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式
消化内科是内科的一种,你知道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式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式。欢迎阅读。
第一节、消化内科疾病的常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症状。
(2)根据病情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的变化。
(3)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缓解因素。
(二)落实治疗
(1)遵医嘱落实各项常规及特殊检查。
(2)特殊用药,如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时严格按医嘱匀速泵入。
(3)特殊准备行胃镜检查前禁食、水。肠镜检查前两日进食无渣食物,避免食用蔬菜、水果。18:00后勿进食,20:00左右,服用泻药一盒,次日晨空腹8点再服用两盒,直至解3次清水样便为止。
(三)护理措施
1.用药护理
(1)增强黏膜防御力的口服药(如达喜)、促进胃动力药物(如吗叮啉)、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胃溃疡者不宜服用,禁用于幽门梗阻患者)宜饭前及睡前服用。
(2)对胃有刺激、破坏胃黏膜屏障的口服药(如阿司匹林)宜饭后服用。
(3)制酸剂(如奥美拉唑)、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药物应在饭后~1h后服用。
(4)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剧烈腹痛时,不可单独使用。镇静剂禁用于肝昏迷前期患者。
(5)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口服药要研碎后服用,溃疡病患者抑酸药宜饭前或空腹服等。
2.对症护理
(1)腹痛
测量、记录生命体征,按医嘱应用解痉剂。急腹症应禁食,不用腹部热敷和灌肠,禁用麻醉止痛剂。
(2)腹胀
宜进食无渣、易消化、不产气的食物,必要时肛门排气或灌肠,胃肠减压。
(3)腹泻
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腹部保暖,肛周护理。
(4)呕血
准确记录呕血、黑粪的量及生命体征,准备急救药品、物品和备血、输血。卧床休息。
(5)黄疸
瘙痒患者可给止痒剂或镇静剂,必要时立即隔离。
(6)便秘
摄入足够的液体(2000mL/d),给多纤维食物,勿滥用缓泻剂,严重便秘者可用开塞露,必要时灌肠。
3.特殊治疗护理
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肝穿刺活检、电子内镜、经皮肤肝穿刺介入疗法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4.心理护理
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5.皮肤护理
有瘙痒(血中胆酸盐增高)时,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
6.管道护理
对于使用胃管患者按胃管操作规程进行护理;对于使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按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护理。妥善固定、防管道滑脱。
7.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预防坠积性肺炎、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可采取翻身、拍背、深呼吸、有效咳嗽、按摩下肢、避免在下肢输液等措施)、压疮(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和便秘(多吃多纤维素食物,经常顺时针按摩腹部)。
(四)康复指导
1.用药指导
遵医嘱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停药。
2.饮食指导
对溃疡病、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的饮食。
3.休息活动
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昏迷、、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
二、护理质量标准
(1)病情观察及时,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2)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
第二节、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大出血时,监测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使用心电血压监护仪)。
(2)观察尿量、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性状(胃内出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出现黑便则提示出血量在50~100mL;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则提示出血量5mL以上;出血量大于1000mL,为消化道大出血,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3)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
(4)警惕再出血的先兆(如头晕、烦躁、心悸、出汗、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等)。
(二)落实治疗
1.特殊检查
急诊行床边胃镜、肠镜检查时,备好吸痰器及急救车,配合医生准备抢救。
2.特殊用药
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凝血酶、生长抑素、奥曲肽等。
(三)护理措施
1.用药护理
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道,生长抑素、奥曲肽按剂量泵入。去甲肾上腺素4~8mg加入到150mL生理盐水中,分次从胃管注入。
2.饮食护理
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顺序逐渐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食。
3.对症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按摩下肢、避免在下肢输液等措施)、压疮(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等,防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呕血
①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意识不清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准备负压吸引器。②遵医嘱输血、输液、止血,保持静脉通畅。
(3)便血
便后应擦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应缓慢站立,防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疼痛
