具有信念或情感性质的态度,也可被看成是识别和简单对外界事物分类的感知过程的产物。 定势一词最早由沃尔特·李普曼提出,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个传播学名词“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当人们对别人形成定势时,他们会根据那个特定类别的人群的特征做出断言。定势的结果就是人们在解释信息时,往往不考虑存在于各成员间的差异性。偏见指的是一种基于错误和僵化的定势而对他人的否定态度。它是在事实调查之前就已形成了的判断,或不成熟的判断或评价。它可能是针对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群体,也可能针对某一群体的个体。我们一旦在定势中加入较强的感情成分, 定势就容易发展成偏见,偏见表现在行为上就容易导致歧视,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偏见与定势的紧密联系是明显的。他们可以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态度(尽管偏见一般是指消极的态度)。 有几个关键词频繁的出现于人们对回族的定势和偏见中:野蛮、好斗、不讲理、“团结”等,人们用这些词汇来形容回族喜欢和外族人打架,而且是群架,蛮横不讲理。我们不能否认,从整体上来说,某一民族是具有一些显在的民族性格,像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就用恬淡静美的“菊”和凶狠决绝的“刀”来象征日本民族的双重民族性格,但是回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如果具有“野蛮、好斗”的性格,这一民族早应该覆灭在某个统治者的武力镇压下,事实恰好相反,《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中把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的关系概括为这样几个阶段: 唐时“恩惠抚和”、“宋怀柔羁縻”、元时“恩威相济”、明时“转向化异”、清时“以回治回”,这些政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回族文化面对底蕴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只能不断做一些变通或者服从,以适应中国传统文化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也形成了今天,回族作为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在全国各地正常的生活、生产的情形。这样的定势和偏见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作为“少数”民族的心理 如果说高山上的民族和草原上的民族在文化、心理和习俗的不同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而造成,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人数的多少是不是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呢。汉语“少数民族”一词显然是以人数的多寡来区分少数和多数民族的。人口上的差别不仅在经济上会造成不同群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会造成文化和心理上的不同。这样不同恰恰是强势和弱势,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因此,处于弱势和非主流地位的回族会对处于强势和主流地位的汉民族和汉文化有一种天然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卫的心理。 同化的过程是少数族群放弃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接受主流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回民住在中国说汉语但信回教, 而且相信他们跟汉人多数民族的祖先是各别不同的。这个回民的合成性使得他们处于一个介于两个世界,即东方与西方、回教和中国的困境。”回族所处的大环境决定了其民族心理上弱势,在遭到其他民族的威胁和面对危机,而又不能委曲求全时,这一心理特征就会外在的表现为情绪上的激动,行动的团结,处理方法上的不理智,实为回族在面对汉族文化对其同化时的一种无奈之举。 二、导火索:回族的饮食禁忌 “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的差异提醒他们,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是谁。” 《古兰经》明确规定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饮食禁忌,《古兰经》鼓励穆斯林享受佳美的食物, 但严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非诵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禁食驴、骡、马、狗肉;禁食一切性情恶劣以及奇形怪状动物的肉,如虎、狼、蛇、田鸡、鼠等。而这一饮食禁忌几乎成为回族区别于汉族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回族对饮食禁忌的遵守超过了其他伊斯兰教对于穆斯林的行为的规定的履行。例如,《古兰经》规定禁止喝酒吸烟**等,但是在某些地区一些回族,特别是年轻人还是会做出上述行为,但是他们对于禁食猪肉和非清真的食品这一条却是严格的遵守,在饮食习惯上的坚守不仅对回族民族心理上对“清真”的追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回族心中最为圣神不可侵犯的禁地。因此,回族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人对于自己饮食习惯的侮辱。 很多情况下,回族和汉族的冲突就是因为回族的饮食禁忌而引起的。正如上面提到的“阳信事件”,对回族的饮食禁忌的践踏在事件的升级中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所以,那些对回族持有“野蛮、好斗”等印象的人们大概是忽略了回族最敏感的一条神经——饮食习惯。 三、媒体中的“伊斯兰和穆斯林” 伊斯兰和穆斯林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 )的音译,前者是顺从的意思,后者是顺服真主阿拉的人。回族是全民信教的一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即为穆斯林。也就是说,每一个回族都是穆斯林,在回族自己看来,自己生而为穆斯林。而且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发展过程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当媒体中提及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这两个词汇时,新闻的背景几乎全部是中东的阿拉伯世界,与之相联系的是“基地组织、战争、石油、恐怖主义、****、妇女的不平等”,特别是当恐怖主义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时,媒体中的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的形象成了“头蒙黑布,手持钢枪,庄严宣誓”的形象,于是媒体对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教徒——穆斯林的片面报道——只关注冲突战争等轰动性的事件,不关注阿拉伯文明优秀的一面,使得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对穆斯林的定势和偏见,于是就有了像老师教学论坛中的那位学生对穆斯林的恐惧。 当把回族和穆斯林等同起来的时候,人们不免会联想到媒体塑造的穆斯林的形象,认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也会野蛮好斗,媒体中出现的各种关于穆斯林的标签就会被贴到回族人身上。 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告诉我们:“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定势和偏见因不同而起,但是因为不同才能带给我们惊喜和收获。我们需要的是在跨文化传播中懂得尊重。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群体,我们也会获得等量的尊重。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民族交往并不等同跨文化传播,因为有些民族是共享统一套文化价值体系的。 [2]来自官方的解释如下: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发生一起违反民族政策、伤害回族群众感情的事件。 [3]舒江. 障碍和途径——近观跨文化交际[J].镇江高专学报,2010,23(2). [4]谢怡.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分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24(6). [5]李世荣.西北回族文化困境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 [6]马平.回族穆斯林的开放性及其文化心理底线[J].青海民族研究,2010,21(4). [7][美]杜磊.文明的多样性:中国穆斯林(回民)之间的中国与回民起源神话[Z].首届回族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8][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9]邸永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再认识[N].北京日报,2008年4月21日20版.
