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

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论文(共2篇)

2023-12-09 19: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胆结石发病的原因及中医治疗方法


引起胆结石的因素较多,在治疗胆结石病症时也面临多种临床选择。胆结石一般可分为胆囊结石和胆道结石等。致病原因基本包括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胆道湿热、胆道阻塞等造成排泄不畅,最后结石致病。胆结石造成的疼痛程度一般比普通疼痛要大,影响着病人的正常生活。


1胆结石发病原因


1.1日常生活失调


日常生活中对胆部没有加以调理,身体状况如未保持在良好状态,会使胆器官组织功能削弱进而异化,导致各种意义。关节囊松解后可扩大椎间管,使侧隐窝得到松解。


4侧隐窝松解是解决神经根粘连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应用现代检查手段可观察到侧隐窝的狭窄,但这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横向松解和椎间管外口松解尚未解除症状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有侧隐窝狭窄,卡压神经根或有粘连。其中有一部分是手术后病人。当瑶医拨松针松解侧隐窝后,绝大多数病人症状基本消除。与开放型手术比较,瑶医拨松针闭合型手术相对简便。


瑶医拨松针闭合型手术并非仅仅是松解术,它会产生链索反应,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神经根受压减轻,首先静脉回流改善,接着微循改善,神经根水肿和椎管内充填物的水肿会很快消退,致痛物质不仅会减少产生,而且还会增加吸收。这一过程必将导致椎管内、硬膜外腔隙中的压力下降,不仅如此,侧隐窝松解可直接降低椎管内压力,这一点容易理解。瑶医药酒的功效瑶医药酒中主要成分有桂林三花酒、半天吊(榕树须)。榕树须为桑科植物榕树,据现代科学研宄其化学成分为萜类,具有祛风清热、活血散瘀、解毒之功效。酒有通血脉、养不同的意外状况,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产生结石而致病。


1.2湿热阻滞


这种情况因是病人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致使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进而影响胆的主要功能。此外,因为湿热功能障碍给身体的整个胆组织带来诸多不便,胆汁因为循环阻碍而损坏肌肤,最终引起胆汁凝结成结石而致病。


1.3胆道的阻塞


因为蛔虫残体附着在胆道,结石在体内存在的时间到达一定长度后,结石和肉之间会粘合在一起,从而造成气滞脾气、厚肠胃、祛寒气、润皮肤、行药势之初效;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综上所述,瑶医拨松针配合瑶医药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任何针刀治疗术一样,都是利用人体组织损伤后具有的自我修复功能,把己粘连、结瘢、挛缩出现水肿、渗出、机化、钙化的病态变性组织,用拨离、松解、活血散瘀的方法,使之重新打开与外界交流。通过凝血过程、免疫应答、细胞增殖分化,使内皮细胞形成血管内皮细胞,使之彼此贯通血管,使粘连、结瘢、挛缩的病变组织出现新的血液循环,用新的组织代替旧的组织,使缺损的组织修复,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疾病得以康复。


作者:邱明路(谷城县城关北河医院,湖北谷城441700)


第2篇:胆结石疾病中中医治疗的效果分析


胆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疾病之又名胆石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晰,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在现代医学中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对患者消化系统影响非常大,我院在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般资料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胆结石患者160例,所有患者经过B超、X线胆道造影或者CT诊断确诊为胆结石诊断标准,64例患者为胆囊结石,52例患者为胆总管结石,44例患者为胆内管结石,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医组80例和西医组80例,中医组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29.1±5.6)岁,病程1~16年,平均(8.7±5.1)年,西医组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14~50岁,平均年龄(28.9±5.8)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9.4±7.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


1.2方法西医组患者采取鹅去氧胆酸治疗,每天三次口服鹅去氧胆酸,每天共服用15mg。


中医组患者采取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每天一副,一水煎服,药方包括6g甘草、20g元胡、20g枳壳、15g连翘、10g大黄等,针对患者不同表现适当增减药物,针对肝胆湿热郁结型患者,在药方中适当增减15g太子参、15g白芍、30g金钱草等;针对湿热内蕴患者,以利胆排石为主,药方中适当增减9g枳实、15g郁金、30g金钱草;针对肝郁气滞患者,增加湿热内蕴,药方中适当增减10g柴胡、10g陈皮、12g川楝子、12g郁金等;针对肝气郁结患者,以疏肝解郁为主,药方中释放增减15g鹅不食草、15g金钱草、3g通草等;针对肝胆湿热蕴结患者,以疏肝理气,清热化滞为主,药方中适当增减15g海金砂、15g金钱草、10g炒金铃子,10g白芍等;针对肝胆气郁型患者,以舒肝解毒化石为主,适当增减20g陈皮、10g三棱等;针对肝郁气滞性患者,以清热,疏肝为主,适当增减6?12g黄柏、12g郁金、9~24g猫抓草等;针对气郁湿阻患者,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为主,适当增减15g木香、20g玉米须等药物。所有患者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将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治疗效果评价:患者影像学检查正常,临床症状改善超过95%为痊愈,患者体征积分改善30~95%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小于30%为无效,显效和有效为总有效。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西医组(67.5%),P<0.05。


2.2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中医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小于西医组,P<0.05。3.讨论胆结石是弹道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中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往往会对患者消化系统产生影响,严重影响患者曰后生活2,研究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胆结石对患者治疗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胆结石在中医学中属于胁痛、黄疸范畴,胆与肝相连,胆在人体中户主要起到储藏和排泄但是的作用,胆汁汇集与胆,有助于促进饮食消化,若是肝失疏泄容易导致排泄异常,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出现气滞血瘀、头晕目眩等,在中医治疗中主要以疏肝理气解郁,清热利胆为主3。在本研究中分析胆结石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效果,药方中连翘性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甘草性平味甘,能够起到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作用,并能够缓解疼痛,调节诸药;姜黄性辛、苦,具有祛瘀祛湿功效;元胡为罂粟科植物,诸药起到活血化瘀作用;白芍性微寒、味苦,诸药起到缓中止痛、养血柔肝功效;金钱草味甘、微苦,能够起到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效果;枳壳性苦、辛、酸,能够起到理气宽中效果,根据患者不同表现,适当增减药物,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清热利胆功效,从结果中可以看到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在胆结石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蔡洪军(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中医医院,贵州铜仁5551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