①硬化治疗后,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时通知医师。②遵医嘱给予抑酸、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5)发热
硬化治疗后可有发热,遵医嘱给予输液及抗炎药物,定时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4.特殊治疗护理
胃镜下止血治疗,术后观察有无出血,以便及时处理。
5.心理护理
安慰、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及时清理一切血迹和胃肠引流物,避免恶性刺激。
6.皮肤护理
经常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
7.三腔二囊管护理
(1)按操作规程置管。
(2)操作时备好吸痰器,防止插管时大量胃内积雪返流。
(3)注气应从胃气囊开始,再充食管囊,放气时顺序相反。
(4)三腔二囊管下至咽腔时,要让病人做吞咽动作,以免误入气管造成窒息。
(5)三腔管牵引方向应顺身体纵轴,与鼻唇部呈45°角,以防该处鼻腔粘膜和唇部皮肤过度受压而产生糜烂、坏死。
(6)上管后每隔12-24小时放气15-30分钟。每4-6小时检查气囊1次。
(7)气囊压迫以3-5天为妥。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放气再观察24小时,仍无出血时可考虑拔管。
(8)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四)康复指导
1.用药指导
遵医嘱服药,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类药物。不得擅自停药。
2.饮食指导
戒烟、禁酒;以温凉、清淡、无渣软食为主,营养丰富易消化;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
3.休息活动
生活要规律,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4.随诊指导
定期复查,如出现呕血、黑便,立即到医院就诊。
二、护理质量标准
(1)病情观察及时,护理记录准确、规范。
(2)各种检查及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3)患者掌握再出血指征,能及时就诊。
肝硬化
【定义】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者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组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引起的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
【病因】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病毒的持续存在是演变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从病毒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达20-30年。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我国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10%左右。一般而言,每日摄入乙醇50克,10年以上者8%-15%可致肝硬化。
3.胆汁淤积:持续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存在时,高浓度的胆汁酸和胆红素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逐渐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4.循环障碍:多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等,可致长期肝细胞淤血,肝细胞缺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逐渐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
5.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反复接触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等,或长期服用甲基多巴、双醋酸汀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6.营养障碍:慢性肠道炎症、长期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营养失调,降低肝对其他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某些代谢障碍疾病可引起代谢产物沉积在肝脏,也损害肝细胞,久之可发展为肝硬化。
7.寄生虫感染:血吸虫感染在我国南方多见,可导致血吸虫病,进一步引起肝脏纤维化导致肝硬化。人体感染华枝睾吸虫后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肝硬化
8、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
【临床表现】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
一、肝功能代偿期:病人易疲乏,食欲减退,可伴有腹胀、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和全身多系统症状和体征
1、肝功能减退:
(1)全身表现:面色晦暗,精神不振,消瘦乏力,皮肤干燥,低热,水肿
(2)消化系统表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黄疸等
(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胃肠出血倾向及不同程度的贫血
(4)内分泌紊乱:男性病人性欲减退、毛发脱落,女性病人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病人面、颈、上胸、肩背处出现蜘蛛痣,肝掌
2、门静脉高压症:
(1)腹水:这是肝硬化最突出的表现,失代偿期病人75%以上有腹水
(2)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食管静脉曲张易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腹壁静脉曲张在脐周和腹壁可见迂曲的静脉,痔静脉曲张易形成痔核
(3)脾大:晚期脾功能亢进而呈全血细胞减少
(4)电解质紊乱:低钾和低钠是肝硬化病人常见的现象
三、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呕血、黑粪,可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死亡率高。
(2)感染:由于抵抗力低下、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开放等因素,易并发感染,如肺炎、大肠杆菌败血症、胆道感染及自发性腹膜炎等。
(3)肝性脑病: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4)原发性肝癌:若肝脏进行性增大、肝表面出现肿块,持续性肝区疼痛、腹水增加且为血性及不明原因的发热等,应怀疑并发原发性肝癌。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时,病人可有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脏无明显器质性损害,故又称功能性肾衰竭。
