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_static/assets/images/user_logo/69e8e6a14dbe0ddcd1c96897be515f7f9cb55bfe.jpg)
如果这样子的药方就可以治哮喘病了,真的是奇迹。此药方长期服用是越服越喘,大伤肝肾。别说是哮喘,就连个咳嗽都医不下来。起码它的药理动机就是南辕北辙。奉劝一句,哮喘病的药方谁都不可能随便乱开给你的,都得对症下药,那些中成药只不过是捕风捉影,要是真的有效果,早就没哮喘病这个名字啦。哮喘病的病理就是肾气大衰,先天之本亏空。上气不接下气。故“喘”。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哮喘 是一种和我们的 呼吸 道紧密相关的病症,如果得了这个病症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我们死亡。所以如果有一定的哮喘的症状出现的话,我们最好是能够有所预警,并且是能够对其进行一定的治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哮喘病的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哮喘病的药方
方法一:罗汉果泡酒喝。方法二:食补:妈妈告诉我说,桂花,冰糖,蜂蜜和梨,白萝卜都是理气平喘的食物.比较好的吃法是:把梨或白萝卜剖开,中间挖取核或掏出个小孔,将桂花和冰糖放在其中.上笼屉蒸十五分钟左右.如果不喜甜食可以在蒸的时候,不放冰糖,熟后放些蜂蜜在上面.效果也很好.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也比较方便,效果则是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方法三:夏天时候,用蜂蜜腌上姜片和一些平喘的重要粉,具体是什么我忘记了,不过我可以找找看。然后就是晒,冬天就吃。
1.急性发作期内治法
(1)成药自疗法:
①茶碱缓释片,每12小时1片,每日2次。
②小青龙冲剂,每次1-2包,每日3次。用于寒性哮喘。
③哮喘冲剂,每次1袋,每日2次。用于热性哮喘。
(2)验方自疗法
①川椒目研粉,每次3克,每日2次。
②洋金花或叶加少量薄荷叶制成卷烟,点燃吸入。
③移山人参10克,蛤蚧1对(去头足),煎汤服。缓解期可将两药研粉吞服,每次
3克,每日2-3次。
2.急性发作期外治法
(1)代炙膏或麝香虎骨膏贴天突、肺俞、定喘三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端凹陷中。肺俞穴:在第3胸椎下旁开寸处。定喘穴
在第7颈椎下旁开寸处。
(2)生半夏、生南星、白芥子各30克共研成粉。取少量加姜汁拌成糊敷于肺俞
穴、涌泉穴,每日2-3次。
涌泉穴:前脚掌凹陷中。
3.缓解期内治法
①至灵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
② 补肾 防喘片,每次4-6片,每日3次。
③珠贝定喘片,每次2-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①乌贼骨研粉,每次10-15克,每日3次,红糖水送服。
②丝瓜叶研粉,每次30-60克,加蜂蜜30克服用,每日2次。
③人参1克、生姜3片、核桃肉2只。睡前细嚼后咽下。
(3)饮食自疗法
①等量白果仁、甜杏仁、核桃仁、花生仁研成粉。每次15克,加水煮熟后打入鸡蛋1枚,麦芽糖1汤匙食用,每日1次。
②净地龙30克、生姜20克共煎,日服2次,连服5-7剂。本方主治支气管哮喘,禁忌烟酒与生冷、油腻、腥味食物。
