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对身体的危害很大,但很多人不知道“一刀切”的戒酒也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损害。
近日,漳州芗城区的吴先生,就因为戒酒进了医院。
据了解,吴先生饮酒史长达30多年,每天都要来一斤才过瘾,虽然他喝的主要是自酿米酒,但度数接近普通白酒。
这两年,吴先生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于是,他决定戒酒。
最开始时,一连三天吴先生都做到了“滴酒不沾”,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但随后发生的事却让吴先生有些后怕。
原来,就在这戒酒的三天里,吴先生先后出现了不自主地手脚颤抖、焦虑不安等症状,不仅如此,吴先生的话也变多了起来,偶尔语言逻辑还有点混乱。
对此,吴家人都以为是正常现象,毕竟喝了这么多年,戒了短时间内肯定会不适应。
谁知,三天后吴先生的症状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了攻击性行为。
家人里顿时觉得情况不妙,连夜将他送医。
结合查体和询问病史,最终吴先生被诊断为 “酒精戒断综合症” 。
通过十多天的规范治疗,终于在近日康复回家。
原来,酒精戒断综合征是一种依赖症,道理与毒品上瘾一样,常出现于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上。
症状有双手粗大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失眠、焦虑、恐慌、脉搏和呼吸加快,加重后会导致幻听或过激行为。
尤其是对于长期酗酒者而言,切忌突然一次性断酒,正确的做法是缓慢地降低酒量或减少饮酒次数。
比如每天饮酒三四次减少到一两次,高度白酒改为低度白酒或葡萄酒等,以帮助平稳地度过急性阶段。
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生命中的三个时期,大脑对酒精的神经毒性作用特别敏感,酒精带来的危害或是最大化的。
在怀孕期间饮酒,母亲血液中的酒精可通过脐带传给婴儿,从而导致孩子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行为障碍和智力发育障碍。
受此影响的儿童会出现智力残疾或低智商、身高比平均水平矮、头小、情绪问题(易怒)、记忆力差、学习困难(尤其是数学方面)和语言障碍等表现。
因此,对于备孕期及孕期女性,没有已知的安全酒精量,也没有饮酒的安全时间。所有类型的酒精都同样有害,包括啤酒和红酒。
15~19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在此期间,大脑中的神经元的特点是突触修剪和增加了轴突髓鞘化,所以在这个时期,大脑对酒精的神经毒性作用也特别敏感。
在这个阶段饮酒,会减少大脑中新皮质的体积、减弱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白质的发展及减弱一定的认知功能。
当人到了老年期时,大脑会出现脑萎缩,这主要是由于大脑中神经元数目、树突棘和突触的数目变少和神经元变小导致的。
在这个时期,尤其是65岁之后,大脑对酒精毒性作用很敏感, 酒精会加速大脑的萎缩,使老年人易发生阿尔兹海默症。
早在2017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喝酒可使大脑萎缩。喝酒越多,大脑萎缩得越严重。
虽然在中医里,酒本身就是一味药,还有“百药之长”的说法,但大家都知道,药不能乱吃!那么酒,自然也不宜多喝。
不过,成年人的世界总是有些许无奈,对于不得不饮酒的人群,学会“解酒”,十分必要。
中医学认为,慢性酒精中毒者多里蕴湿热,嗜酒过度则酒食助湿生热,而酿成痰浊。
对于因饮酒而出现的头痛、头晕、无力、腹胀、恶心及呕吐等不适,可用凉药解酒热。
其中,葛花就是不错的选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花具有抗乙醇中毒,减轻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此外,吃生白萝卜、细嚼鸭梨或喝梨罐头汤等方法也有助于缓解酒后不适。
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选择什么解酒方法,解除的都只是不适症状,而不能减轻酒精带给身体的伤害。
所以说,最直截了当,把伤害降到最低的方法是还是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