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肿瘤学论文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

2015-07-28 18: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因没有明显的早期临床症状,待患者发现时往往已至肝癌中晚期。据报道,>9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因不能及时发现病情而丧失最佳手术机会[2-3]。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该法不仅可缩小肿块、延长患者生命,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治愈提供机会[4],但TACE损害患者肝功能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这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复方甘草酸苷常用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和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且效果理想[5]。为提高TACE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其对患者肝脏的损害,本院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并与单纯采用TACE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6月~2012年8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甲胎蛋白、CT以及B超诊断确诊,且无介入治疗禁忌。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3~72岁,平均(61.2±5.4)岁,Ⅱ期10例,Ⅲ期20例(ⅢA期11例,ⅢB期9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45~75岁,平均(63.1±5.7)岁,Ⅱ期12例,Ⅲ期18例(ⅢA期13例,ⅢB期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TACE,具体方法为: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进行插管,经导管丝将4F导管引入肝动脉,通过超选择将导管送达肿瘤供血动脉处,然后将顺铂45 mg、氟尿嘧啶1.8 g、阿霉素35 mg及丝裂霉素10 mg与碘化油20 ml混匀,以碘化油乳剂化疗栓塞。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的含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WHO对肿瘤疗效评判标准[6]。缓解:肿瘤持续消失时间>4周且期间未发现新病灶;部分缓解:肿瘤体积减小>50%,持续时间>4周且期间未发现新病灶;无变化:肿瘤体积减小<50%或增大<25%,持续时间>4周,期间未发现新病灶;恶化:肿瘤体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 总有效率=(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的比较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ALT、AST及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ALB含量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缓解9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缓解6例,部分缓解12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居消化系统癌症的第三位,据报道,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人数每年约有11万人次[7-8]。目前,除以手术方法切除肿瘤外,首选的治疗方法是TACE[9]。虽然该法在控制肿瘤细胞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化疗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对肝功能造成损害,使介入治疗间隔期延长,影响疗效。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为复方制剂,由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具有抗感染、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抑制实质性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癌变等作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能保护肝细胞和减少肝组织的癌变率,将其与TACE联合应用于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两者可相辅相成,取得较好的疗效[10]。
  本文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分别采用单纯TACE治疗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单纯TACE治疗对肝功能的损伤,还可提高对中晚期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不仅可提高疗效,且对肝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是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较理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银华,赵存新,周洪美,等.复方甘草酸苷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时保肝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07,18(8):611-612.
  [2] 钱建德,何立杭.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醇性肝病6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2(32):6784-6785.
  [3] 周晓林,陈一东.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6,17(4):285.
  [4] 张瑞星,殷飞,高洪生,等.复方甘草酸苷对原发性肝癌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5,16(24):1889-1891.
  [5] 张伟,叶孟,金波.复方甘草酸苷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4):210-211.
  [6]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6.
  [7] 郭洪寅.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2010,30(5):109-111.
  [8] 杨国正,钟森,何燕,等.肺结核治疗方案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临床增效作用的研究[J].西部医学,2011,23(12):2338-2339.
  [9] 翟爱荣.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用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45-46.
  [10] 褚红山.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81-8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