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延是一种病吗?
个人认为,拖延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受到自身意识控制,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所以,准确的说拖延并不是一种病。但是,按照目前社会上很多人的行为来看,这确实是一种病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拖延而导致焦虑,但是,很多人又因为拖延,只能不停地困在焦虑和迷茫之中,进入恶性循环,从而引发为某些人说的“懒癌晚期”这个词,但是拖延和懒又不能划等号。下面让我来带你了解一下拖延症吧!
(一)拖延的表现:典型症状是拖延症的人常表现为在知晓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大于拖延的积极后果时,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这种情况在学校和职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学生总是到最后期限才开始执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集中到考试前最后一周或半个月才开始课程的学习与复习;职场中对于工作中任务的拖延,尤其是在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任务时,人们更倾向于拖延。拖延症对于任务完成的质量有严重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团队项目的失败等。或者有些人表现为一定要到某个点才做某件事情,这也会导致做事的效率降低,也属于一种拖延。
(二)拖延的定义:拖延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拖延使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无法完成,或者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才刚刚启动。所谓的拖延症,指的是人们那些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的拖延行为,即人们明知道可能的负面结果,却还仍然选择拖延的行动。
(三)拖延的分级:1级 —— 如赴约偶尔迟到;偶尔明知有时间的条件下还把把当前任务往后推;偶尔会懒床;做事前总会磨蹭一会儿;偶尔出现忙半天发现重要的事还没做;作出决定前会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比如刷抖音等;购买东西会小小的纠结;偶尔会给自己找借口,这事明天做吧!2级 ——如经常赴约迟到;经常明知有时间的条件下还把把当前任务往后推;经常会懒床;做事前总会磨蹭一会儿;经常出现忙半天发现重要的事还没做;作出决定前会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比如刷抖音等;购买东西总是纠结;经常会给自己找借口,这事明天做吧;有时自我否定,有消极情绪。3级——做任何事都要拖到最后一刻;对生活特别是工作提不起兴趣,当一有工作或事情时就特烦躁。平时不愿意运动,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对不会站着。负面情绪严重,有时会焦虑,自我否定带有负罪感,脾气特别暴躁。
二、如何真正打败拖延症?
1.改变心态,增强内生动力。想到什么就立刻实施,那样不仅会提高做事的效率,减少拖延,还会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当我们形成一种习惯时,就慢慢改掉了拖延的习惯。
2.发手机的设置和APP用起来,设置强制模式和定时模式,到时间就提醒你做事情或者强制的切换,不让你把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在我看来,打败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手机进行强制性的设置。经过我的观察研究和本人多年的经验来说,现在大多数人拖延的原因都是被手机支配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换一个环境,找一个能带动你的人。找一个原则性强、不拖延、逼死强迫症的人跟着他的节奏来,你也会变得雷厉风行,但是,与此同时你需要要注意心情调适,因为刚开始改变总会有不适应或者是走出舒适区会让人很不爽,这是很正常的。还有就是换一个环境,不要被周围的拖延人士所影响,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就是一个道理。
综上所述,拖延不是一种病,是可以改变的,让我们一起来打败拖延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