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针灸可调理脏腑,有效针对中风后各类症状的治疗,而且效果较好。 本文节选自胡静《30种常见病的针灸治疗》中风
针灸治疗中风
主讲人/胡静
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病因病机: 基本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窍闭神匿。其发生与饮食不节、五志过极、年老体衰等有关。
中风的辨证
(一)中经络
主症: 没有意识障碍,以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表现为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骞,口角歪斜。
主穴: 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三阴交针刺操作演示
肝阳暴亢: 平素性情比较暴躁,面红目赤肿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有力。这些都是肝阳上升的表现。
配穴: 太冲、太溪
风痰阻络: 这一类与饮食失调有密切的联系,表现为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其中舌苔腻是一个非常有指征性的特征。
配穴: 丰隆、风池;
痰热腑实: 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配穴: 曲池、内庭、丰隆;
以上类型都属于实证,接下来讲的两类在临床中不多见,属于虚证。
气虚血瘀: 肢体软弱,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淡苔白腻,脉细涩。气虚时间久了以后,对人体中湿邪的推动能力变差,这些湿慢慢聚集下来就会形成痰。
配穴: 足三里、气海;
阴虚动风: 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少苔,脉细数。 人体有两类典型症状,疼痛和麻木。一般疼痛是和实证有关,而麻木和虚有关,尤其是阴血不足的时候容易出现麻木症状。
配穴: 太溪、风池。
随症配穴:
口角歪斜:地仓、颊车;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风市、足三里、解溪;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
患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便秘:天枢、丰隆、支沟。
丘墟透照海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透刺并不是说针一定要透过去,而是说精气透刺,也就是说从丘墟进针,针朝向照海的方向刺进去即可。
操作: 局部消毒,常规进针,针灸朝向照海,做针刺补法。
丘墟透照海操作演示
(二)中脏腑
主症: 突然昏仆,神志恍惚,嗜睡或昏迷,并见半身不遂,舌强语骞,口角歪斜等。中脏腑与中经络非常典型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意识的不清醒。
主穴: 水沟、百会、内关
水沟同样是给予重刺激,以求在短时间内让神志恢复正常。
闭证: 神志迷蒙,牙关紧闭,两手紧握, 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属于实证。
配穴:十二井穴、合谷、太冲;
十二井穴点刺放血
按照经脉循行的顺序,进行井穴的点刺,从肺经少商穴最终到肝经的大敦穴,依次用采血针点刺放血,每个穴位适当挤出10-15滴血即可。
脱证: 目合口张,手撒溺遗,鼻鼾息微,二便失禁,四肢逆冷,脉细微。与正气暴脱有关,属于虚证。
配穴: 关元、气海、神阙。
神阙隔盐灸
将食盐填到患者肚脐中,与肚脐相平,用姜片覆盖在盐上。将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艾柱即可。
神阙隔盐灸操作演示
针灸治疗中风注意事项
1. 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但需要注意针刺深度及刺激量,如果深度不够、刺激两不足或针刺方向错误,则疗效较差。也不能为了追求疗效,盲目增加针刺的深度和刺激量,尤其是颈部穴位,有较高的危险性。
2. 注意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导致皮质延髓束损伤的原发病稳定并逐渐恢复时,预后良好。
本文内容节选自视频课程
《30种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针灸医院胡静医生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