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的

2015-07-25 09: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急性血管性紫癜或(Henoch-Schonlein)紫癜。是由血管变应性炎症引起的皮肤及黏膜病变,好发于3~10岁儿童。多数患者不能找到致病的确切原因,即便原因明确治疗也非常棘手,且存在病症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的情况,患者用药后易出现嗜睡。复方甘草酸苷是由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质量标准控制严格,原材料为甘草,其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具有抗过敏、抗炎的作用,此外,还具有阻断花生四烯酸在初始阶段代谢水平,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与侵润,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血管内炎症的作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临床应用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过敏性紫癜首次发病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为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收治患者,且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2],该研究同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皮下出血,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5岁,平均(12.3±1.7)岁;病程2~45d,平均(8.2±2.9)d;具有明显诱因者16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10例,食物过敏者4例,药物过敏者2例。单纯型4例,关节型8例,胃肠道型9例,肾型1例,混合型8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5~50岁,平均(12.6±1.2)岁;病程3~50d,平均(9.3±2.3) d;具有明显诱因者2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13例,食物过敏者5例,药物过敏者2例。单纯型5例,关节型7例,胃肠道型8例,肾型3例,混合型7例。两组患者在体征、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7066)、维生素C片(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H32020972)、芦丁片(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H14022291)及对症治疗,关节型、胃肠道型、肾型、混合型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用量为甲强龙针1~2mg/(kg·d),好转后逐渐减量;治疗组患者在以上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J20080079],≤12岁10mL/d,>12岁20mL/d,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静脉滴注,疗程12d。
 1.2.2 疗效判定标准[3] 临床痊愈:症状和皮损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消失,皮损消退≥80%,明显好转;有效:症状减轻,皮损消退≥30%;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皮损消退<30%。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显效率。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治疗结果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3d临床症状、体征开始减轻,对照组于治疗后3~4d临床症状、体征开始减轻;治疗12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20,P=0.038<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8 16 4 2 93.3
  对照组 30 6 10 6 8 73.3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均未见特殊异常反应,治疗组4例出现低血钾,5例腹胀和下肢轻度肿胀;对照组5例出现低血钾,4例出现腹胀和下肢轻度肿胀,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的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皮肤及黏膜病变,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关节疼痛,腹痛及血尿等肾脏损害。相当于中医“葡萄疫”“血风疮”范畴。如《外科正宗》记载:“葡萄疫,其患多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免疫学已证实,多数患者血清中IgA抗体增高,其机制是抗原物质进入患者体内机体,与抗体发生反应,反应物沉积于血管壁而引起血管损伤,导致皮肤和黏膜发生紫癜等症状。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毛细血管无菌性炎症改变,导致内脏器官出血和水肿[2]。
  研究证明,过敏性紫癜T细胞功能紊乱,CD4+/CD8+变化导致Th1/Th2比例失衡,B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增多,IL-4、IL-5、IL-6、IL-9、IL-10、IL-13升高。IgA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是复方制剂,其中甘草酸苷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其复方成分能够抑制脂氧化酶和环氧化酶,选择性阻止相关酶的活化,阻断花生四烯酸在初始阶段代谢水平,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与侵润,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轻血管内炎症的作用[4]。另外,甘草酸苷具有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化学结构,并可以抑制体内皮质激素灭活,延缓类固醇的代谢速度,增强抗炎作用,而且其副作用较中效及强效激素明显减少[5-6]。
  有研究报道[7],在岑远松的研究中,80例患儿首次患过敏性紫癜,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10mg静滴Q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家用美能注射液(20mL静滴QD),治疗1周后,患儿皮疹出现明显消退,表明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替代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同时也有研究报道[8],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基础上,加用美能,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甘草酸苷能够替代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起到抗炎的作用和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渗出,缓解症状[9]。近年来,在治疗水痘、带状疱疹、荨麻疹、银屑病、斑秃等多种皮肤病都有较好的疗效[10]。复方甘草酸苷是β-甘草酸,β-甘草酸具有经典的抑制补体激活的作用,并能抑制肥大细胞颗粒释放组胺,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有抑制作用[11]。
  故此,复方甘草酸苷具有非特 异性抗炎、抗变态反应和免疫调节作用[12]。在治疗过敏性紫癜过程中有比较可靠的疗效,无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同糖皮质激素治疗腹型、关节型、混合型紫癜,减少激素副作用的发生,临床疗效提高,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复方甘草酸苷说明书中指导用药认为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低血钾症、低钾性麻痹、假性醛固酮症状等[13-14]。出现的8例过敏性休克[15-18],停药后,通过给与吸氧,肌内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剂1mg,并纠正低钾、消除水肿后,症状逐渐改善,预后良好。本研究在临床给予患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症状,可能与用药剂量较小有关,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杨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5):269,274.
  [2] Saulsbury FT. Henoclr Schonlein purpura in children:Report of 100 patien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Medicine(Baltimore),1999,78(6):395-409.
  [3] 程岩峰,张悦,韩秀萍.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22(2):82-83.
  [4] 邓宝成.美能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3):149-150.
  [5] 宋方闻,白水敏,陈玉祥,等.美能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J].中国药房,2003,14(5):304.
  [6] 陈建平,许建杰.复方甘草甜素的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5,26(4):468.
  [7] 岑远松.复方甘草酸普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疲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772-773
  [8] 白丽梅.复方甘草酸普治疗过敏性紫疲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12):155-15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