③大蒜30克捣烂(去皮),外敷于双足心的涌泉 穴位 上,用纱布包好。每24小时更换1次,连敷数日或以愈为度。本方主治咳喘痰多,痰中带血,咳血吐血,支气管扩张等症。禁忌烟酒和辛辣食物,忌用冷水洗脚,并注意足部保暖。
④生姜汁150克、黑砂糖120克,用水煎沸,每次口含半匙,渐渐咽之。本方能够消痰下气,温中止喘,主治老人痰喘。
⑤生姜汁3毫升、白萝卜汁200毫升、蜂蜜30毫升,将三药拌匀,放火上煮略沸,1次服完,每日1次。本方中生姜汁可温肺止咳,白萝卜汁可下气定喘,蜂蜜可润止咳。
⑥生姜1/3、芋头2/3。生姜、芋头去皮(不可沾水)磨成泥,加入与生姜同量的面粉,使其糊浓稠,搅拌均匀,于临睡前,将糊摊于长形布上,或是做成袋,贴于胸部睡觉,翌晨取下,连续7天,即可断根。本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特效。
⑦生姜50克、白芥子15克,生姜捣烂绞汁,同白芥子加烧酒研和如糊,以纱布
包棉球蘸药糊,擦拭大椎、肺俞、膻中三个穴位,每穴擦拭10分钟,以局部觉痛灼热为度。或以纱布二层,剪成棋子般大小,沾药液贴于这3个穴位1个小时左右,痛则取去,以不起疱为度。本方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者,尤以病程较短者效果更佳。
⑧姜50克、核桃肉50克、苦杏仁50克、蜂蜜适量,核桃肉、苦杏仁用水浸泡,
去皮;姜,洗净切成末;共捣烂,加蜂蜜为丸,捏成小丸粒,临睡前服,共分10次服完。本方用治肺热咳喘,痰吐不利等症,具有止咳定喘,理虚润肺之功效。
⑨鲜姜汁60克、南瓜5个、麦芽1500克,将南瓜去籽,切块,放入锅内加水煮极烂如粥,用纱布绞取汁,再将汁煮剩一半,放入姜汁、麦芽,以文火熬成膏,每晚服150克,严重患者早晚服用。本方用治多年哮喘,入冬哮喘加重者,具有消炎止痛、 解毒 平喘之功效。
4.缓解期外治法
等量白芥子、细辛、甘遂研粉。取适量生姜汁调成糊敷风门、肺俞、足三里、
命门穴。如果在三伏天,每伏敷一次效果更好。
风门穴:在第二胸椎下旁 开寸处。肺愈穴:在第三胸椎下旁开寸处。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四横指宽、距胫骨一横指处。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下凹陷
中。
5.其他自疗法
每天小 跑步 15-30分钟。
避免误诊
哮喘发作时不宜使用可待因、咳必清等镇咳药,误用会抑制呼吸与排痰。镇静
安眠药物也宜慎用。
哮喘急发时,痰液粘稠难以咳出,在“痰栓”阻塞气管时,如果缺少适当的护
理会发生窒息危险。见到窒息症状可用拍背、口对口对吸痰等方法急救。
哮喘发作中哮鸣音突然减少或消失,而病人反见病情恶化,可能有并发症产生,
如气胸、肺不张等,应该急送医院进一步诊不治。
只图一时轻松,过量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之类气雾剂,轻则引起心动过速或心
律失常,重则支气管更痉挛,或心跳骤停。一般每天取用5-6次。
长期服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类激素药,可导致 骨折 、 胃溃疡 、抵抗力下降。
蜂蜜花生治哮喘
我患 气管炎 哮喘多年了,吃很多药也未能见效。去冬有位老友告诉我吃纯蜂蜜泡带红皮的花生米可治气管炎哮喘。我吃了3个月,基本上好了。
方法:用纯蜂蜜(如蜜不纯时可加热去水分)。蜜汁一定埋住花生米。泡7天后,每天早上空腹吃7粒,若严重时,可在睡前再吃7粒,常吃即愈。我虽然好了,每天还坚持吃7粒,此方可以防病 健身 ,常吃有益。
萝卜煮鸡蛋治哮喘