哈哈,这个答案还真不好找,在创新医学网上看过写作技巧的,整理如下: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我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1 著录原则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2 顺序编码制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 et al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nline)[OL]。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4) 出版事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号等)。出版地指出版者的城市名,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名前附加省名、州名、国名等。对于出版者中包含了地名,出版地不能省略,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不能写成“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要著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YYYY-MM-DD.对于期刊的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著录有以下3种形式:1980,92(2):年,卷(期); 1985(4):年(期); 1987,5:年,卷5)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6) 参考文献起止页码。参考文献的最末一项一般为“页码”,指引文所在的位置编码。应著录引文所在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如为起止页,则在2个数字之间用“-”号(原来用“~”号)连接。如:10-12。若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文献上的多处内容,则应依次著录相应的引文所在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各次之间用“,”相隔。例如:1987:25-30,40, 101-120) 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写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 “参考文献”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连续出版物[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 郭隆华,王新龙.不同机动方式对机载武器系统传递对准性能影响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1):.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3]张毅、杨辉耀、李俊莉. 弹道导弹弹道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论文集[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6]W F Oberle, Bradley Goodell, et al. Potential US army applications of Electrothermal-Chemical (ETC) gun propulsion[C]//. Proceedings of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allistics,.1998, 1: .学位论文[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出版年.例如:[7]林靖明.母弹激波对子弹气动特性及飞行姿态影响的研究[D] . 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报告[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出版年.例如:[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12]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13]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i.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1) 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比如,在引用第2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25]。2) 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3)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4) 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若几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
医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伙伴,治愈是人类的疾病是最终的期盼,医学是一门神圣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医学的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
在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运用到基础检验技术作为诊断与质量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化临床医学中,基础检验技术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准确率,还会对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快速而又准确的检验技术有利于节约救治病人的时间,从而保证了诊疗的效果。
一、临床医学检验项目、需求及重要性分析
针对临床医疗诊断需求,临床医学检验分为血液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脑脊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查、胃液检查等内容。针对检查项目的领域以及对临床诊疗活动的影响,各项检查内容及技术应用也存在差异。而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临床医学检验,不仅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关系到患者能否在最佳治疗时间内开展治疗活动。因此,现代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对临床诊疗活动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药敏试验等工作更是关系到治疗活动开展方向和治疗效果。了解现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应用现状,能够促进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促进现代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现状分析
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检验技术的进步,需要多种学科互相配合,才能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基础检验技术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每一门单独学科在技术上的进步都会推动检验技术的提高。现代科技对物理学、生物学、光学等的具体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检验技术的提高,因此,基础检验技术发展的最为迅速。现阶段,临床医学的检验技术既能够运用在诊疗工作中,还能够运用在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或者康复活动等。
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检验技术的基础设备、设置规模、应用范围以及技术的提高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医院体系中临床检验科室是基础的组成单位。根据临床医学检验的要求,应该预先掌握检验技术应用的方法。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和管理检验技术,加强对检验科室的内部管理,对先进技术的运用进行有效的评估等。
2、探究基础检验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临床医学中运用的检验技术,绝大部分是以检测技术规定标准为基础的。但是因为没有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在实验方面的设施、医疗器械的配置、管理药材和科室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除此之外,新型技术的运用也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足够的检验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根据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在运用中的效果,适当地进行改善,在实践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使用检验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等,以此推动检验工作的完善和进步,从而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提高。
3、促进检验设施的完善,推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
临床医学工作中,检验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推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应该大力扶持医学检验设施单位,推进检验设施的更新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检验设施单位的经济效益。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或者采用利税的方法都能够提高医学检验生产单位在市场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样会促进设备单位更加有动力研究和发明更先进、更高端的检验设备,有利于推动医学临床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医学的检验工作的进步。1100