(6)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常见的有低钠血症,与长期低钠饮食、长期利尿或大量放腹水有关;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与摄入不足、呕吐、腹泻、利尿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有关。
【辅助检查】
1.血常规: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有轻重不等的贫血。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2.肝功能检查:代偿期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转氨酶常有轻、中度增高,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清蛋白/球蛋白比率降低或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若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或癌变时腹水性质发生相应变化。
3.影像学检查:食管吞钡X线检查显示食管静脉曲张呈现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胃底静脉曲张呈菊花样充盈缺损。超声显像、CT和MRI检查可显示肝、脾形态改变及腹水征象。
【治疗原则】肝硬化治疗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首先针对病因治疗,注意休息和饮食,使病情缓解,延长代偿期和保持劳动力。代偿期病人可服用抗纤维化的药物(如秋水仙碱)及中药,忌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失代偿期病人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防治并发症。有手术适应证者慎重选择时机进行手术治疗,肝移植手术是治疗晚期肝硬化的新方法。
【护理问题】
一、营养失调:与肝功能减退,胆汁分泌不足有关
二、体液过多:与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白蛋白低等因素有关
三、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利尿、大量放腹水、主动摄水量不足有关
四、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营养不良、全身水肿及长期卧床有关
五、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腹水、肺部感染有关
六、潜在并发症:出血—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关
【护理措施】
一、卧床休息,有腹水时可协助安排舒适的半卧位,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协助患者抬高下肢,以利于水肿消退,注意患者安全
二、饮食护理
1对于无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的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食和软食,避免食用刺激性调味品和油腻食物。每4-5餐有利于提高营养摄入量
2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或少渣软食
3对于腹水的病人应采用低盐饮食
4对于肝功能明显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征兆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
三、皮肤护理
1保持床单位清洁及衣物清洁,如穿着柔软内衣、避免衣着过紧
2按时翻身按摩,预防压疮
3修剪病人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4对严重瘙痒的病人,按医嘱使用止痒水等
四、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以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
五、严格准医嘱用药,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减到最小量
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七、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处于肝炎活动期,应实施隔离措施
八、肝功能不全或有肝昏迷前期症状出现时,不能随意使用镇静药
九、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和忧虑,增加与病人交谈的时间,在精神上给予病人真诚的安慰和支持
急性胰腺炎
一、概念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我国以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西方国家则以大量饮酒引起者多见。
1.胆道系统疾病国内报道约50%以上的急性胰腺炎并发于胆石症、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等胆道系统疾病,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的因素可能为:
①胆石、感染、蛔虫等因素致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使十二指肠壶腹部出口梗阻,胆道内压力高于胰管内压力,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急性胰腺炎。
②当胆石通过Oddi括约肌时(特别是形状不规则的),造成括约肌痉挛,则高压的胆汁逆流入胰管而诱发胰腺炎。
③当胆道感染时细菌经过胆、胰共同的淋巴管回流入胰腺,再加之Oddi括约肌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而引起胰腺炎的发生。
2.饮酒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均可致胰液分泌增加,并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使胰管内压力增高,胰液排出受阻,引起急性胰腺炎。慢性嗜酒者常有胰液蛋白沉淀,形成蛋白栓堵塞胰管,致使胰液排出障碍。
3.其他
①手术与创伤;
②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③感染;
④药物;
⑤特发性。
4.发病机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胰酶对胰腺的自我消化,对其周围组织的消化,从而继发一系列的器官的功能障碍。
三、临床表现
1.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在暴饮暴食,或极度疲劳之后发生,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样。疼痛向背部、胁部放射。剧烈的腹痛多系胰腺水肿或炎性渗出压迫、刺激腹腔神经丛。若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后短暂时间内即为全腹痛,急剧腹胀,似向腹内打气样感,同时很快即出现轻重不等的休克恶心、呕吐,为迷走神经被炎性刺激的表现,发作频繁,起初为进入食物胆汁样物,病情进行性加重(或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很快即进入肠麻痹,则吐出物为粪样。大量的坏死组织积聚于小网膜囊内则在上腹可以看到一隆起性包块,触之有压痛,往往包块的边界不清。少数病人腹部的压痛等体征已不明显,但仍然有高烧、白细胞增高以至经常性出现似“部分性肠梗阻”的表现,这往往在腹腔或盆腔形成局限性脓肿,应做B超检查和指肛检查。