制作及服用方法:(1) 冬至 时,买红色萝卜1500克,去头尾,洗净。用无油污洁净刀将萝卜切成半厘米厚的片,再用线穿成串,晾干后 收藏 好。(2)每次取萝卜干3片,鸡蛋一个、绿豆一小撮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30分钟至豆熟。(3)服用时剥去鸡蛋皮,连同萝卜、绿豆及汤一起吃,从三伏第一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连续服用30天。(4)冬至开始照此方吃鲜萝卜效果更佳。
柿饼姜蜜膏治哮喘
配制方法:柿饼、鲜姜、蜂蜜各等量。先把柿饼切碎,鲜姜去皮也切碎,二者放在一起拌匀,共捣如泥,放入瓷碗内,加入蜂蜜,搅匀,入笼内蒸两小时即可。每次服1汤匙,早晚各1次。
注意事项 :禁用开水冲服,服用本方期间忌食猪肉。
芝麻、核桃治哮喘
几年前得到一方:用黑芝麻、核桃仁治疗哮喘。
处方:核桃仁250克,黑芝麻100克,上锅微炒,捣碎。再取蜂蜜1饭勺(约100毫升),加水200毫升,合在一起煮沸后,将核桃仁、黑芝麻兑入搅拌均匀,上锅蒸2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服1汤勺。
我服用4次即见效,又服用4次后,竟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其他什么药也不吃了,但是走路不喘,上下楼梯自如,每天骑车跑十几公里走亲访友均感到轻松,饭吃得香、觉睡得香,较以前判若两人。目前,我仍在吃着,但是减量了,每天只早上吃1次。
陈醋冰糖治哮喘
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一个治哮喘的单方,我试用1个月,病情好转, 咳嗽 停止,其他症状也大有改善。
配制方法:陈醋500毫升、冰糖500克,同放砂罐或陶钵内,用文火煎熬至冰糖全化,冷却后装瓶备用,每天早晚各服10毫升,空腹服用。此方制作简便,口感良好,效果也佳,无副作用,凡久咳气喘,多痰等均有效。
治痰喘咳嗽验方
处方:大枣125克(去核)、山楂125克(去核)、桂圆肉125克、白糖125克、清油适量。
用砂锅或其他器皿将上述药方熬烂,每日吃数次,什么时间吃、吃多少都可以,但一服药在7天内一定要吃完,否则易坏。吃时加温,2~3剂即愈。
注意:熬药只能用砂锅,不能见铜铁。
实例:我母亲患有痰咳哮喘,一到冬天就上不来气,久治不愈。后来朋友给介绍此方,照方吃了1剂就好了。不久又犯了一次,又吃第2剂就彻底好了,一直到80多岁没翻过。
老年哮喘 食疗 方
老年哮喘患者,可选购优质生姜125克,芝麻250克,冰糖、蜂蜜各125克。先用生姜捣烂取汁,然后将芝麻洗净浸拌于姜汁内,放入锅中用文火炒熟,出锅放凉后,再将冰糖与蜂蜜溶化在一起并加入姜汁、芝麻搅拌均匀,放在容器内,每天早起后和睡觉前各服一汤匙。一般连续服用10天或15天,其病情便可明显减轻和解除,若病情严重,可再多服几天。
治哮喘秘方
成分:当归15克、川穹15克、五味子15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川贝(不得用浙贝代替)15克、杏仁15克、陈皮15克、桑皮15克、甘草15克。
煎法:先取川贝捣成米粒大小。水煎30分钟,压制成糊状即可,取出备用。然后将其他几味药放入药罐中,水浸至药面,水烧开后文火煎20分钟,倒出药汁,和川贝搬在一起服下。药渣留下。
服法:一个疗程服3剂,如一疗程症状未彻底根治,6天后可服第二疗程。服药前先喝一小碗红糖开水(不得用白糖代替),吃过药后,再喝一小碗红糖水。第一服药头天晚上睡前服;第二服药第二天早上饭前服;第三服药第三天午饭后服;当 天下 午将3服药渣一起煎汁,此次不用川贝,晚饭前1小时服。
治哮喘方