4、加强对检验科室的内部管理,推动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
我国对于医院的管理工作不仅应该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标准,同时还需要更新管理标准。以此来扩大检验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用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则加强对检验科室的管理,能够保证医学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通过对人员素质的考核等硬性标准的发布,保持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针对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预案,保障临床医学检验新技术应用的基础。
5、加快临床医学检验成果的转化,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
受市场经济因素影响,许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研究成果并未实现产品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现代科研机构应加强成果的宣传与转化。针对一部分企业缺乏专利、成果转让费用的情况,采取技术入股等形式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技术入股降低科研成果转让门槛、同时开拓院校、科研机构研究经费来源,促进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6、以经验交流为重点,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
临床检验人员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应用的一线人员,他们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发展方向有极大的发言权。目前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研发中,由于缺乏这类人员的参与,导致了许多技术实际应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研发单位应在检验技术研究中,加强与一线检验人员的经验交流,使技术研究人员了解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此为基础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设备操作的便捷性。同时针对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快速检验的需求,加强研究工作中检验时效性的应用,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新技术的发展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基础检验技术能够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增强医生对疾病的诊断率。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系统的完善,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对基础检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基础检验设施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生产医疗器械的单位也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研究的力度。在此过程中,应该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此提升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推动我国医学的检验工作的进步。
浅谈临床实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临床实习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医学生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 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医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如何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效果,成为广大临床教师的一大课题[1]。
一、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医疗活动的效果。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医学教育忽视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影响和阻滞了医学生日后的发展与提高。因此,作为一名实习医生,应该把实习看成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把自己对每一个疾病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这样就能不断地激励自己,去认识新的疾病,学到更多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次,实习的目的是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过程,而是包括思维方式,工作态度,责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转变。在实习中,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理论上头头是道,而面对实际病人却不知所措。因此,作为实习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使自己实现这种转变,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二、临床实习常遇到的问题
病人的抵触情绪: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的推陈出新,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不断的出台保护患者的各种权益,但保护医生以及保护医务工作者的权益却很少见,但保护实习,见习的医学生少而又少。此外,患者的很多的医疗操作都不愿意向实习,见习的学生倾诉与表达。在临床问诊与体格检查的时候,不愿意合作与配合。最后没有达到学校临床实习,见习的最终目的。
患者对医生这个行业的不了解与不尊重,有的患者认为医生都是为了赚更多的费用,让他们做各种医疗检查,各种开单,医闹事件比比皆是。这个问题是国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临床学生对见习实习的不重视:由于本科生在临床实习阶段面临大的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因此其关注重点放在了寻找工作和考取研究生上,导致许多本科生轻视和忽略临床实习阶段。我国传统观念,临床实习注重传授经验,对能力培养比较缺乏,因此对于见习,实习生在临床阶段大部分是走马观花,大部分以一种被动状态来接受医学知识,且学生与教师交流少。与此同时,我国医疗改革制度如雨后春笋,各种法律法规限制了实习生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动手机会,最终导致本科见习,实习生在接触临床后出现实践能力低下、医患沟通能力低下、医学科研及教学能力方面的缺陷,导致医学人才流失[3]。
三、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
临床思维能力:国外医学教育界高度重视临床技能知识的培训,重视临床水平的提高,其课程应该是以临床课程为核心,组成多学科、跨年度的综合课程,内容覆盖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交流技能、各个学科应该以服务临床为主,各个学科应该相互交叉,相互覆盖,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医学生结束了理论实习,进入了临床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把纵向能力转变为横向能力,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一定思想,所以这个时候老师是起关键作用的时候到了。老师应该加以引导,临床联系理论,在病床面前,在疾病面前,最真实的接触疾病,认识疾病,认真的给病人做体格检查,这样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会记忆犹新。
职业道德:重视培养医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奉献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依据,医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医院对违反医德的行为惩处不严,施之过宽,使得医疗工作中谋私和混乱现象禁而不止,少数医务人员不讲医德原则,给患者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更有甚者,收取红包,见利忘义[4],严重影响社会的医疗秩序。
促进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发展。所以在见习,实习阶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誓言牢记心中,在心里应该有杆秤,决心出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与荣誉,救死扶伤,决心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记住永远不要触犯法律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做个合格的好医生。
展望
这个有点难,建议楼主找一个比较正规的网站吧。呵呵信息不准确会直接影响论文的写作水平的。
110 浏览 4 回答
158 浏览 3 回答
342 浏览 5 回答
114 浏览 3 回答
224 浏览 3 回答
220 浏览 6 回答
84 浏览 4 回答
127 浏览 3 回答
174 浏览 3 回答
263 浏览 5 回答
149 浏览 4 回答
337 浏览 2 回答
169 浏览 4 回答
280 浏览 5 回答
185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