2.恶心、呕吐及腹胀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大多频繁而持久,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常同时伴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持续发热1周以上并伴有包细胞升高,应考虑有胰腺脓肿或胆道炎症等继发感染。
4.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者可有显著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部分可有血糖增高,偶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
5.低血压和休克见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极少数病人可突然出现休克。
四、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3倍。
3.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高,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4.淀粉酶内生生肌酐清除率比值:急性胰腺炎时可能由于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肾对淀粉酶清楚增加而对肌酐清除未变。
5.血清正铁白蛋白:当腹腔内出血时红细胞破坏释放血红素经脂肪酸和弹力蛋白酶作用能变为正铁血红素后者与白蛋白结合成正铁血白蛋白重症胰腺炎起病小时内常为阳性。
6.生化检查:暂时性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释放减少和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有关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临床患者多于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血清ASTLDH可增加。
7.X线腹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症如内脏穿孔等“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弥漫性模糊影腰大肌边缘不清提示存在腹水可发现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征。
8.腹部B超:应作为常规初筛检查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亦可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但因患者腹胀常影响其观察。
五、治疗要点治疗原则:减少胰腺分泌,减轻疼痛,防止并发症。
1.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
①禁食禁饮胃肠减压;
②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③剧烈腹痛者可给予哌替啶;
④抗感染;
⑤抑酸治疗:常静脉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除给予轻症的治疗措施外还应:
①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②营养支持;
③减少胰液分泌,使用生长抑素、胰升糖素和降钙素等。
3.其他治疗
①积极处理并发症;
②中医治疗效果好;
③腹腔灌洗;
④手术治疗
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疼痛:腹痛与一线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或出血坏死有关
(1)体位与休息:绝对卧床休息,降低机体代谢率;协助患者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防止患者坠床,保证患者的安全。
(2)禁饮禁食和胃肠减压:多数患者需禁饮食1—3天,明显腹胀患者需行胃肠减压,以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腺分泌,减轻腹痛和腹胀;患者口渴时可含漱或湿润口唇,并做好口腔护理。
(3)用药护理:腹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等止痛药;观察用药前后疼痛有无减轻,疼痛性质和特点有无变化。
(4)观察并记录患者腹痛的尾部、性质和程度以及发作的时间、频率。
二、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呕吐导致失水有关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和记录每天的出入量、尿比重;观察患者有无软弱无力,口渴,神志不清等失水症状;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监测血、尿淀粉酶、血糖、血清电解质等。
(2)呕吐的观察和处理:观察患者呕吐的特点,记录患者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气味;遵医嘱给予止吐药,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和体力。
(3)积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禁食患者每天的液体入量常需达到3000ml,应即使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输入液体及电解质,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根据年龄、心功能调节输液速度,及时补充因呕吐、禁食所丢失的液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4)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迅速准备好抢救用物;取平卧位,注意保暖,给予氧气吸入;
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输注液体、血浆或全血,补充血容量;若循环衰竭持续存在,按医嘱给予升压药。
三、活动无耐力:与频繁呕吐导致失水、电解质丢失有关
(1)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的生活活动,患者呕吐时应协助其坐起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保持患者衣物整洁,去除异味。
(2)安全的护理:告知患者突然起身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指导患者动作应缓慢。
四、发热:体温过高与胰腺自身炎症有关
(1)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在测量体温的同时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及出汗等体征。
(2)促进散热,降低体温,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须注意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发生虚脱,半小时后应再次测量体温。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即使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促进舒适,预防并发症,做好基础护理以及皮肤护理,防止出现压疮。