处方:蜂蜜120克,生姜120克,核桃仁30克,白胡椒60克、肉桂60克。
配制及服法:上述药共为面,蜜拌调匀,选适量大白萝卜挖空。将药装入萝卜内,外用小麦包住焙干,再将药取出研面,炼蜜丸如绿豆大。开始,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8丸,以后逐渐增加,可增到20丸。连服1个月有效。
治哮喘方
取鸡蛋黄10个,冰糖2两,混合打散,使蛋黄和冰糖融合,用米酒500克冲入混合,放置10天后即可。
服法:每晚服1次,每次服30毫升,可根据个人酒量而增减,服至痊愈为止。
治哮喘小 偏方
[方一]
原料:紫河车、沉香、蚯蚓、侧柏叶各等分。
用法:烤干研粉和匀备用。每日早晚各3克,开水调服,10日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猪油、猪肉及生冷食物。
主治:哮喘严重。
[方二]
原料:茶树根50克,黄色鱼胆1个,山楂根50克,虎耳草25克。
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主治:支气管哮喘。
[方三]
原料:蛤蚧粉750克,青黛150克,黄芩200克,蚯蚓250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粒压片,每片重克。每日3-6片,每日服3次。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
妈妈的气管炎、哮喘已经好多年了,最近有厉害的趋势,非常着急,所以从网上搜了一些治疗哮喘的小偏方,都是非常简洁实用的,平常百姓容易做到的,记录在此,希望跟同样患有此病的人们共享,愿所有的母亲都 健康 长寿!
偏方1:把400克薄荷放在4升水煮开5分钟,然后加入浴缸里洗澡,有很好的止咳化痰作用.
偏方2:梨一个,去核,里面放3克川贝加蜜上锅蒸30分钟,连梨带蜜都吃掉.
偏方3:生姜30克洗净切丝,桔梗20克,与红糖20克拌匀,共置于暖瓶内,沏入开水,加盖1小时后代茶饮.这些都治疗气管炎.
偏方4:我患哮喘病30多年,尤其到了冬季病情更为严重,吃药、打针疗效都不十分理想。后经同事介绍一偏方,用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头到90头洗干净,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个月。等到秋冬时打开食用,每天吃一头。
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我的病情有了缓解,现在哮喘病已经几年未犯过了。中国 中医 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培彤主任医师认为,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体质虚弱,外感寒邪,使病邪不能排出体外,影响肺部的肃降宣发。蜂蜜能够润肺化痰,大蒜具有抑菌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两种食物相配合,能够缓解哮喘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秋季主肺,在这个季节,如果外感风寒,肺部容易发病,因此,哮喘最好采用冬病夏治,可以在每个伏天服用附子等 中药 ,以 壮阳 气。
偏方5:陈醋 kg,大枣1 kg,枸杞100 g,陈皮150 g,黑木耳150 g.制法:将上5味药放在砂锅内熬30分钟去渣,等药温降至80℃时,将中蜂蜂蜜2 kg(注意一定要用中蜂产蜂蜜)倒入砂锅内30分钟即可.
