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

2015-07-14 09: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的原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TNF-α和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TNF-α(44.1±14.2)μg/L,hs-CRP(11.0±3.1)mg/L,治疗后TNF-α(20.1±7.4)μg/L,hs-CRP(4.8±1.1)mg/L;对照组治疗前TNF-α(44.0±14.1)μg/L,hs-CRP(10.9±3.0)mg/L,治疗后TNF-0L(32.6±14.8)μg/L,hs-CRP(7.8±2.1)mg/L;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炎性因子的影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血浆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GRP)在急性脑出血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早期监测TNF-α和hs-CRP对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阿托伐他汀除具有调节脂肪的作用外还有抑制炎性因子的作用。为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88岁,平均65.6岁,发病时间4~22 h,平均15.1 h。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4~88岁,平均65.7岁,发病时间4~21 h,平均15.0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的原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TNF-α和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其检查方法为抽取空腹血液5 mL,离心分离血清,TNF-α采用放免法检查,hs-CR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TNF-α和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组治疗前TNF-α(44.1±14.21μg/L,hs-CRP(11.0±3.1)mg/L,治疗后TNF-d(20.1±7.4)μg/L,hs-CRP(4.8±1.1)m/L;对照组治疗前TNF-α(44.0±14.1)μg/L,hs-CRP(10.9±3.0)mg/L,治疗后TNF-α(32.6±14.8)μg/L,hs-CRP(7.8±2.1)mg/L;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炎性因子参与脑出血的脑水肿形成,脑出血后激活了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了大量的炎性介质,引起炎性反应,一般来说,脑水肿越重,病情也越重,预后越差,故通过测定血浆炎症因子的含量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观察其转归有重要意义。炎性因子导致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形成可能的病理机制:①炎性因子可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其通透性而致脑水肿;②可能引起脑水肿周围的多核白细胞聚集和激活释放炎性介质、诱导炎性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加重脑水肿;③可导致局部血管痉挛,引起血肿周围脑组织缺血缺氧,可能促进脑水肿形成;④可能通过破坏血脑屏障,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HMG-G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调节脂肪的作用外还有抗炎的作用,阿托伐他汀是一种HMG-GoA还原酶抑制剂,因此在脑出血患者的应用过程中,发现在调节脂肪和控制炎症发挥了巨大作用,疗效显著。本组资料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炎性因子的影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