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

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2024-02-11 15: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引言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医学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医学在当代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二、理论层面的思考

1. 中西医学融合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医学理论和实践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中西医学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也可以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疗效。

2. 中医现代化的探索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包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理论,开发中医药新药,以及推广和应用中医诊疗技术等。


三、实践层面的思考

1. 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模式的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发挥西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又能保持中医的独特性和灵活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中西医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医学模式,为国人的生命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从方法的结合到理论的融汇,结合之路历经坎坷,又充满希望。

中西医混合

说起中西医结合,康熙大帝应该是较早的推行者。欧洲的文艺复兴,解放了禁锢已久的思想,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文艺大家和传世佳作,西方医学和科技也开始飞跃发展。康熙帝思想开明,对西方科技充满兴趣。1693年康熙帝不慎染上疟疾,高烧不退,隔日发作,服用西药金鸡纳霜(奎宁)而痊愈。他不仅自己尝试西药,如有爱卿重臣患有顽固性疾病,常常会安排中医和西医一起看诊,以求尽快康复。有人专门查看清宫档案,有过不少使用西药的案例,大多在康熙朝。

中西医汇通

19世纪中叶后,我国出现一批中西医汇通的专家,如唐容川、朱沛文、张锡纯、恽铁樵被称为“中西汇通四大家”,唐容川编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提出“折衷归于一是”的汇通口号;朱沛文著有《中西脏腑合纂》,提出“通其可通,存起可疑”汇通方法;张锡纯著有《衷中参西录》,提出“衷中参西”的临床理念;恽铁樵著作颇丰,并开办函授班,提出中西医的不同在于文化的不同。

有人把中西医汇通称为中西医结合的鼻祖,这些专家汇通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开创新的临床教学理念,在医学界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被后人称为汇通派。其主导思想为西方医学的生理解剖病理等知识为中医服务,形成“中体西用”的医学模式。加之时代认知的局限性和西方医学发展的阶段性,故后世学者任应秋先生的评价为“汇而未通”。

中西医互学

1950年8月,毛主席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提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个原则: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这是第一次国家层面倡导“中西医结合”,从当时的大环境来阐释,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生的结合,即为团结同志,统一战线。西医不要看不起中医的“土”,中医不要瞧不上西医的“洋”,大家一起携手“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当时出现了一波“中学西”和“西学中”的浪潮,“中学西”比较多的是基层中医郎中运用注射技术,为广大百姓解除病痛;“西学中”更多的是研究中医机理,如韩济生院士运用科研方法研究针刺麻醉机理,发现了新的内源性类吗啡肽类物质的一些规律;屠呦呦研究员受到《肘后方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这种分子式:C15H22O5的无色晶体,挽救了无数感染疟疾者的生命。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屠呦呦女士,当之无愧!

准中西医结合

随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中西医互学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模式并存的现状。

1981年7月20日《中西医结合杂症》创刊,11月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9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及代码》,中西医结合的代码为360.30,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个中西医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领头羊,如陈可冀院士可谓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主要研究“活血化瘀”;吴咸中院士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陈竺院士研究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

中西医结合,来了!

曾记得一首诗“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这是一首情诗,形容中西医结合再形象不过了,真正的中西医结合需要融合互通,就像盐融化于水一样。

中医重视病人状态,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体系,临床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的信息整合,然后根据病症作出有针对性的治疗。西医重视疾病诊断,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发现局部问题,明确诊断后,或切或药对症治疗。

中医西医,一个整体,一个微观,貌似两种理论体系毫无交集。我们回到辨证的原点,同样的病症,虽然中西医认识角度不同,但都能按照自己的方法治疗,甚至效果都还不错。有人比喻中西医看病疗效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个从南攀,一个从北登。

中西医的理论如同地铁线,东西方向的和南北方向如何沟通互换呢?这就需要一个:中转站。

2021年10月《气血新论——基于浮针医学的中西医汇通》横空问世,用务实的角度解读中西医,中医以气血为本,气≈肌肉功能,血≈血循环

气血新论的出现如同地铁中转站,为中西医打破了语言障碍,架通了理论鸿沟,理顺了治法机理。气血新论让中医的虚玄理论落地,气血新论也帮助西医看清疾病本质。气血新论让中西医从“道”上完美结合。

经过中西医混合-中西医汇通-中西医互学-准中西医结合,步步发展,气血新论让中西医结合真正结合。

有了气血新论,中西医结合就不再是一句口号,就不再是混合,就不再仅仅是愿景,而是:

真正揭示了祖先智慧的中西医结合;

让西医在理论上和临床上都能产生共鸣的中西医结合;

让洋人们听得懂,看得见的中西医结合。

2. 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有效调节机体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古老的中医药又一次走到了医学的聚光灯下,历经千年的中医药,始终以人为本,经过不断的丰富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

在现代医学产生之前,靠着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中医药护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并从望闻问切的诊治,拓展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这种医养结合的健康观,在很久以前就已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类因时而动的保健方法,至今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放眼全球,现代医学的兴起,曾令人们兴奋于找到了开启健康大门的钥匙,然而,今天更多的人已经看到现代医疗的局限,面对医疗难题,许多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东方传统医学,中医药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价值。所以,面对巨大的挑战,吸取和发扬传统医学的优势已经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潮流,而中医药学在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这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更是独一无二的。

在很多疾病治疗方面,中医药其实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将恶性肿瘤定义为可以调控、治疗、甚至治愈的慢性病;肿瘤慢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在于健康管理,过去中医学通过“望、闻、问、切”获得四诊信息,从而对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现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4G 技术实现市场化,物联网、无线传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并应用于医疗领域,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快捷地采集到四诊信息、社会环境信息以及人文自然信息,构建健康大数据库,然后根据不同信息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肿瘤预防健康管理模型。

通过该模型使中医辨证实现客观化、数字化和标准化,然后分类、分级、分阶段的进行中医药个体化预防措施干预,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学方面的干预,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也可从根本上降低肿瘤发生,所以,在深化医疗改革中,发挥中医药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面对艰巨的慢病防治任务,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纳入“大健康”战略之中,使其成为慢病时代的“中国方案”,我们相信,古老的中医药将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四、结论

中医学在当代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现代科技的成果,同时坚持和发扬中医学的传统优势,推动中医学的现代化进程。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