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为降血糖,药物以降糖药为主,如果有人告诉你糖尿病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或许你会感到意外,毕竟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血糖似乎没有多大的联系,但部分糖尿病患者确实有使用阿司匹林的指针。那么,糖尿病患者联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达到更好的降糖疗效,还是另有其因?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揭晓。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葡萄糖的摄取、储存与利用障碍,引起血糖升高;二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或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降血糖作用减弱,从而升高血糖。找到了血糖升高的机制,在治疗上自然有方可寻:血糖升高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患者,重在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比如低热量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均有助于血糖的控制,药物方面可选择二甲双胍等减轻胰岛素抵抗;以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重在应用降糖药物,比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磺脲类与格列奈类等,胰岛素严重分泌不足时应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在降血糖的诸多措施中,确实没有阿司匹林的用武之地,但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并不是为了降血糖,而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血糖升高会损害动脉内膜,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增加动脉斑块的形成。动脉血管中的斑块犹如一个定时炸弹,在高危因素的持续作用下破裂风险较高,一旦破裂,可聚集血小板形成血栓。血栓直径接近或达到动脉内径时,可阻断或减少血流供应,使重要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发生急性坏死。若发生在冠状动脉,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若发生在头颈部动脉,可引起急性脑梗死;若发生在肾动脉,可引起急性肾梗死。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糖对动脉血管的损害也是一个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过程,损害的严重程度与血糖升高的幅度、波动幅度、病程的长短等因素相关。通过控制血糖,可减轻对大血管的损害,同时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如果使用阿司匹林,则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应用可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心肌梗死与脑梗死,但并非所有患者均需使用阿司匹林。
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的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二是具有心血管事件高危风险的患者。对于第一类患者无需多述,只要没有禁忌症或出血高风险,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第二类患者,需要慎重评估后个体化给药。评估的因素包括年龄、心血管高危因素等。通常以50岁为界,该年龄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若合并 吸烟、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蛋白尿 任意一项,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于普通糖尿病患者,有使用阿司匹林的指针;5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若没有合并任何高危因素,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较低,控制血糖是主要治疗措施,此时没有必要使用阿司匹林,毕竟是药三分毒,对于获益不高的患者,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虽然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有使用阿司匹林的指针,但高龄糖尿病患者不建议擅自启动阿司匹林治疗,这和阿司匹林带来的出血风险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阿司匹林所致出血风险会逐渐升高,其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脑出血,这也是诸多患者畏惧阿司匹林的主要原因。如果糖尿病老人年龄达到80岁,在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情况下,即使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某些高危因素,使用阿司匹林也需慎重,而且目前也没有足够证据支持这部分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这部分患者重在控制好心血管的诸多高危因素,比如控制好血脂、血压、血糖等,当然,如果经专科医师评估,心脑血管获益显著高于出血风险,也可以使用阿司匹林。
另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也需慎重,这就是年龄小于30岁的患者。这部分糖尿病患者病程短、靶器官损害较轻,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本就很低,阿司匹林带来的有限获益可能也会被出血风险所冲淡,当然30岁以下的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当然较小,这里所说的出血风险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但如果3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的确合并了多项高危因素,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较高,经专科医师评估后也可使用阿司匹林。
需要注意的是: 部分糖尿病患者,除开使用阿司匹林,可能还需联用他汀类药物,这和前面所说的动脉斑块有关。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不稳定动脉斑块,斑块破裂风险较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大幅升高,通过应用他汀,可稳定动脉斑块,降低斑块破裂的风险,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他汀类药物本身具有升高血糖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后应注意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应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已有证据表明,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可减少他汀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同时还应监测他汀的其它不良反应,比如转氨酶异常、肌酸激酶异常等。
综上,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并非控制血糖。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若合并吸烟、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蛋白尿等任意一项危险因素,均有使用阿司匹林的指针,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使用阿司匹林发生出血风险较高,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时需慎重。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 健康 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清风计划#
# 健康 真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