偏方6:制作:将梨洗净后擦干,在靠上的1/3处切开,然后挖去内核,倒入半包川贝粉和适量冰糖,盖上盖子,用牙签将盖子堵上,放入锅子用大火蒸15至20分钟,然后用小火闷一会。食用后可以减缓病症甚至治愈。
系列偏方:
老年哮喘:1.冰糖120克捣碎同120克白蜜蒸熟;黑芝麻250克,生姜120克,捣汁去渣。其汁与白蜜冰糖用瓷瓶收贮,早晚服一茶匙。2.柚子1枚取皮,削去内层白髓,切碎放于有盖碗中,加适量饴糖或蜂蜜,隔水蒸至料熟,每日早晚各一匙,加少许黄酒内服。3.黑芝麻500克,干瓜蒌1个,萝卜3个。用水炖熟,随时服用。
寒证哮喘:1.枝枝、厚朴各6克,姜半夏、杏仁各10克。水煎服。2.白芥子3克,胡椒克,细辛克。共研为细末,生姜汁调敷肺俞穴。
实证哮喘:1.茯苓15克,桂枝、白术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2.白果9克,麻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过敏性哮喘:1.灵芝、苏叶各10克,茯苓、冰糖各15克,半夏8克,厚朴5克。水煎服。2.五味子250克,红皮鸡蛋10个。将五味子入瓦器内,加水煮沸30分钟,待药汁凉透,放入红皮鸡蛋10个,置阴凉处浸泡7天,每日早晨取鸡蛋1个食用。
热证哮喘:1.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3克,粳米1撮。水煎服。2.核桃肉、苦杏仁、姜各50克,蜂蜜适量。前两味用水浸泡去皮,姜洗净切末,共捣烂如泥,加蜂蜜为丸,捏成小丸粒。临睡前服,共分10次服完。
其它:1.各种原因所致哮喘:糯米200克,纯蛤蚧粉25克。共煮粥,一次食完。每日1剂,轻者1次可愈,重者3次即可。2.多年哮喘不愈:杏仁、蜂蜜各30克。水煎服。3. 肾虚 哮喘:胎盘1个。将胎盘洗净,放锅内焙黄,研末。日服3次,每次适量。开水送服。
附注:以上水煎服的 方剂 ,皆为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听人家说,每年 立秋 前买对蛤蚧,再找中医大夫给配些适合的草药,很有效果的。
哮喘是指有外在或内在过敏原或非过敏原因素,通过 神经 、体液导致气管痉挛的变态反应 疾病 ,中医称“哮证、喘证”!
治疗本病宜辨症施治,实者用温宣、清肃、化痰、降气法;虚者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法,驱邪扶正,多能治愈。
1:醋蛋疗法
制法:鸡蛋一个,陈醋50毫升共煮,蛋熟后再煮5分钟。
服法:食蛋饮醋,日服2剂。
疗效:服药10剂,有效率达
2:治各型哮喘
处方:茯苓、桔红、地龙各15克,桂枝、炙甘草各12克,杏仁、五味子、炙麻黄、粟壳各9克,桔梗6克。
随症加减:发热加石膏、知母、黄芩。喘重时加前胡、白前、桑白皮、银杏。痰壅气逆加苏子、旋复花、瓜蒌。咽喉不利加川贝,麦冬。气虚加党参、黄茋、白术。阴虚加熟地、沙参、阿胶。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20剂为一疗程。
疗效: 用药 3个疗程,有效率达96%
一:洋金花、艾叶、生甘草各等份。灵芝、苏叶各6(克),半夏(克),厚朴3(克)。茯苓9(克)。[制用法]水煎加冰糖服。[适应证]过敏性哮喘。上药共研细末,哮喘发作时,取适量药末。装入纸烟内,点燃吸纸,缓解即止。洋金花有毒。勿多用。二: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三: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剂,日服3次四: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五:用乌骨鸡一只,杀好洗净,生姜3两切成片。丝瓜筋*二钱,放入鸡肚内,用线捆好。加油盐等佐料煨汤,分三天将鸡和汤吃完(儿童分五天吃完),轻者一只。重者3只。忌辣、韭菜、羊肉。六:杏仁、蜂蜜各30(克)。胎盘1个。将胎盘洗净,放锅内焙黄,研末。日服3次。每次适量,温开水送服。
223 浏览 3 回答
165 浏览 4 回答
201 浏览 5 回答
94 浏览 3 回答
161 浏览 3 回答
135 浏览 2 回答
129 浏览 2 回答
141 浏览 3 回答
348 浏览 3 回答
99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4 回答
310 浏览 4 回答
324 浏览 2 回答
255 浏览 4 回答
219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