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关于学步车的真相其实很简单粗暴:不安全,还帮倒忙!
发表于2018年10月顶级医学杂志《儿科》(Pediatrics) 的一篇论文显示,在1990~2014年间,美国有230,676名小于15个月的儿童因为使用学步车导致的意外伤害而进入急诊科治疗,其中的患儿有头颈部受伤,因跌倒而受伤。因此而住院治疗的有,其中有患有颅骨骨折。
来源:美国儿科学会官网
学步车不安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很多人认为,宝宝在用学步车的时候大人在旁边看着就好,其实大多数的学步车意外都发生在大人的眼皮底下,因为一些学步车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可以达到每秒一米的速度,一旦发生意外大人很难及时作出反应。如果没有大人在旁照看,发生意外的几率就更大了。
基于学步车造成的潜在安全问题,国外一些国家对学步车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
加拿大在2003年的调查显示,加拿大每年约有1000名婴儿因使用学步车而受伤,即每天有3名婴儿因此受伤。加拿大政府的应对措施简单粗暴:严禁制造、进口和销售学步车,拥有或倒卖者最高可被处罚10万加币或入狱6个月。
美国儿科学会主张禁止学步车的制造和销售,联邦政府实行更严厉的安全标准,在这些安全标准强制实施后,学步车相关伤害案例年平均减少。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理所当然也是使用学步车最多的国家,学步车导致的意外也时有发生。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学步车不仅不安全,对于宝宝走路也没有帮助,反而带来不少的危害性。
首先,学步车的坐垫通常比较高,看起来像托着宝宝走路,宝宝要踮着脚才能够得着地板,长期会使孩子形成踮着脚走路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长大后再纠正就比较困难。
其次,婴儿骨头比较“软”,坐上学步车过早站立,腿骨支撑体重受压,更容易出现O型腿、X型腿,甚至可能出现扁平足。学步车不仅不能帮忙,而且可能会带来大麻烦,这不是帮“倒忙”吗?
最后,从受精卵形成、十月怀胎到一周岁时独自站立,短短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其实是生命诞生和人类进化的浓缩版。胎儿从羊水中生活十个月到出生,暗示着地球生命最初是从海洋中而来,进而扩大至陆地;而婴儿在几个月内从爬行逐渐站起来、独自站立走路,则极度浓缩了猿猴(人类)从爬行到站立的进化历程。
学步车的使用,干预了这种自然的身体和大动作发育过程,婴儿得不到足够的爬行和站立训练,违反了正常的运动发育规律,不利于训练婴儿的平衡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甚至干扰到本体感觉的形成,影响可能很深远。
研究表明,使用学步车的儿童相比没用过学步车的孩子,不但不能更快学会独自行走,反而会滞后,名副其实“帮倒忙”。
美国政府虽然没有像加拿大一样全面禁止学步车,但是采取了很严格的安全标准进行控制,比如要求学步车的框架宽度大于标准门口的宽度,使学步车不能顺利通过门口;安装特殊的装置防止学步车在楼梯边缘跌落;限制学步车的移动等等。
夫妻肺片里没有夫妻,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同样,学步车也帮不了“学步”。
改变一个长期的固有观念,或者说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比触动灵魂还困难。希望更多人对学步车有更科学的认识,不要以爱孩子的名义,糊里糊涂中把孩子坑了。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一定要用,首先保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使用时间越少越好,使用时一定时刻照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