五、恐惧与腹痛剧烈及病情进展急骤有关
(1)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2)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并关心患者。
(3)举例告知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治疗痊愈并出院的患者的例子。
五、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本病的病因和预防知识
1.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和疾病的过程,教育病人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治胆道蛔虫。
2.生活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饮食卫生知识,病人平时应养成规律进食习惯,免暴饮暴食。腹痛缓解后,应从少量低脂低糖饮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应避免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戒除烟酒,防止复发。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状况,分析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一些控制的 措施 和 方法 ;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计40例的临床诊疗资料,施行回顾性剖析;结果: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不断升涨发展方向;结论:要重视患者呼吸道的预防工作,同时还要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这将大大提高患者感染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消化内科;感染;患者;分析
为了了解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了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方法。特对本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消化内科住院40例病例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医院感染情况: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0例(感染率,例次发生率),其中男患者有24例(占了60%),女患者有16例(占了40%),60岁以上22例(占了55%);住院天数在一个月以下的有12例,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有16例,两个月以上的有12例。
患者的感染部位:患者的感染部位在下呼吸道的有15例(占了),在上呼吸道的有12例(占了30%),胃肠道感染的有6例(占了15%),泌尿道的有3例(占了), 其它 4例(占了1%)。
分理出的病原菌: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58%)。革兰阴性杆菌49株(占了),其中的铜绿假单胞菌13株(占了),肺炎克雷伯菌10株(占了),大肠埃希菌7株(占了),阴沟杆菌 6株(占了10%),产气杆菌5株(占了),鲍氏不动杆菌 8株(占了)。真菌11株(占了18?3%),其中的白假丝酿母菌菌6株(占了10%),白的颜色佛珠菌3株(占了5%),其它真菌2株(占了)。
主要球菌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卡西林耐药率无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2讨论
本次调查表示,60岁以上22例(占了55%);住院天数在一个月以下的有12例,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有16例,两个月以上的有12例,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年龄大和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原发病第一诊断顺次为消化道恶心肿瘤、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胰腺炎、慢性结肠炎,这些个恶疾(除胰腺炎)都归属慢性消耗性恶疾。恶性肿瘤因为肿瘤团体的浸润使患者抵抗力功能减退,各种放、化疗医治手段均可不同程度地使抵抗力功能减低;肝硬变患者肝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减低,胆道及胃十二指肠的机体机能功能发生障碍。 本调查,医院感染部位顺次为下呼吸道、呼吸道上、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上一致,而泌尿道感染比例低,有可能对小便监视检测不够相关。由于患者岁数偏大、病情较重,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因为这个下呼吸感染几率便会相对增加,医疗事务担任职务的人早期不重视了扫除净尽口腔分泌物与异物,在往后的过程中虽再次注意到清除异物,也只能清除一部分的异物,而在早期已被吸入支气管儿的异物仍将会造成肺部感染,还由于消化系统的不舒服,易引流食品反流,及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吐呕物易误吸入肺。因为这个,尤其要重视呼吸道的预防控制工作,准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本组病例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肺炎克雷伯菌第二位,与近年的研究结果完全一样。内在危险因素主要与医源性因素相关,与医疗处理办法的应用不科学或错误相关。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对常用抗菌药物呈不断升涨发展方向,对亚胺培南的敏锐率达,对哌拉西林等最为耐药,其耐药率达,导致这种情况之一是滥用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为敏锐的几种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作别为,,和,其它抗菌药物也有不一样程度的耐药率,且多重耐药率高,导致医治上的艰难,所以一旦发现被感染,应该尽快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引起医院感染的突发流行。
真菌感染多为老年患者,与老年个体圣体虚弱、营养不好、抵抗力功能衰落以及广泛预防性运用或多种联合使用抗生素相关。到现在为止,真菌耐药情况固然不是十分严重,不过在医治上颇为棘手,由于真菌感染的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复杂,死亡人数的比率较高,且抗真菌药物可选择的范围不大。
参考文献
[1]苏智军,张奕返.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研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21~323
[2]叶惠芬,刘平,陈惠珍,等.广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散布和耐药性调查.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833~835
