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又称菜蚜、腻虫等,包括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三种,是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夏季少种十字花科蔬菜的方法,结合间苗和除草,并及时清洁田园,以减少蚜虫来源。②利用银灰膜避蚜。③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或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10~18克,对水30~50千克喷雾。此剂专门防治蚜虫,不杀伤天敌和蜜蜂,尤其适用于采种田。一遍净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5~10克对水100千克。
病原病毒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能在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肾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及幼素领猴肾细胞等各种细胞上生长良好,并产生病理变化。病毒抵抗力强,能耐受乙醚、氯仿、高温及胰酶的处理,对紫外线有抵抗力,56℃5小时、60℃30分钟均不能使其失活,耐酸(pH2)但不耐碱(pH12)。1%石炭酸、甲醇、福尔马林或70%酒精处理1小时可杀死病毒,3%石炭酸、甲酚或汞溶液处理30分钟也可灭活病毒,氯化铵作用10分钟能杀死病毒。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即Ⅰ型和Ⅱ型。血清Ⅰ型对鸡致病,Ⅱ型对火鸡致病。Ⅰ型又存在不同的亚型,两型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极差,但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性。流行病学3~6周龄的鸡对本病易感,3周龄以下的雏鸡受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火鸡和鸭也能自然感染。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能持续存在于鸡舍的环境中。饲养过病鸡的鸡舍在清除病鸡之后的54~122天,对其它鸡仍有感染性。病鸡舍的小粉甲虫、蚊子、鼠等均有感染性。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种蛋可感染本病,经常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尘土、鸡舍用具、人员衣服、昆虫等途径而传播。各种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来航鸡尤为易感,在易感鸡群中,感染率高达几乎100%,发病率为7%~10%,有时达30%以上,死亡率不定,但在来航鸡可能高达50%。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在易感鸡群中,本病往往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2~3天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之一是鸡啄自己的泄殖腔现象。发病后,病鸡下痢,排浅白色或淡绿色稀粪,腹泻物中常含有尿酸盐,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污染或沾污泥土。随着病程的发展,饮、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畏寒,颈部躯干震颤,步态不稳,行走摇摆,体温正常或在疾病末期体温低于正常,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无光泽,蓬松脱水,眼窝凹陷,后极度衰竭而死。5~7天死亡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病程一般为5~7天,长的可达21天。本病明显的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生、感染率高、尖峰死亡曲线、迅速康复。但一度流行后常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长期存在。病理变化死于感染的鸡呈现脱水、胸肌发暗,股部和胸肌常有出血斑、点,肠道内粘液增加,肾脏肿大、苍白,小叶灰白色,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感染后4~6天法氏囊出现肿大,有时出血带有淡黄色的胶胨样渗出液,感染后7~10天发生法氏囊萎缩。变异毒株引进的法氏囊的初肿大和胶胨样黄色渗出液不明显,只引起法氏囊萎缩。超强毒株引起法氏囊严重的出血、瘀血,呈“紫葡萄样”外观。受感染的法氏囊常有坏死灶,有时在粘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淤血性出血,偶尔见弥漫性出血。脾脏可能轻度肿大,表面有弥散性灰白的小点坏死灶。偶尔在前胃和肌胃的结合部粘膜有出血点。诊断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迅速发病、高发病率、有明显的尖峰死亡曲线和迅速康复)和肉眼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仍需进行实验室检验。预防措施1、严格鸡场消毒孵化厂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尤其是种蛋入孵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同时,养鸡场也应加强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把病带入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及时处理病鸡,并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可选用以下药物和方法,喷洒过氧乙酸,或2%次氯酸钠、5%漂白粉、5%福尔马林、也可用福尔马林熏蒸。门前消毒池宜用2%的戌二醛溶液,每2~3周换一次,也可用1/60的菌毒净,每周换一次。还要尽量减少人员、车辆出入,以防引起疾病传播。2、改进免疫程序由于很多养鸡专业户和养鸡场一直沿用鸡法氏囊病的免疫程序(14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1羽份饮水;24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40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进行免疫,仍不能控制该病的发生,甚至发病率达100%,并且多发生于30日龄左右,死亡率在10%~25%之间,严重者死亡率达60%以上,死亡率高者多呈急性经过,发病前三天死亡率,来不及治疗,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实践证明:上述免疫程序对鸡群失去了免疫效果,急需改进。通过反复研究、改进和试验,将鸡法氏囊病的免疫程序改为:四次免疫加一次高免蛋黄注射,即:6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1羽份饮水;14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24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25~26日龄,鸡群全部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每只鸡1毫升;40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可以有效防止鸡法氏囊病的发生。治疗方法鸡群发生IBD时,应首先将病鸡隔离,对发病的鸡舍、鸡群、场地、用具等用过氧乙酸或者2%烧碱喷洒一遍。在育雏阶段如发生本病,应注意提高育雏舍的温度,以尽可能地减少雏鸡死亡率。同时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维生素含量,时间可持续5~7天。对发病鸡群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紧急接种,这对减少死亡很重要。饮水中添加5%糖、盐或医用板兰根冲剂,每20~25羽15克,能防止雏鸡脱水。在发病期间无细菌感染时,千万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预防,更不能使用磺胺类药物。即使有其它细菌病,也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投喂。发病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如需接种疫苗、断喙、调整鸡群等,应推迟进行。对处于发病初期的病鸡,可使用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液注射,能迅速减轻症状。有条件的在7~10天后,再次接种法氏囊弱毒苗,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鸡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侵害鸡体的法氏囊后,能使其机能减退或消失,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现免疫抑制现象,降低了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常使免疫接种失败。
防治鸡法氏囊病首先应严格执行环境卫生消毒制度,单靠疫苗接种则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在引进雏鸡前,应对环境、鸡舍、地面、饲用器具等进行消毒。对母源抗体水平不高的雏鸡,更应注意加强鸡舍和带鸡消毒,一般应维持到60日龄。同时,还应加强对饲养人员的防疫和消毒管理。
174 浏览 5 回答
225 浏览 5 回答
132 浏览 2 回答
88 浏览 4 回答
128 浏览 3 回答
162 浏览 5 回答
145 浏览 5 回答
192 浏览 3 回答
272 浏览 5 回答
322 浏览 9 回答
251 浏览 2 回答
328 浏览 4 回答
213 浏览 3 回答
216 浏览 5 回答
202 浏览 4 回答
171 浏览 4 回答
210 浏览 3 回答
335 浏览 7 回答
288 浏览 2 回答
335 浏览 9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177 浏览 5 回答
121 浏览 2 回答
10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