[3]李萍,卢仙成,邓济苏,等.重症监护室取得性感染与广泛散布机制研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4~406
[关键词] 消化内科学;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即“Two languages”,是指在课堂上利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是 教育 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1]。我院近年来在大学本科七年制教学中开展了消化内科学的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体会和问题 总结 如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教学措施。
1 消化内科课程双语教学的应用体会
注重教学互动性
双语教学应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主张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只有当外语在 医学知识 教学过程中得到运用,当外语和母语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在学生的思维与交流中自由切换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认为"双语教学"获得了成功。在课程采取双语教学前与广大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得到一定的反馈信息,相应选择一个合适的中英文使用比例,做到因材施教。授课时要注意课间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询问学生对本部分讲解是否能较好理解,以便了解学生的吸收程度,并及时调整上课的语速。让学生及时对难懂或不懂之处提问,以决定是否复述重点内容,必要时重点或难点内容可用中文重复讲解,但母语的使用要控制在最低限度。
注意因材施教
在消化内科课程双语教学中,结合本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外语实际水平,按照先进性、学术性、易接受性的原则,形成自编外语教材,并提前2周发给学生预习。将预习教材中涉及的较难的医学词汇单独标识出来,并加以中文释义,以便学生预习,提前扩大学生医学外语词汇量,这样才能避免讲课时学生如一头雾水。根据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动态调整双语教学所使用的中英文比例,这样便于对课堂上新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强调教学手段多样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选择适宜的课件:采用的课件既有自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借鉴或直接选用国外已经出版的英语医学教学课件。②选择合适的电子词典:目前广泛应用的"全医药学大词典"(目前流行使用的版本至少有四种),由于收集的医学词汇全面, 且绝大多数词汇配有发音,是医学双语教学非常有用的工具。③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多媒体、录像等,尽量把医学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直观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专业知识。④辅助 网络技术 [2]:我们教学过程中利用我校自己的局域网,通过FTP或文件共享等方式做到多媒体课件上网,方便学生随时查询,递交作业;另外开设教学论坛,方便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消化内科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生双方的素质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推广
教师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主体,教师水平高低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首推因素,教师水平高低决定了"传道、授业、解惑"中有效信息量提供的数量与质量[3]。目前我校执教的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双语教学培训,教师多数只具备教授某一学科的执教能力,应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相对欠缺,水平也不高。同时,尽管七年制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较高,但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教师本身的开课能力和学生的外语基础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缺乏优秀的双语教学教材
双语教学原则上应使用外文原版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教材价格昂贵,一般院校很难承受高额的教材费用,故引进原汁原味的外文教材难度较大。因此,不同教师使用的教材有的是国外原版教材,有的是节选外文教材,也有的是教师自编的讲义,版本和内容不统一,教学随意性较大。另外,教材难易程度的不同也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 热点 。尽管双语教学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探索工作仍将是大量的、复杂的和艰巨的,只有通过深入地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理清思路,才能将双语教学更有效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鲁建云,王 斌,黄进华,等.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839-840.
[2] 李 蕾,陆 柳,邢 萱,等.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挑战现代教学模式[J]. 继续医学教育,2003,17(4):46-48.
[3] 罗育林,张阳德. 医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147-149.
浅谈消化内科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3. 浅谈临床医学教育论文范文
4. 浅谈社区护理论文范文
5. 有关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
4、并发症护理
消化道出血按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执行。
(四)康复指导
1.用药指导 遵医嘱规律服药,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正确服用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2.息与活动
生活规律,加强锻炼,注意保暖,避免紧张劳累。
3.饮食指导 日常饮食应注意定时、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4.随诊指导 定期复查胃镜及Hp检查
二.护理质量标准
(1)能按医嘱正确服药,掌握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2)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
第六节、胃食管反流症的护理
(食管炎. Barrett食管)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有无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2)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多涎症状。
(3)观察吞咽困难的程度及进食情况。
(二)落实治疗
1、特殊检查
行电子胃镜及X线检查时,应告知患者禁食、水4—8小时。
2、遵医嘱给予输液治疗。
(三)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
睡觉时抬高床头15—30cm,减少反流,进餐后勿立即平卧,应直立1小时。
2、饮食护理
限制高脂肪、巧克力、浓茶、咖啡等降低LES压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及夜宵。控制体重,因过度肥胖会导致腹压增加,引起反流。
3、心理护理
耐心解释疾病的治疗过程,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四)康复指导
1、活动指导
注意休息 ,避免过量负重,增加腹压,不穿束身衣。
2、用药指导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服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阿托品、654-2等。
3、复诊指导
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护理质量标准
(1)患者对护士提供的饮食指导接受。
(2)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过程。
第七节、肝硬化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 病情观察。
(1) 观察有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肝功能减退(消瘦、乏力、面部黝黑、低热、恶心、腹胀、厌油、贫血、鼻、牙龈、胃肠出血、肝掌、蜘蛛痣等)、门脉高压症(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的表现。
(2) 观察有无精神神经症状及肝昏迷先兆表现(如神志、表情、性格变化及扑翼样震颤等)。
(3) 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二) 落实治疗
按消化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 护理措施
1. 用药护理按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尿量,做好记录。
2. 饮食护理饮食遵循“一低二高三不要”原则,即:低脂肪(避免肥肉动物内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不要饮酒、不要硬食物(如豆类、芹菜、水果皮等)、不要生食(生食肉类或鱼类会导致寄生虫感染)。
3. 对症护理
(1) 营养失调予以高热量、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维生素的饮食,忌吃过硬食物,给予静脉输液营养支持。
(2) 腹胀及水肿
限制水和盐的摄入,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协助医师做好腹腔穿刺的护理。
(3) 便秘遵医嘱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4) 腹水①大量腹水时取半卧位。②饮食护理:按病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1 000 mL。③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受压局部经常给予热敷和按摩。④观察患者腹水消退情况,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和心悸表现,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
(5) 尿量低于400 mL/d或无尿、电解质危急值出现时,及时通知医师。
4. 特殊治疗护理做腹腔穿刺术,放腹水,术前排尿,术中、术后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的情况,防止穿刺处渗液,必要时换药。标本及时送检。
5. 心理护理肝硬化病程漫长,应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使其保持愉快心情,安心休养。
6. 皮肤护理黄疸可致皮肤瘙痒,应避免搔抓皮肤,定时翻身,清洁皮肤。
7. 安全防护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床栏等保护性措施,以免坠床。
8. 并发症的护理
(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护理执行。
(2) 感染
遵医嘱给予抗炎药物,有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3) 肝性脑病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如出现意识障碍则按照昏迷护理执行。
(四) 康复指导
(1) 用药指导
指导按时、按量服药,避免应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2) 饮食指导
饮食遵循“一低二高三不要”原则,禁止饮酒、吸烟。 避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诱发因素,如进食粗糙食物、药物、剧烈咳嗽、腹压增高等。
(3) 休息活动
适当活动,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肝脏负担,有利肝细胞恢复。
(4)随诊指导
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彩超,不适随诊。
二、护理质量标准
(1) 病情观察及时,正确记录出入量、体重、腹围等。
(2) 及时发现肝昏迷前兆,及时处理。
(3) 患者掌握一般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
第八节、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 病情观察
(1) 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
(2) 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放射部位。
(3)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排气、排便等消化道症状。
(二) 落实治疗
1. 特殊检查
正确采集血标本,急查血淀粉酶。
2. 特殊准备
遵医嘱行胃肠减压。
(三) 护理措施
1. 用药护理
按医嘱使用阿托品、杜x解痉、镇痛,禁用吗x。按医嘱匀速泵入生长抑素,保证输液管道通畅,正确使用注射泵,确保用药的精确度。
2. 饮食护理禁食,是急性胰腺炎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减少胰腺分泌,有利于炎症消退。禁食期间,患者口渴,可用水漱口或湿润口唇,待症状好转逐渐给予清淡流质、半流质软食,恢复期仍禁止高脂饮食。
3. 对症护理
(1) 疼痛
①剧烈疼痛时注意安全,启用安全告知书,防坠床、防跌倒,嘱家属24小时陪护,加用床栏。②按医嘱给予镇痛、解痉药。③遵医嘱禁食,给予胃肠减压,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管道,防牵拉,防管道滑脱。
(2) 恶心呕吐
①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②呕吐后协助患者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③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被服。④开窗通风,减轻呕吐物的气味。⑤遵医嘱给予解痉、止吐治疗。
4. 心理护理
给患者说明禁食的重要性,消除其不良的心理活动,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使全身肌肉放松。
5. 口腔护理
胃肠减压时按常规做好口腔护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
(四) 康复指导
1. 饮食指导以低脂食品为主,如豆制品、蛋白、鱼、瘦肉、米、面、馒头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戒烟酒,忌暴饮暴食。
2. 休息活动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睡眠避免劳累。
3. 随诊指导
出院后半月门诊复查上腹部CT,出现紧急情况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二、护理质量标准
(1) 病情观察及时,护理记录准确、规范。
(2) 生长抑素严格按医嘱剂量匀速泵入。
(3) 胃肠减压有效通畅,妥善固定。
第九节、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 病情观察
(1) 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情况,以及肝区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症状及强迫体位。
(2) 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以及有无烦躁不安或嗜睡症状。
(3) 观察有无门脉高压所致的出血现象,如有无黑便、呕血等症状。
(4) 观察进食情况及营养状态。
(二) 落实治疗
按消化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 护理措施
1.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蛋白质摄入,有肝昏迷者应禁食蛋白,清醒后恢复期给予低蛋白饮食30 g/d,没有肝性脑病者可正常饮食。
2. 对症护理
(1) 疼痛
遵医嘱给予适量止痛药,提供安静环境及舒适体位,发热时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 昏迷
按昏迷常规护理执行。
(3) 出血
动态观察血压变化及大便颜色、性质,观察大便潜血、血红蛋白的变化。
(4) 腹水
①大量腹水患者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②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 1000 mL,并给予低盐饮食(2-3克/天)。③应用利尿剂时遵医嘱记录24 h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
3. 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愉快心情。对家属给予精神安慰,说明病情变化的可能性,加强与家属的联系。
4. 皮肤护理对于疾病终末期的患者,避免压疮,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或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定时翻身,必要时可用气垫床。启用安全告知书,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事项,嘱家属24小时陪护,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四) 康复指导
1. 用药指导
遵医嘱服药。
2. 饮食指导
加强营养,少食多餐,进食低脂、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清淡软食。
3. 休息活动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受凉、感冒等各种不良因素刺激。
二、护理质量标准
(1) 病情观察及时,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2) 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
(3) 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第十节、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 病情观察
(1) 观察腹泻的性质、次数、量,以及肉眼血尿的程度。
(2) 观察腹痛的部位、程度、体温变化、体重减轻情况。
(3) 急性期者因大便次数频繁,应观察其是否有口渴、皮肤弹性减弱、消瘦、乏力、心悸、血压下降等,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障碍的表现。
(二) 落实治疗
1. 特殊检查
做电子结肠镜检查时,做好肠道准备。
2. 特殊用药
严格按医嘱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三) 护理措施
1. 对症护理
(1) 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及时发现有无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师。
(2) 腹泻①准确记录大便次数与性质,血便量多时应估计出血量,及时留取化验标本,并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对于严重者,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②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进食刺激性小、纤维素少、高热量的饮食。大出血时应先禁食,根据病情过渡到流食和无渣饮食,慎用牛奶和乳制品。③腹泻频繁者应做好肛周皮肤的清洁护理。温水清洁肛周皮肤,必要时可涂美宝,保护皮肤。
2. 特殊治疗护理
药物保留灌肠时宜在晚睡前执行,先嘱患者排净大便,行低压保留灌肠。
3. 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促进早日康复。
(四) 康复指导
1.饮食指导给予含有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且少渣的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对肠道有刺激的食物。
2.休息活动
轻者应鼓励从事一般轻工作,重者应卧床休息,保证睡眠。
3.随诊指导
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二、护理质量标准
(1) 患者不自行更改或随意加减药物。
(2) 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3) 患者掌握灌肠的目的及意义,坚持治疗。
102 浏览 3 回答
90 浏览 2 回答
240 浏览 6 回答
240 浏览 3 回答
178 浏览 2 回答
209 浏览 3 回答
329 浏览 2 回答
152 浏览 3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227 浏览 3 回答
172 浏览 5 回答
277 浏览 3 回答
189 浏览 2 回答
295 浏览 6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